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国断代史系列大套装(从中华远古史到清史)电子书

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南炳文合编的清史研究代表作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断代史系列”之《清史》                    大家经典 长销不衰

售       价:¥

纸质售价:¥119.00购买纸书

42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王玉哲、胡厚宣、胡振宇、杨宽、顾德融、朱顺龙、李锡厚、白滨、郑天挺、南炳文、王仲荦、陈振、汤纲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2-01

字       数:872.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合著名史学家郑天挺所编《上编》与南炳文所编《下编》为一部完整的清史名著,全书自追述满族先世的发展源流及满族的兴起始,迄于鸦片战争前夕。 本书熔铸各位撰稿人的学术见解与研究心得,吸取了清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详实,生动精炼,篇幅适中,兼顾了学术性与普及性,风格独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断代史系列”之一种。     全书有几个显著特,一是结构布局安排合理,尤其是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历史内容设专章专节予以讨论,将时间线索与重要事件相结合眉目清晰,有利于读者研读。二是内容丰富,同时重突出,善于发掘清史中富有特色的内容,并将之穿插于各个章节,多方面、多角度的记述清代历史上的各种现象。三是在朴素扎实的史实陈述中吸收以往学术成果,并见出独立的学术见解,给读者以意味深长的启迪。<br/>【推荐语】<br/>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南炳文合编的清史研究代表作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断代史系列”之《清史》                    大家经典 长销不衰<br/>【作者】<br/>郑天挺(1899—1981),字毅生,福建长乐人,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门,1921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作研究生。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在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并于1933—1950年兼任北大秘书长,于西南联大期间兼任联大总务长。1951年,调至南大学,先后任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次年任执行主席。曾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第三届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不仅培养出许多著名的史学家,而且多次作为骨干、具体领导者参加*组织的关于全国历史教学研究或教材编写等重大活动。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通史参考资料》8册(与翦伯赞合编)、《史学名著选读》6册、《明清史资料》2册。著有《列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志要》、《清史探微》(12篇本)、《探微集》、《清史探微》(40篇本)、《清史简述》、《明史讲义》、《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等,主持20世纪“二十四史”中《明史》之校工作。     南炳文,著名历史学家。河北广宗人。现任南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古代史博士生导师,廊坊师范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客座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天津市文史馆馆员。曾任天津市政协常委、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著有《明史》(上、下册,合著)、《南明史》、《20世纪中国明史研究回顾》、《清史》(上册,合著)等。编有《明史研究备览》(合编)、《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合编)等。译有《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6卷,合译)等。论文集有《明清史蠡测》。古籍整理有《辑校万历起居注》、《校正泰昌天启起居注》等。曾主持国家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明代部分之内容设计。其《明史》获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辑校万历起居注》、《校正泰昌天启起居注》等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br/>
目录展开

封面页

总目录

中华远古史

作者简介

自序

第一章 原始群居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 绪说

一、人类的起源

二、原始社会史的分期

第二节 中国历史的序幕——中国猿人

一、元谋猿人

二、蓝田猿人

三、北京猿人的发现及其体质特征

四、北京猿人的石器和用火

五、北京猿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组织

六、其他地区猿人化石的发现

第三节 “古人”时期的文化发展

一、古人时期人类化石的发现及其体质特征

二、古人阶段人类的劳动工具和石器

三、古人时期人类的生存环境

四、古人时期的原始社会关系

第四节 “新人”时期的文化与氏族的产生

一、新人时期人类体质和文化的特征

(一)这一时期的古人类化石

(二)这一时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二、新人时期原始氏族和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生

附:中国原始社会史表

第五节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原始经济生活

第二章 妇女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公社

第一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出现

一、氏族公社的起源

二、我国境内母系氏族公社的遗迹

(一)我国境内的中石器时代的文化

(二)弓箭的出现

(三)妇女成为氏族公社中心的原因

(四)新石器时代的村落

第二节 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关系和墓葬制度

一、男女分区埋葬制与族外婚制

二、迁移合葬所反映的女性中心

第三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出现

(一)北方仰韶文化时期的农业

(二)南方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农业

二、制陶、纺织与石器等手工业

三、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生产关系和生活

第四节 我国古文献上有关母系氏族社会的史影

一、“知母不知父”

二、族外婚

三、婿称岳父为舅,称岳母曰姑;妇称丈夫之父为舅,称丈夫之母曰姑

四、父子不相续相处,而祖孙相续相处

五、古帝王称“毓”称“后”

六、图腾痕迹

七、姓的性质

第五节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原始的科学、艺术和宗教

一、原始科学

二、原始艺术

三、原始宗教

第三章 父系氏族公社

第一节 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转变

一、母系家族的产生和父系氏族制的萌芽

二、父系氏族公社制的确立

第二节 父系氏族社会经济的重大发展

一、北方草原地带的细石器文化与游牧经济

二、细石器文化的来源问题

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一)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大汶口文化

(二)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青莲岗文化的关系

(三)龙山文化时期的经济生活

(四)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

(五)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及其他

四、手工业与原始交换

第三节 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氏族公社制的瓦解

一、私有制的产生与贫富开始两极分化

二、阶级、奴隶制的出现与氏族公社制的解体

第四节 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字和艺术

一、文字的产生

二、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艺术

第五节 古史传说中的部落战争及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

一、古代传说中诸部落居住的地域

二、部落战争促使氏族制度益趋崩溃

第四章 唐、虞、夏与先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上)

第一节 唐、虞、夏的禅让制与军事民主选举制

一、尧、舜、禹的生活

二、禅让的传说

三、篡夺的传说与“天下为家”的产生

第二节 传说中的夏王朝

一、夏王朝的开国

二、夏王朝的历史传说及夏代的社会性质

三、传闻中的夏时

第三节 考古发掘与夏文化

一、夏族活动的地域

二、所谓“河南龙山文化”应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

三、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

四、夏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

五、二里头第一、二期遗存所反映的夏文化

第四节 商族的兴起和先商的社会阶段

一、商族的来源

(一)商族来源的四种不同说法

(二)商族起于东方的证据

(三)从考古学上推测商族的来源

二、先商的世系

三、商族在先商时所处的社会阶段

第五章 商王朝前期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下)

第一节 商汤的灭夏

第二节 商代前期的政治

一、商汤和伊尹

二、商代前期的“盛君”

第三节 从田野考古上看商代前期的文化(一)

一、二里头遗址三、四期所反映的早商青铜器与农业生产

二、二里头文化的早商宫殿建筑

三、二里头文化的艺术生活

第四节 从田野考古上看商代前期的文化(二)

一、二里岗文化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分工

二、商代前期的城池建筑及其意义

三、商代前期的青铜器和漆器兼论陨铁的利用

第五节 商代前期的阶级对立与第一个阶级社会的逐渐形成

第六章 商代阶级国家的形成

第一节 盘庚迁殷及其社会意义

一、自汤至盘庚五迁的问题

二、盘庚迁殷的原因及其意义

第二节 商代后期阶级斗争的尖锐和国家的出现

一、商代后期的阶级对立

二、国家的出现

第七章 商代后期奴隶的数量、“众”或“众人”的身份及商的社会属性

第一节 商代后期有多少奴隶

一、商代后期人殉和人牲的数量惊人

二、商代后期的奴隶数量要具体分析

第二节 众或众人的身份

一、众或众人是商代后期主要的生产劳动者

二、商代“族”的组织及其同“众”的关系

三、众或众人所受的剥削

四、“众人”的政治待遇

第三节 “古代东方”的理论与商代后期的社会性质

一、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

二、“古代东方”奴隶制的社会特征

三、商代后期社会近于古代东方的家庭奴隶制

第八章 商代后期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商代后期农业的发展

一、卜辞中的“年”、“侑雨”、“受年”

二、商代后期农作物的品种和酿酒所反映的农业情况

三、商代后期的农具与耕作技术

第二节 畜牧、田猎与渔业

一、畜牧与田猎

二、渔业

第三节 商代后期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一、精致的青铜器

二、陶器的新创造

三、纺织和其他

四、商代后期的土木建筑工程

第四节 交换、货币、交通

一、商代后期的商业和货币

二、商代后期的交通

第九章 商代后期的社会组织与政治机构

第一节 商王朝的政治疆域

一、商的王畿及其据点

二、王畿与四土、四方、邑的关系

第二节 商族的氏族组织

一、商代后期商氏族的地域性

二、商的世系及其继承制度

(一)商王朝的世次和世数

(二)商人的名号

(三)商王世次及其“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

三、“兄终弟及”制是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

四、商代的婚姻制度与宗法制度

附:商代先公先王世系表

第三节 商代后期的政治机构

一、商代的王

二、百官

三、诸侯方伯

第四节 商与各方国

一、鬼方

二、方(方)

