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诸病源候论发微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3.20购买纸书

59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孙理军,李翠娟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2-01

字       数:29.2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对《诸病源候论》一书行了深的分析和总结。首先从文献角度对其行了论述,介绍了它在各方面做出的贡献。着对书中痰饮病、眼病、皮肤病、痹病等二十余种疾病行了总结。*后介绍了《诸病源候论》的释词、释义。<br/>【作者】<br/>张登本,男,生于1944年5月27日,中共党员,陕西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留校任教至今,一直在教学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任陕西省重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兼职)、陕西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学会陕西省分会基础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文献医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卫生厅及陕西省教育厅高职评委等职。<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诸病源候论发微》编委会

内容提要

编写说明

一、《诸病源候论》版本流传考

二、《诸病源候论》援引文献述要

(一)《素问》

(二)《灵枢》

(三)《难经》

(四)华佗

(五)张仲景

(六)《神农本草经》

(七)王叔和《脉经》

(八)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九)葛洪《肘后备急方》

(十)范汪

(十一)陈廪丘

(十二)《小品》

(十三)刘涓子

(十四)陶隐居

(十五)赤松子

(十六)《无生经》

(十七)《养生方》

(十八)《养生方导引法》

(十九)《养生禁忌》

(二十)《上清真人诀》

(二十一)《养生方要集》

(二十二)道弘道人

三、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

(一)巢元方及其《诸病源候论》

(二)《诸病源候论》的主要内容

1.对病源的认识

2.对症状的描写

(三)《诸病源候论》析要

1.聚集体智慧的结晶,集隋代医学之大成

2.突破前人固见,病因广博精详

3.证候描述详尽,辨证施治有方

4.医疗气功的经典,补养宣导之精髓

5.荟萃群说众论,难免瑕瑜兼容

6.学术影响古今中外,当今亟待挖掘整理

(四)巢元方的学术思想

1.重病因,继承发挥

2.论病理,言赅意详

3.详分类,自成一体

4.述外科,缝合有度

5.倡防护,防重于治

6.针时弊,救疾为重

(五)巢元方的学术经验

1.重病因,继承发挥

2.论病理,言赅意详

3.详分类,自成一体

4.述外科,记载手术

5.倡防护,防重于治

四、《诸病源候论》对中医学的主要贡献

(一)疥疮

(二)创见性地提出传染病病因为“乖戾之气”

