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5折 发现历史:范式转换与路径选择
发现历史:范式转换与路径选择
张生
¥63.99
作者从自身对史学研究范式理解的角度,将自己多年的文章按照发现历史的路径行分类整理,以“在中国发现历史”“在世界发现中国历史”“在中国发现世界历史”三大板块,揭示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内在关连,明史学整体研究的范式与路径,从而连缀成这本论文集。作者希望通过这本论文集中诸篇文章的论说表明自己对史学特征与使命的认识和态度,探讨史学的意义之所在。
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研究
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研究
潘秋平
¥62.40
本书立足于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的理论假说,结合语义地图模型,对上古汉语的不同与格句式做出分析。从句式多义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上古汉语与格句式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并讨论了不同的与格句式如何在概念隐喻的作用下,由给予类事件的编码扩大至其他非给予类事件的编码。在此基础上,还一步讨论了上古汉语是否具有与格交替现象以及如何解决概念空间上的断问题。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许子东
¥62.30
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一次,我们用小说中国! 百年来,1902—1916,总被忽略的“晚清时期”;1917—1941,总被说起的“五四时期”;1942—1976,总被留白的“革命时期”;1977孕育新声,总被争论的“80年代至今”…… 许子东的“20世纪小说课”,以编年体为顺序,以文本阅读为中心,“士农工商仕”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小说的关键线索,聚焦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上近百部(篇)中短长篇小说。从1902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神预言”始,一直到2006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为止,奇遇中国100年。 特别收“生态篇”,高度还原“作家的一天”——1926年郁达夫的“恋爱”日记,1936年鲁迅晚年的“误诊”疑云,1952年巴金“同志”在朝鲜战场,1984年“寻根”韩少功在杭州会议,1994年“拜访”王安忆的上海作家生活…… 百年来,中国怎么会走到今天?会走向怎样的明天?《老残游记》有句话:“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你走两步回头看看,一定不会错了。”
满3件5折 大师写作班:这样写出好故事(全三册)(情节结构+人物对话+描写与背景)
大师写作班:这样写出好故事(全三册)(情节结构+人物对话+描写与背景)
(美)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美)格洛丽亚·肯普顿,(美)罗恩·罗泽尔
¥61.99
大师写作班:这样写出好故事(全三册)(情节结构+人物对话+描写与背景),套装分别包含: 《这样写出好故事:玩转情节与结构》 《这样写出好故事:人物对话》 《这样写出好故事:描写与背景》 《这样写出好故事:描写与背景》是一本故事写作指导读物。 叔本华说:“写作者的使命是使细小的事件变得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的好故事往往能超越时空。细小中见伟大,虚构中见真实,将读者拽进另一个世界。 设定一个故事背景有多重要?有多少描写才算足够?细节和场景是如何与情节和人物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如何用描写和背景来增加故事的深度? 你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所有你想要的答案,本书作者兼创意写作导师罗恩?罗泽尔将结合名家经典案例解析描写与背景对于写好故事的重要性。书中包含丰富的案例和创新练习,帮你学会: ·建立理想的时间和故事发生地 ·用描写和背景来推动你的故事发展 ·为不同类型的故事构思细节和场景 ·熟练掌握描写和背景写作技巧 书中摘录了当今一些备受欢迎的作品的经典片段,本书将教给你营造独特的小世界所需要的所有重要元素,包括人、地方、事件和行动。 《这样写出好故事:人物对话》是一本故事写作指导读物。 麦基说:“所有的对白都有目的。” 对读者而言就是,让故事过目不忘。对故事本身而言,是让人物自己开口讲故事。 你故事的角色什么时候该说话,他应该(或不应该)说什么,具体什么时候说?为什么说创作对话首先要忘记自己的说话方式?如何让不同性格的角色讲出适合自己特点的话?如何处理不寻常人物的特殊语言癖好? 作者格洛丽亚·肯普顿是成功的作家,曾任杂志和图书编辑,是美国《作家文摘》杂志特约编辑、“作家在线工作坊”导师。她将在本书中帮你解答上述问题,并带给你更多有益的指导。这本书包含丰富的案例和创新练习,旨在教你如何: ·创作推动故事发展的对话 ·用叙述和行动编织对话 ·写适合特定类型的对话 ·避免写对话的常见陷阱 ·让每个角色的对话都是独一无二的 书中摘录了知名作家几十个精彩对话片段,帮你掌握对话创作的技巧,创作出令人难忘的好故事。本书适用于潜力畅销书作家、影视编剧、媒体人、广告文案等以故事创作为生的人。 《这样写出好故事:玩转情节与结构》 卡夫卡说:“我们应该只读那些会咬人和蜇人的书。” 只有好故事才会折磨读者! 读者或观众喜欢一本小说、一幕戏的原因只有一个:好故事。 他们希望从故事中寻获不同的经验,不同于每日所见的事物。 而情节和结构是好故事的基础,只要情节够精彩、结构够完整,就能成功将读者带入全新的世界。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60.80
