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医学启源电子书

本书为张元素课徒所用,由任应秋先生历时十余年整理完成,内容完备,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专业性。

售       价:¥

纸质售价:¥33.40购买纸书

1636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7

作       者:张元素,任应秋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字       数:9.4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医学启源》,3卷,金·张元素撰,刊于金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上卷着重在条析脏腑病机,而附以脏腑诸病的用药心法。中卷为《内经》主治备要和六气方治。下卷为用药备旨,论述药性的气味厚薄、寒热升降,以及四气五味、五脏苦欲等理论,悉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篇之旨,是研究药性非常系统的专篇。<br/>【推荐语】<br/>本书为张元素课徒所用,由任应秋先生历时十余年整理完成,内容完备,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专业性。<br/>【作者】<br/>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文学方面的根底。<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提要

丛书前言

整理说明

补校略言

点校叙言

张 序

卷之上

天地六位藏象图

手足阴阳(本无此题,据原刻目录补。)

手足三阴三阳(元本“手足”下有“各”字)

手三阴三阳

足三阴三阳

五脏六腑脉证法

肝之经

胆之经

心之经

小肠经

脾之经

胃之经

心包络

三 焦

肺之经

大肠经

肾之经

膀胱经

三才治法

三感之病

四因之病

五郁之病

六气主治要法

主治心法

随证治病用药(原无此题,惟在“主治心法”题下有“随证治病药品”六字,疑即此题之误植,今从《汤液本草·东垣先生用药心法》移补。)

用药凡例(原无此题,据《汤液本草·东垣先生用药心法》补。)

解利外感(原无此题,“解利外感”四字误植前条“逐旋加减”四字之下,今另行标出之,元本有此题。)

伤寒热食物(原无此题,据文义补。)

目 疾

泻痢水泄

中 风

破伤风

破伤中风法(此题原夺,据元本补。)

疮 疡

妇 人

小 儿

潮 热

咳嗽(此题原夺,据文义补。)

五脏补泻法(全章原夺,据元本补。)

卷之中

《内经》主治备要

五运主病

六气为病

五运病解(原本无题,因章节不明,故添。)

六气病解(题原缺,按内容补。)

六气方治(此题原缺,按内容补。)

风凡十二方

防风通圣散(方名原夺,据元本补)

灵砂丹

神仙换骨丹

不换金丹

花蛇续命汤

加减冲和汤

防风天麻散(“散”原作“汤”,据元本改)

祛风丸

大通圣白花蛇散

活命金丹

至宝丹

牛黄通膈汤

暑热凡十方

白虎汤

桂苓甘露饮

桂苓白术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该方无木香、藿香、人参,有猪苓)

益元散

竹叶石膏汤

化痰玉壶丸

四君子汤

白术散

小柴胡汤

升麻葛根汤

湿土凡九方

葶苈木香散

白术木香散

大橘皮汤

桂苓白术丸(“苓”原误作“花”,从《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改)

六一散

五苓散

赤茯苓丸

人参葶苈丸

海藻散

火凡十一方

凉膈散

黄连解毒汤

八正散

洗心散

大承气汤

柴胡饮子

白虎汤

桃仁承气汤

神芎丸(据主治所述,此方名应为“藏用丸”或“显仁丸”,然《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亦为此名,其卷四之“妙功藏用丸”,药品与方名又适相左,存疑待考。)

燥凡十方(元本“燥”下有“金”字)

脾约丸

润肠丸

当归润燥汤

橘杏丸

麻仁丸

神功丸

厚朴汤

犀角丸

寒水凡十一方

大己寒丸

四逆汤

附子理中丸

胡椒理中丸

理中丸

铁刷汤

桂附丸

姜附汤

加减白通汤

二姜丸

术附汤

卷之下

用药备旨(原无此题,以其全卷小题散漫,故增题以领之。)

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

药性要旨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脏气法时补泻法(原题作“五脏补泻法”,与上卷题复,从《本草发挥》改。)

治法纲要

用药用方辨

去脏腑之火(“脏腑”原作“腑脏”,从《本草发挥》乙转)

各经引用

五味所用

用药各定分两

药性生熟用法(“用”字原夺,据《本草发挥》补)

药用根梢法

五脏六腑相生相克为夫妻子母

七 神

制方法

咀药味

药类法象(原无此题,据《汤液本草》补。)

风升生凡二十味

防 风

羌 活

升 麻

柴 胡

葛 根

威灵仙

细 辛

独 活

香白芷

鼠粘子

桔 梗

藁 本

川 芎

蔓荆子

秦 艽

天 麻

麻 黄

荆 芥

薄 荷

前 胡

热浮长凡二十味

黑附子

干 姜

干生姜

川乌头

良 姜

肉 桂

桂 枝

草豆蔻

丁 香

厚 朴

益智仁

木 香

白豆蔻

川 椒

吴茱萸

茴 香

玄胡索

缩砂仁

红蓝花

神 曲

湿化成凡二十一味

黄 芪

人 参

甘 草

当 归

熟地黄

半 夏

白 术

苍 术

橘 皮

青 皮

藿 香

槟 榔

广 荗

京三棱

阿 胶

诃 子

桃 仁

杏 仁

大麦蘖

紫 草

苏 木

燥降收凡二十一味

茯 苓

泽 泻

猪 苓

滑 石

瞿 麦

车前子

木 通

灯草、通草

五味子

白芍药

桑白皮

天门冬

麦门冬

犀 角

乌 梅

牡丹皮

地骨皮

枳 壳

琥 珀

连 翘

枳 实

寒沉藏凡十九味

大 黄

黄 柏

黄 芩

黄 连

石 膏

草龙胆

生地黄

知 母

汉防己

茵陈蒿

朴 硝

栝蒌根

牡 蛎

玄 参

苦 参 (“参”原误作“辛”,从《汤液本草》改)

川楝子

香 豉

地 榆

栀 子

续添凡四味(此题原夺,据元本补。)

巴豆(“巴豆”原作“芭豆”,从《汤液本草》改)

白僵蚕(“僵”原误作“姜”,从《汤液本草》改)

生 姜

杜 仲

法象余品(原无此题,与前“药类法象”混,今增题以别之。)

五行制方生克法附汤例(原无此题,据《本草发挥》补。)

湿

当归拈痛汤

天麻半夏汤

累计评论(0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