三、土方

四、羌方

五、人方

六、虎方

七、周及其他

第十章 商代的文化、科学与艺术

第一节 商代的文字

一、汉族文字起源的传说和最早的汉字

二、甲骨文已达到文字发展的进步阶段

三、汉字的读音问题

四、甲骨的发现和卜辞文例

五、甲骨卜辞的史料价值

第二节 商代的宗教信仰

一、自然神的崇拜

二、祖先崇拜

第三节 商代的科学成就

一、商代卜辞所反映的天象

二、商代的历法

三、其他科学

第四节 商代的艺术

一、雕塑艺术

二、音乐与乐器

三、其他艺术

第十一章 先周族的来源及其社会发展

第一节 周为夏族的分支

一、周始祖的时代问题

二、周族为夏后的推测

三、先周人物传闻

第二节 周族最初的地望

一、周族克商前夕的根据地是陕西岐山

二、先周族最早来源于山西

(一)山西汾水流域自商至西周一直有周族的根据地

(二)姬姓之古国在山西者独多

(三)姜姓之族原亦在山西

(四)古有易与先周的关系

(五)周原一地原在山西太原

(六)先周族的迁徙是自东而西

第三节 先周的文化及其社会阶段

一、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

二、先周的文化

三、周原所出的甲骨文问题

第十二章 周王朝的建立

第一节 周武王的灭商

一、武王克商前中原的形势

(一)商王朝内部的阶级矛盾

(二)民族矛盾

二、灭商的步骤

(一)克商时商周兵力的对比及其胜败的原因

(二)克商的日期

三、政权的建立

(一)周武王革商受命的大典

(二)反映武王灭商的《大武》舞

(三)周初的三监问题

四、西周开始的年代问题

第二节 周公旦及其东征

一、武王死后周政权的危机

二、周公践位称王问题

三、管蔡之乱与周公东征

四、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和还政成王

第三节 周王朝政权的巩固

一、分封措施

二、对商遗的政策

三、制礼作乐

附:西周帝王世系表

第十三章 西周的政治及其发展

第一节 西周的政体形式与“成康之治”

一、政权是君主专制,还是城邦民主制

(一)西周政权既有民主旧传统又有专制新因素

(二)西周的阶级关系压倒血亲关系

(三)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君臣关系

(四)西周政体是君主专制

二、“成康之治”

(一)成康盛世的历史条件

(二)成王事迹

(三)康王即位典礼

(四)康王的武功

第二节 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政治制度导论

(一)史料根据

(二)地理环境

(三)层累组织的特点

(四)神权

二、西周的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度的特征

(二)宗法制度推行的范围

(三)宗法制度的继统法及其制定之用意

三、西周的分封制度

(一)分封制度起于周初

(二)分封制的具体内容

(三)西周分封多少诸侯邦国

(四)分封的典礼与程序

(五)分封诸侯的等级问题

(六)周王与诸侯的封建关系

四、西周的监国制度

第三节 西周的官制

一、周初的最高长官——太保、太师

二、西周卿士的性质

三、西周的政务官和文史官

(一)政务官

(二)文史官

(三)西周职官的来源

四、世族的世官、世禄制度

(一)何谓世族

(二)世族制度的产生

(三)西周的异姓世族

(四)世官世禄必须由上级重新册命

(五)世官制与宗法制的矛盾

第四节 西周的兵制与刑法

一、兵制

(一)周武王克商时的兵力

(二)周初的武装编制

(三)西周的正规士兵和族兵

二、刑法

(一)周初刑法制定的原则

(二)西周刑法的特点

第五节 西周“国家”的历史作用

第十四章 西周的社会经济

第一节 西周的农业经济

一、西周农业的地理环境

二、西周农作物的品种

(一)黍

(二)稷

(三)麦

(四)菽

(五)稻

三、西周劳动生产的编制、生产工具和技术

(一)西周的集体生产与小生产

(二)西周的农业生产工具

(三)西周的耕作技术

第二节 西周的土地制度

一、西周田制的基本内容

二、田制分公田和私田就是所谓“井田制”

三、孟子“井田论”的内涵

四、西周为贵族土地所有制

(一)西周井田制既不能称为“农村公社”,也不是“土地国有”

(二)西周的“藉”、“助”是劳役地租

(三)西周土地制度是“彻”与“助”并行兼“贮”的制度

五、西周“仆庸土田”和“民”的身份问题

(一)“仆庸土田”问题

(二)西周“民”的身份

第三节 西周的手工业、商业

一、西周的手工业

(一)西周的青铜器手工业

(二)陶瓷业

(三)玉、石业,骨、角业,竹木业

(四)纺织业

(五)论“百工”的身份及民间手工业

二、西周的商业

第四节 西周的社会性质

一、社会性质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何以长期不能解决

三、历史研究应从历史实际出发

四、西周社会形象的四大特点

第十五章 西周的衰微、灭亡

第一节 西周衰微始于何时

第二节 周厉王专利与国人暴动及国人暴动的伟大意义

第三节 何谓“共和行政”

第四节 所谓“宣王中兴”

第五节 幽王昏乱、灭亡与平王东迁

附录一 大事年表

附录二 本书引用甲骨著录书目简称表

殷商史

序言

篇前

一、国事概要篇

第一章 商族起源

第二章 殷商世系

第三章 商都屡迁

第四章 殷商方国

二、政治制度篇

第五章 殷王称号

第六章 殷商史官

第七章 图腾崇拜

第八章 奴隶遭遇

三、社会生活篇

第九章 农业生产

第十章 天文气象

第十一章 医药卫生

第十二章 居住环境

四、学术文化篇

第十三章 殷商文字

第十四章 宗教思想

五、工艺美术篇

第十五章 铜陶骨玉

第十六章 蚕桑纺织

篇后

附录 大事年表

西周史

版权页

插图页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西周开国史

第一章 绪论

一 西周文献的来历

(一)周人对开国君王的推崇

(二)儒家对西周政治文化的推崇

(三)代表西周政治文化的“诗书礼乐”成为儒家经典

二 现有西周史料的特点

(一)《尚书》中的《周书》

(二)《诗经》中的《周颂》、《大雅》、《小雅》和《豳风》

(三)《逸周书》、《国语》、《周易》

(四)《古本竹书纪年》、《世本》、《穆天子传》

(五)《史记》、《汉书》和《后汉书》

(六)西周金文

(七)儒家所传礼书

三 西周的年代问题

(一)武王克商年代

(二)西周诸王的在位年数

第二章 周的起源和兴起

一 反映周族起源的始祖后稷传说

(一)周族早期的世系传说

(二)《山海经》的后稷神话

(三)后稷是周族尊为稷神的祖先

(四)周族相传的后稷神话

(五)后稷神话反映的周族原始社会情况

二 创建国家、振兴周族的公刘时代

(一)从后稷到公刘的过渡阶段

(二)公刘迁都到豳

(三)公刘时代所创建的国家的特点

三 建都周原而逐渐强大的公亶父时代

(一)商王武丁时期的殷、周关系

(二)公亶父迁都的原因

(三)公亶父迁都岐阳周原

(四)公亶父时代的政治设施

四 考古发现的“周人克商”前的先周青铜文化

(一)六种类型的早期青铜文化

(二)瓦鬲墓的四个时期

(三)先周青铜文化吸取了先进的商文化和其他文化而发展

五 周原遗址所发现的西周文化遗迹

(一)宗庙建筑遗址

(二)宫室建筑群遗址

(三)周原大量出土西周青铜器

(四)宗庙遗址中出土大量占卜甲骨

(五)着色丝绸的发现

(六)多种颜色彩绘的漆器

(七)原始瓷器

(八)玉雕的头部和颈项挂饰

(九)料器(琉璃器)用作饰物

(十)供装饰用的金箔

第三章 周的开拓和克商

一 季历对山西地区的开拓

(一)太伯、仲雍迁虞

(二)季历对鬼方的征服

(三)季历对山西地区戎狄进一步征讨

(四)季历受命为牧师及其被杀

二 文王进军中原和准备克商

(一)周文王时代的殷周关系

(二)文王团结诸侯和用兵西方

(三)文王向中原出击

(四)文王克崇

(五)文王创建周朝的政治设施

(六)文王迁都于丰

三 武王克商

(一)武王继承和发展了文王的基业

(二)在盟津先后会盟和誓师

(三)进军牧野的时间和路线

(四)牧野之战的胜利

(五)对殷的南国诸侯的平定

(六)胜利的战果

(七)歌颂武王克商的《大武》舞曲

(八)武王称号的来历

附录:假定的武王克商日程表

第四章 周朝的创建和东征的胜利

一 武王的建国措施和建都丰镐的政治设施

(一)克商后在牧野举行的告捷礼

(二)在殷都举行社祭和告诫殷贵族

(三)在宗周“天室”举行的献俘礼

(四)迁都到镐及其政治设施

二 武王推行分封制和设置“三监”