(三)确切论断绦虫病

(四)首次确论无子与男性有关

(五)首次揭示酒皶鼻的病因

(六)首次详论血吸虫病

(七)对泌尿系结石有了初步认知

(八)最早而系统地记载了乌头、钩吻等中毒的详细症状

(九)首次论述体质致病

(十)首论新生儿破伤风

(十一)最早记载夜盲症

(十二)卓越的外科学贡献

(十三)首论麻风病

(十四)首次记载了糖尿病重症及并发症

(十五)详论脚气病

(十六)科学论述中耳炎,最早记载耵聍

(十七)丰富翔实的导引法承前启后

五、《诸病源候论》对五脏生理病理的认识

(一)对脾胃生理病理的认识

1.“消化水谷”和“克消水浆”作用

2.脾胃二气,升降相因

(二)对肺生理病理的认识

1.肺主气在调畅脏腑气机中的作用

2.肺气受伤,名责之外邪入侵

(三)对肾生理病理的认识

1.肾藏精和主水功能与肾气盛衰有关

2.肾恶燥,重在因热致燥

(四)对心生理病理的认识

1.心藏神以心主血脉正常为基础

2.血证与心主血脉失常有关

3.心血瘀阻乃邪乘、阳虚及情志所伤

(五)对肝生理病理的认识

1.肝不藏血可致出血

2.肝血虚致筋、目失养及女了月经不调

六、《诸病源候论》对奇经理论的贡献

(一)冲任与女性生理

(二)冲任与女性病理

1.月经病

2.带下病

3.胎产病

七、《诸病源候论》对中医体质理论的贡献

(一)重视小儿体质特点

(二)重视特禀体质

(三)重视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四)重视体质与发病倾向的关系

(五)重视体质与方药耐受性的关系

八、《诸病源候论》对毒邪病因学的贡献

(一)首次对毒邪种类进行系统分类

(二)毒邪致病论述全面

(三)直接用毒邪命名证候名称

(四)毒邪致病范围广

(五)讨论

九、《诸病源候论》经络病机

(一)应用广泛,经络病机在病机分析中占主导地位

(二)系统完整,从经络病机中可以看到整个经络学说的缩影

(三)用法谨严,针灸治疗以经络病机为依据

(四)言之有据

(五)富于创新,对医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六)当今探讨经络病机的价值所在

1.经络病机对中医临床各科均有指导意义

2.经络病机对针灸治疗具有高度的指导性

十、《诸病源候论》的五脏病诊断思想

(一)解析五脏机理,明辨五脏证候分类

(二)辨识五脏病虚实,确立五脏病治则

1.五脏病实证及治疗原则

2.五脏病虚证及治疗原则

(三)判断五脏病预后,指出五脏病宜忌

(四)诊察五脏病脉象、判断病情顺逆

十一、《诸病源候论》论腹诊

(一)腹诊的内容

1.辨腹痛

2.辨腹胀

3.辨腹水

4.辨腹块

(二)腹诊的手法

1.揣摸法

2.按压法

3.推移法

4.转动法

(三)腹诊的意义

1.定病位

2.供鉴别

3.辨预后

十二、《诸病源候论》有关病候与疾病的概念

(一)《诸病源候论》所列之“候”并非都是疾病概念

1.所列之候多不是“病”而是“症”

