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50减25,满80减45 江湖丛谈(注音注释插图本)
江湖丛谈(注音注释插图本)
连阔如(著),贾建国、连丽如(整理)
¥15.99
《江湖丛谈》可谓一本不可多得的奇书。它是我国现存仅有的一部全面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作者是已故评书大家连阔如。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 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满50减25,满80减45 不描不画学剪纸
不描不画学剪纸
刘晓迪;郑蝴蝶
¥48.93
不描不画,取纸即剪,剪随心到,用灵巧的双手把民风民俗、经典故事、生活信仰和内心情感用剪纸记录和表达,是民间剪纸以人传承记忆的重要方式。 本书基于非遗传承人郑蝴蝶、刘晓迪女士多年剪纸教学的宝贵经验,以非遗的教育性传承为切,结合剪纸技艺家族传承的特,系统地阐述了不描不画学剪纸启蒙、探索、实践三个阶段的学习方法,汇集了上百个原创教学案例。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刘晓迪老师亲自示范,录制20个剪纸视频。本书适合各个年龄段、各种文化背景的剪纸爱好者及非遗传承人借鉴、学习,是民间艺术家在非遗传承领域的一次富有独创性、创新性的实践探索。 不描不画是不用通过描图,完全在脑海里构思成型,直剪剪纸的方法,这种剪纸方法的训练对儿童及青少年的手眼协调、大脑发育十分有益,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在空间造型水平及艺术鉴赏能力方面,更有着不言而喻的促作用。 书中的剪纸作品及教学方法,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家族原创。
满50减25,满80减45 唐卡艺术全书(彩图精装)
唐卡艺术全书(彩图精装)
宛华
¥5.99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作为一种展现西藏文化历史及藏传佛教的绘画艺术,唐卡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经过无数人的不懈努力,唐卡终发展成为技法精湛、用色考究、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形式,成为深受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的民间艺术珍品。其画面不仅表现出了抽象的佛教理论,反映了藏传佛教的内容,更体现了西藏地区的历史、地理、传说、文化、科技等。可以说,唐卡是一部充满象征意义的浓缩了西藏地区文化的百科全书。   宛华编著的这本《唐卡艺术全书(超值全彩白金版经典典藏)(精)》分别从雪域高原的珍宝、唐卡的制作方法、唐卡的收藏与鉴赏、唐卡中的佛教基本观、唐卡中的历史传说、藏传佛教中的祖师、唐卡中的诸尊、唐卡中的曼荼罗、唐卡中的建筑物、唐卡中的藏医药等10个方面介绍唐卡艺术及其承载的文化。《唐卡艺术全书(超值全彩白金版经典典藏)(精)》精选数百幅精美的唐卡作品,逐一详细分析和解说,用缤纷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示雪域高原的神奇魅力。
满50减25,满80减45 图解天工开物
图解天工开物
(明)宋应星
¥12.00
《天工开物》是明代学者宋应星所著,刊印于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又细分做18卷。上篇记载了常见谷物的栽培和加工方法,养蚕、纺织和染色的技术,以及制盐、造糖的工艺。中篇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舟车的制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篇则主要集中于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宝石的采集加工等。
满50减25,满80减45 图解魔术一本通
图解魔术一本通
杨思思 著
¥8.98
本书精选世界经典魔术和流行魔术,分为纸牌魔术、餐桌魔术、聚会魔术、火柴魔术、绳类魔术、心智魔术、丝绸魔术、顶针魔术、纸类魔术、钱币魔术等几个部分,讲述魔术和知识,教会读者有趣的新魔术、智力游戏和特技。
满50减25,满80减45 折纸技法入门基础教程
折纸技法入门基础教程
灌木文化
¥11.92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折纸,你曾经折过些什么呢?飞机、小船,还是衣服?你还记得那时折纸所带给我们的快乐么?这种传统经典的游戏,曾柔软了我们的时光,更是我们所无法忘怀的简单的童年乐趣。这本书集合了38余种经典的折纸作品,只需简单地折叠几次,一张普通的方形纸或长方形纸就能变成栩栩如生的小鸟、青蛙、蝴蝶,可以当作玩具的小船、纸杯、圆形杯垫,在日常生活中大显身手的相框、信封、蝴蝶结,以及用作装饰的美丽花朵。本书抛开了复杂、繁琐的折叠步骤,还原一个简单的折纸方法和技巧。书中的每一个折叠步骤都配有直观的彩色图示和具体的文字说明,简单明了、好学易懂。快来一起进入缤纷多彩的折纸世界吧!