(一)武王分封的异姓诸侯

(二)武王分封的同姓亲属

(三)三监的设置

(四)对四方部族或方国采用安抚兼征服的政策

三 周公摄政称王和“三监”、武庚、东夷叛乱

(一)周公辅佐武王

(二)周公摄政称王

(三)三监、武庚及东夷的叛乱

(四)东夷族的强大

四 周公东征的胜利

(一)周公作《大诰》兴师东征

(二)东征经三年而取胜

(三)东征胜利的重要意义

第五章 东都成周的营建和中央政权的创设

一 迁移殷贵族到洛邑

(一)周公推行迁移殷贵族的政策

(二)告诫迁居洛邑的殷贵族的《多方》和《多士》

(三)对殷贵族的管理和使用

二 东都成周的营建及其政治设施

(一)东都成周的营建

(二)召公为营建成周而对成王的教导

(三)成周建成后的庆功典礼

(四)周公留守成周和主持东都政务

(五)成王和成周称号的确立

第二编 西周时代的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

第一章 井田制的生产方式和村社组织

一 井田制是古代村社的土地制度

二 井田制的实行地区

三 井田制中的定期平均分配份地制度

四 井田制基础上的古代村社组织

五 古代村社的公共生活

六 “公田”(即大田)上的集体生产

七 《豳风·七月》所见西周的农业生产和农夫生活

第二章 西周金文所见贵族私有土地制度

一 天子和公卿对臣下的赏田

二 田地开始交易和用作赔偿

三 田地四面封疆的建设

第三章 论西周时代的农业生产

一 西周的农业生产工具

二 西周农田的垦耕

三 西周农业生产技术

四 结语

附录:关于西周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讨论

(一)关于西周的主要耕具——耒和耜

(二)关于西周的农业生产技术

第四章 “籍礼”新探

一 “籍礼”的具体礼节及其性质

二 “籍田”和“籍礼”的来历

三 “籍”、“租”、“助”的变化

四 结语

第五章 西周时代的奴隶及其从事的生产

一 西周的奴隶

二 西周的奴隶从事于农业、手工业和开发山泽等主要生产

附录:释“臣”和“鬲”

第六章 西周发达的手工业生产

一 青铜铸造工艺的高度发展

二 西周的铜镜和宗教信仰

三 漆器工艺的艺术性的发展

四 原始瓷器和陶器的发展

五 麻布、丝织及刺绣工艺

六 琉璃器的炼制

七 制骨和制蚌工艺

第三编 西周王朝的政权机构、社会结构和重要制度

第一章 西周中央政权机构剖析

一 太保、太师和长老监护制度的特点

二 卿事寮和太史寮的职掌

三 宗周和成周分设卿事寮的问题

四 西周中央政权机构的特点

第二章 西周王朝公卿官爵制度的分析

一 西周王朝的公爵和伯爵

二 西周金文册命礼中“右”者的分析

(一)西周金文册命礼中称为“公”的“右”者。

(二)西周金文册命礼中“司马、司徒、司工”作为“右”者。

(三)西周金文册命礼中“宰”、“公族”作为“右”者。

三 总论西周朝廷的公卿官爵制度

第三章 维护贵族权势的重要官爵世袭制

一 重要官爵世袭必须重加册封

二 虢季氏世代为“师”

三 微氏世代为“史”

第四章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一 周文王重视分封制

二 周公推行的分封制和乡遂制度

三 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的布局

四 天子控制和使用诸侯的制度

第五章 西周春秋的乡遂制度和社会结构

一 《周礼》中的乡遂制度

二 春秋时代各国的乡遂制度

三 西周时代的“六”、“八”和乡遂制度的关系

四 乡遂制度和社会结构

第六章 西周春秋的宗法制度和贵族组织

一 宗庙制度

二 族墓制度

三 姓氏、名字制度

四 族外婚制和贵族的等级内婚制

五 嫡长子继承制

六 族长主管制

七 家臣制度

八 宗法制度下贵族的各种相互关系

第七章 西周王朝统治所属少数部族的“荒服”制度

一 “五服”中的所谓“荒服”

二 “岁贡”和“终王”的职责

三 接受分封低下爵位而服事

第八章 代表贵族政权等级的列鼎制度

一 作为世袭权力和地位凭证的青铜礼器

二 列鼎制度的形成

三 编钟的创制和雅乐的发展

第九章 规定贵族服饰等级的“命服”制度

一 贵族服饰的“芾”(、韨)和“珩”(衡、黄)

二 “芾”和“珩”(衡、黄)的等级

第四编 西周王朝的军政大事

第一章 论周武王克商

一 有关武王克商史料的鉴别

二 武王会盟诸侯而作《太誓》的目的和作用

三 决战于牧野而一天内克商的卓越战略

四 继续平定殷贵族,在洛邑创设国都的远大计划

五 分路逐步征服南国诸侯的战斗

六 总论周武王克商的成就

第二章 释何尊铭文兼论周开国年代

一 释“惟王初,宅于成周”

二 释“惟王五祀”兼论周开国年代

第三章 西周初期东都成周的建设及其政治作用

一 营建成周的经过和年代

二 东都成周的规模及其设施

三 建设东都成周的政治目的和作用

第四章 西周王朝历代对四方的征伐和防御

一 武王伐东夷

二 周公攻灭东夷的盖(奄)、蒲姑等国

三 成王伐录

四 康王平定东夷大反和北征

五 康王西伐鬼方

六 昭王伐会(桧)

七 昭王伐虎方

八 昭王南征楚国大败

九 穆王伐淮夷和东国戎

十 穆王伐扬越至九江

十一 穆王征犬戎

十二 懿王反击南夷入侵

十三 夷王伐太原的犬戎

十四 厉王、宣王伐西戎

十五 厉王击退淮夷入侵

十六 厉王击退严允入侵

十七 宣王伐淮夷

十八 宣王伐徐方

十九 宣王伐楚

二十 宣王伐严允(即犬戎)

二十一 宣王伐条戎和奔戎

二十二 宣王败于姜氏之戎

二十三 宣王伐申戎

二十四 宣王“丧南国之师”

二十五 幽王伐六济之戎

二十六 申、曾召来犬戎攻灭西周

第五章 西周春秋时代对东方和北方的开发

一 西周分封诸侯到东方和北方的意图

二 东方的开发和齐、鲁两大国的形成

三 北方的开发和晋国的扩展

附录:韩侯所在地望考

第六章 《穆天子传》真实来历的探讨

一 河宗氏祖先神话传说的真实性

二 周穆王西征史迹的真实性

三 《穆天子传》所述及周初历史的正确性

四 关于昆仑和县圃神话的来历

第五编 西周时代的楚国和曾国

第一章 西周时代的楚国

一 楚的起源及其建国的主要地区

二 楚和周的关系及其艰苦创业过程

补记:关于楚公逆编钟

第二章 曾国之谜解释

一 曾国和随国不可能是一国两名

二 曾国就是文献上的缯或鄫国

补记:姒姓曾国有两支

第六编 西周时代的文化教育和礼制

第一章 西周时代的衣食住行

一 冠弁和衣裳

二 烹调和饮食

三 半地穴式居处和宫室建筑

四 作为交通工具的马车

第二章 西周大学(辟雍)的特点及其起源

一 最早的小学和大学

二 西周时代大学(辟雍)的特点

三 大学(辟雍)的起源

四 教师称“师”的来历

第三章 《周易》的“筮占”及其哲学思想

一 《周易》是周人筮占的经典

二 《周易》述及周的国家大事

三 《周易》的哲学思想

第四章 阴阳五行家的起源

一 伯阳父的阴阳学说

二 史伯(即伯阳父)的五行学说

第五章 “大蒐礼”新探

一 “大蒐礼”原为借用田猎来进行的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

二 “大蒐礼”具有“国人”(公民)大会的性质,是当时推行政策、加强统治、准备战争的重要手段

第六章 “射礼”新探

一 “乡射礼”具有军事教练的性质

二 “大射礼”为高级的“乡射礼”

三 “射礼”起源于借田猎来进行的军事训练

四 “射礼”具有选拔人才的目的

附录:关于射“不来侯”或“不宁侯”问题

第七章 “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

一 “乡饮酒礼”的特点

二 “乡饮酒礼”的起源及其作用

三 “飨礼”为高级的“乡饮酒礼”