“许渊冲汉译经典全集”*辑包括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翻译的英语名著20本,其中莎士比亚戏剧精选14本,王尔德戏剧全集6本(8种)。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很有特色,不仅会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还可以为广大的翻译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材料和版本。《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许渊冲汉译经典全集”之一,也是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之一,讲述的故事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剧情讲述两个世代为仇的意大利贵族家卡普勒家的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一见钟情、执着相爱,秘密结合,却因为两个家族的冲突和相互杀戮而导致罗密欧被放逐,朱丽叶在神甫的帮助下服药假死,以逃避父亲为她安排的婚姻,*终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 
满3件5折 "学衡派"编年文事
"学衡派"编年文事
沈卫威
¥60.00
《“学衡派”编年文事》以学衡派的成员的人生经历叙事和学衡派活动的记事为线索,以年表形式,线性叙述了学衡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活动内容,尤其《“学衡派”编年文事》在时间下还列入了学衡派的成果著作以及一些珍稀史料,尤为难得。《“学衡派”编年文事》作者长期从事“学衡派”研究,积累整理了大量有关的基本史料。《“学衡派”编年文事》稿就是在期研究基础上,按照编年体的形式,分三卷,将有关“学衡派”立言的报刊文本、成员的日记书信等史料细致地展现给读者,直面史实,重识历史。《“学衡派”编年文事》稿对“学衡派”研究乃至民国史研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满3件5折 成性存存:孔门成德之学的演进
成性存存:孔门成德之学的演进
何益鑫著
¥59.99
本书为作者重写先秦儒学思想史的尝试。导论部分探讨孔门之间儒学思想的演,为全书定调,章为“后孔子时代”,勾勒孔子后先秦儒学的全景,下来五章分别论述曾子、子游、子思、孟子,以核心文献《大学》《性自命出》《五行》《中庸》《孟子》为根基,附录探讨颜子的学与思,以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全面叙述孔门后学的思想特征与传承演变。本书可称为近年来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儒学领域的突破之作,当能成为先秦儒学领域的基本参考书。
满3件5折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美)梅维恒主编
¥59.99
  本书全面描绘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各类景象,且以世界文明史、文学史为参照。年代跨度自远古迄当代,而叙述对象还包括了中国港澳台地区作家、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首次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为主题划分篇章,而篇章总括介绍中国文学的关键要素。每篇章内容以时间为序,独立成篇,其中涉及到的话题包括:相关作品的历史背景、流行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冲击、女性的角色、与少数民族文学语言的交流,等等。
满3件5折 视觉、权力与身体:尤多拉·韦尔蒂作品中的凝视机制研究
视觉、权力与身体:尤多拉·韦尔蒂作品中的凝视机制研究
何小香
¥59.90
本书选取韦尔蒂20世纪40年代视觉性的三部作品《绿帘》《三角洲婚礼》《金苹果》展研究,从视觉快感、视觉转向和视觉力量三个方面来解读韦尔蒂作品中视觉机制对作品构建的作用。视觉快感以《绿帘》中的集体凝视为研究对象,视觉转向侧重于《三角洲婚礼》中的女性凝视,视觉力量则解读了《金苹果》中的社会监视。从这三个方面,本书探讨了韦尔蒂的作品中视觉如何携带着权力和欲望作用于不同的人物身体,而这些人物又是如何以身体作为斗争的场域,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 
满3件5折 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1908-1949)
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1908-1949)
吴翔宇 徐健豪
¥59.50
本书研究1916-1949年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对此一时期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情况行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并从儿童文学角度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得出了颇为新颖的学术见解,对我们今天的研究也有着现实的参考意义。
满3件5折 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
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
林继富(著)
¥59.46
