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自杀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电子书

出于职业特点,我关注自杀课题和开展相关研究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

售       价:¥

纸质售价:¥33.10购买纸书

28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樊富珉,张天舒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01

字       数:29.6万

所属分类: 生活 > 保健/养生 > 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本书内容汇集心理学、社会学、精神医学、法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关于自杀现象发生规律研究、自杀预防研究、生命教育研究的*成果:探索自杀预防的可能性和途径,讨论自杀干预和心理疏导,并为心理健康和教育人员提供预防自杀的方法,为全社会关心心理健康、珍爱生命,预防自杀提供科学参考。 本书适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法学等学科的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其他相关人员阅读参考。<br/>【作者】<br/>樊富珉: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理论与<br/>
目录展开

《自杀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编委会成员

前言

第一辑 自杀问题的综合研究

我国自杀问题研究的文献分析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研究概况

(二) 2005—2008年以来的数据分析

(三) 2005—2008年心理学类论文分析

四、几点结论

(一) 我国自杀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 自杀研究呈现出以心理学、医学为主且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特点

(三) 自杀研究呈现既相对分散又相对聚焦的特点

(四) 自杀研究论文作者以医护人员和高校教师为主

(五) 自杀研究论文发表期刊类型和层次有待提高

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概况以及自杀相关问题

一、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概况

二、中国自杀问题现状

(一) 自杀率

(二) 人口学特点

(三) 我国自杀流行病学研究的局限性

(四) 自杀问题的研究与培训工作

中国人群自杀行为的研究进展

1.自杀的概念

2. 自杀死亡、自杀未遂和自杀意念的关系

3.中国人群自杀行为的研究现况作者

3.1 中国自杀概况

3.2 中国自杀人群特征

3.3 中国自杀的城乡分布

4. 自杀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4.1 建立机构,危机干预,针对自杀开展公众教育

4.2 加强心理卫生

4.3 教育改革,提高素质

4.4 婚姻稳定,家庭和谐

4.5 加强危险器具的管理

4.6 科学筛查高危人群

4.7 及时抢救,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我国农村自杀问题的研究状况

1. 农村自杀的流行病学特征

1.2 地区分布

1.3 人群分布

2. 自杀方式

3. 自杀原因

3.1 家庭纠纷

3.2 精神疾病与自杀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自杀与其他伤害死亡全国性对照研究

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2. 方法

2. 自杀者与其他意外死亡者精神疾病患病率及就医状况

3. 两组死亡前一年所经历最常见的生活事件比较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辑 自杀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自杀的发生机制

1. 个体与环境间相互作用

2. 前额叶在自杀行为发生上所起的作用

3. 研究发现的特异性

4. 自杀行为和相关的精神病理现象间连续体

5. 理解自杀行为

6. 结论

自杀的“压力不协调理论”初探

一、理论背景

二、自杀的“压力不协调理论”

三、导致自杀的四种不协调压力

(一) 压力源一:不同价值观的冲突

(二) 压力源二:现实与愿望之间的冲突

(三) 压力源三:相对剥夺

(四) 压力源四:应对危机技能的缺乏

四、测量导致自杀的不协调压力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行为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生活事件量表的制定与构成

1.3 调查内容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负性生活事件出现率

2.2 不同信息来源生活事件评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2.3 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儿童期受虐史与成人期自杀行为

1. 儿童期受虐史与成人期自杀行为的关系

1.1 儿童期受虐史与成人期自杀意念

1.2 儿童期受虐史与成人期自杀未遂

2. 影响儿童期受虐史与成人期自杀行为关系的因素

2.1 生物学因素

2.2 心理学因素

2.3 社会环境因素

3. 小结

参考文献

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自杀发生率

2.4 自杀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运用深入访谈探究自杀未遂者及其亲友对自杀未遂发生原因的看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资料分析

1.4 伦理学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自杀未遂行为不同原因的相对重要性

2.2 自杀未遂行为发生原因举例

3. 讨论

参考文献

重庆市自杀危机干预热线求助者110名心理分析

0. 引言

1. 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2.1 求助者性别、年龄分布

2.2 求助者产生自杀心理危机原因的性别、年龄分布

2.3 自杀危机及求助满意度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辑 自杀问题的多学科研究

自杀的神经生物因素研究进展

1. 遗传学相关研究

1.1 双生子研究

1.2 家系研究

1.3 候选基因的研究

2. 5-HT系统异常

2.1 5-HT功能低下

2.2 氛氟拉明激发试验的研究

2.3 转运体与受体结合力的变异

3.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4. 去甲肾上腺素

5. 血清胆固醇

参考文献

社会因素与自杀

1. 宏观的社会因素

1.1 政治动乱

1.2 经济不景气

1.3 战争

2. 具体的社会因素

2.1 职业

2.2 社会隔离

2.3 家庭关系

2.4 搬迁和移居(民)

