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餐桌上的养生经:最适合中国人的滋补祛病食疗方大全集电子书

  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吃”,其实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   东汉大医家张仲景说:“饮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相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可见对症食疗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了解古老的饮食智慧,顺应食物与体质的配补关系,正确进补、增强体质、健康养生。

售       价:¥

纸质售价:¥23.90购买纸书

2005人正在读 | 8人评论 8.3

作       者:彭玉清

出  版  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9-01

字       数:30.6万

所属分类: 生活 > 保健/养生 > 药膳与饮食健康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1条)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药膳是能体现这一理念的养生方式,这种药食相助的特殊食品,既能食用充腹,又可保健养生。《餐桌上的养生经:*中国人的滋补祛病食疗方大全集》详解经典药膳,以功能划分章节,您可以根据食物、药物之性,结合身体素质、疾病性质、四季节气特而综合掌握,合理选择,科学搭配,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br/>【推荐语】<br/>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吃”,其实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 东汉大医家张仲景说:“饮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相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可见对症食疗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了解古老的饮食智慧,顺应食物与体质的配补关系,正确补、增强体质、健康养生。<br/>【作者】<br/>彭玉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世中联体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世中联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服务水平星级评审委员会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其中从事内科、中医周围血管科专业10余年,创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亚健康专业5年,目前任职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亚健康科主任。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参编书籍7部,主持及参加课题9项。具有多学科临床经验,擅长应用中、西医双套体系诊疗疾病,特别对慢性、复杂性疾病的综合调治及中医养生调摄颇有研究。主攻:动脉硬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病调治;失眠、慢性疲劳、问题皮肤、卵巢调理等亚健康人群的综合调理。<br/>
目录展开

前言

第一篇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吃的智慧”——老祖宗传下来的药食通补之道

第一章 膳食平衡,长寿延年

食不得法,病从口入

调和五味,吃出健康

一日三餐,巧食不得病

第二章 科学用药,健康相伴

中药当中蕴含长寿的智慧

老中医推荐的长寿方

辨证施补,用对方药才有效

第二篇 应时应季滋补祛病食疗方——《黄帝内经》教你顺应自然,健康饮食

第一章 天人合一,应季调补

春季温补,护肝养阳提高免疫力

夏季清补,清热祛湿调理脾胃

秋季平补,润肺滋阴,为冬补做准备

冬季暖补,补充热量,养肾固阳

第二章 平衡阴阳,顺时调补

营养早餐,打好每日能量基础

健康晚餐,科学搭配,好吃不长胖

第三篇 不同人群、体质调理食疗方——《黄帝内经》教你量身定制养生菜单

第一章 女性调养食疗方

营养素补充

养颜

减肥

丰胸

经期调养

助孕食谱

孕早期(1~12周)保胎安胎食谱

孕中期(13~28周)营养补充食谱

孕晚期(20~40周)养胎助产食谱

产后催乳通乳

坐月子养元补虚

防晒

痛经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贫血

乳腺增生

阴道炎

卵巢囊肿

白带异常

宫颈炎

急、慢性盆腔炎

子宫肌瘤

第二章 男性调养食疗方

男性保健食谱

缓解吸烟的影响

解酒

缓解疲劳

更年期

阳痿

早泄

前列腺炎

第三章 0~3岁宝宝营养断奶餐

4~6个月

7~9个月

10~12个月

13~18个月

1.5~2岁

2~3岁

第四章 4~6岁宝宝成长食谱

4~6岁如何吃

美味菜品

健康主食

营养汤粥

第四篇 日常保健祛病食疗方——老中医教你以食补身

第一章 滋补保健食疗方

补益气血

滋阴壮阳

强身健体

开胃消食

健脑益智

消除疲劳

养心安神

养肝护肝

补肾养元

健脾养胃

乌发明目

延缓衰老

第二章 常见病痛食疗方

感冒

咳嗽

哮喘

贫血

便秘

泄泻

失眠

胃病

痔疮

关节炎

脂肪肝

低血糖

近视

肝炎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糖尿病

累计评论(11条) 8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