绪言 藏族民间故事类型 长期以来,藏族民间故事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芬兰学者安·阿·阿尔奈与美国学者斯蒂·汤普森编纂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以及斯蒂·汤普森编纂的《民间文学母题索引》等著作中对藏族民间故事有一定的重视,美国学者艾伦·奇南从世界民间故事宝库中选取15个以“老人”为主的童话故事展研究,其中就有来自中国西藏的《寡妇与青蛙》。二十世纪出版的中国各类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大量引用藏族民间故事,其中引人瞩目的是美籍华裔学者丁乃通著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和台湾学者金荣华著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两部索引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藏族民间故事传承情况,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主要取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西藏藏族民间故事,金荣华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主要取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大规模集成工作中采录的藏族民间故事材料。两部索引充分展现出藏族民间故事的丰富性、多样性。 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涉猎藏族故事选集有李翼、王尧编选的《蒙藏民间故事》,王尧编选的《说不完的故事》,王余编选的《妈妈的山羊尾巴》,庄学本编选的《康藏民间故事》,陈石峻采录整理的《泽玛姬》,田海燕采录整理的《金玉凤凰》,肖崇素采录编选的《葫豆雀与凤凰蛋》,肖崇素采录编选的《奴隶与龙女》,肖崇素采录编选的《山兔的故事》,宋哲编选的《西藏民间故事》,蒋亚雄编选的《丹珍和塔尔基》,《康定藏族民间故事集》,钟豪尔·格斯他夫编选的《土耳其斯坦和西藏的故事》,奥康纳、威廉·夫编选的《西藏民间故事》,薛尔顿,阿伯特·莱辽哀编选的《西藏民间故事》,薛尔顿、弗洛拉·比尔编选的《西藏的民间故事》等等。把这些编选、采集的藏族民间故事与阿尔奈和汤普森编撰的《民间故事类型》对比分析,从而确认藏族民间故事的主要类型。 从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我们认识到藏族民间故事既有与世界其他民族故事相同的特,又具有藏族民间故事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源于藏族特殊的文化背景,源于藏族在吸纳周边民族民间故事的时候并非盲目受,而是作出合乎藏族民众生活化的改造。藏族故事类型丰富了世界民间故事长廊,反映了某些国际化类型在某个历史时期传承在藏族地区地方性变化。因此,“不管这些中国故事与国际的标准形式有多少差别,对于想探讨民间故事如何影响民风民俗、如何传播和发展的学者,这些故事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同时,藏族故事类型在世界故事类型中的缺失也彰显了藏族故事传统的特殊性和鲜明个性。 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里列了843个类型和类型变体,藏族故事在843个类型和类型变体中有239个类型和类型变体。这部索引包括1966年以前我国中央和地方刊印的绝大部分民间文学资料。这些资料说明丁乃通索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66年以前藏族地区民间故事传承的基本情况。 如果说丁乃通编撰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已将七十年代以前的(包括相当一部分古代的)藏族民间故事记录资料做了一次盘的话,那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展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就记录了流传在当代的藏族民间故事,这些藏族民间故事成为《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西藏卷”、“青海卷”、“甘肃卷”、“四川卷”和“云南卷”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这是目前为止全面、真实记录当代藏族民间故事传承现状的选本。2000年以后,台湾学者金荣华根据1995年以后中国民间故事选集,尤其是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材料编辑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其中归纳的藏族民间故事共计有134个类型和类型变体,这些故事的“分类及型号皆以阿尔奈和汤普森之《民间故事类型》(TheTypesoftheFolktale,Helsinki,1973)(简称AT)及丁乃通之《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北京,1986)为基础。若有变动,皆作互见说明。”上面的134个类型和类型变体是从1995年以后,根据有限的藏族故事集中归纳出来的,意味着藏族民间故事流传在当代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归纳藏族民间故事的类型过程中,虽然金荣华编撰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以AT分类法为基础,但是,却较丁乃通编撰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对藏族故事情节提炼的更为详尽。比如“851.A对求婚者的考试”类型的概括为:皇帝对求娶公主者出试题,通过后方允婚事。一般之试题及解法如下: 穿九曲珠(把珠孔一端涂蜜,再将线系在一只蚂蚁身上,并将蚂蚁放珠孔另一端,使其循蜜香而带线穿越九曲孔道至涂蜜之珠孔)。 辨认五百只新生小马的各自母马(将每只母马分别放在栏中,让小马自己去找)。 指出一根木棍的哪一头是树的根部(将它放在水里,树根部分较下沉)。 将公主从许多衣着相同的少女中分辨出来(已从公主的侍女处得知差异所在)。 从一百只同样大小的鸭子中分出母鸭和小鸭(从他们吃食的方式辨识)。 在短时间内宰食一百只羊,并制出一百张羊皮(一百人同时操作)。 集成 四川:《文成公主藏的传说》;异文(藏族)964—965页;西藏:《大相嘎东赞》(藏族)31—33页;《文成公主》(藏族)34—37页;异文37—38页;青海:《禄东赞智胜唐王》(藏族)37—46页,《龙宝瓜丹与青海湖》(藏族)166—169页。 