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痰证论(第2版)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21.40购买纸书

64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张德英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5-01

字       数:15.3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张德英编著的《痰证论(第2版)》从社会大环境出发,思考了当今疾病的流行趋势,提出了痰证为当今的主要流行病,并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论述了痰证的生成及传变规律,探讨了痰证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对痰证的治法有所创新,提出了脾实的新理论,阐述了对化痰药物的新见解,创制了化痰的新方药,并列举了大量临床病例。书后附有作者对中医发展等问题的见解,表达了作者的中医观。<br/>【作者】<br/>     张德英,男,原籍河北无极县。1954年生。1974年在原籍任中学民办教师,1979年就读于河北医学院中医系,1984年毕业后留校,在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10年余,1994年调到中医学院从事针灸推拿类课程的教学及临床医疗工作,对中医内、妇、儿、外、骨伤、针灸、推拿均有一定造诣。现为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全国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推拿疗法杂志》专家编委。曾先后在《中国中医药报》、《中医杂志》、《中国针灸》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6部。在学术上,主张中医应以经典著作为起,以临床实践为源泉,遵循自身规律发展,以求得中医特色的发扬光大,从而使中医造福于世界人民。<br/>
目录展开

内容提要

再版说明

自序

凡例

痰证乃当今流行病

痰证的概念

一、何为痰证

二、痰之由来

三、痰之变迁

痰证的古代文献记载

一、《内经》时代

二、汉唐时代

三、宋代以后

痰证的病因病机

一、痰源水谷,生于中土

1.痰生中焦,水谷所化

2.水谷变痰,饮食相关

3.痰与水谷,正邪互变

4.脾有实证,痰浊即是

5.痰与湿热,合于中土

二、痰阻脾胃,病证机理

三、痰随肝升,因温而上

1.痰随肝升,胃气因逆

2.痰引肝急,逆气而厥

3.痰阻胃逆,口咽流涎

4.痰阻胃逆,咽部阻塞

5.痰随经升,塞于额中

6.母病及子,中痰侵肺

7.中痰及肺,窍道不畅

8.子病累母,痰伤心脉

9.痰困心神,厥而欲脱

10.痰阻髓海,健忘失志

11.痰阻脑脉,中风偏枯

12.痰蒙心神,发为癫狂

13.痰害肝肾,清窍闭塞

14.痰侮肝胆,罢极失准

15.痰热上蕴,两颊为肿

16.痰热阻目,眵多黏眼

17.痰热滞胸,胸痹心痛

18.痰热滞胸,乳络闭塞

19.痰随热升,阳明经痹

20.中痰实心,火郁懊恼

四、痰随金降,因凉而下

1.痰体阴浊,下降为顺

2.痰溜大肠,泄泻痢疾

3.痰浊侮肝,前阴降浊

4.痰浊伤肾,土实乘水

5.肾虚痰浊,因机论治

6.痰湿肾虚,气不得纳

7.痰湿伤肾,肾不作强

8.痰浊实肾,痹阻腰脚

9.痰浊下溜,痹阻经络

10.土实侮木,寒疝引痛

11.痰浊伤筋,关节不利

12.痰浊下溜,阻于胞中

13.痰从上焦,直降下焦

14.痰痹任脉,口阴皆病

15.明痰升降,而知顺逆

五、痰浊移易,其他转归

1.痰阻于膈,发为呃逆

2.从土之金,痰作疹出

3.上焦痰浊,泄泻下出

4.既上且下,痰伤心肾

5.出于脾胃,运及四旁

痰之脉证

一、痰脉本滑,波涛滚滚

二、滑变滞脉,物极必反

三、痰见浑脉,浊使之然

四、痰见豆脉,壅遏所致

五、知其常脉,四时变迁

六、痰之症状补述

1.口黏

2.牙黏

3.落发

4.痤疮

5.局部发凉

6.大便不爽

7.小便不爽

8.其他怪证

痰证之诊断

一、因性诊断

1.痰性污浊

2.痰性结聚

3.痰性黏着

4.痰性阻滞

二、痰性举例

1.痰湿结滞为涎为沫

2.痰湿结滞,凝结成核

3.痰湿结滞,凝结成石

4.痰湿蕴积,结成囊肿

5.痰湿不降,滞气为聚

6.痰湿留着,胃如物粘

7.痰湿留着,晨目难睁

8.痰阻阳明,面生黑斑

三、因症诊断

1.局部发凉

2.口部干渴

3.苦于长夏

4.痰多怪证

四、因脏诊断

1.痰在脾胃

2.痰在肝胆

3.痰在肺与大肠

4.痰在心与小肠

5.痰在肾与膀胱

痰证之治疗

一、泻土降浊

二、繁木制土

三、生金消土

四、因势利导,在皮发之

五、法随机变,因宜而用

六、痰邪伤肾,病深缓图

痰证之方药

一、前贤名方

1.二陈汤

2.承气汤

3.蒿芩清胆汤

4.温胆汤

5.清气化痰丸(汤)

6.贝母瓜蒌散(汤)

