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文学经典系列)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25.50购买纸书

37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朱自清

出  版  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2-01

字       数:70.0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随笔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 这如诗般的文字,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其代表佳作之一,伴随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以时间先后为序,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诗与散文集《踪迹》中的散文,以及未曾编录成集的数十篇经典散文,并且仍按照朱自清先生生前编订的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及其他》)编排。其中包括《儿女》、《背影》等写实散文,感情真挚,动人心弦;也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脍炙人口的借景抒情小品文,文笔清丽,情景交融。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br/>【作者】<br/>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五四爱国运动的参与者,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并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其作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br/>
目录展开

前言

第一辑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匆匆

歌声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航船中的文明

第二辑

背影

《背影》序

女人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背影

阿河

哀韦杰三君

飘零

白采

荷塘月色

一封信

《梅花》后记

怀魏握青君

儿女

说梦

海行杂记

第三辑

你我

你我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扬州的夏日

看花

我所见的叶圣陶

论无话可说

给亡妇

你我

谈抽烟

冬天

择偶记

说扬州

南京

潭柘寺戒坛寺

序、跋

《忆》跋

《山野掇拾》

《子恺漫画》代序

《白采的诗》

《萍因遗稿》跋

《子恺画集》跋

《粤东之风》序

给《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

《燕知草》序

《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谈美》序

论白话——读《南北极》与《小彼得》的感想

《子夜》

读《心病》

《文心》序

第四辑

杂记

旅行杂记

一 殷勤的招待

二 “躬逢其盛”

三 第三人称

欧游杂记

威尼斯

佛罗伦司

罗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兰

柏林

德瑞司登

莱茵河

巴黎

西行通讯

伦敦杂记

自序

三家书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园

加尔东尼市场

吃的

乞丐

圣诞节

房东太太

第五辑

标准与尺度

动乱时代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

回来杂记

论严肃

论气节

论吃饭

第六辑

论雅俗共赏

论雅俗共赏

论百读不厌

论书生的酸气

论老实话

第七辑

语文影及其他

说话

沉默

撩天儿

如面谈

人话

论废话

很好

是喽嘛

不知道

话中有鬼

正义

论自己

论别人

论诚意

论做作

论青年

论东西

第八辑

赠言

父母的责任

春晖的一月

执政府大屠杀记

悼何一公君

那里走

悼王善瑾君

白马湖

南行通信

南行杂记

赠言

哀互生

论说话的多少

买书

松堂游记

初到清华记

绥行纪略

蒙自杂记

北平沦陷那一天

这一天

重庆一瞥

新中国在望中

外东消夏录

重庆行记

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我是扬州人

教育家的夏尊先生

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论不满现状

论且顾眼前

刘云波女医师

文物·旧书·毛笔

附录 朱自清年表

累计评论(1条) 7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