全集 40西藏:《文成公主的故事》(藏族)78—85页。 大系 02:《文成公主的故事》(藏族)5—11页。在这里,金荣华把“对求婚者的考试”的主要情节展现出来,并且详细列出了故事的出处及其页码。从列出的故事情节概要中可以看出,“851.A对求婚者的考试”类型故事在多个情节单元的基础上复合而成,然而,故事中的每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在印度多有流传,因为各种原因,这类故事流传到藏区,依据藏族民众生活的需要,通过藏族故事讲述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驾驭故事的高超能力,在藏族文化传统的作用下整合成完整的故事,像这类外来故事的藏族化倾向成为藏族民间故事的重要特征。 无论是丁乃通编撰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还是金荣华编撰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都让我们充分意识到藏族民间故事的世界性意义,但是,这些世界性流传的故事在各个国家或民族的流传则是地方性的,成为地方传统的代表和地方民众生活的体现。比如,编号为“926”的“孩子到底是谁的”(《灰阑记》所罗门式的判决)的故事,金荣华编撰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里传送出许多信息:两妇争夺一个男婴,县官在地上用石灰画一界栏,置婴其中,命两妇左右各持男婴一臂外拉,胜者得婴。婴儿被左右拉扯而痛叫,生母不忍而放手。县官因此判定输者得婴。或是判官建议将婴儿一劈为二,各得其半。生母放弃,真情即显,于是婴儿判归生母。 集成 西藏:《金城公主》(藏族)42—45页;《善断是非的县官》(藏族)613—614页;《机智的法官》(藏族)879—880页;《明察秋毫的法官》(藏族)882—883页。 全集 40西藏:《金城公主的故事》(藏族)86—91页。 大系 02:《金城公主的故事》(藏族)12—17页。 外国 (印度)《佛本生》,406—407页,《贤愚经》,第53则( 1534 926A.1 460A); (老挝/寮国)《老挝民间故事》,134—135页; (柬埔寨)《带刀的人》,53—54页; (阿拉伯)《世界经典》,617—622页( 875 875D 875D.1 1533); (葡萄牙)《狮子和蟋蟀》,29—31页; (萨伊/扎伊尔)《非洲童话》(甲),544—545页(动物争子)。金荣华著:《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第2册),中国口传文学学会,2014年,第667—668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金荣华先生在有限的书面文本里搜罗藏族该类型故事的具体出处及其藏族故事的特色,并且把藏族该类型故事放世界同类故事中给予描述,凸显了藏族民间故事的世界性意义及其特殊的地域文化史价值。 当然,藏族民间故事究竟有多少类型,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藏族民间故事是藏族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藏族民众生活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民间故事故事类型的多样化,民间故事讲述风格的多样化,这些现象都离不藏族民众生活的丰厚土壤,离不民间故事讲述人的独特贡献,离不藏族富有活力的讲述传统。 藏族民间故事的基本内容 藏族民众喜欢讲故事,喜欢听故事,将自己过去生活、现在生活和未来的生活融故事讲述中,其建构的民间故事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紧密结合。藏族民间故事的基本内容是生活内容的记录,从目前藏族流传的民间故事来看,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智慧故事:藏族民众喜欢讲智慧的故事,喜欢在讲述中以智慧带来笑声,以智慧表现生活。其中表现智慧故事代表就是机智人物故事。这类故事中,《阿古顿巴》的故事家喻户晓。阿古顿巴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化身。在阿古顿巴面前没有困难、没有悲伤,生活中充满了笑声。阿古顿巴是一个普通贫苦的农奴,生活清贫,他没有屈服。他用机智、勇敢、聪明和乐观来战胜凶残、贪婪的领主。《牛钻地》中,阿古顿巴为了让穷苦的老百姓吃顿牛肉,阿古顿巴跑到领主家去借牛。领主爽快答应,但是要求租钱加倍。牵牛的时候,阿古顿巴却告诉老爷说,发现这头牛有些不老实,牵着它走时,一个劲儿要往地下钻。领主不相信阿古顿巴说是的真的。一到家,阿古顿巴把牛宰了,把剩下的牛肉分给左邻右舍。第二天,阿古顿巴把牛尾巴的一端栽到地里,另一端却用双手紧紧地抓住,装作用力拉的样子。领主一听是自己的牛钻地里去了,急忙飞奔过来,想助阿古顿巴一臂之力。他刚搭上手还没有来得及使劲,阿古顿巴就把牛尾巴拔了出来。阿古顿巴伤心地告诉领主说:“糟糕,牛尾巴被拉断了!我早说过您这牛不老实嘛!”只见领主死盯着被拉断的牛尾巴,不禁伤心地号哭起来了。 阿古顿巴是聪明、智慧、勇敢的藏族人民的集中代表,阿古登巴的故事智慧来自普通民众的生活智慧,这些智慧在与坏人的斗争中给人鼓舞,给人力量,给人战胜邪恶势力的勇气。因此,以阿古顿巴故事为中心的智慧类故事深受藏族民众喜欢,在藏族民间具有持续的旺盛生命力。 英雄故事:藏族崇拜英雄,藏族民众喜讲英雄的故事,格萨尔故事遍布藏区,成为他们英雄的代表,同时,藏族在民间故事中,突出表现英雄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不畏艰险,为民除害,为民谋幸福的行为。《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故事》中,人们赋予这两个历史人物以神话的色彩,两位大唐公主为了汉藏友谊,不畏路途遥远,不畏艰难险阻,为藏族人们带来福祉。《青稞种子的来历》的故事中,塑造了一个阿初王子,他聪明、勇敢、善良。为了让人们吃上粮食,他跋山涉水,毫不退缩,在山神的帮助下,从蛇王那里盗取珍贵的青稞种子,自己却被蛇王施魔术变成了一条狗。后得到了姑娘的爱情,恢复了人身。故事歌颂了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英雄人物。