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逃之夭夭电子书

  这本小说是德国国宝作家瓦尔泽人生经历的隐喻性的回顾和总结。 作为*别的德语文学大师,马丁·瓦尔泽的作品往往包含着广阔的主题领域和深邃的思想,他的小说汇集政治、哲学、爱情等多个维度的书写。这本篇幅不大的小说,是瓦尔泽的一部生命之书,浓缩了其思想和人生的精华。逃之夭夭,是年近九旬的瓦尔泽为自己发现的生命隐喻,这本书所讲述的就是逃离的故事,概括来说就是逃离批评,逃离政治,逃离爱情。瓦尔泽一生参与政治斗争和文艺批评活动,也在其中饱受抨,他也一生追逐爱情,但也饱受情爱的束缚,而来到晚年的瓦尔泽,回顾自己的一生,却选择了一种幽默的逃遁方式,试图与这个世界和解。

售       价:¥

纸质售价:¥19.50购买纸书

236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德)马丁·瓦尔泽(著),黄燎宇(译)

出  版  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01

字       数:6.3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小说 > 外国小说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逃之夭夭》是德国文坛泰斗马丁·瓦尔泽创作的一部充满哲人智慧、具有高度自传性的小说,回顾了作家一生与政治、爱情、文学批评的斗争总结。阅读《逃之夭夭》,很难将小说中的叙述者与作家本人截然分,他们更像是互为代言人,共同面壁思索一生参与的政治斗争和文艺批评活动,回顾追逐过的那些恋人,他们擅长雄辩和战斗,也在一次次伤害后学会了逃之夭夭。 “我遭受的痛苦,无一不来源于自身。”这是马丁•瓦尔泽在《逃之夭夭》中写到的一句话。尽管向他发起猛烈攻的文学批评、政治斗争以及爱情中的苦闷似乎都来自外部及他人,但是瓦尔泽以他耄耋之年的智慧道出:真正的逃之夭夭,仍是自身的精神超越。要实现这种超越,瓦尔泽选择了卡夫卡式的反讽之路、荒诞之路。在瓦尔泽充满变形、夸张和大胆想象的情节中,闪烁着宝贵的幽默品质。<br/>【推荐语】<br/>  这本小说是德国国宝作家瓦尔泽人生经历的隐喻性的回顾和总结。 作为*别的德语文学大师,马丁·瓦尔泽的作品往往包含着广阔的主题领域和深邃的思想,他的小说汇集政治、哲学、爱情等多个维度的书写。这本篇幅不大的小说,是瓦尔泽的一部生命之书,浓缩了其思想和人生的精华。逃之夭夭,是年近九旬的瓦尔泽为自己发现的生命隐喻,这本书所讲述的就是逃离的故事,概括来说就是逃离批评,逃离政治,逃离爱情。瓦尔泽一生参与政治斗争和文艺批评活动,也在其中饱受抨,他也一生追逐爱情,但也饱受情爱的束缚,而来到晚年的瓦尔泽,回顾自己的一生,却选择了一种幽默的逃遁方式,试图与这个世界和解。 延续瓦尔泽叙事上的挑战性之作,在现实与虚幻的边界自在游走。 这是德国文坛泰斗马丁·瓦尔泽创作的一部充满哲人智慧、具有高度自传性的小说。小说故意隐去了主人公身份的描写,也故意将故事情节碎,并不交代完整的前因后果,而是通过片段化的讲述来呈现部分主人公生活经历的碎片,从而让读者在阅读中勾画出一个经历丰富、思想复杂、试图悠然于物外的知识分子形象。其中,有一些情节充满了荒诞趣味,比如作家坐在椅子上读报,读到批评家对自己的恶评的时候,他的身子悄然缩短一截,原本放在地上的双脚只能在空中转。相应地,批评家写完恶评之后身体立刻大了一圈,需要穿大一号的西服。但是当作家跑到美国、从而逃出批评家的势力范围之后,作家又恢复了原先的身高,批评家的身形则明显缩小。通过这样的细节来表现作家和批评家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具有反讽的意味,也使读者常常在阅读中模糊现实与虚幻的边界。 语言蕴含浓郁的智性美感,铺陈出十足的隐喻和讽刺的幽默感。本书译者为马丁·瓦尔泽的御用译者黄燎宇先生,译文流畅精炼,使瓦尔泽文学天赋中的幽默、睿智和一针见血的书写特质得以凸显。<br/>【作者】<br/>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 德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27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瓦塞堡,是当代德语文坛中与西格弗里德•伦茨、君特•格拉斯等齐名的文学大师。瓦尔泽是一位主要以现实主义方法行创作的作家,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心理分析、借喻、细节描写和讥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真实。主要作品有《惊马奔逃》(1978)、《迸涌的流泉》(1998)、《批评家之死》(2002)、《恋爱中的男人》(2008)、《寻找死亡的男人》(2016)、《逃之夭夭》(2017)等。他曾于1981年获毕希纳文学奖,1998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另外也曾获黑塞奖、席勒促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其作品数度在德国引起强烈争议。<br/>
目录展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译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