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解读中国经济(增订版)电子书

拨开历史迷雾,深层剖析中国近代积贫积弱根由。

售       价:¥

纸质售价:¥37.90购买纸书

2503人正在读 | 3人评论 7.7

作       者:林毅夫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01

字       数:27.5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中国经济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8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8条)
本书是解读中国经济*权威著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问题。 新版针对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唱衰中国”论调,专辟一章“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予以驳斥,对*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我国未来改革发展前景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与预测。新版还收了有关近来热问题“资本账户放”与“林张之争”的附录,附录四“我为什么不支持资本账户完全放”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从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稳定的角度对资本账户放的强烈呼声给出不同的声音;附录五“我到底和杨小凯、张维迎在争论什么”以局内人的身份剖析“林张之争”的根源与实质,即有关我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验的诠释和理论的创新,并告知大众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是由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知识储备而得出的不同看法,通过相互切磋可以互相增。<br/>【推荐语】<br/>赫克曼、迈尔森、费尔普斯等诺奖得主,《金融时报》副主编沃尔夫等资深媒体人士联袂推荐 ☆拨历史迷雾,深层剖析中国近代积贫积弱根由 ☆问路改革前程,全新披露中国重登**经济大国宝座时间表 ☆教你把握经济风向,成为新一轮改革红利受益者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示了中国经济实力两千多年来的跌宕起伏和戏剧性复兴,解读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头以及未来增长的前景。对任何想要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来说,这都是一部的著作!新版新增了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并就“资本账户”和“林张之争”等热问题给出解答。 所获荣誉: ☆  2012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  全国图书馆2012年度50种好书 ☆  “*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 ☆  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 ☆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  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  已出版中文繁体、英文、德文、泰文、日文、韩文版 ……<br/>【作者】<br/>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 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 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人。2012 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林毅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曾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农业和减贫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兼职。 林毅夫于1986 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荣膺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获得法国奥佛涅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比利时鲁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br/>
目录展开

增订版前言

再版前言

初版前言

第一讲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

四、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第二讲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一、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二、逆转:近代中国的突然衰落

三、李约瑟之谜的提出

四、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

五、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理论

六、结语

第三讲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一、中国近代史上知识分子的探索之路

二、新中国成立后照搬苏联经验的原因

第四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

二、合作化运动与传统体制的结果

三、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一、“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

二、理论的提出: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三、针对一些问题的回答

四、结语

第六讲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一、改革的进程

二、改革后的相关问题

第七讲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一、城市工业部门改革

二、微观经营机制改革

三、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

四、改革的进程

五、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第八讲 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企业所引发的一些问题

二、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出路

三、国际比较:苏东的“休克疗法”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第九讲 金融改革

一、金融部门的现状

二、发展阶段与最优金融结构

第十讲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十一讲 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与效率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一、改革的成就与现存的问题

二、比较优势:在一次分配中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三、出路: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系

四、结语

第十二讲 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一、当前世界的经济形势分析

二、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原因

三、未来中国经济是否仍能高速增长

四、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有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五、结语

第十三讲 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1]

一、改革的成果与国际经济学界的看法

二、自生能力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三、现实观察与理论发展

四、发掘理论创新金矿,推动学科全面发展,致力民族大业复兴

附录一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一、前现代经济增长与现代经济增长

二、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三、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

四、制度变迁的方式

附录二 前现代社会中国人均收入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和人口众多之谜

一、谜题一:中国的人均收入为什么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不变

二、谜题二: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三、结语

附录三 全球经济失衡、储备货币及全球经济治理

一、出口导向型增长说[1]

二、自我保险动机下的外币储备积累说[2]

三、中国汇率政策说[3]

四、有待寻求替代的假说

五、与数据相符的另一个假说

六、为何中国在全球失衡中引人注目

七、全球经济失衡中储备货币的角色

八、全球经济复苏的双赢方案

附录四 我为什么不支持资本账户完全开放[1]

一、资本账户开放并非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二、资本账户开放三领域的利弊分析

三、资本账户开放导致经济波动频繁

四、支持资本账户完全开放的理由不成立

附录五 我到底和杨小凯、张维迎在争论什么[1]

一、国企改革的争论

二、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三、中国经验的解读

四、回归亚当·斯密到底回归到什么

五、结语

累计评论(18条) 4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