藏族英雄故事鼓舞人们与灾害战斗、与邪恶战斗,由此获得世界太平,人们和谐生活。 爱情故事:此类故事是藏族民间故事普遍和基本的主题,反映了藏族民众的心声,是藏族民众崇尚爱情与婚姻自由的表达。藏族爱情故事讲述普通人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如《铁匠和姑娘的故事》讲姑娘爱上勤劳的铁匠,却遭到父母的反对,姑娘与铁匠结婚生子,父亲却将铁匠杀害,姑娘抱着孩子跳河殉情,从河里飞出三只鸟。这个故事尽管是人间爱情悲剧,却以浪漫式的结尾表达了藏族民众对美好爱情、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这类故事体现青年人为实现美好爱情,冲破家庭障碍、社会偏见,男女双方共同携手,战胜一切苦难的斗争精神。 动物故事:此类故事主要讲述动物之间的纠葛,动物与动物有矛盾,有互助互爱,团结御敌;有贪婪,言而无信。这些动物的不同品性,构成多种多样的矛盾和复杂的关系,从而产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如《和睦四兄弟故事》讲在哥西的地方,鹧鸪、兔子、猴子和大象在静谧的茂密森林里和睦幸福地生活。一天,它们决定分出长幼次序,大家商议以到达一棵耶珠达树的先后为准。大象说:“我次路过这儿时,看见这棵树同我的身体一般高。”猴子说:“我到这地方时,它同我一样高。”兔子说:“我到这里时,这棵树才长出两片叶子,我还舔了叶子上面的露水呢!”后鹧鸪高兴地说:“我来时,吃了这棵树的种子,并与屎一同拉出来后才长出了它。”这样,它们讲出自己的来历后,知道了长幼次序。因此,它们更加和睦友善。甚至走路的时候,猴子骑在大象的背上。兔子骑在猴子身上,鹧鸪又骑在兔子身上。在它们道德感召下,哥西地方雨水充裕、五谷丰收、畜草茂盛。这个情景感动了帝释天王。他赞颂道:“有礼有爱,深居密林,鹧鸪圣道,显于各世。”“和睦四兄弟”在藏族不仅出现在壁画、唐卡、柜子上面图画上,甚至在金银铜器上也有雕饰。 藏族动物故事通过对动物拟人化的描述,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智慧。动物故事以动物的不同品性,构成多种多样的矛盾和复杂的关系,映射人和人、人和社会的种种关系。藏族动物故事实质上就是人的故事。 藏族民间故事讲述的四种基本内容,是藏族民间故事常讲常新的主题,由于生活关系,在四种主题作用下,讲述人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藏族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幸福生活的祈盼。 藏族民间故事讲述人 藏族民间故事讲述传统中,讲述人成为讲述传统的创造者和继承者。原始社会时期,藏族讲述人主要是部落里受人尊敬的巫师,他们讲的故事具有凝聚部落成员的力量和促生产生活的巫术功能,也就是说,此时的故事讲述人作为部落的特殊人群承担着较多的社会责任,民间故事除了记忆历史和娱乐身心的功能之外,还附加了其他的社会责任和政治功能,尤其是生活在赞普身边的巫师往往就是当时藏地为出色的民间故事讲述人。当藏族社会逐渐脱离原始社会,文明时代以后,民间故事讲述成为藏族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茶余饭后,在村庄边、在火塘边、在田边地角谈古话今,在农耕生产,放牧牛羊的时候,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周围的山和水构成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也慢慢浸他们的生活之中,所有这些成为农民、牧民常讲常新的故事话题。民间故事讲述人没有特殊的身份,却凝聚了藏族民间知识于一身;民间故事讲述人没有丰厚的物质财富,却拥有丰富的故事资源,民间故事讲述人没有超人的本领,却往往能够将各类故事娓娓道来。他们是当地民众中的成员,他们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通过不断的讲述,建立了自己在民众中的威望,通过讲故事成为当地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文化的传承者、播撒者。 藏族民间故事讲述人多,他们活跃在藏族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代,那些故事讲得好的人,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而且具有非同寻常的讲述技巧,他们总是受到当地人的尊重。然而,这些故事讲述人在历史文献中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诚如丁乃通所讲:“中国不仅是全世界人口多的国家,而且也是农民(一向是民间故事的保存者和传播者)多的国家,因为全国人口至少有百分之八十居住在农村。可是,在1937年中日战争之前,农民讲故事的爱好和才能在中国的文献中很少谈到。”这种忽视讲述人在文化传统建构和文化传承中的特殊作用在中国的藏族地区更为突出。民间故事讲述人社会地位低下,以农民和牧民为主,他们创造历史和传播文化的功绩难以“正统”文献之中不难理解。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藏族民间故事讲述人慢慢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藏族故事讲述人黑尔甲曾说:我小的时候很苦,伯父死后,我一人在外做活,跟人到处跑,草地里的故事多,每夜走到一处,一野歇,烧茶、尖时就有人讲,我懂得十多种不同的地方话,因为这样,就记得多了。——这样的故事,草地里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论做庄稼,或者在山上放牛、挖药,每到夜里,我们浇水、煨茶时,都要讲故事。我常常在这个时候替他们讲。一起干活的伙伴都说我讲得好,这样就传出去了,其实并不是我会讲,是大家替我讲过,我只是记性好,都记着就行了。黑尔甲在叙述自己讲故事的时候,提到了他是替大家讲,这些“大家”既是活跃在藏族地区的众多故事讲述人,其中不乏像黑尔甲这样的杰出讲述人,又是包括讲述人在内的故事听众。就是这些无数个“黑尔甲”和无数听众在讲述中相互激励,在讲述中不断创造,在讲述和聆听中彼此交流、从而汇聚成藏族民间叙事传统的洪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藏族民间故事讲述人引起了学人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廖东凡曾在搜集拉萨益西丹增讲的故事之后说:益西丹增原是拉萨功德林寺的喇嘛,中年以后离寺庙在社会上给人驱邪送祟,念经祈福。