四 由“乡饮酒礼”和“飨礼”推论“礼”的起源和“礼”这个名称的来历

第八章 “冠礼”新探

一 “冠礼”的起源及其作用

二 “字”的来源及其意义

三 三次加冠弁的意义

四 结语

第九章 “贽见礼”新探

一 “贽见礼”的特点

二 “贽见礼”的源流

三 “贽”的作用与“命圭”制度

四 “贽”的授受仪式的作用与“委质为臣”制度

第十章 “册命礼”的仪式

第十一章 出征、出猎和执驹的礼制

一 出征的礼制“”祭和“祃”祭

二 出猎的礼制——祭祀马祖

三 “执驹”的礼制

第十二章 重要祭礼简释

一 祭祀上帝于天室和开天辟地的神话

二 郊祭

三 社祭

四 禘祭

五 衣祭

六 烝祭

第七编 西周王朝的衰亡和东迁中原

第一章 西周后期王室逐步衰落

一 懿王时“王室遂衰”

二 夷王为诸侯所拥立和烹杀齐哀公

三 厉王因暴虐和“专利”而被流放

四 共伯和摄行天子事

五 宣王强立鲁国君主

六 宣王料民于太原

第二章 周人东迁和平王东迁

一 西周末年人祸和天灾交迫

二 郑国和周人避难东迁中原

三 周原和西都周人窖藏铜器而避难东迁

四 西都大臣的封邑东迁中原

五 秦和西戎的战斗以及周人避难东迁

六 幽王的灭亡和平王的东迁

附录

论《逸周书》

春秋史

作者简介

绪论

一、 “春秋”名称的由来和《春秋史》的起讫年代

二、 春秋史的主要文献资料

三、 春秋史料的整理和春秋史的研究

四、 春秋时代的考古资料

五、 春秋时代的主要特点

第一章春秋时代开始前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节西周的衰亡

一、 西周的大分封和诸侯国的建立

二、 西周由盛至衰的转变

三、 西周的灭亡与平王东迁

第二节东周初期王室的衰微

一、 周王室东迁后的苟安局面

二、 春秋初各诸侯国的均衡形势

三、 郑国的渐强与平叔段之乱

四、 郑卫的矛盾,卫州吁之乱

五、 郑宋卫之争,宋华督之乱

六、 鲁郑的交涉,鲁国的内变

七、 周郑葛之战,郑庄公的“小霸”

八、 周子颓之乱,郑虢共勤王

第三节大国争霸前的形势

一、 郑国的内部倾轧,“小霸”的衰落

二、 卫内变不断,国力大衰

三、 齐鲁的争斗,襄公始兴齐

四、 齐国的内乱,齐桓公上台

五、 楚国的兴起,对中原的威胁

第四节周边民族的内迁和侵扰

一、 周边民族的分布

二、 戎狄对中原的侵扰

第二章诸侯的改革与大国的争霸

第一节管仲的改革与齐桓公称霸

一、 齐国的兴起和发展

二、 管仲的改革措施

三、 齐桓公霸业的初创

四、 葵丘之盟,齐桓公霸业大成

第二节晋、秦的崛起,晋国的霸业

一、 晋国的统一和发展

二、 秦国的崛起,晋秦的争衡

三、 齐国霸业的陨落,宋襄公图霸失败

四、 楚强、周乱,中原危机再现

五、 晋由乱而治,晋文公得政

六、 城濮之战,晋文公称霸

七、 晋文公霸业的扩展

八、 晋秦的冲突,晋襄公继霸

九、 晋赵氏掌权,霸业的中衰

第三节楚国的鼎盛,楚庄王的霸业

一、 楚穆王的向北扩张

二、 晋秦河曲之战,晋召新城之盟

三、 齐懿公夺权,齐国压鲁国

四、 宋乱、郑叛,晋不竞于楚

五、 晋赵氏“弑”君,公卿始专政

六、 楚庄王上台时的严峻形势

七、 楚庄王图霸,问鼎中原

八、 楚庄王破陈、服郑,北向争霸

九、 邲之战,楚庄王称霸

第四节晋楚长期相持,弭兵之盟实现

一、 晋齐鞌之战,晋景公重图霸业

二、 晋景公与楚共王争霸势均

三、 宋华元弭兵,晋楚首次订盟

四、 首次弭兵的破裂,晋楚鄢陵之战

五、 晋悼公复霸,晋吴与楚秦相持

六、 晋楚湛阪之战,晋齐平阴之役

七、 郑晋齐的内变,晋吴与楚齐的争衡

八、 宋向戌弭兵,晋楚二次盟成

第五节晋楚相继衰落,吴越先后争霸

一、 弭兵后中原的暂时和平局面

二、 晋国霸主地位的衰落

三、 晋伐白狄与安定王室

四、 齐景公复霸,晋齐东方争衡

五、 吴楚的争战,楚国的中衰

六、 吴越的争斗,越灭吴

七、 楚国的复兴,楚灭越

第三章春秋时代的社会经济

第一节手工业的重大进步

一、 冶铁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二、 铜矿开采和青铜冶铸业的进步

三、 纺织手工业的发达

四、 陶瓷和玻璃手工业的发展

五、 漆器手工艺的提高

六、 玉、石、骨器手工业的进步

七、 手工业中的生产组织和“工商食官制”的突破

第二节农业的发展和“井田”制的瓦解

一、 农业生产中铜、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二、 农田规划整理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三、牛耕的出现、荒地的开垦和水利的兴修

四、 农作物的品种与园圃业的独立

五、 采集、畜牧和渔猎业的继续盛行

六、 农民的生产、生活与农时节气节日

七、 农业中的井田制与宗族公社组织

八、 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制的确立

第三节商业的发展和官府商业的解体

一、 商业流通的发展

二、 金属货币的广为流通

三、 官府商业的解体,私人商业的兴起

四、 各国城邑的普遍兴起

五、 集市的繁荣与市场的组织管理

六、 商业政策的重视和贸易理论的出现

第四章春秋时代的疆域和地方组织

第一节列国的疆域变化

一、 齐国的疆域形势

二、 晋国的疆域形势

三、 秦国的疆域形势

四、 楚国的疆域形势

五、 鲁国的疆域形势

六、 吴、越的疆域形势

第二节春秋时代的民族融合

一、 民族融合的原因

二、 民族融合的过程

第三节春秋时代的地方组织

一、 都鄙制的变化

二、 县、郡制的建立

第五章春秋时代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

第一节春秋时代的政治制度

一、 分封制、宗法制的变化

二、 世官世族制的继续和瓦解

三、 列国官制的演变

四、 各国刑法和成文法的公布

第二节春秋时代的军事制度和理论

一、 列国军赋的征收

二、 各国军制的变化

三、 作战兵器和装备的进步

四、 战争规模的扩大和作战方式的多变

五、 孙武的军事理论及《孙子兵法》

第六章春秋时代的社会构成和阶级斗争

第一节春秋时代的阶级和阶层

一、 宗族贵族阶级和阶层

二、 庶人、工商阶级和阶层

三、 奴隶阶级和阶层

第二节春秋时代激烈的阶级斗争

一、 奴隶的逃亡和武装斗争

二、 “百工”的武装起义

三、 “国人”的暴动和“民溃”

第三节各国新旧势力的斗争,国家政权的封建化

一、 晋国由卿大夫专权到“三家分晋”

二、 鲁国“三分公室”、“四分公室”

三、 齐国田氏(陈氏)代姜齐

四、 郑国“七穆”掌权,子产改革

五、 楚、秦的内部斗争和改革

六、 宋公族执政,戴氏代宋

七、 其他国家的变化

第七章春秋时代的思想、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

第一节春秋时代的思想变革

一、 思想变革的社会历史原因

二、 思想意识转变的若干方面

三、 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四、 老子与简本《老子》的思想

第二节春秋时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二、 文学的成就

三、 艺术的进步

四、 工艺美术的发展

第三节春秋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 器械制造的进步

二、 天文学的成就

三、 数学的发展

第八章春秋时代的礼仪和风俗

第一节原始的宗教观和春秋的吉礼

一、 对天的崇拜和祭祀

二、 对土地神的崇拜和社稷祭祀

三、 对日月的崇拜和祭祀

四、 对星辰、自然灾异的祭祀

五、 对山岭、河川之神的崇拜和祭祀

六、 巫术活动与抵制迷信的言行

第二节宾、军、嘉礼以及相关的习俗

一、 诸侯间宾礼的发展

二、 军礼与田猎、人祭习俗

三、 嘉礼与成年、婚姻习俗

第三节鬼魂、祖灵崇拜和丧葬制度

一、 鬼魂观念和宗庙祭祀的变化

二、 凶礼和丧仪制度的变化

三、 墓葬制度的变化和发展

第四节生活礼仪和习俗

一、 社会交往礼仪与敬老习俗

第五节社会风尚

一、 尚武、轻死、重义之风

二、 贪利纵奢和避利节俭之风

附录 大事年表(公元前770—前453年)