7.半夏白术天麻汤

8.瓜蒌薤白半夏汤

9.旋覆代赭汤

10.小陷胸汤

二、自拟方

1.木疏汤

2.化金汤

3.通决汤

4.透表汤

5.引越汤

三、化痰药物

1.黄芩

2.半夏

3.苏子

4.茯苓

5.枳实

6.厚朴

7.瓜蒌

8.桔梗

9.麦芽

10.神曲

11.陈皮

12.茵陈蒿

13.贝母

14.藿香

15.地龙

16.土鳖虫

17.芒硝

18.竹茹

19.旋覆花

20.海浮石

21.天麻

22.大黄

痰证病例选

1.痰阻中脘证

2.痰向外透证

3.痰致荨麻疹证

4.痰浊侮肝,胆小不决证

5.痰作痫证

6.痰致小儿哮喘证

7.痰滞心脉、伤肾证

8.痰火内郁治以攻导病例

9.痰致痴呆证

10.痰阻肝胆经病例

11.痰作狂证

12.痰作癫证

13.痰发紫癜证

14.风痰互结阻塞鼻窍证

15.痰热伤肝肾证

16.痰致厥证

17.痰激发肝急证

18.痰阻四肢证

19.痰作奔豚证

20.痰瘀伤肾证

21.痰浊伤肾,肾不纳气作喘证

22.痰热作丹毒证

23.痰作痤疮证

24.痰溢肌肤证

25.痰热动血证

26.痰饮留中,水入呃逆证

27.痰滞下焦证

28.痰湿阻隔阳明经证

29.痰侮木郁滞证

30.痰湿侮肝胆证

31.痰湿侮肝阳痿证

32.痰热阻于胞宫不孕症

33.痰湿所致男性不育症

34.痰致晕厥证

35.痰湿重证

36.痰伤骨而致振掉证

37.痰热伤肝证

38.痰热气虚证

39.痰湿痹脉证

40.痰湿上下,蒙肿交替证

41.痰湿致冠心病并发心律不齐证

42.痰湿所致结核性胸水证

43.痰致不寐证

44.痰欲作脑血栓证

45.因痰致瘀,股骨头坏死证

46.痰湿阻于少阳经导致重听(耳背)案

47.痰火伤肝疏泄失常案

48.痰阻于喉导致沙哑案

49.痰阻心脉之冠心病心绞痛案

50.痰湿肥胖证

51.痰伤筋证

52.痰浊滞阻心脉证

53.痰积大肠导致阑尾炎案

54.痰致睾丸疼痛证

55.痰致脊髓型颈椎病案

56.痰致肝炎案

57.痰致不孕症

58.痰致口舌溃疡案

59.痰热咳血案

60.痰火中阻,易饥易饱案

61.自觉口鼻凉气内灌案

62.痰热致乳头皲裂证

63.痰伤肝肾久视目疼案

64.痰滞恶热饮案

65.痰火丘疹、大便灼热案

66.痰火上冲进食头痛案

67.痰致罢极失准证

68.痰碍谋虑证

69.痰致瘙痒证

70.痰致“心衰”案

71.痰致腰椎间盘突出案

72.痰屡屡引发肺炎案

73.痰热郁表案

74.痰伤筋证

75.上痰欲下,肛门憋疼案

76.痰证尿浊案

77.痰湿遏阻阳气案

78.下法治疗痤疮案

79.痰阻经闭案

80.痰邪实肾,治以导滞案

81.痰热赤斑案

痰致怪证录

1.心中冷凉案

2.全身电传感案

3.骶尾部电传感案

4.皮肤皲裂异常增生案

5.脊背冷凉案

6.尿臊案

7.皮肤黑斑案

8.舌裂出血案

9.肩背部气血上冲案

10.半夜难卧案

11.食辛干咳案

12.不能干食案

13.脐周鸣响案

14.多食反饥案

15.至暮胸满案

16.类奔豚案

17.不能暮食案

18.喉咙鸣响案

19.劳则下血案

20.人中脓肿案

21.呛饭案

22.大便随小便出案

23.面麻咬腮案

24.食香恶心案

25.舌部药物性溃疡案

26.耳中痒案

27.喝酒则牙龈肿胀案

28.口中多唾案

29.头猝然悸动案

30.手背皮黄案

31.手术后口歪案

32.右目内眦下麻木案

33.咽塞哼哼案

34.中毒后身动案

35.10时心悸案

36.足热案

37.牙黏案

38.手紫红案

39.二阴引痛案

40.自觉空气污浊案

41.夜半卧起案

42.短暂失志案

43.唇周疮疹案

44.白带与发疹相关案

45.吸气腹痛案

痰证的将养与调护

痰证问答

第一问 问五脏生痰

第二问 问五脏见痰

第三问 问脾实生痰

第四问 问痰见滑涩

第五问 问痰见肥瘦

第六问 问痰与瘀血

第七问 问滞涩之脉

第八问 问何为浑脉

第九问 问痰与饮

第十问 问痰之形

第十一问 问痰邪之治

第十二问 问痰与湿热

第十三问 问怪证多痰

第十四问 问痰之逆顺

第十五问 问痰与二便

第十六问 问治痰药物

第十七问 问滑脉别病

第十八问 问痰之因果

第十九问 问诸痰概念

第二十问 问升降

医学求真篇

脾实证与繁木泻土

罢极与罢极失准证

“中精”之本义及其临床意义

五行与痰证

繁木泻土治疗罢极失准证

医学明理篇

改善中医发展的环境

新世纪中医的发展方向

对中医科研工作的思考

中医科研要“种”自己的“果”——答王强同志

论中医的评判标准——兼与皋永利同志商榷

中医科研应有新思路

对中医教育的思考

对中药科研工作的思考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