2.所分之“门—诸候”多系病类概念

3.所言为疾病的发病条件治疗,并非疾病概念

4.所列之“候”与“证”的概念混称者极少

(二)从分类病名及定义看《诸病源候论》的科学性

(三)从“国标”看对《诸病源候论》的继承

(四)待研病种

十三、《诸病源候论》论外感热病

(一)《诸病源候论》对外感热病的贡献

1.丰富外感热病分类和临床表现

2.明晰外感热病之病因病机

3.条分缕析,发展外感热病诊治

(二)《诸病源候论》外感热病的内容

1.分类与临床表现

2.病因病机

3.学术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十四、《诸病源候论》论妇科学

(一)《诸病源候论》对妇科学的贡献

1.妇科病

2.妊娠病

3.将产病

4.难产病

5.产后病

(二)《诸病源候论》对中医妇科证候学的贡献

(三)《诸病源候论》崩漏浅析

1.崩漏的概念

2.崩漏的病因病机

3.崩漏的分类与证候

(四)《诸病源候论》养胎保健思想探讨

1.精神调摄,胎气和顺禀赋足

2.言行端庄,外感内象身心健

3.饮食调养,母体健壮资先天

4.起居有常,护固胎气防伤堕

5.寒温适宜,远避外邪防疾病

6.劳逸有度,调和气血护胎元

7.用药谨慎,母子康健保平安

十五、《诸病源候论》论儿科学

(一)《诸病源候论》儿科学术思想探析

1.荟萃隋前群说,首创儿科疾病诸候

2.研经旨、继往开来,始建儿科体质雏形

3.重视脏腑辨证,影响贯穿古今

4.尊小儿体质特点,创儿科养护先河

5.重胎养、讲优生,发围产保健之端

6.强调三因制宜,始创婴病治母先例

(二)《诸病源候论》小儿养护观初探

1.观点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2.具体运用

3.结语

(三)《诸病源候论》对儿科学的贡献

1.重视小儿护养 促进健康成长

2.收集前人经验,阐述小儿生理病理

3.治病强调因时因地因病制宜

十六、《诸病源候论》论男科学

(一)《诸病源候论》对男科学的贡献

1.劳损肾虚,精液异常

2.劳伤于肾,阳事异常

3.外感疾病未愈,触犯房事劳复

4.邪伤阴器,疮肿痒痛

5.求养生,房劳适宜多有益

(二)《诸病源候论》男科病学术成就

1.会群说首次专论男科病

2.稽灵素男科病机多由虚

3.男无子发病机理多责肾

4.求养生房劳适宜多有益

十七、《诸病源候论》论中医眼科

(一)《诸病源候论》中医眼科学探析

1.首创目病诸候、设立眼科专篇

2.荟萃群说,详论病因

3.上稽经旨,阐发病机

4.开拓创新,影响古今

(二)《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眼科学的贡献

1.《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是最早的眼科学专著

2.记载眼科常见疾患51候

3.指出眼病的常见病因

4.以《内经》理论为依据、阐述眼病之病机

5.重视补养宣导

十八、《诸病源候论》论寄生虫病

(一)《诸病源候论》对寄生虫病的贡献

1.发前人未发,确切论断绦虫病

2.精于观察,最早确认疥疮病原体

3.首论血吸虫病,为后世研究血吸虫病的珍贵文献

(二)《诸病源候论》论血吸虫病

1.病因学

2.发病机理

3.流行区域及感染方式

4.临床表现

5.诊断

6.治疗

7.结语

十九、《诸病源候论》肛肠病候浅识

(一)详论痔病,兼顾他病

(二)病因病机,综合考虑

(三)防治方法,导引为主

二十、《诸病源候论》论皮肤病学

(一)《诸病源候论》皮肤科病候命名分类特色研究

1.皮肤病命名分类方法

2.《诸病源候论》皮肤病的分类

3.《诸病源候论》皮肤病命名论中西医皮肤病名间的关系

(二)巢元方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1.重视皮肤疾病,提倡临床分科

2.补病因之不足,提出新的见解

3.记载病种全面,名称多而详备

4.描述症状详细,鉴别诊断清楚

5.重视预防疾病,强调养生导引

(三)《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1.命名及分类

2.病因病机

3.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核心,阐发《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学术思想

4.养生导引,防治疾病,体现了《内经》预防为主的学术思想

二十一、《诸病源候论》论外科学

(一)从《诸病源候论》看隋代的外科学水平

1.病因学方面

2.在诊断学方面

3.治疗方面

(二)《诸病源候论》对开放性创伤合并症与并发症的认识

1.内脏损伤或破裂

2.破伤风

3.继发性动脉出血

4.神经损伤及肌腱断裂

5.伤口感染、不愈合及骨髓炎

(三)《诸病源候论》开放性创伤诊治特色初探

1.开放性创伤的诊断

2.开放性创伤的治疗

二十二、《诸病源候论》论神志病变

(一)《诸病源候论》对中国古代精神病学发展的贡献

1.中医精神病学理论的进步

2.《诸病源候论》对现代精神疾病的认识

(二)《诸病源候论》神志病变与脑病辨证

1.巢氏论神志病候

2.后世诸家论脑

3.脑病辨证刍议

二十三、《诸病源候论》论养生学

(一)《诸病源候论》对养生学的贡献

1.保健

2.情志

3.饮食

4.起居

5.房事

(二)《诸病源候论》养生刍议

1.摄生法四时

2.邪风宜慎避

3.居养守法度

4.饮食当净节

5.女健节劳欲

(三)《诸病源候论》中的养生方和导引法

1.养生方

2.导引法

二十四、《诸病源候论》论痰饮病

(一)《诸病源候论》对痰与饮的贡献

1.痰饮分论,始于《诸病源候论》

2.病因病理,论述精辟

3.论其证候,独到全面

4.防治预后,亦有论述

(二)《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痰病学术发展的贡献

1.痰饮分论,首创痰病学说

2.提纲挈领,论列痰病诸候

3.精究详审,揭示痰生诸病

4.辨证求本,阐发痰病病源

二十五、《诸病源候论》消渴睡卧疗法简释

(一)睡卧养生法

1.“人睡卧,勿张口,久成消渴及失血色”

2.“卧,闭目不息十二通,治饮食不消”

(二)睡眠导引法

二十六、《诸病源候论》论虚劳

(一)用虚劳之名概诸虚之疾

(二)言虚劳之性乃虚实夹杂

(三)明虚劳之机为气、血、津、精的失调

1.气的失调

2.血的失调

3.津液的失调

4.精的失藏

二十七、《诸病源候论》论痹病

(一)论病因,虚邪并重

(二)论病理,不离气血

(三)论病候,分类述证

(四)论治法,独尊按导

二十八、《诸病源候论》“血候”初探

(一)吐血(呕血、唾血)