后记

战国史

版权页

出版说明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战国史的重要性

二 战国史料的整理和考订

第二章 春秋战国间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 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

二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三 粮食作物、桑、麻以及漆园、果园的分布

四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量的提高

五 农本理论的产生、管理农业政策的实施和农业科学的兴起

第三章 春秋战国间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二 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 商业的发展和富商大贾的出现

四 城市的兴起及其发展

五 铸造货币的广泛流通和高利贷的横行

六 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商业政策的讲究

第四章 春秋战国间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 农田制度的变革

二 各国政权的改组和改革

三 社会结构的变化

第五章 战国前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改革

一 魏国李悝的变法

二 赵国公仲连的改革

三 楚国吴起的变法

四 韩国申不害的改革

五 齐国邹忌的改革

六 秦国卫鞅的变法

第六章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其重要制度

一 官僚制度的建立

二 中央集权官僚机构的建立

三 郡县制度的建立

四 加强统治的有关制度的创设

五 郡县征兵制度的推行和常备兵制度的建立

六 爵秩等级的规定

七 封君制的设置

八 维护统治的礼乐制度

第七章 七强并立的形势和战争规模的扩大

一 战国初期各国的疆域和少数部族的分布

二 七强并立形势的形成

三 武器的进步和战争规模的扩大以及战争方式的变化

四 战争中防御手段的进步

五 兵法的讲求和军事学的发展

六 马的外形学(相马法)的进步

第八章 合纵、连横和兼并战争的变化

一 魏和齐、秦大战以及魏、齐、秦等国陆续称王

二 张仪、公孙衍的连横、合纵和秦灭巴蜀、取汉中以及楚灭越

三 孟尝君合纵齐、韩、魏而胜楚攻秦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攻取中山及胡地

四 秦、齐、赵三强鼎立而斗争和苏秦为燕间谍而计谋破齐

五 齐灭宋、燕破齐和秦破楚及楚将庄□入滇

六 秦、赵间剧战,楚灭鲁和秦灭西周以及魏攻取陶、卫

第九章 秦的统一

一 秦兼并六国和完成统一

二 秦统一的原因

三 秦始皇的完成统一

第十章 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一 士的活跃和“百家争鸣”

二 墨子的天志、兼爱和尚贤学说

三 老子主张柔弱和无为的道家学说

四 道家的几个流派

五 慎到的法治、势治理论

六 曾子一派主张修身治国的儒家学说

七 孟子主张“王道”和“仁政”的儒家学说

八 黄帝书的黄老学派思想

九 《易系辞传》所阐明的“易”的哲理

十 《商君书》代表的战国晚期卫鞅一派法家思想

十一 荀子主张礼治的儒家学说

十二 韩非兼用法、术、势的法家学说

十三 重视生产、计划、法令、术数的齐法家学说

十四 鹖冠子实现“大同”的道家学说

十五 方士的医药、养生、修炼和求神仙的方技

十六 术士依托鬼神的数术

第十一章 战国时代科学和科学思想的发展

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理论的探讨

二 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发展

三 后期墨家的朴素唯物的自然观

四 惠施含有辩证因素的自然观

五 后期墨家和后期名家关于物质构成和运动的讨论

六 阴阳五行家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解说

七 医学的发展

第十二章 战国时代文化的发展

一 文字的变革和书法的起源

二 文体的变革和文学的发展

三 艺术的发展

四 娱乐活动和武艺、体育锻炼的开展

五 改进生活的技艺的进步

六 史书的编著和史学的发展

七 古文献的整理

附录一 战国郡表

附录二 战国封君表

附录三 战国大事年表

战国大事年表中有关年代的考订

后记

秦汉史(全二册)

作者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一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二 专制制度的形成和文化思想的统一

三 文明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秦汉史基本史料介绍

一 文献资料

二 文物、考古资料

第三节 秦汉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秦汉史研究的历史

二 秦汉史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秦王朝的建立

第一节 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统一王朝

一 皇权和皇位的确立

二 社会阶级构成

三 秦代统一初期的版图

第二节 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统一

一 “百越”的统一

二 加强对“西南夷”的统治

第三节 秦王朝同北方各民族的关系

一 匈奴和秦王朝的关系

二 匈奴以外的北方各民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王朝的统治

第一节 封建政权机构的建立

一 秦代的中央官制

二 地方政权机构及官制

三 选官制度和等级制度

第二节 土地、赋税、军事、徭役和法律制度

一 土地和赋税制度

二 军事制度和徭役

三 法律制度

第三节 巩固统一、加强集权的政策和措施

一 经济政策

二 统一文字,端正风俗

三 加强统治的其他措施

第四节 秦始皇的残暴统治

一 暴虐和愚蠢的“焚书坑儒”

二 专断残忍,穷奢极欲

第五节 秦始皇巡游全国

一 人民对秦暴政的反抗和秦始皇出巡

二 五年中的三次出巡

三 第五次巡行和始皇之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民大起义和秦王朝的灭亡

第一节 农民战争的爆发

一 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奏

二 起义的爆发和反秦战争的初步胜利

第二节 起义军的凯歌行进和暂时失利

一 向秦王朝统治中心进攻

二 起义军的挫折

第三节 反秦浪潮的复起和秦王朝的灭亡

一 农民起义军重振军威

二 秦末农民战争的最后胜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主阶级内部的一场厮杀——楚汉战争

第一节 农民战争性质的变化

一 “约法三章”——农民战争结束的标志

二 项羽入关和“鸿门宴”上的刀光剑影

第二节 割据形势的重现

一 咸阳大火和项羽的分封

二 割据战争的开始——田、项火并

第三节 楚汉战争的全面展开

一 刘邦进入汉中及还定“三秦”

二 刘邦还都栎阳和对楚宣战

三 从反楚联盟的出现到楚汉相峙

四 项羽的败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汉王朝的诞生和汉初的统治

第一节 西汉王朝的诞生和刘邦统治时期

一 刘邦称帝及初期的政权建设

二 同异姓诸侯王的斗争

第二节 “无为而治”下的西汉王朝

一 “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

二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三 “吴楚七国之乱”

第三节 西汉初年的民族关系

一 西汉统治者对匈奴的退让和妥协

二 汉初的“南越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

第一节 “卓然罢黜百家”

一 汉武帝继位前后的统治思想变化

二 提倡儒学

第二节 官制和军制的变革

一 “中外朝”的形成

二 刺史制度的建立

三 选官制度的新内容

四 军队实力的加强

第三节 强化和完善封建法制

一 立法指导思想

二 立法概况和法律形式

三 西汉法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第四节 打击不法地方豪强和削弱诸侯王势力

一 地方豪强和诸侯王同中央政权的矛盾

二 打击豪强和抑制诸侯王势力膨胀的措施

三 镇压诸侯王的叛乱

第五节 财政、经济政策

一 经济状况和财政危机

二 币制的改革

三 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

四 算缗和告缗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武帝时期的民族关系

第一节 汉王朝同匈奴关系的根本改变

一 汉王朝反击匈奴的准备阶段(前140年至前134年)

二 拉开全面反击匈奴的序幕(前133年至前127年)

三 汉王朝向匈奴全线出击(前126年至前117年)

四 双方暂时休战(前116年至前101年)

五 战局重开及汉军失利(前100年至前87年)

第二节 西汉王朝同西域诸国的关系

一 西汉政府与西域诸国的正式接触

二 征楼兰、破姑师、通乌孙

三 伐大宛、争姑师

第三节 汉王朝统治下的西南、东南和东北各民族

一 通“西南夷”

二 东瓯、闽越、南越的统一

三 汉武帝时期的东北各民族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繁荣兴旺的“昭宣中兴”时代

第一节 武帝末年的社会矛盾

一 逐步尖锐的阶级矛盾

二 皇室内部的残杀

第二节 “与民休息”政策再度登场

一 昭帝即位后的“轻徭薄赋”政策

二 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盐铁会议”

三 燕盖谋反及其失败

四 宣帝时期的政治

第三节 昭宣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 汉王朝和匈奴、乌桓的关系

二 汉王朝同西域诸国关系的新发展

三 羌人的叛乱及重新归汉

四 西南和南方的诸族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关系的新变化

一 地主阶级内部结构的调整

二 农民阶级的浮沉

三 奴婢、刑徒及手工业工匠的地位

第二节 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一 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的进步

