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南画的形成:中国文人画东传日本初期研究电子书

售       价:¥

15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徐小虎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01

字       数:14.1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艺术 > 艺术理论与概况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对1799 年以前传入日本的中国绘画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从文人画在中国的发展和在日本的接受与转化,探讨日本南画的形成。书中把南画的*初阶段界定在1661年至1799年之间,在这一百多年中,很多新的中国艺术元素传入日本,日本艺术家以独特的立场进行拒绝和选取,巧妙转化成日本的表现样式,*终形成典型的南画,从而融入了日本的文化范畴。中国文人画以中断、零碎的样态呈现于日本,不仅影响了日本的收藏、对中国作品的品评与水墨画后来的发展,还形塑了日本对中国文人画之历史与形式的独特观点。在探究南画形成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重新评估中国文人画的内部发展。
目录展开

谢辞

自序 有关专用术语的问题

新版序

导论 中国与日本在文人画观点上的异同

第一章 日本德川时代早期的中国画

一、黄檗宗社群

黄檗僧人的墨戏

随笔性的(informal)人物画

画像:正式的黄檗宗肖像画

文人画样式的水墨山水

福建风格的输入品

从苏州和杭州来的作品:《书画禅册页》与其他

二、日本德川时代的其他新材料

指画

第二章 日本在18世纪时的回应

一、技巧的吸收与转化

沈铨与芜村

池大雅的万福寺壁画:图像与风格的对抗

池大雅与万寿院画册

技巧方面的一点说明

池大雅的点画风格

大雅单色水墨风格的指画

伊海与大雅

二、在日本文本中的吸收与转化

慕华派与混合派

对中国画谱的日本化与拒绝

有关四王风格日本化的文献证据

玉洲的逸品概念

结论

参考书目

中文

日文

英文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