2.5 文化和宗教

2.6 社会感应

参考文献

自杀事件的媒体报道对人群自杀行为的影响

1. 简要的历史回顾

2. 可能诱发模仿自杀的媒体报道

2.1 案例的真实性

2.2 媒体报道的覆盖面

2.3 媒体类型

2.4 媒体报道内容

3. 易感人群及行为特征

3.1年龄

3.2 性别

3.3 媒体报道影响的时间范围

3.4 行为特征

4. 研究方法及批判

参考文献

自杀性暴力犯罪防范对策研究

一、自杀性暴力犯罪的基本特征

二、自杀性暴力犯罪的一般规律

三、自杀性暴力犯罪的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中国人与日本人自杀行为的历史文化因素研究

一、传统价值观与自杀

二、史籍与语言——自杀的历史文化载体

(一) 中国自杀行为史不绝书

(二) 日本语言——自杀的文化载体

三、中日两国自古自杀无罪

四、日本人自杀的历史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第四辑 高校自杀问题研究

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工具

四、调查过程

五、调查结果

六、研究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自杀倾向现状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自杀倾向

2.2 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倾向发生情况

2.3 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倾向发生情况

2.4 不同来源地大学生自杀倾向比较

2.5 不同专业大学生自杀倾向比较

2.6 吸烟、饮酒、药物滥用与自杀倾向

3. 讨论

参考文献

大学生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研究进展

1. 研究材料和方法

2. 大学生抑郁症和自杀研究

2.1大学生抑郁症的研究

2.2 大学生抑郁症和自杀现状分析

3. 大学生抑郁症和自杀危险因素

3.1 不良人格特征

3.2 专业满意程度和学习压力

3.3 吸烟、饮酒、药物滥用等负性生活事件

3.4 人际关系与适应性障碍

3.5 失恋与情感问题

3.6 其他因素

4. 结论

参考文献

大学生自杀态度与抑郁状况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工具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抑郁严重度指数

2.2 自杀态度

2.3 自杀意念

3. 讨论

参考文献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2.3 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2.4 自杀意念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2.5 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辑 中小学校自杀问题研究

北京10344名初中生精神卫生情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问卷设计

1.3 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自杀倾向

2.2 离家出走

3. 讨论

参考文献

江苏省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自杀意念的单因素分析

2.2 自杀意念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湖南省青少年学生自杀差异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一) 资料来源

(二) 研究方法

二、结果分析

(一) 青少年学生自杀意愿和非致命性自杀行为的基本现状

(二) 青少年学生自杀意愿和非致命性自杀行为的自身因素差异

三、结论与讨论

(一) 简短的结论

(二) 几点讨论

参考文献

合肥市中学生自杀行为与若干心理因素的相关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2. 调查变量与方法

3. 变量赋值

4. 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

2.2 自杀意念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3 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

3.2 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3.2.1 身心健康状况

3.2.2 健康危险行为

3.2.3 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杀观念相关因素剖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材料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自伤、自杀倾向患者的一般因素比较

2.2 自伤、自杀倾向患者的自评症状差异

2.3自伤、自杀倾向患者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差异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辑 其他人群自杀问题研究

我国老年伤害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1. 流行现状

1.1 老年跌倒

1.2 老年自杀

1.3 老年人交通伤害

2. 老年伤害的危险因素

2.1 年龄

2.2 性别

2.3 疾病

2.4 社会心理因素

2.5 个体素质

2.6 药物与酒精

2.7 环境因素

2.8 其他

3. 老年伤害的预防

3.1 老年人跌倒的预防

3.2 老年人自杀的预防

3.3 老年人交通伤害的预防

4. 展望

参考文献

武汉市郊区居民自杀意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研究伦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自杀意念发生率

2.3 社会支持的情况

2.4 自杀意念发生率与社会支持因素的关系

3. 讨论

3.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推论

3.2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参考文献

边缘人格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综述)

1. BPD患者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

2. 有关BPD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2.1 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2.2 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