(二)咳血

(三)尿血

(四)便血

1.便血

2.痔疮之便血

3.下利(痢)之便血

4.蛊下血

(五)阴道出血

1.崩漏

2.胎漏

3.产后出血

(六)肌衄

(七)鼻衄

(八)眼出血

(九)牙齿出血

(十)舌出血

二十九、《诸病源候论》对睡眠医学的贡献

(一)睡眠疾病

1.鬼魅候

2.虚劳不得眠候

3.虚劳盗汗候

4.虚劳梦泄精候

5.虚劳喜梦候

6.伤寒病后不得眠候

7.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候

8.卒魇候

9.失枕候

10.嗜眠候

11.鼾眠候

12.梦交候

13.遗尿候

14.惊啼候

(二)疾病与睡眠

1.中风候

2.风失音不语候

3.风口候

4.头面风候

5.风癫候

6.酒癞候

7.虚劳里急候

8.腰痛候

9.寒食散发候

10.伤寒候

11.消渴候

12.伤寒百合候

13.伤寒狐惑候

14.时气病诸候

15.热病候

16.温病候

17.寒热厥候

18.气病诸候

19.逆气候

20.腹胀候

21.心候

22.疳候

23.酒瘕候

24.痰饮候

25.食伤饱候

26.谷劳候

27.水肿候

28.凉注候

29.水毒候

30.附骨疽候

31.转脉瘘

32.金疮成痈肿候

33.癥痞候

34.盗汗候

(三)睡眠养生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风身体手足不随候

2.风痹候

3.寒热厥候

4.寒厥候

5.石淋候

6.肝病候

7.心病候

8.肺病候

9.肾病候

10.癖候

11.转筋候

12.蛊毒候

13.癣候

(四)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

(五)结语

三十、《诸病源候论》论小便病

(一)以证为纲详分类,癃淋二病本不同

(二)论病因寒热津亏,察病位肾与膀胱

(三)列类证鉴别,判断预后吉凶

三十一、巢元方“灸背俞治五脏中风”说考析

(一)五脏中风理论属外感风证复杂证候的五行归类法

(二)五脏中风证属外感风邪直中脏腑的急证

(三)灸背俞治五脏中风证的意义

(四)倡用灸法重在回阳救逆,解救危急

三十二、《诸病源候论》导引法

(一)《诸病源候论·瘘候》导引法浅探

(二)《诸病源候论》导引法新解

1.风偏枯候

【原文】

【注释】

【新解】

【导引法】

【机理】

【按语】

2.风身体手足不随候

【原文】

【注释】

【新解】

【导引法】

【机理】

【按语】

3.偏风候

【原文】

【注释】

【新解】

【导引法】

【按语】

4.风痹候

【原文】

【注释】

【新解】

【导引法】

【机理】

【按语】

5.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

【原文】

【注释】

【新解】

【导引法】

【按语】

(三)《诸病源候论》的心病导引行气法

(四)《诸病源候论》去虚劳导引法探析

1.引动形体,导引气机

2.调息服气,吐故纳新

3.叩齿咽津,补益强壮

4.运用意识,形神相合

(五)隋唐时期的导引按摩

1.导引按摩的文献

2.导引按摩的应用

(六)《诸病源候论》对宣导术的发挥

1.行功做法

2.理论阐发

3.术语解释

4.附有医嘱

5.调气咽津(饮玉浆、玉泉)

6.宣导存思

7.导引结合器械

8.导引饮食忌宜

9.“六字诀”与脏腑明确配对,施功注重辨证

(七)《诸病源候论》的“导引法”

1.全书概况

2.全书“导引法”简介

3.《诸病源候论》“导引法”选引

4.小结

三十三、《诸病源候论》释词、释义

(一)《诸病源候论》释词

1.策策 恻恻

2.不肯

3.极

4.不欲

5.起早

6.解脱

7.柴瘦

8.王

9.抢心

10.宣利

(二)《诸病源候论》叠音词的运用

1.《诸病源候论》的语言特点

2.《诸病源候论》中叠音词的作用

3.小结

(三)《诸病源候论》重言释义

1.策策(cìcì)

2.淫淫习习(yǐnyǐnxíxí)

3.游游奕奕(yóuyóuyìyì)

4.瀼瀼(rángráng)

5.噏噏(xīxī)

6.牒牒(díedíe)

7.习习(xíxí)

8.涌涌(yǒngyǒng)

9.奄奄(yānyān)

10.焮焮(xìnxìn)

11.熠熠(yìyì)

12.凭凭(píngpíng)

13.恻恻(cècè)

14.同同(tòngtòng)

15.(yuānyuān)

16.(chuóchuó)

17.匝匝(zāzā)

18.娄娄(lòulòu)

19.怅怅(chàngchàng)

20.索索(suǒsuǒ)

(四)《诸病源候论》词语考释

1.亭亭

2.顿闷

3.告舍

4.洗了

5.沉嘿

6.将适

7.屈僻

8.转转

9.习伏

10.虚假

11.直尔

12.大行

13.缬

14.盐指

15.流肿

(五)《诸病源候论》语词札记

1.词条失收

2.义项失收

4.提前书证

5.补充书证

《诸病源候论》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题录(1981~2007)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