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
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9.99
1998年,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荒野侦探》发表,记者玛丽斯坦发现了这位“可以和自己的读者做朋友”的作家。几封书信往来之后,两人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就“真理”与“结果”行了一场长久的讨论,也成为波拉尼奥生前的*后一次访谈。这次访谈首次译成中文,和另外几篇同时收录,其中包括波拉尼奥与南美的几位记者所做的访谈,为读者理解这位“拉丁美洲的T.S.艾略特或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提供了丰厚的图景。围绕波拉尼奥的创作、奇书《2666》的诞生、作家与同时代作家好友的交往等,这些轻松而精彩的对话,都在他的巨著《2666》的写作期间完成,它们展现了作家的处世态度,对爱的追求,以及对致命疾病的现实*为深邃的个人忧虑。 波拉尼奥 x 《首都》 我反对一切事物。我觉得自己像个幸存者,就是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我没死掉。我有很多朋友都死掉了,因为革命的武装冲突,吸毒过量,或者艾滋。活下来的一些人,现在都是杰出的西班牙语文学名流。 波拉尼奥 x 《炸弹》 每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自传性的。《伊利亚特》中,我们端详两个同盟、一座城市、两支军队的命运,但我们也关注阿喀琉斯和普利亚姆和赫克托的命运,而所有这些角色,这些独立的声音,都反映了创作者的声音和孤寂。 波拉尼奥 x 《图里亚》 如果由我来决定,我愿意活到一百岁,这样就能永远保护我的孩子。我认为理性和亲子关系没有任何关系。也许从孩子的角度,理性确实会强加于自我,但从父母的角度,很难将理性强加于人。 波拉尼奥 x 《花花公子》 我为那些阅读科塔萨尔和帕拉的钢铁般的年轻人所感动,就像我阅读它们并算继续阅读一样。我为那些头下夹着一本书睡觉的年轻人所感动。书是世上*好的枕头。
海明威:最后的访谈
海明威:最后的访谈
(美)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9.99
这是一份不同寻常的记录,收集了海明威与《巴黎评论》《大西洋月刊》等媒体所做四篇访谈。访谈中的许多回答,刻薄、迷人而真挚,一如受访者本人。他凭借一己之力重新定义并改写了美国文学的面貌。 为了呈现一个真实状态的海明威,采访者多年坚持,多次碰壁,留下了宝贵的访谈资料。海明威在生命的*后几年处于怎样的生命状态?他对小说写作有什么见解?他的日常生活如何?从他对于作品的全身心投中,可以瞥见一个与众不同的海明威。 海明威 x 《巴黎评论》 海明威自写作伊始,就一直保持站立写作的习惯。他在一张大表上记录每天的度,每天产词量不等,450,575,462,1250,然后又回落到512。《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他重写了三十九遍才满意。 海明威 x 《大西洋月刊》 哈瓦那的后港,停泊着一条顽固的废船“比拉号”,海明威经常驶着它出海钓鱼。而十英里外的圣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坐落着海明威长期居住的家外之家。他热爱大海,但书里写得很清楚了,大海就是个巨型的娼妇。 海明威 x 《多伦多星报》 海明威近五年来几乎可算是完全无法近了。他的宅邸,门口的大标识写着,除非预约,闲人免。“我对生活仅有的要求只是写作、猎、钓鱼,以及隐姓埋名。名望让我郁闷难受。问题让我饱受折磨。” 海明威 x 《时尚先生》 我包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访谈影像,带了一瓶**的波尔多红酒,登上去古巴的飞机,敲海明威的大门。一天结束后,海明威高兴地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幽默地说:“你知道用一瓶酒是不来人生原则的吗?”