3. BPD患者的自杀危险评估

4. BPD患者自杀行为的预防及干预

4.1 BPD患者自杀行为的预防

4.2 BPD患者自杀行为的干预

5. 小结

参考文献

乡村严重自杀未遂者的特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2.2 自杀行为既往史

2.3 自杀方式与自杀意图

2.4 生活事件、生命质量和家庭环境

2.5 精神障碍的患病率

2.6 不同人员对2组自杀未遂原因的归类

3. 讨论

参考文献

武警官兵自杀问题与危机干预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2.1 战士自杀数量远较干部多

2.2 自杀时间多发生在3、4、5、11、12月份

2.3 自杀方式主要为枪杀、跳河、自缢、服药

2.4 自杀行为不是一时冲动,仔细观察皆有预兆

2.5 官兵自杀的原因主要为婚恋、考学、疾病、人际关系、经济及家庭压力

2.6 官兵自杀与时间分布的关系

3. 官兵的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

3.1 对官兵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3.2 在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自杀预防内容,教给官兵自杀预防策略

3.3 健全部队危机干预体系

3.4 危机干预步骤

参考文献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意念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辑 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研究

自杀与危机干预策略

一、自杀危险因素分级

二、与自杀企图者会谈与检查

1. 自杀危险性

2. 临床表现

3. 家庭和社区(周围环境)

三、危机干预

1. 心理危机干预的一般模式

2. 危机干预六步法

3. 优秀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

四、电话心理咨询

1. 电话咨询的过程

2. 解决问题的技术

3. 其他有关的技术

自杀未遂再自杀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一、影响自杀未遂者再自杀的危险因素

1. 自杀未遂的次数

2. 自杀意念

3. 负性生活事件及自残史

4. 自杀方式

5. 时间和性别因素

6. 人格特征和精神疾病

二、自杀未遂再自杀干预措施

1. 评估

2. 药物和住院治疗

3. 认知行为治疗

4. 家庭社会支持治疗

参考文献

我国青少年自杀研究及自杀预防对策

一、青少年自杀现状

二、关于青少年自杀的研究

三、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分析

四、青少年自杀预防对策

1. 自杀倾向的早期发现

2. 广泛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3. 建立自杀预防热线

4. 开设自杀预防讲座及课程

5. 建立危机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广东高校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模式探讨

一、广东高校大学生自杀行为特点及结论分析

二、广东高校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原因分析

三、预防与危机干预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长沙市大学生自杀预防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工具

1.3 评定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自杀预防知识调查问卷评分结果

2.2 自杀态度问卷评分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大学生自杀危险性评估研究

一、自杀的基本线索

二、自杀意愿的评估

1.自杀想法(suicidal thinking)、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和自杀意愿(suicidal intent)

2. 自杀计划(suicidal plan)

3. 自杀准备(suicide preparation)

三、对抗自杀的内部资源

1. 精神状况

2. 价值观念

3. 个性心理特征

4. 个人经历

四、外部环境

1. 导致自杀的社会文化压力

2. 学生可获得的情感支持和物质方面的支援

参考文献

第八辑 生命教育研究

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及启示

一、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

二、启示

1. 重视生命教育,制定生命教育目标

2. 科学设计生命教育课程

3. 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从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看生命教育

1. 引言

2. 内地大学生死亡态度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研究结果

2.5 研究小结

3. 讨论

参考文献

大学生对生命意义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1. 引言

1.1 百家争鸣论生命教育的宗旨

1.2 从西方经验看生命教育的范畴

1.3 对生命意义的态度——生命教育中可依据的指标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取样

2.2 研究工具

2.3 施测时间

2.4 数据收集与整理

3. 研究结果

3.1 各量表题目得分统计结果

3.2 基于性别差异的t检验

3.3 基于年级差异的Oneway_ANOVA检验

3.4 主观快乐与生命取向、生命满足、人际关系互倚的多元回归分析

3.5 集群分析

3.6 区别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本研究涉及概念关系解析

4.2 性别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4.3 年级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4.4 本研究数据处理思路解析

4.5 今后的研究方向

4.6 对生命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浅谈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由5·12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思考

一、引言

二、生命教育概述

三、生命教育的内容

1. 生命价值观教育

2. 对生命逆境的认识和死亡教育

3. 生命安全教育

4. 生存能力教育

四、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

1. 培养生命关怀意识

2.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人生与生命的认识

3.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 对大学生进行生存拓展训练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条) 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