满50减25,满80减45 民间艺术(上)
民间艺术(上)
邢春如,李穆南,竭宝峰,刘心莲
¥1.85
中国民间艺术是美术分类的一种特殊范畴,特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由身处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经由集体传承和历史积累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美术形式。它不是由材料划分、功能划分或形式划分的美术品类的集合,而是指包括了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建筑、民间工艺美术在内的,一个相当宽泛的艺术范畴。
满50减25,满80减45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陈设计策略:传统手工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陈设计策略:传统手工艺类
刘芹
¥49.90
本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艺类为切,分析传统手工艺展陈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内涵。从展陈视角,围绕“怎么看”“展什么”和“怎么展”三个核心问题,探讨传统手工艺展陈策略;从展陈理念、内容、形式等方面,对传统手工艺展品分类及展陈模式行探讨;从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属性、信息传播、观众需求等角度,分析传统手工艺展陈理念和原则。同时,结合空间、展品和观众等要素,对展陈的内容策划、形式设计和管理服务等提出建议。     本书适合对展陈设计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留住手艺
留住手艺
(日)盐野米松
¥21.00
  《留住手艺(增订版)》记录的人物,或许将是日本后一批传统手工艺者,他们和他们的祖辈千百年来取法自然,用树皮、藤条、篠竹等天赐之物编织布匹、造工具、维持生活,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这些精巧的手工技术濒临灭绝,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终将无处安放,著名作家盐野米松二十余年来走遍日本,倾听和记录下了不同业种的匠人们的生活,本书选取了其中十六位手工艺人的访谈,系统而忠实地呈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处境和精细美妙的作品    本书纪录片式地呈现了:    后的宫殿大木匠    在心中供养漆树的刮漆人    一百根芭蕉织出的一匹布    全日本贵的源次锄    像一片竹叶的平田舟    一百五十年保持同一形状的满山钩    从木中取丝的椴木织    柳条饭盒    豆腐篮子    ……
满50减25,满80减45 中国织染装饰细说
中国织染装饰细说
邢春如
¥9.36
在这里,既有审美的欣赏,更有历史的认知与启示,并以精炼、浅显的语言与精美图片阐述中国织染装饰艺术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全方位展示我国织染装饰艺术的精华,多角度介绍我国织染装饰艺术的发展脉络。
满50减25,满80减45 区隔与变通:民居之门的空间结构及文化功能
区隔与变通:民居之门的空间结构及文化功能
缑梦媛
¥62.40
民居之门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系统中存有差异,本书着重挖掘的是门基于空间结构、阖状态衍生而来的文化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此基础上又积淀出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们在民间生活中不断演绎着新的可能性,往往已无关这扇门此时是、是阖。
满50减25,满80减45 民间艺术(下)
民间艺术(下)
邢春如,李穆南,竭宝峰,刘心莲
¥1.85
我国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种综合性民俗艺术。 木版画是一种古老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 中国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 就伴随着玉器、陶器和织物而诞生。 锦本中原地区产物。
回望手艺
回望手艺
[日]盐野米松
¥47.60
“通过一件物品来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才是手艺的终极意义,无关精美。” 那些曾活跃于“手工业时代”中的工匠们,他们的伦理道德观与职业观,在今天能否找到新的栖身之处? 作为日本采写*人,盐野米松走访日本各地30余年,采访和记录了300多位日本传统手艺人,用手艺人自己的语言书写他们的生活和技艺。他的《留住手艺》在日本出版后反响强烈,人们始重新关注那些即将消失于工业化浪潮中的传统手艺。 本书延续了《留住手艺》和《留住手艺Ⅱ》的视角与精华,除了采访记录手艺人的日常之外,更一步深探究手工艺品材料的困境、手艺曾如何通过师徒制度传承、新时代的传承制度等内容,以不同视角记录了日本手工艺的时代变迁,深度分析了传统手工艺消失的内在原因。 本书是盐野米松在数十年采访手艺人后,对日本传统手工艺和“人”与“物”关系的思考。虽然手工艺时代不可挽回地结束了,但盐野米松通过《留住手艺》与《回望手艺》的记录与出版,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试图帮助我们找回原初的幸福。
满50减25,满80减45 吉祥的年画
吉祥的年画
李丹丹
¥5.96
本书内容包括了乾隆御赐钦定杨柳青、唐伯虎作诗推动桃花坞、康娘娘授画催生朱仙镇、一年鼓一张的武强年画、八骏图成就潍坊年画、幽默讽刺的绵竹年画、全国有名的木版年画等。
满50减25,满80减45 士大夫与文人画研究
士大夫与文人画研究
何进
¥11.00