二 水利工程的兴建

三 畜牧业的状况

第三节 手工业的发展

一 手工业生产的经营方式

二 手工业发展的水平

第四节 商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

一 发达的商业

二 水陆交通和运输

三 繁荣的城市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西汉王朝的衰落

第一节 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一 风雨飘摇中的西汉王朝

二 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人民苦难的加深

三 阶级矛盾的激化

第二节 宦官外戚专权下的政治

一 宦官和外戚专政

二 对匈奴的征伐与和亲

三 解救危机的各种“药方”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新”朝的出现和王莽改制

第一节 从王莽登场到“新”朝出现

一 “爵位益尊,节操愈谦”的王莽

二 向帝位逼进的历程

第二节 “新”朝的政权建设和“改制”活动

一 对西汉制度的修补和改易

二 “王田”和“私属”

三 五均赊贷和“六筦”

四 混乱的币制改革

五 地名和行政区划的改变

第三节 不平静的边陲

一 塞北的多事之秋

二 西方的动乱

三 西南和东北各族的反抗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绿林、赤眉起义和“新”莽的灭亡

第一节 自掘坟墓的王莽

一 王莽的政治品格

二 “害遍生民,辜及朽骨”的统治

第二节 农民起义军的崛起

一 由局部走向全国的农民起义

二 赤眉、绿林军的辉煌战绩

第三节 昆阳大战和“新”莽政权的覆亡

一 决定性的胜利——昆阳大捷

二 灭亡前夕的“真皇帝”

三 “新”莽王朝的覆亡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东汉王朝的出现

第一节 在血和火中建立起的王朝

一 “新”莽政权覆亡后的形势

二 消灭农民军,抢夺胜利果实

三 削平地方割据武装

第二节 专制主义的强化

一 东汉王朝的阶级基础

二 重建封建地主政权

三 统治机构和制度

第三节 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一 “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

二 释放奴婢,减省刑法

三 精兵简政和度田

本章小结

第十五章 东汉前期的政治

第一节 明、章、和帝时期皇权的加强

一 对诸侯王及皇室贵族的控制

二 继续防范外戚专权

第二节 “俱存不扰”的统治政策

一 吏治的特点

二 “平徭简赋”和“假田”

第三节 东汉前期的民族关系

一 匈奴的分裂

二 班超出使西域

三 汉、匈在西域的争夺

四 东汉王朝对匈奴和在西域取得的胜利

五 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六 羌族、蛮族和夷族

本章小结

第十六章 东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 田庄经济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二 农业技术的进步

三 水利事业的成就

四 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南方地区的开发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一 冶金铸造业

二 纺织业

三 造纸和漆器生产

四 其他各种手工业

第三节 商业、货币和物价

一 东汉商业发展的特点

二 货币和物价

本章小结

第十七章 东汉后期的腐败统治

第一节 外戚宦官擅权历史的重演

一 从邓氏专权到阎后临朝

二 顺帝到桓帝时的宦官和外戚

三 桓帝以后宫廷内的风云

第二节 一场壮烈的悲剧——“党锢之祸”

一 朝野反对派的出现

二 反对外戚宦官的行动

三 “党锢”祸起

四 延续十余载的“党锢之祸”

第三节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一 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

二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汉族人民

本章小结

第十八章 黄巾大起义和东汉的灭亡

第一节 “小民从来不可轻”

一 桓帝以前的农民起义

二 桓帝以后的农民起义

第二节 “遐迩动摇,八州并起”的黄巾大起义

一 黄巾起义的长期准备

二 “八州并发,烟炎绛天”——黄巾起义的爆发

三 坚持战斗的起义军

第三节 割据形势的再现,东汉的灭亡

一 黑暗势力空前猖獗

二 统治阶级内部的混战,东汉王朝的灭亡

本章小结

第十九章 秦汉时代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 饮食和服装

一 饮食

二 服装及妆饰

第二节 居住与交通

一 宫殿的建筑

二 一般住宅建筑

三 民家室内布置

四 交通和运输

第三节 婚、丧习惯及社会风俗

一 婚、丧礼俗

二 社会风气

本章小结

第二十章 秦汉时代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一 数学、天文、历法的发展

二 物理、化学和地理学的成就

三 医学和其他科学技术

第二节 哲学思想和宗教迷信

一 以儒为主各家融合的哲学、政治思想

二 谶纬之学盛行和反谶纬的思想

三 迷信和宗教

第三节 经学、史学和文学艺术

一 经学和史学

二 文学和艺术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一 主旋律与变调

二 中外文明的碰撞

三 挑战和进步

秦、西汉、东汉世系表

秦汉大事年表

后记

魏晋南北朝史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三国分立

第一节 东汉王朝的崩溃

第二节 曹操的统一北方

第三节 蜀汉的兴起与衰亡

第四节 吴在东南的开发

第五节 曹魏的经济与政治

第二章 封建关系的加强

第一节 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与部曲佃客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西晋的占田法

第三章 西晋的暂时统一及其崩溃

第一节 西、北各少数民族的内迁

第二节 西晋的黑暗统治与“八王之乱”

第三节 人民的流徙与流民起义

第四章 十六国

第一节 胡羯的建国

第二节 前燕与前秦的对立及苻坚的统一北方

第三节 淝水之战与苻坚的败亡

第四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

第五章 东晋王朝的建立及其政治

第一节 北方世家大族的南渡与东晋王朝的建立

第二节 北方流民的南下与东晋政府的对策

第三节 孙恩卢循的起义与东晋王朝的崩溃

第六章 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节 宋初内政及北强南弱局势的形成

第二节 宋齐梁的更替与南朝世族制度的僵化

第三节 南朝自耕小农经济的继续衰颓与军事力量的继续衰落

第四节 侯景乱梁与南朝的再削弱

第五节 陈王朝的建立与衰亡

第六节 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第七节 江南经济的发展

第七章 北朝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节 北魏初期的社会性质

第二节 北魏孝文帝的均田、迁都与改革

第三节 北魏末年的各族人民大起义

第四节 东魏与北齐的政治

第五节 西魏与北周的政治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境各族

第一节 东北各族

第二节 柔然、高车与突厥

第三节 西北各族

第四节 西境各族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与海东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及五天竺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与南海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的哲学思想与宗教

第一节 魏晋玄学与反玄学思想

第二节 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第四节 反佛教的斗争与范缜的无神论思想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的经学、史学与文学艺术

第一节 经学与历史、地理著作

第二节 文学

第三节 艺术

第十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 数学、天文学与地图学

第二节 炼钢技术与机械发明

第三节 农学与医药学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隋唐五代史(上、下)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目录

隋唐五代史(上)

序言

第一章 隋代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节 隋前期的政治与经济

第二节 隋代各族间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以及隋与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节 隋炀帝大兴土木与开凿运河

第四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与隋王朝的倾覆

第二章 唐王朝的建立与唐代政治

第一节 唐王朝的创建

第二节 唐高宗的统治与武周的改制

第三节 开元天宝的全盛时期与安史之乱

第四节 宪穆敬文武宣六朝的政治

第三章 唐代的经济

第一节 唐初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第二节 租庸调制的破坏与两税法的实施

第三节 唐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与高利贷

第四章 唐代的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第一节 唐代的行政制度及驿站制度

第二节 唐代的兵制与马政

第三节 《唐律疏议》的成书与氏族志的修订

第四节 唐代的学校制度与科举制度

第五章 唐代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关系的加强

第一节 唐代东北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唐代北方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唐代西北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唐代西方及西南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 唐与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

第一节 唐与海东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二节 唐与南海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节 唐与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四节 唐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五节 唐与大食、拂菻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六节 唐代长安是当时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隋唐五代史(下)

第七章 唐末农民大起义与唐王朝的衰亡

第一节 唐王朝的衰乱

第二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节 唐王朝的覆亡

第八章 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节 五代的更替

第二节 十国割据

第三节 五代十国的社会经济

第九章 隋唐五代的学术与宗教

第一节 经学、史学与地理著作

第二节 隋唐五代的哲学思想与宗教神学

第十章 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诗歌与民间文学

第二节 绘画、雕塑、书法与音乐、舞蹈

第三节 雕版的发明与纸墨笔砚制造的改进

第四节 科学技术

隋唐五代史大事年表

宋史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宋王朝的建立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一节 宋王朝的建立

一、赵匡胤的崛起

二、陈桥兵变 建立宋朝

三、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四、平定叛乱

第二节 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

一、收兵权

二、削弱藩镇,加强中央集权

第三节 宋初宫廷内部的斗争

一、宋太宗的夺取帝位

二、宋太宗对弟、侄的迫害

三、宋真宗继位事件

第四节 宋初川蜀地区的兵变与王小波、李顺起义

一、宋平蜀前后的措施

二、全师雄兵变

三、王小波、李顺起义

四、王均兵变

第二章 宋初的统一战争和与辽及党项的关系

第一节 统一战争

一、吞并荆、湘

二、西灭后蜀

三、扫平南汉

四、攻取南唐(江南)