他天性聪颖,阅历丰富。到处听人讲故事,又到处给人讲故事。他说他原先会讲一千个故事,“文革”期间石头蹦坏了一只眼睛,装在脑子里的故事漏掉了一大半。他讲的大都是历史故事、人物故事、动物故事,也会讲神奇虚幻的尸语故事。他讲《黑面王子》的故事,整整用了一个星期。他当过多年喇嘛,有较深的藏族文学修养,故事里的情节、人物、景物描写,还有人物的语言,他都作过相当的加工润色,带着浓郁的诗情画意。益西丹增讲故事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拉萨就相当有名了,他不仅阅历丰富,记忆力好,而且故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与他同时代的民间故事讲述人还有西藏林周县撒当村的洛桑次仁。洛桑次仁是一位天才的故事家,著名的藏戏演员,他幽默风趣,出口成章,被人称为“活着的阿古顿巴”,以至三十年代的摄政王热振活佛让他跟随左右,专门为其讲故事、说笑话、演藏戏,热振活佛去世后他成了藏戏团体再三争请的热门人物。西藏讲故事的人多,讲述水平高,在生活中广泛吸纳来自个各个方面的故事,经过自己的锤炼而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性魅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西藏经常见到众人围在一起讲故事的场景,这些听众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常常围在火塘边漫无边际地讲着,周围围着大人小孩,他们的插话,他们的欢声笑语传递着故事的力量,传递着藏族先祖的声音。我们到了江孜、拉孜、日喀则、贡噶等县、市,找到了十几位讲故事的能手,他们之中有农民、有牧人、有僧侣、有手工业工匠、有上层统战人士、有基层知识分子。日喀则四居委会有一个捻羊毛线的老阿妈,名叫尼玛彭多,她是一个驼背老太婆,但是讲出来的故事,如同雪山幽谷间汩汩流出的清凉雪水,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新鲜、美妙、甘甜。尼玛彭多知道的故事多,也很有讲故事的技巧,不但我们三人如闻佛语般地听得聚精会神,整个工场几十号人也被她生动精彩的讲述所吸引、所动,讲到紧张处,全场鸦雀无声;讲到悲惨处,所有的人都泪光莹莹;讲到快意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生出会心的微笑。她的故事不但是讲的,还是唱的,叙述是讲,对白是唱,调子特别优美,音色如同少女一般的柔润,听起来真是一种享受。她所讲的故事,都是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以前发生过的事情,经过各地群众口耳相传,历代故事家加工润色,变成了整个西藏民族的艺术精品。像尼玛彭多一样故事讲述质量高,故事储藏量多的讲述人在西藏数不胜数,令人遗憾的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中,没有对这些民间故事讲述人的生活史和讲述志做深调查。但是,尽管这样,在西藏民间故事集成工作中,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藏族上百个民间故事讲述人的简要信息,这些信息是我们认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藏族民间故事讲述现状珍贵资料。从《西藏民间故事讲述人情况简表》来看,西藏藏族民间故事讲述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十几年的发掘普查中记录在册、有名有姓的有135人,其中男性讲述人为109人,女性讲述人为26人,男性故事讲述人占有*优势,可以想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有多少藏族民间故事讲述人被淹没在历史的烟云中。藏族女性故事讲述人较男性故事讲述人少,我以为在藏族社会上,男性占主导地位,他们在频繁的社会交往中不断吸纳故事,不断在讲述和被讲述中传承故事。女性故事讲述人为生活奔波,照顾家庭成员的生活,虽然社会阅历有限,但是凭借超人的记忆力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储藏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故事。这些记录不太多的藏族女性故事讲述人,在今天看来显得弥足珍贵。更为可惜的是,许多藏族女性故事讲述人的故事在旧西藏根本就没有记录,即使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这些藏族女性故事讲述人的故事也没有行系统、深而有效的采录,比如,1912年出生于西藏波密县多吉乡扩拉村的桑杰卓玛,是当地有名的女性故事讲述人,“她从小就爱听、爱讲故事。虽然她不识字,但记忆力超群,凡听过一遍的故事均能一字不漏地讲出来。她不仅能讲许多故事,而且能唱故事,把故事里的人物之间的许多对话以诗的形式编出来,以歌的形式唱出来。她的家乡属于半农半牧的地区,夏天牧场要搬迁到海拔高的偏僻地带,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只好讲讲故事,唱唱歌来充实牧场里的文化生活。桑杰卓玛小时候从事牧业,这给她学故事、讲故事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得她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民间故事,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她讲出的民间故事具有主题鲜明、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并且一半是叙述、一半是诗歌的特。可惜的是,她的许多民间故事还来不及采录,便于1997年离人世。”像桑杰卓玛类的女性故事讲述人的故事没有被记录而留下遗憾的事情在藏区实在太多太多了。 在已经被文字记录下来的藏族民间故事讲述人的年龄结构上,尼玛年长,95岁。这位生于1916年的浪卡子县卡热乡的农民,认识一些文字,擅长讲述人物传说,并且在“世代相传”中承继了先祖的故事。