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电子书

十年磨一剑,于赓哲教授医学史研究新著。 多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医学史研究一流学者。 多篇论文发表于权威期刊,深获学界肯定。 钩沉史料,考镜源流,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硬核的学术论证解决问题。 2.跳出线性步主义史观,还原传统医学真正样貌。 将传统医学从“科学还是迷信”的窠臼中拉回来,摆脱完全以近现代医学衡量传统医学的价值体系,解剖并展示与医学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分层、纠缠、融合的过程,呈现中国古代医学的真实面貌。

售       价:¥

纸质售价:¥57.50购买纸书

27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3

作       者:于赓哲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0-06-27

字       数:24.9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史学理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古人如何面对瘟疫?瘴气是真实存在抑或只是出自人心的幻想?古时候的医患关系是怎样的,他们也有医患矛盾吗?于赓哲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中古时期医疗社会史的研究,认为“疾病比很多因素更能长远影响人类历史”,“在摸索人与社会甚至人性的基本规律的时候,医疗与疾病是一个绝佳的窗口”,本书通过对海内外大量史料的爬梳整理,剖析实际案例,探索疾病与人心、医疗与社会、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关系,尝试发掘文字背后隐藏的史实,并提供一种思路,试图将传统医学从“科学还是迷信”的窠臼中拉回来,还原中国古代医学本来面貌。其切既有医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医者形象的模塑、医患关系的探讨,亦有对古代的卫生体系、瘟疫致与治的思维模式、性病对青楼文化的影响、宋代墓葬壁画背后的医药文化等问题的思考。<br/>【推荐语】<br/>十年磨一剑,于赓哲教授医学史研究新著。 多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医学史研究一流学者。 多篇论文发表于权威期刊,深获学界肯定。 钩沉史料,考镜源流,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硬核的学术论证解决问题。 2.跳出线性步主义史观,还原传统医学真正样貌。 将传统医学从“科学还是迷信”的窠臼中拉回来,摆脱完全以近现代医学衡量传统医学的价值体系,解剖并展示与医学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分层、纠缠、融合的过程,呈现中国古代医学的真实面貌。 历史学家的探索和思考,是否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古人如何看待瘟疫? 瘴气是真实存在抑或只是出自人心的幻想?  神医是如何被塑造的?从汉代至宋代,医者的形象经历怎样的变化? 古代官方医学与民间有何不同? 从来没有一门自然学科像医学这样与普罗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又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巨大影响,尤其在只有经验医学、实践医学的古代更是如此。在摸索人与社会甚至人性的基本规律的时候,医疗与疾病是一个绝佳的窗口,医疗社会史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学术本身,更在于由此给我们带来的思考。<br/>【作者】<br/>于赓哲,1971年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及医疗社会史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海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多次获省部级学术奖励,2007年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已出版《唐代医疗疾病史初探》《隋唐人的日常生活》《唐国》等多种著作。<br/>
目录展开

前折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前言

导论 分层与融合

第一章 树木与森林

一、医巫不分

二、标还是本

三、被遗忘的外科手术

四、医学分科

五、药典抑或百科全书

第二章 由《天圣令》复原唐《医疾令》看唐代官民医学分层

一、官方医学教育体系内博士、学生出身问题

二、医学分科问题

三、民间、官方视野中的主要疾病

四、医学教材中的《新修本草》

五、小结

第三章 医家、病家与史家对医者形象的分层模塑

一、寂寥的医家

二、宗教属性与医药属性的博弈——以孙思邈神化为中心

三、神乎其技

四、史家、医家、病家的分层塑造

第四章 游离与主动

一、病患必然导出医患吗

二、汉宋之间医患关系

三、医患关系的影响——作坊抑或工厂

四、谁可借鉴

第五章 散落的卫生

一、中国古代对“卫生”的认识

二、中国古代“卫生”未成系统的原因

三、中国中古时期城市散落的卫生“体系”

第六章 中古南方风土的分层研究批判

一、风土——“族群边界”的观察切入

二、自然、民俗与印象

三、南土之恶

四、研究余地

第七章 弥漫天地间

一、气的思维与气的弥漫

二、气、水、火——弥漫性的对抗

第八章 性病与中国的青楼文化

一、性病的淋病阶段

二、性病的梅毒阶段

三、恐慌与排斥

第九章 备药图背后的唐宋医药文化背景变迁

一、墓主身份的判断

二、《太平圣惠方》与宋代社会思想中医学文本化的倾向

附录 论伯希和敦煌汉文文书的“后期混入”

参考文献

后记

后折页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