49元5本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13.90
本书收录了博尔赫斯在哈佛大学任职期间与理查德•伯金所作的著名访谈,他曾说,“理查德•伯金让我重新认识自己。”访谈中,他给出了针对自己和他人的文学作品的真知灼见,并谈到了现在常常为人忽略的诸多政治主张。而辞世前几日,博尔赫斯和好友莱库比曾行过一次私密的访谈,涉及他的生活、爱以及对自己作品和国家的种种思考,也是真正意义上“*后的访谈”。这几次贯穿博尔赫斯写作生涯的访谈,为读者了解这位20世纪*著名的文化巨擘窗口。 博尔赫斯 x 理查德•伯金 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时,我与理查德•伯金有过很多次愉快的交谈。事实上是自我坦白,坦白的程度更甚于那些我在孤独中怀着过度的忧虑和戒备写下的文字。沃尔特•惠特曼曾说:“连我自己对我真正的生活都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理查德•伯金让我重新认识自己。 博尔赫斯 x 《巧妙的回避》 与博尔赫斯面对面交谈,就是要沿着一座由他过往经历和情感体验构成的迷宫去追踪他。我们会见到各种各样绘着千奇百怪图案的围墙,它们可能是线索,也可能只是迷惑人的岔路。我们不能指望每次找到的都是同一个博尔赫斯。那里不仅仅只有一个博尔赫斯,而是许多个。 博尔赫斯 x 格洛丽亚•洛佩斯•莱库韦 失明之前,博尔赫斯*后能看到的颜色是黄色,而他生来*眼看见的颜色就是虎皮的金黄。他曾说失明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却又坦白:如果还能看见,他不会离屋子半步,他会待在屋里读手边满满的书。
49元5本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的访谈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的访谈
(美)大卫 · 福斯特 · 华莱士
¥10.80
本书收录的六篇访谈,包括他自杀前所做的*后一次对谈,私密而内涵丰富。他谈到了当代美国的状况,娱乐、自律、成年人的生活、文学,以及他自己无法模仿的写作风格。 除此之外,书中还收录了他与戴夫•艾格斯、与母校的学生杂志所作的披露性问答,以及他在《无尽的玩笑》出版前,与著名的劳拉•米勒所行的访谈。 这些对话展现了华莱士多年来受人喜爱的诸多特质:他无以伦比的谦逊、庞大的博学,他的智慧、敏感以及人文关怀。他生动描述了他的创作过程和动力,在访谈推中展现他的好奇,并*终反转占据主动。他带来了在文学、政治以及当代美国现状等方面的热烈思考,观深刻而独特,展现了这一优异大脑的全景图。 华莱士 x 劳拉•米勒 华莱士的第二部小说《无尽的玩笑》厚达1079页,堪称鸿篇巨制。对于一个旨在捕捉时代精神的当代作家而言,小说中时而闪现的某种智慧令人振奋。 华莱士 x 《波士顿凤凰报》 对于我们这代人,或者比我再年轻几岁的人来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没有代言人。我们这代人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 华莱士 x 《艾姆赫斯特》 我是一个习惯写“五稿”的人——一份初稿、两份修订稿、两份印稿。我总是能写出五份手稿。我写的次数越多,文字就会越简洁。 华莱士 x 《信徒》 华莱士已经证明,他有能力处理他选择的任何主题或题材。他的多才多艺以及对细节的关注,使他成为美国过去二十年中*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华莱士 x “尽我们所知” 办公室职员的生活,我们往往认为它非常枯燥和乏味。但也许所有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充满了可怕的厌倦与绝望,几乎没有什么成就能够对其他人诉说。 华莱士 x 《华尔街日报》 在华莱士看来,布什政府执政的这七年零四个月完全是一场充斥着贪婪、傲慢、无能、虚伪、腐败、玩世不恭和蔑视选民的恐怖表演。
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
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
(哥伦比亚)加夫列尔 · 加西亚 · 马尔克斯
¥9.99
加西亚•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而为世界上亿万读者所熟悉,深受各年龄层的读者喜爱,他或许是*受欢迎的小说家,哪怕在他*后一部小说出版的十多年之后,仍是如此。 除了首次译介的马尔克斯的*后一次访谈之外,本书包括了对他的首次采访,当时马尔克斯正处在《百年孤独》的艰苦创作中,这次采访展现了一个年轻作家在尚未闻名世界前的样貌,并揭示了马尔克斯对真爱以及对民间迷信的看法。本书另附两篇普利策奖得主、《纽约时报》记者斯特赖特费尔德的访谈,他也为这本访谈录撰写了富有洞见的导言。对马尔克斯的终生粉丝,以及那些首次触作家作品的读者而言,本书都是一本广泛而深刻的书。 马尔克斯 x 《哥伦比亚人报文学版》 《枯枝败叶》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那些从未读过小说、只看报纸的人也熟悉马尔克斯的名字。小说的历史从此被划分为两个阶段,《枯枝败叶》之前,和之后。它超越了前人的一切成就。 马尔克斯 x 《危机》 每位作家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创作自己的作品。《族长的秋天》这本书对我来说,比《百年孤独》更难写,因为我觉得每一本书都会比上一本来得更具挑战;文学就是一次比一次复杂的过程。 马尔克斯 x 大卫•斯特赖特费尔德 《百年孤独》的出版改变了我的生活。名气对我的个人生活来说是一场灾难。就好像你可以通过周围众多的人群来感知自身的孤独一样。围绕你的人越多,那种渺小感就愈发强烈。 马尔克斯 x 《先锋报》 马尔克斯*的想法是一部短篇小说,《苦妓回忆录》。“我曾想象过写出一系列关于妓女的故事。但当我写了四个或五个故事时,我真正想要写的就是那*后一则故事。于是我决定放弃之前所写的那些,单独发表*后一篇。”
49元5本 勇敢的补锅匠——约翰·班扬的故事
勇敢的补锅匠——约翰·班扬的故事
(荷) 德·齐乌
¥17.99
英国作家约翰·班扬出身寒微,只接受了很少的教育并且被学校开除,成年后靠做补锅匠谋生,终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本书是根据他的生平改编的故事,展现了他从补锅匠到大作家的历程,包括他的艰辛奋斗,他的敢作敢为,他的悲欢离合,让读者一瞥大师是如何炼成的。