年龄小的讲述人为26岁的次登,1985年生于日喀则市。由于生活在新的时代,并且上过学,他在受故事的时候,显然没有特别的“世代相传”,而是以“左邻右舍”讲述的故事为受和传承网络。在上述表格的故事讲述人中,60岁以上讲述人达到111人,占据业已记录的135位讲述人的82.2%,也就是说,藏族的民间故事讲述人与我国其他民族的民间故事讲述人一样,面临着高龄传承人多,年轻传承人少的严峻问题。 从业已采录的藏族民间故事来看,涉及的故事类型有10种,每种类型的故事的讲述人数量及其故事数量分别为:生活故事有53位讲述人,讲了1137个故事;鬼怪故事、动物故事有2位讲述人,讲了47个故事;神话故事有5位讲述人,讲了70个故事;幻想故事有33位讲述人,讲了632个故事;地方传说有4位讲述人,讲了175个传说;人物传说有12位讲述人,讲了301个传说;人物故事有2位讲述人,讲了55个故事;传说故事有9位讲述人,讲了239个故事;传说有8位讲述人,讲了120个传说;能讲各种类型故事的有2位讲述人,讲了33个故事。上述这些讲述人共计讲了2924个故事,尽管故事有许多是异文的形式。就是这种不完全统计的数字,我们仍然可以判断,藏族民间故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讲述风气十分盛行,藏族民间故事流传的类型呈现出多样性和讲述风格的多样化。 在故事受与传承方面,《西藏自治区部分民间故事讲述者简表》中主要列出三种,即“左邻右舍”的受与传承为68人,“世代相传”的受与传承为54人,“各行各业”的受与传承为7人。用上述三种类型的讲述人概括藏族讲述人传承故事和受故事的状况显然过于简单化,也无法归纳出民间故事讲述人传承的机制,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明显地看出藏族民间故事传承过程中,村落内部的传承和家庭传承占据民间故事传承的主导性地位。 像桑杰卓玛这样的故事讲述人的故事及其与故事相关的文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没有很好地记录,这些活跃在雪山草地深处的讲述人,随着现代化程的加快,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讲述人的生活境遇不容乐观,故事讲述传统也大不如从前了。 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推,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藏族世世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有效的保护,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以藏族民间故事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只有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阿尼玛卿雪山传说”、西藏自治区嘉黎县的“嘉黎民间故事”,这与藏族拥有悠久、丰富的故事讲述传统相比显得极不相称,因此,加大力度采录藏族民间故事,保护杰出民间故事讲述人、保护具有浓厚故事讲述传统的藏族村落理应成为当代藏族文化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显得越来越迫切了!
满3件5折 宏观文艺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宏观文艺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陆贵山
¥59.40
《宏观文艺学研究》运用唯物辩证法,以宏观、辩证、综合、创新的思维方式,结合广度、深度、动态和关系四个向度,全 面考察文艺的发生、演变和发展趋势。全书共分三编。第 一编“文艺根脉和文艺思潮”,研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产生、演变与相互关系,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文艺思潮的内涵与关系。第二编“文艺学理系统研究”提出文艺有七大学理系统,即生态主义、历史主义、人本主义、审美主义、文化主义、心理主义、文本主义文论学理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第三编“文艺观念间性研究”研究各种重要的文艺观念的间性关系,诸如文艺本体论以及文艺的社会性和人文性、客体性和主体性、反映论和价值论、创作论和艺术生产论,深化对各种文艺观念内在联系的理解。本书对树立多向度、多层面、全景式和全过程的大视野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供了有益启示。
满3件5折 21世纪的韩礼德语言学思想
21世纪的韩礼德语言学思想
赖良涛,赵清丽,汤斌,韩礼德,卫真道
¥58.80
满3件5折 5D微课——视觉化微课开发与设计制作
5D微课——视觉化微课开发与设计制作
汪斌
¥58.80
“5D微课”是面向企业内学习管理者开展微课学习项目时的系统解决方案,分为定义(Define)、开发(Develop)、设计(Design)、制作(Do)、交付(Deliver)五部分。其中,定义微课是快速搭建及规划企业内的微课课程体系、微课主题列表、微课开发者名单;开发微课是带领企业内的微课开发者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论对应开发知识型微课、技能型微课和态度型微课的内容脚本;设计微课是针对已经开发出来的微课脚本进行微课结构与逻辑设计、教学技巧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制作微课是采用具体的软件工具进行微课成品的制作与导出;交付微课是将制作好的微课成品应用到企业内人才发展的学习项目中去。
满3件5折 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论集
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论集
李时人
¥58.80