这是一部深度探索中华文化文明发源史的史论,是部通过考据揭示五千年中国文字与绘画的文明史,部通过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分析充分揭示中国封建政治与文化传承者——士大夫的奋斗史,部通过考据充分揭示文人画家对中国画实践与理论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部深入分析和揭示反中国传统绘画的原因及其历史背景的著作。 首先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一个是文人画与中国画的关系问题,一个是文人画不等于中国画,只是中国画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文人画却在很长一段时间代表了中国画的主流,是中国文明与文化的标志。二个是中国画的分期问题,以前中国绘画史的分期基本沿用中国史的分期,忽略了中国绘画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特点;三个是中国原始绘画的产生问题,过去有的论述以推论代替研究成果、以神话传说代替考古,以所谓“书画同源”一代而过,证据明显不足,而以考古考据成果为依据,更具说服力;四个是研究范围问题。过去的研究范围太小,往往仅仅局限于绘画方面,没有把绘画的发展史与中国的历史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中国绘画的发展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其必然性;五个是对中国文人画的形成及其发展以及在中国绘画中的地位没有表述清楚,主要是如何评价统治阶级在这个进程中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对士大夫阶层的形成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六个是没有深入分析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文人画批判的政治因素和对其代表人物的深入分析,来评判其观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七个是所谓专职画家与文人画家的关系问题。有的把专职画家水平与文人画家的水平进行比较,有的把文人画家同业余画家划等号,有的甚至认为文人画家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或系统学习的画家等等。这些观点或结论是否准确、真实和可信,需要放在历史的背景中去考证,因为这些都是严肃的学术问题。 这些问题正是本书力图解决的。
满50减25,满80减45 让孩子在文化中学习美术
让孩子在文化中学习美术
主编  刘怀芹
¥16.66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阐述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儿童学习活动,从美术领域研究促进儿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版块探寻儿童美术中的民族文化,涉及儿童美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课题,主要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关注文化的美术为什么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一条有效路径。第二版块 探索儿童美术教学的一体化,涉及三融美术与教学一体化两个课题,主要探讨融入、融合、融会的儿童美术教学。第三版块融入文化的儿童美术活动实录,主要以大单元美术教学实施形式,探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儿童美术教学在媒材、形式、内容、学科、学段等方面整合的适切度,提供可鉴案例。
满50减25,满80减45 土门日记——华县皮影田野调查手记
土门日记——华县皮影田野调查手记
沙垚
¥9.99
2009年冬,北京的雪就没有消停过。朋友说,她闻到了北平的味道。我问,北平的味道是怎样的味道。她想了好久,说,或许是未名湖畔,大雪纷飞,却有三三两两的学子,裹紧了围巾,匆匆行走,他们心中孕育的理想;还有胡同里,糖葫芦的飘香……
满50减25,满80减45 人物年画
人物年画
殷伟,殷斐然
¥11.57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撷取民间历史人物经典年画中相关内容,加以发掘探析,进行创造性的诠释,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精美的年画、详尽的注释,从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阐释人物年画的特质和内涵,清晰地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展示了老百姓的心灵向往,表达了那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缤纷全相。
满50减25,满80减45 精湛绝妙的民间工艺
精湛绝妙的民间工艺
周丽霞
¥25.60
周丽霞编著的《精湛绝妙的民间工艺》通过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中国的民间工艺,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
工艺之道
工艺之道
(日)柳宗悦
¥32.00
如同一朵花上也蕴含着存在的法则,在器物上也会体现工艺的法则。《工艺之道》阐述了何谓工艺之美、何谓正宗的工艺、人们对工艺的误解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是柳宗悦先生*早的关于工艺性质的文集,也成为“日本民艺运动”的理论奠基之作。正宗的工艺之美,是美与用的结合,是匠人的信仰、热情与勤劳浇灌而成,是无心之美,是自然的恩惠。在美将消逝的年代,守护工艺需要集结的众生之心。透过他的阐述,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今天的日常生活,重拾对手工艺的尊重与珍惜。 工艺之道,是民众之道,无心之道,无我之道。
工艺文化
工艺文化
(日)柳宗悦
¥27.00
《工艺文化》是日本民艺理论家柳宗悦的代表作之一。上篇探索工艺在多种艺术中的位置,试图比较明确地说明在造型的领域中,美术与工艺的关系;中篇是各种工艺品的分类,目的在于说明各种工艺的特殊性质与它们之间的界限;下篇叙述了要在将来实现*美的境界,可供工艺驰骋的场所是何其大,以及工艺性为什么是美的重要因素等问题。 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如同影子离不物体那样,人们的衣、食、住、行也离不工艺品。没有任何伴侣能够以这样密切的关系与我们朝夕相处。*自然的器物,质朴是其宿命,平凡是其命数,劳动是其命运。美不能只局限于欣赏,必须深深地扎根于生活之中。生活中的器物所体现的美,就是工艺之美。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