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法律文化史谭——法学文库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24.50购买纸书

5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何勤华 著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4-09-01

字       数:33.0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法律 > 法律普及与实务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法律文化史研究的20余篇新作,它们分别对清代法律渊源,儒学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清末民初华洋诉讼与中国近代社会,中国与西方厌讼与泛讼的文化背景,日本古代法文化的发展与儒学的影响,1898年日本民法典的编纂经过与问题,德国竞争立法的百年演变史,远东法观念的误解以及日本法律文化的特与启示,法学近代化,中国古代法学的死亡与再生,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法学,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民众法律意识与国家法律教育所产生的影响等我国法学界所关注的专题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考证与阐释。同时,对中外法律史上著名法学家:格老秀斯、程树德、杨鸿烈以及丘汉平的生平与作品行了评述。 本书的各个专题,已先后在国内各核心期刊以及台湾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公发表,大部分属于填补国内法学研究空白的原创性成果。 本书主题鲜明,资料翔实,论述充分,文笔流畅。虽属专题研究,但读来不觉乏味,给人以颇多心智与启迪。<br/>【作者】<br/>何勤华 男,1955年3月生,上海市人。现为华东政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学士(1982年)、博士(1998年),华东政法学院硕士(1984年)。1993年起任华东政法学院教授。 自1984年以来,共出版《西方法学史》、《法律文化史论》、《中国法学史》(两卷)、《<br/>
目录展开

总序

General Preface

1.中国法与法律文化

清代法律渊源考

历代刑法志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法文化的特质与儒学的影响(1)

唐律债法初探

《华洋诉讼判决录》与中国近代社会(1)

试析买卖婚姻(1)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中的“补课”问题

统一司法考试后的法学教育(1)

一、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三考”并“一考”

二、积极视角:统一司法考试为法学教育带来的机遇

三、直面挑战:统一司法考试后法学教育的形势

四、应对挑战:法学教育的理念转换和结构重整

五、余论:改革的路径选择——在日本模式与美国模式之间

2.外国法与比较法律文化

德国竞争法之百年演变(1) ——兼谈对中国竞争法之借鉴意义

一、德国竞争法的历史演变

二、德国现行竞争法之内容简介(28)

三、德国竞争法对中国之借鉴意义

泛讼与厌讼的历史考察 ——关于中西方法律传统的一点思考

试论儒学对日本古代法文化的影响

日本古代法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对近现代法的影响(1)

一、日本古代法文化的发端——固有法

二、日本古代法文化的形成——律令法

三、日本古代法文化的发展——中世法与近世法

四、日本古代法文化的特征

五、日本古代法文化对近现代法的影响

传统与近代性之间 ——《日本民法典》编纂过程与问题研究(1)

引 言

一、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的思想状况

二、日本民法典编纂的尝试

三、旧民法

四、明治民法典的编纂

五、日本民法典编纂的特点

结 语

略论儒学对日本政治与法制的影响(1)

一、法的历史性

二、法的手段性

三、法与生产关系

四、在日本的儒学法思想

五、江户时代末期的儒学者与明治维新的活动家

六、现代日本的儒学者

关于远东法观念的误解(1)

日本法律文化现代化的特点及其启示

3.法学近代化研究

法学近代化论考

中国古代法学的死亡与再生

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法学

一、传教士在传播西方法学方面的活动

二、传教士的活动对中国近代法学诞生的影响

三、对传教士作用的评价

4.法学家与法学作品

程树德与《九朝律考》

杨鸿烈其人其书

一、《中国法律发达史》

二、《中国法律思想史》

三、《中国法律对东亚诸国之影响》

丘汉平其人其书

格老秀斯的作品及其影响(1)

一、战争主宰的世界

二、格老秀斯的前贤

三、格老秀斯的生活与人品

四、格老秀斯的作品

五、格老秀斯的作品的影响

5.法治随想录

立法超前 ——法律运行的规律之一

“司法超前”与判例创制

法律史研究需要方法论的变革

小议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批判借鉴外国的廉政经验

“健全循环型城市”的法制环境

后记

Postscript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