49元5本 进退舍得: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进退舍得: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冷成金
¥12.99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49元5本 进退舍得: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进退舍得: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冷成金
¥12.99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人世。
49元5本 进退舍得: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进退舍得: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冷成金
¥12.99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 (卷三:1955~1959)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 (卷三:1955~1959)
王洞 主编,季进 编
¥70.00
  夏济安、夏志清昆仲,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界的两大巨擘。他们早年从求学到学术研究的阶段,正是近现代中国东西方学术与文化交融的密集期,他们置身其中,参与并见证了这个历程的复杂和艰辛。期间他们的往来书信由夏志清先生珍藏六十余载,经夏志清太太王洞女士授权,苏州大学季教授注释整理,首次向外界披露。?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三:1955~1959)》收录夏志清、夏济安兄弟二人从1955到1959间的通信共110封。夏志清在美国努力寻找教职。在此过程中,他四处迁居,家庭也发生了一些变故;但在学术上成果辈出,完成了重量级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期间,夏济安有幸来到美国交流访学,兄弟二人得以聚首;在台湾期间则一心栽培文坛新力量,对后来的台湾文学影响深远。他们在这个可贵的和平时期谈学术、谈艺术,规划事业、联络友人,在学术和感情上互相扶持,继续人生之路。这些精心保存下来的书信,成为透视那一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极为珍贵的文献,不论就内容或数量而言,这批信件的出版都是现代中国学术史料的重要事件,深具意义。夏氏兄弟以书信记录生命的吉光片羽,兼论文艺,竟然饶有魏晋风雅。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触摸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那一代学人的心路历程。
49元5本 世间始终你好:杨绛与钱锺书
世间始终你好:杨绛与钱锺书
林舟唱晚
¥11.99
昨日有昨日的传奇,今时有今时的故事。时光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时光的那岸,有数不清的人轮番登场;时光的这岸,是我们在守望美好的爱情。时光里的故事在浪花里翻滚,有的缠绵悱恻令人肠断,有的轰轰烈烈让人激昂,结局也各不相同。那是一个新旧思想碰撞的时代,它距我们只有百余年光阴。我们无缘见到更多的民国旧人,但庆幸,还是有人穿越时代的长河,走到了我们近前,将那故事娓娓道来。其中,便有钱锺书和杨绛两位老人。
49元5本 欧阳修传:世俗的圣贤
欧阳修传:世俗的圣贤
章敬平
¥24.00
  欧阳修,祖籍江西,生于四川,在湖北长大,死于安徽,葬于河南。   他是一代文宗,杰出辩手,识时务者,两千年来无出其右的墓志铭作家,绯闻缠身大节不亏的政治家,一个把两部史书塞二十四史的历史学家,一个毕生宣扬正统理论忠君思想名节观念的封建主义理论家,一个充满世俗气息的圣贤。   他是一个悲天悯人的浪漫主义者,一个爱茶爱酒爱歌妓的享乐主义者,一个爱牡丹爱到极致的花痴,无神论者,考古学家,君子之交的楷模,文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   他的一生,是一个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一个败时光的千年传奇。
49元5本 老舍和他的作品(老北京胡同里走出的武侠电影宗师胡金铨,用一碗豆汁儿破解老舍之味。)
老舍和他的作品(老北京胡同里走出的武侠电影宗师胡金铨,用一碗豆汁儿破解老舍之味。)
胡金铨
¥22.80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 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 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注:(骨泉),读“sónɡ”,异体字,同“?”。
鲁迅传套装共3册:鲁迅传+鲁迅锦言录+鲁迅原配朱安传
鲁迅传套装共3册:鲁迅传+鲁迅锦言录+鲁迅原配朱安传
许寿裳,鲁迅,乔丽华,陈漱渝 编
¥68.00
鲁迅传套装(现当代传记文学经典,细腻的笔触描摹出鲁迅先生并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套装分别包含: 《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锦言录》是一本十多万字、撷取鲁迅著作精华而成的集子,由著名学者、资深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选编完成。全书共包括“论中国人”“论旧中国”“辩证法”“论文化”“论人物”“谈人生”这六个相对独立而内在联系紧密的主题。它比语录周全,比文章浓缩,就如同置身于鲁迅著作的dianfeng绝顶,能将其中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确能收顷刻之间,借一斑而略知全豹之效。尤其适合当下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里,亲近充满睿智、富于哲理的鲁迅经典著作,充实自我。 《鲁迅传》是许寿裳回忆挚友鲁迅先生的作品集,完整收录了《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分内容。作为鲁迅精神当之无愧的深刻的理解者,许寿裳以事实为根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考察,从多角度进行观照,力图描述一个真实的鲁迅。文笔淳厚,内容翔实,感情深挚,在鲁迅传记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作为鲁迅35年的挚友,许寿裳的回忆文章,对于研究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是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完整传记,作者乔丽华通过走访朱氏后人,实地勘查采访,钩沉相关史料,搜集各方面人士的回忆,运用报刊资料、回忆录、文物、生活等资料,追溯了朱安69年的人生轨迹,探讨了她对鲁迅的影响,更难得的是,让我们依稀听见了这样一位女性的无声之声。
