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概览(2016)电子书

真实描绘金融科技生态图景,生动展现金融科技应用案例。 首届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会暨第十届中国互联网金融年会隆重发布。

售       价:¥

纸质售价:¥55.20购买纸书

81人正在读 | 3人评论 6.2

作       者:《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概览》编写组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01

字       数:15.8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管理 > 会计/金融投资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2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2条)
本书首次明确提出金融科技内涵和生态体系架构;重介绍了当前全球炙手可热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网络空间安全等现代科技在我国金融领域应用与创新发展的情况,以及金融科技监管态势;勾画了2016年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概貌和全景图;同时分析了国外金融科技的*展和创新成果、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梳理了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并从技术、投资、生态三个层面对2017年我国金融科技发展趋势行了展望。 本书是截至目前国内首次发布的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情况的报告,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专业性和参考价值,是金融机构、科技企业从业人员,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人员,以及监管机构、研究机构、金融科技相关投资机构等的参考读物。<br/>【推荐语】<br/>真实描绘金融科技生态图景,生动展现金融科技应用案例。 首届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会暨第十届中国互联网金融年会隆重发布。<br/>【作者】<br/>徐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局长。天津大学硕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专项修。曾任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司司长。长期从事信息化、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方面的公共政策、国家战略和规划研究工作。在国际合作领域,曾担任中美电子商务圆桌会议、中美信息化政策圆桌会议主要协调人,中欧信息社会项目联合主席。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主编陈静,毕业于清华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专家委主任、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1993年前任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所长。1994年后任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司长,兼任全国银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等。2005年至2007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对外经贸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     曾长期主持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工作。负责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标准化、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主持并负责中国人民银行科技管理及信息化建设工作,重大工程主要包括全国及人民银行通信网络、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监管及业务应用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保障、金卡工程及银行卡联网通用、筹建中国银联公司等。负责金融信息化国家科技攻关,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金融科技发展及信息化的编制等工作。<br/>
目录展开

内容简介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前言

第一章 金融科技的概念、发展与生态

一、金融科技的概念

二、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三、金融科技的生态体系

四、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态势

五、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科技发展概况

(一)美国金融科技发展概况

1.居于全球领导地位

2.吸引资金和人才最多

3.政府大力支持

(二)英国金融科技发展概况

1.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全球领先

2.政府大力支持金融科技发展

(三)新加坡金融科技发展概况

1.致力于成为金融科技领导者

2.政府大力支持

(四)日本金融科技发展概况

六、2017年我国金融科技展望

(一)利用自身力量,加强重点领域金融科技研发

(二)秉承开放共赢精神,金融机构加强与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合作

(三)加大金融科技投资力度,融入金融科技浪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金融云计算

一、金融云计算综述

(一)云计算加速金融行业IT架构转型

(二)金融云计算部署模式

(三)金融云计算服务模式

(四)金融机构应用云计算服务的好处

二、金融云计算发展情况

(一)金融业云计算部署模式

(二)金融业云计算服务模式

(三)金融业云计算服务的主要场景

1.保险业核心业务系统

2.非核心系统

3.互联网业务接入的前置系统

4.企业互联网网站系统

5.证券业务行情系统

6.互联网金融服务系统

7.网络学习等辅助系统

8.企业开发测试环境

(四)金融云计算多层次发展方向

(五)金融业云计算风险管控

1.云服务商方面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2.用户方面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六)金融云计算的监管要求

1.国务院文件对促进金融业云计算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保险行业率先突破云计算限制、推动云计算发展应用

3.银行业逐渐明确应用云计算实现主动转型

4.证券期货业的监管指导意见仍在酝酿

(七)金融云计算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监管规则尚未明确

2.金融机构处于探索阶段

3.对“自主可控”的过分追求

4.未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价值

(八)我国金融公有云服务概况

1.阿里金融云

2.腾讯金融云

3.百度金融云

4.宜信金融云

三、金融业云计算服务的典型应用案例

(一)银行业典型应用

1.业务背景

2.应用部署架构

3.客户案例: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证券业典型应用

1.业务背景

2.应用部署架构

3.成功案例:天弘基金

(三)保险业典型应用

1.业务背景

2.应用部署架构

3.成功案例: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四)互联网金融典型应用

1.业务背景

2.部署架构描述

3.成功案例:红岭创投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四、2017年金融云计算展望

(一)2017年金融业云计算发展趋势

1.金融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明确对云计算创新发展的支持

2.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扩大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范围

3.公共云服务商将继续加大投入

4.云计算领域新技术将继续演化

(二)金融业云发展的对策建议

1.鼓励金融行业云发展

2.实施分级管理

3.鼓励分级应用推广

4.建议统筹建立一套综合的云计算服务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融大数据

一、大数据及其产业概述

1.从资源视角来看,大数据是新资源,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资源观

2.从技术视角看,大数据代表了新一代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

3.从理念视角看,大数据打开了一种全新的思维角度

二、金融行业大数据现状

(一)金融行业数据源概览

1.银行业数据

2.证券期货业数据

3.保险业数据

4.互联网金融平台数据

(二)国内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现状

1.银行业的大数据应用

2.保险业的大数据应用

3.证券业的大数据应用

4.基金业的大数据应用

5.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

6.大数据的流通

(三)我国金融机构处理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行业典型案例

(一)金融机构主导的大数据应用实践

1.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9.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0.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二)互联网企业主导的金融大数据创新

1.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2.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

3.苏宁金融集团

4.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三)大数据技术服务商的金融大数据创新

1.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2.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四、金融大数据发展展望

(一)金融行业内部、外部数据的融合力度进一步加强

(二)大数据对金融业务的驱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三)金融机构与大数据服务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金融智能