五、讨伐北汉

六、泉漳纳土、吴越归地

第二节 宋辽战争与“澶渊之盟”

一、宋初与辽正常关系的建立

二、高梁河之战

三、满城、瓦桥关之战

四、岐沟关之战

五、辽军南侵与“澶渊之盟”

第三节 宋初对党项的征讨与妥协

一、党项的臣服与献地

二、宋对党项的征讨与妥协

第三章 宋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户籍、赋税和役法的改革与变化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宋初的租佃制生产关系

一、招抚流亡 开荒与屯田

二、优良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和新农具的使用

三、宋初的租佃制生产关系

第二节 城乡分治和城乡新户籍制度的产生

一、主、客户制与乡村主户五等户籍制的产生

二、城乡分治与城镇坊郭十等户籍制的产生

三、新的城市管理制度“厢坊制”

第三节 宋初的赋税与历史上首部商业税务法规《商税则例》

一、田赋、“沿纳”与田赋征收时间的改进

二、商税与历史上首部商业税务法规《商税则例》

第四节 宋初的役法与对夫役的改革

一、官户役的重设与废除

二、夫役的改革与役兵(厢军)

三、职役

第四章 宋初的行政制度与军事制度

第一节 三省六部制的破坏与宋初的中央政府机构

一、中书与宰相、副相、使相

二、枢密院、宣徽院

三、三司

四、新设机构:审官院、流内铨、审刑院、纠察在京刑狱司、三班院

五、二府、三司以外的重要机构:二司三衙、翰林学士(学士院)、大理寺

六、官、职、差遣的形成

第二节 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路的设置与路级机构

二、州长官自节度使、刺史向知州转化及州的属官

三、县级:重设县尉、新设知县及监镇

第三节 北宋的禁军、厢军,武官寄禄官称及宋初的地方军事机构

一、宋初的地方军事机构:部署司、钤辖司、巡检司与都监、监押

二、武官寄禄官称:班官、横班、东西班、使臣和节度使、刺史系列

三、禁军

四、厢军

第五章 北宋中叶的改革浪潮(上):庆历新政

第一节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一、澶渊之盟后的政治形势

二、刘太后专政与积贫状况的加剧

三、对西夏战争中暴露出的积弱形势

第二节 “庆历新政”及“新政”失败以后的政治形势

一、庆历新政

二、改革的失败

三、仁宗时期的起义、兵变与叛乱

四、短促的英宗时期

第六章 北宋中叶的改革浪潮(下):王安石变法

第一节 王安石变法

一、王安石的起用

二、王安石变法

三、开发湘西、经略河湟及与交趾的战争

四、王安石的两次罢相

五、宋神宗主持下的改革活动

第二节 元祐更化与绍圣绍述

一、哲宗之立

二、元祐更化

三、哲宗绍述

第七章 北宋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耕地的扩大

二、农田水利的兴修

第二节 手工业的兴盛

一、采矿与冶炼业

二、铸钱业

三、纺织手工业

四、制盐、制茶、制瓷等手工业

五、首都开封的手工业

第三节 商业的繁荣

一、以开封为代表的北宋中后期城镇商业的繁荣

二、商业税额所反映的各城、镇商业兴盛简况

三、乡村经济中心“镇”的兴起

四、榷场与和市贸易

五、海外贸易

第四节 北宋的货币与纸币的问世

一、北宋的主要货币:铜钱、铁钱

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三、北宋末年的纸币“钱引”

第八章 北宋中后期的行政制度、法制、赋税与役法

第一节 元丰官制改革与北宋末年的官制变化

一、三省六部制的重建

二、北宋中后期新设的路级机构

三、北宋末年的官制变化

第二节 封建法治的加强

一、修订与完善法律、法规

二、新科明法、进士试断案

三、传播法律知识

第三节 田赋附加税 商税

一、支移(移输)

二、折变(折纳)、预催

三、和买(附:布估钱、科配)

四、和籴

五、商税

第四节 役法与役法改革

一、春夫役

二、仁宗时衙前役的变化

三、衙前役与免役法

四、省并州县以减职役

五、其他州、县、乡役的变化

六、特殊的“养马役”:“户马法”和“都保养马法”

第九章 北宋中后期思想、文化的革新

第一节 新儒学“宋学”的形成与“新学”派独尊时期

一、儒、佛、道学的相互渗透

二、宋学先驱与宋学的初步形成及其特征

三、新学、理学、蜀学学派的形成 新学派独尊时期

第二节 文学、绘画、书法的革新

一、古文运动

二、诗风的革新

三、柳永、苏轼对词风的创新

四、尚意派书法的形成

五、院体画 文人画(写意画)派的创立 雕塑

第十章 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及其灭亡

第一节 宋徽宗、蔡京集团的腐朽统治

一、徽宗之立

二、祸国殃民的蔡京、童贯集团

第二节 宋江、方腊起义

一、宋江起义

二、方腊起义

第三节 金灭北宋

一、宋、金“海上之盟”

二、关于燕、云归宋的交涉

三、金军南侵与北宋灭亡

第十一章 南宋与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一节 宋王朝的重建与南迁

一、宋王朝的重建

二、宋室南迁与金军渡江南侵

三、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

四、宋金富平之战

五、江淮义军的抗金斗争

六、钟相起义

第二节 宋金对峙局面的基本形成

一、和尚原、仙人关之战,金军侵川战争的失败

二、岳飞收复襄阳地区

三、镇压杨么起义

四、伪齐南侵的失败,南宋的淮西兵变

五、宋金第一次绍兴和议

第三节 岳飞北伐中原 绍兴和议

一、刘锜顺昌保卫战

二、岳飞北伐中原

三、绍兴和议

四、高宗在位后期的政治形势

第十二章 南宋中期的政治、军事形势

第一节 孝宗中兴

一、采石之战

二、孝宗之立

三、隆兴北伐与议和

四、孝宗之治

五、短促的光宗时期

第二节 权臣秉政的宁宗时期

一、宁宗之立

二、韩侂胄擅权与开禧北伐

三、嘉定和议后奸臣史弥远擅权时期

第十三章 南宋晚期的腐朽统治与元灭南宋

第一节 南宋晚期的腐朽统治

一、理宗之立

二、作为傀儡的理宗前期

三、理宗亲政后的南宋政局

第二节 元灭南宋

一、傀儡皇帝宋度宗

二、元灭南宋

第十四章 南宋的社会经济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与租佃、雇佣关系的不平衡性

一、开垦荒地

二、兴修水利

三、建康府所属各县租佃、雇佣关系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节 矿冶业、铸钱业与其他手工业

一、衰减的矿冶业与铸钱业

二、兴盛的丝织业、制瓷业

第三节 商业、榷场与海外贸易

一、以临安为代表的南宋城市商业

二、从澉浦镇的发展管窥南宋乡村经济发展之一斑

三、榷场贸易

四、海外贸易

第四节 纸币“会子”及其他货币

一、铜钱与铁钱

二、国家发行的纸币“会子”

三、其他纸币

四、虚银本位纸币“银会子”

五、南宋末年的纸币“铜钱关子”

第十五章 南宋的行政制度、军事制度、法制、赋税和役法

第一节 精简机构 城市制度的变化

一、宰执官称的改变与省并机构

二、南宋的地方行政制度

三、厢坊制向隅坊(巷)制的转变 城市消防制度

第二节 变化了的南宋军事制度

一、御营司、三衙

二、地区性军事机构

三、南宋大军

四、南宋地方军(禁、厢军)与地方军事机构

第三节 南宋的法制与刑制

一、孝宗时期任法治国与南宋末年的“非法残民”

二、刑制

第四节 赋税和役法

一、预催、预借、经总制钱等

二、商税

三、南宋特有的“义役”

第十六章 南宋的学术与文化

第一节 宋学三大学派及事功学派

一、南宋初年秦桧与理学派的微妙关系

二、孝宗时的“百家争鸣”

三、理学的官方统治思想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文学、史学、绘画与石刻

一、文学

二、史学

三、绘画与石刻

第十七章 宋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 数学

第二节 天文学与历法

一、天文学

二、历法

第三节 物理学与化学

一、物理学

二、化学

第四节 医药学

一、药学

二、医方学

三、内、外、儿、产、眼、针灸等科

四、法医学

第十八章 宋代的教育与科举

第一节 教育

一、私学、书院

二、州、县学的兴起

三、太学的兴建与州、县学的扩展

四、三舍法

五、南宋的教育

六、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

七、科举改革与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 科举

一、宋初的科举

二、科举制度的改革

三、进士的分甲(等)