《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论集》收入著名学者李时人先生近十年来论文三十九篇,其内容主要是围绕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的,是作者我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产生的认识,也是作者论述中国古代小说和中国古代小说史问题的理论基点。《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论集》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满3件5折 中国古典学(第一卷)
中国古典学(第一卷)
杜晓勤主编
¥58.80
  “中国古典学”中的“古典学”一词借鉴自西方学术界。在西方,“古典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问,指对古希腊罗马经典文献的研究。其源头可追溯至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学者们对古代希腊文献的校勘和整理,其后经历了西方古典学的古希腊时期、古罗马时期、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直至18世纪后半叶现代古典学在德国兴起。西方“古典学”以古典语文学为基础和核心,涉及三个领域的研究:一是古典语言学,对其语法、词汇、方言、格律等方面行研究;二是古典文献学,包括对文本的校勘、辨析,及创作年代、作者身份等的考据;三是文学作品的修辞学和阐释学,即对荷马史诗等文学和人文经典行艺术分析和思想诠释。
满3件5折 建构“小说”——中国古体小说观念流变
建构“小说”——中国古体小说观念流变
郝敬著
¥58.80
本书专门讨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古体小说”,即主要著录于子部小说类的非白话小说,力避西人观念影响下的现代小说观念,从“古体小说”这一中国传统文类出发,考察古人相关认识的变化,对其特性和内涵的框定及流变,还原历史实相,颇多创新之处。
满3件5折 当代比较文学.第十辑
当代比较文学.第十辑
陈戎女
¥58.00
《当代比较文学》是关于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集刊。该书的立意在于呈现近年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热和前沿讨论,把握新时期学科守正与创新的脉搏。第八辑设有栏目“汉斯·布鲁门伯格研究”“比较视野下的中外文学研究”“古典学研究”“文学理论”“经典与阐释”“书评”等。  本辑中论文和译文关涉的主题,时间跨度相当长,从古希腊跨越到20世纪比较文学理论。所涉及的空间也殊为广阔,中国、日本、欧洲等均有涉猎。
满3件5折 在上下千年里 ,求索汉字的足迹
在上下千年里 ,求索汉字的足迹
刘伟鹏
¥56.00
“一字一姿态,一字为一史,一字一故事”是《汉字探花》的三个准则。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有自然朴素的形态来体现。中国汉字各个阶段的美,包括甲骨文的意趣、金文的形韵,还有行草等各种书体的姿态之美,汉字的字音、字义、字形的美,姿态之美,韵律之美,都在系列书中的天地宇宙、日月星辰、雨雪风霜、山川河流、朝代流变、人物鸟兽、农技工具、纲常伦理、家人朋友、生老病死、情感变化中一一有对应
满3件5折 经典十讲
经典十讲
李继宏
¥56.00
       每一部经典中,   都蕴藏着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小王子》《动物农场》《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瓦尔登湖》《月亮和六便士》《傲慢与偏见》《喧哗与骚动》《简·爱》和《在路上》,以上这些经典作品近乎家喻户晓,普通读者纵使不是烂熟于心,恐怕也是耳熟能详。它们或是讲述的故事动人心弦,给历代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或是倡导一些崇高价值观,能够陶冶高尚的情操;或是具备高超艺术造诣,推动了叙事技巧的发展;或是及时反映新兴思想,促了社会整体的步。总之,这些经典堪称人类文明的精华,理应摆在每一个读者的书房里。   但由于这些作品成书年代久远,现在的读者想要真正理解并不容易。经常有读者抱怨看不懂它们;还有读者以为看得懂,却不明白它们何以成为经典。其实文学和绘画一样,专业性特别强。普通观众去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如果不借助专业的导览或解说,是很难看得懂各种画作的。这个道理对文学作品来说也成立。   有鉴于此,翻译家李继宏专门给上述十种经典写了十篇导读。这些不同的文章试图解答一些相同的问题:作者的生平和时代是什么样的?写过哪些作品?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所处的地位如何?在叙事艺术上有什么突破?为人处世方面能给读者什么启发?对历史程产生了哪些的影响?对今天中国读者的意义在哪里?   作者希望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小王子》《在路上》等作品的经典之处,而收获更多的心得和启发。
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文化场视域下的壮族民间文学
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文化场视域下的壮族民间文学
杨树喆
¥55.20
本书运用文学-文化批评和民俗学田野作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壮族民间文学置于整个壮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与社会群体文化结构的网络之中,探讨其在由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中的表现形态与发展演变,着重论述了歌咏文化、稻作文化、师麽文化对壮族民间口头韵文、口头叙事文学创作及乡村仪式演剧的深刻影响,并重分析了壮族民间文学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关系,特别是汉族文化对壮族民间文学的重大影响。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