一、金融智能综述

二、金融智能发展现状

(一)国际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应用现状

1.人工智能辅助量化交易

2.智能投资顾问

(二)中国金融智能应用现状

1.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应用与知识图谱

2.计算机视觉与生物特征识别应用

3.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应用

4.服务机器人技术应用

三、行业典型案例

(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三)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人像识别

2.智能客服

(四)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五)京东金融集团

(六)苏宁金融集团

1.智能营销

2.智能风控

3.智能客服

4.智能投顾

(七)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1.智能语音导航

2.语音分析

3.智能客服机器人

(八)网信集团

(九)北京因果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大数据实力

2.因果树“图灵”机器人

3.发展现状

四、金融智能发展趋势分析

(一)发展趋势

1.变革原有的金融理论和实践体系

2.金融智能取得突破的方面

(二)我国金融智能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金融物联网

一、金融物联网概述

(一)金融物联网的概念

(二)国外金融物联网的发展情况

1.美国迪堡公司(Diebold)

2.英国英杰华保险公司(Aviva)

二、物联网对金融的影响和作用

(一)有效解决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促进信用体系更加客观化

(三)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四)促进智慧金融的发展

三、2016年金融物联网发展情况

(一)物联网技术在金融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应用

1.提高企业内部管理能力

2.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

(二)物联网技术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结合

1.物联网在汽车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2.大宗商品动产融资

3.交易见证及配套金融服务

4.仓单认证、交易及配套金融服务

(三)物联网技术与农牧品生产及其金融服务的结合

(四)物联网技术与保险的结合

(五)物联网技术与融资租赁业务的结合

四、2017年我国金融物联网发展展望

(一)2017年我国金融物联网发展趋势

1.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2.金融物联网发展趋势

(二)我国金融物联网发展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2.建立健全金融物联网制度支持体系

3.建立健全金融物联网技术标准

4.加大金融物联网综合性人才培养

第六章 金融区块链

一、金融区块链概述

1.分布式结构

2.建立信任

3.公开透明

4.时序且不可篡改

二、区块链对金融业的影响和作用

(一)全球金融机构纷纷探索区块链应用

(二)区块链技术对金融的作用

1.区块链技术使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成为可能

2.区块链技术具有提升金融机构协同服务能力的潜力

3.区块链技术具有降低金融运营成本的潜力

4.区块链技术具有改善业务审计系统的潜力

5.区块链技术将有助于金融监管及合规性检查

三、2016年我国金融业区块链的应用情况

(一)2016年我国区块链关注热度持续增加

1.我国国家战略层面加快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布局

2.我国各地相继成立区块链研究机构

(二)2016年我国金融区块链应用的探索

1.数字货币

2.数字票据

3.跨境支付

4.数字资产

5.金融交易

6.融资众筹

7.供应链金融

8.互助保险

9.其他应用

四、2017年我国金融区块链发展展望

(一)2017年我国金融区块链发展趋势

1.政府主管部门支持将不断深化

2.资金投入将持续增加,新兴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拓宽

3.区块链技术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距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4.区块链标准化工作将加快推动,促进区块链应用的有序、健康和长效发展

(二)我国金融区块链发展对策建议

1.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优化区块链发展环境

2.加强业务合规性监督管理,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3.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落地

4.组织多方协同合作,共建金融区块链示范应用

5.建立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金融网络安全

一、综述

(一)金融网络安全的内涵

(二)金融网络安全的构成

1.通信安全

2.基础架构安全

3.系统安全

4.应用安全

5.数据安全

二、2016年金融网络安全发展情况

(一)金融网络安全产业快速发展

1.各国高度重视金融网络安全,国外厂商仍掌控关键网络安全技术

2.我国网络安全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金融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3.金融网络安全技术国产化进程不断提速,我国金融网络安全产业迎来爆发式发展

4.我国金融行业深化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积极提升金融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二)金融网络安全仍面临威胁,形势严峻

1.客户端攻击与个人信息窃取现象普遍

2.网络通信安全问题突出

3.服务器端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灾区

4.金融系统数据泄露问题日益严重

5.金融系统内部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三、行业案例

(一)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三)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四)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四、金融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分析

(一)发展趋势

1.金融数据中心持续云化,促进金融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向云端转型

2.适应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金融网络安全技术将日趋智能化

3.万物互联和金融生态的延展将进一步丰富金融网络安全的内涵

(二)强化我国金融网络安全的建议

1.在“网络强国”战略指导下,进一步完善金融网络安全法治建设

2.构建金融网络安全协同保护机制,发挥行业和生态圈合力

3.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以及用户教育

4.提高金融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和技术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第八章 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监管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评析

(一)现状概览

1.P2P网络借贷监管现状

2.股权众筹监管情况

3.互联网支付监管情况

(二)监管存在的问题

1.立法缺失或立法层级较低,造成行业监管存在一定的真空和制度缺陷

2.监管与市场在创新与风险的博弈中缺乏有效的平衡,监管的前瞻性、有效性不足

3.缺乏技术支撑,监管的有效性和执行力不足

4.互联网金融监管“九龙治水”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监管协调成本高企,实际无人负责的局面

5.互联网金融监管资源、方式与市场现状严重不匹配

6.金融监管对于互联网的“聚集效应”带来的负外部性缺乏控制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践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启示

二、境外金融科技监管政策

(一)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监管政策一览

(二)境外金融科技监管存在的问题

1.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尚未达成共识

2.监管合作滞后于金融科技的国际化发展

3.监管机构正在探讨金融科技的监管模式

(三)金融科技监管的基本思路

(四)“监管沙盒”的启示

三、结语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2条) 4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