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德国哲学》从1986年至2001年由张世英先生任主编,洪谦先生、贺麟先生和熊伟先生为顾问,一共联合出版了20期,对推中国学术界关于德国哲学乃至整个外国哲学的研究做出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贡献,在中国哲学界乃至外国哲学界都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学术影响。2007年《德国哲学》改由邓晓芒、戴茂堂任主编,张世英先生、梁志学先生、杨祖陶先生、王树人先生为顾问,继续为国内外热爱德国哲学、热衷于外国哲学研究的学界同仁提供一个深研究德国哲学和外国哲学的理论平台,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思想交流、观碰撞的前沿阵地。《德国哲学》创刊以来,几乎国内从事外国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研究的主要专家都曾在本刊发表了自己的重要论文。
售 价:¥
纸质售价:¥73.5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2016年上半年卷卷首语
康德哲学和新康德主义研究
康德的道德目的论系统[1]
引言
一 目的王国系统
二 道德目的学说
三 实用目的学说
四 结论
康德的先验人类学思想初探[1]
一 康德批判哲学的先验人类学意向
二 自然与自由“同调”之最初尝试
三 作为“第三者”的《判断力批判》
结语
论康德关于人的有限性的思想
一 康德哲学的人类学基础
二 人处于走向无限的途中
三 人是走向无限途中的有限人
康德的先验论与王阳明的心学
一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
二 康德的“先验论”与王阳明的“良知说”
三 康德的“善良意志”与王阳明的“心外无善”
四 康德的“自由”与王阳明的“洒落”
五 结语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的现代意义[1]
一 生平与著作
二 19世纪哲学史研究的辉煌成就
三 文德尔班哲学史研究的意义
黑格尔哲学研究
黑格尔对近代以来的两种权利学说的批判
一 自然权利学说
二 道德权利学说
三 黑格尔对两种权利学说的批判
黑格尔的“回忆”概念浅析[1]
一
二
三
结语
海德格尔及相关哲学问题研究
海德格尔的不可教的教义
一 导言
二 焦虑的人(Haunted Man)
三 抽象疗法
四 归顺(Submission)
五 结论
[邓晓芒教授点评]
[附录]
尼采、海德格尔与福柯:虚无主义与超越[1]
尼采和虚无主义的问题
虚无主义和存在的退场:海德格尔
虚无主义和权力的安排:福柯
精神力量的剥夺与在者之在的拯救
一
二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音乐是最年轻的艺术
一 音乐与青春
二 音乐与乌托邦
三 音乐与语言表达方式
四 音乐与主题构成
五 音乐与社会
结论:音乐与家乡
文本与现实
青年学者论坛
前期维特根斯坦论意义和意谓[1]
一 前期维特根斯坦的“Sinn”和“Bedeutung”的翻译问题
二 弗雷格对于Sinn和Bedeutung的使用与理解
三 Sinn和Bedeutung:弗雷格与维特根斯坦理解之间的差异
四 前期维特根斯坦论命题的意义如何可能
恩斯特·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世界理解”问题
一 缘起与分歧
二 现象学立场与现象世界
三 卡西尔阐释世界问题的双重策略
四 符号世界与精神作为
现象学认识论中对象的初阶构造[1]
一 现象学认识论的对象是构造的对象
二 意识的构造
三 时间意识的构造
四 结语
德文、英文内容提要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