49元5本 周作人自编集:知堂回想录(上、下)
周作人自编集:知堂回想录(上、下)
周作人
¥13.28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晚年回顾自己一生重要经历,写成之内容丰富的传世巨作。初只有“北大感旧录”数节,值曹聚仁在香港办《循环日报》,周作人以稿件寄之,在副刊发表,引发关注。后受曹聚仁之邀始“一生回想”,历时两年多,成文二○七节。手稿总题为“药堂谈往”,出版时改名“知堂回想录”。作为现代文学大家,周作人亲身经历与参与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如晚清光复会秋瑾、徐锡麟等的活动、辛亥革命、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等,其一生形迹记录即是重要史料。又出之以如面谈之知堂文风,可谓文学性与史料性兼具。难怪促成本书出版的曹聚仁先生说:“这么好的回忆录,如若埋没了不与世人相见,我怎么对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国文化界?”
周作人自编集:鲁迅的青年时代
周作人自编集:鲁迅的青年时代
周作人
¥9.99
  周作人,鲁迅二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了解鲁迅的人之一。   《鲁迅的青年时代》为鲁迅去世二十周年时,知堂应报刊之邀所写纪念文字的结集,是继《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之后又一种关于鲁迅的著作。其在前者的基础上,补充了新的事实,且更为系统地介绍了鲁迅早年生活情状、学问兴趣所在、思想形成根基等。有别于当时诸多片面化、概念化的神化鲁迅之作,知堂尤为强调的是鲁迅作为“人”的一面,如《鲁迅的笑》《鲁迅与弟兄》各篇,让我们看到了“横眉怒目”而外“和蔼可亲”的鲁迅。
49元5本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乐文城
¥11.68
他是一位自由思想者,他是苦难与荒谬 结晶出来的天才,他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 卡夫卡,他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他就 是王小波。      王小波一生经历丰富:1952年出生在 北京一个书香家庭,十年动乱年代曾在云南、 山东插队,回北京后当过工人,上了大学, 着又赴美留学,1988年回国后,他先后曾 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他 辞去工作,专职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 逝于北京。王小波被誉为中国富创造性的 作家,其代表作“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被誉为“中国 当代文坛美的收获”。      《王小波传》是国内外完整再现王小波惊 艳一生的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 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 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来,以带面,以 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 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 行的人性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 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王小波传》由乐文城编著。    
49元5本 生存,并不是苟活:鲁迅传
生存,并不是苟活:鲁迅传
许寿裳
¥16.99
  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鲁迅去世后,他多次撰写回忆文章,内容翔实,感情深挚,文笔淳厚。许寿裳笔下的鲁迅,不是神,而是人,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另一方面,他和我们大多数人所习惯的人是不一样的,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特别所以稀少,因为稀少所以我们需要鲁迅。许寿裳是*能理解鲁迅的同时代人,鲁迅的伴侣许广平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朝花夕拾——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朝花夕拾——鲁迅作品精选
萧枫
¥7.49
该书为经济管理类电子书。
多面小说家狄更斯
多面小说家狄更斯
李丹丹
¥5.96
本书内容包括了父亲企望得子、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勤奋阅读经典书籍、全家随父住进负债监狱、打工挣钱减轻家庭负担、学业成绩优异、初次工作感受社会现象、难以忘记的初恋、面对失恋挫折、迷恋文学创作、《随笔》鞭挞社会、追求美好爱情、走上专业写作之路、失去妻妹的悲痛、《雾都孤儿》赢得了读者、倾注身心去创作、倾力打造经典悲剧、失望的美国之行、抨击美国民主等。
古老的都城
古老的都城
柳敏夏
¥5.96
本书内容包括了华北平原上的东方古都、明朝时期大力扩建北京城、清朝对北京城大规模修建、古都民俗文化和民俗工艺、古都著名景观和宗教名胜、六朝都城——古都南京、荟萃山水人文的江南古都、朱元璋兴建世界城垣、清朝时古都的杰出名人、古都著名寺庙的历史沿革等。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