四、武举、童子举

第十九章 宋代官员任用的回避制度和执政官“官邸”(在任时居住)的创建

第一节 宋代官员任用的回避制度

一、亲族回避制度

二、地区回避制度

三、职务回避制度

第二节 执政官“官邸”(在任时居住)的创建

一、创建“官邸”的原因及“东府”、“西府”的建成

二、司马光改变了“东府”、“西府”的纯住宅性质

三、自蔡京以后权相不住“官邸”

四、南宋的“官邸”——“诸府”、“百官宅”等

第二十章 宋代的交通、邮传与轿子的产生

第一节 交通与邮传

一、交通

二、邮传(递铺)

第二节 轿子的产生

一、兜子与檐子(肩舆)

二、轿子的产生与发展

三、凉轿与暖轿

第二十一章 宋代社会生活与宗教

第一节 生活习俗与社会风俗

一、由席地而坐到使用高脚桌、椅、凳的转变

二、服饰 室屋

三、婚仪

四、丧俗

五、节庆

六、社会

第二节 曲艺、傀儡戏、(纸、皮)影戏、杂剧、杂技

一、曲艺

二、傀儡戏、(纸、皮)影戏、杂剧、南戏

三、杂技、魔术、相扑

四、乡镇艺人(江湖艺人)

第三节 宗教

一、佛教

二、道教

三、披带、剃度与度牒

后记

增订后记

辽金西夏史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上篇 辽金史

第一章 辽朝的建立

第一节 阿保机夺取汗位及称帝

一、八部联盟时期的契丹

二、阿保机取代痕德堇可汗

三、平息诸弟叛乱

四、“神册”建元与建立皇都

五、收编“山北八军”

第二节 契丹汗国疆域的扩大

一、征服北方诸部族

二、阿保机之死与德光嗣立

三、援立石晋及占领幽蓟

第三节 灭亡后晋的战争

一、灭亡后晋的战争

二、开封登基

三、德光北返

第四节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世宗兀欲即位

二、世宗“南伐”遇害

第二章 辽朝的兴盛

第一节 对中原政策的转变

一、穆宗继位与停止南伐

二、景宗放弃北汉与战略转变

三、圣宗时期韩氏地位的上升

四、澶渊之盟及其后的辽朝

第二节 辽朝的由盛而衰

一、兴宗与法天后的冲突

二、重熙增币

三、腐败滋长与国力衰微

第三节 辽中期的政治制度

一、辽的朝廷一一捺钵

二、北南臣僚会议

三、辽朝官制

四、蕃汉分治的法律制度

五、辽朝的军队和边防

第三章 辽朝衰亡与金朝建立

第一节 道宗及天祚时期的社会危机

一、各族人民负担加重

二、重元之乱与太子蒙冤

三、天祚嗣立

第二节 生女真与金朝

一、生女真完颜部

二、银牌天使和鹰路之战

三、阿骨打叛辽

四、金朝的建立

五、董庞儿起义与耶律余睹降金

六、辽宋关系的改变与宋金结盟

七、耶律淳称帝

八、天祚帝被俘

一、脱离天祚帝之后的大石政权

二、西辽的朝廷

三、西辽统治土著居民的方式

第四章 金灭北宋及对中原的间接统治

第一节 燕云交割与侵宋战争

一、宋金交涉

二、张觉事件

三、郭药师投降与金占燕山

四、女真侵宋战争

五、徽、钦被掳

第二节 金初的军队

一、金军的统帅制度

二、禁军

三、女真猛安谋克部族军

四、女真以外各族中的猛安谋克

五、金的汉军

六、乣军

第三节 金初对中原的间接统治

一、金初的朝廷

二、在汉地设立枢密院

三、傀儡政权

第四节 金熙宗确立中央集权

一、除掉权臣粘罕

二、废伪齐

三、诛宗盘和挞懒

四、行台尚书省与汉官党争

五、熙宗改行汉制及任用汉族士大夫

第五节 天眷官制

一、中央官

二、地方官

第五章 金朝巩固在北方的统治

第一节 迁都与南侵

一、海陵弑君自立

二、迁都与颁行新官制

三、罢废行台

四、南迁汴京与准备侵宋

五、撒八与窝斡领导的北方各族人民起义

六、东京兵变与完颜亮败亡

第二节 金朝的盛世

一、据中都以号令天下

二、恢复“旧疆”

三、缓和矛盾与加强法制

四、汉化与维持女真固有传统

五、“大定明昌之治”

六、李妃干政与继承危机

第六章 金的衰亡

第一节 卫绍王立废与蒙古威胁加剧

一、卫绍王即位与李妃被杀

二、蒙古兴起

三、胡沙虎之变

第二节 金朝南迁

一、傀儡皇帝

二、金、蒙和战与宣宗出逃

三、军民南渡

第三节 北方群雄

一、耶律留哥与蒲鲜万奴

二、九公封建

三、红袄军兴

四、北方“义军”的政治立场

第四节 金的灭亡

一、覆亡前夕的皇位危机

二、蒙古军南下与三峰山大战

三、崔立之变与汴京陷落

四、蒲察官奴之诛

五、宋、蒙联合灭金

第七章 辽、金的社会经济结构

第一节 契丹私有制的产生及辽代封建经济的特殊形式

一、契丹社会内部私有财产的出现

二、汉城和头下

三、客户与转户

四、辽朝皇家的私产一一诸宫卫

五、塞外的汉族地主

六、幽蓟地区的汉族地主

第二节 金代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一、金初以来的大规模移民

二、金上京地区封建生产关系的逐步确立

三、猛安谋克户占夺汉族百姓耕地

四、猛安谋克公有制解体及女真权贵封建化

五、百姓佃种官田与官田私有化

六、金朝境内各族人民的户等和身份

第三节 辽金的寺院经济

一、寺院的不动产及其经营方式

二、辽金“二税户”

第八章 辽金的重要经济领域

第一节 农牧业

一、辽代的农牧业

二、金代的农牧业

第二节 辽金时期的手工业

一、陶瓷

二、矿冶及金属加工

三、纺织业

四、制盐

五、印刷业

第三节 城市和商业

一、辽金的城市

二、辽宋及辽夏贸易

三、金宋贸易

四、辽金钱币

五、商税

第九章 文化及社会生活

第一节 科技与学术

一、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

二、天文与数学

三、医药卫生

四、语言文字之学

五、契丹及女真语言文字

六、教育

七、史学

第二节 宗教及儒学

一、契丹人的原始宗教

二、辽朝的佛教和道教

三、辽朝的占卜星象之学

四、金代的佛教

五、金代的道教

六、金代的儒学

第三节 艺术

一、绘画 书法

二、建筑 雕塑

三、乐舞 戏剧

四、文学

第四节 衣食住行与民俗

一、居室和墓葬形制

二、服饰

三、饮食

四、交通

五、婚丧习俗

六、岁时杂仪

七、竞技

下篇 西夏史

第十章 党项的兴起与夏州政权的建立

第一节 党项的兴起、族源及原居住地

一、党项的兴起、族源及原居住地

二、党项与隋、唐王朝的关系

第二节 党项的内徙及分布地区

一、党项的内迁及其分布

二、党项内徙后的社会与经济

第三节 党项夏州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一、党项拓拔部的崛起与夏州藩镇

二、党项夏州割据势力的发展

第四节 西夏建国前的准备

一、李继迁收复“故土”的斗争

二、李德明建立西夏王朝的准备

第十一章 西夏王朝的兴亡

第一节 西夏王朝的建立(景、毅、惠时期)

第二节 西夏王朝的兴盛(崇、仁时期)

第三节 西夏王朝的衰亡(桓、襄、神、献、末帝时期)

第十二章 西夏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 西夏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

一、西夏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二、西夏地方行政体制

第二节 西夏的军事制度

一、西夏军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二、西夏的军队数量、配置与兵种

三、西夏的军事法典

第三节 西夏的法律与监察制度

一、西夏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二、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三、西夏的监察制度

第十三章 西夏的经济制度

第一节 西夏的地理、自然条件与人口

一、地理与自然环境

二、西夏的人口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和牧业

一、农业生产

二、畜牧业生产

第三节 西夏的手工业、商业与对外贸易

一、手工业生产

二、商业与货币

三、对外贸易

第四节 西夏的社会经济制度

一、西夏的赋税与役法

二、党项与西夏社会形态研究述要

第十四章 西夏的宗教与文化

第一节 西夏的宗教信仰

一、原始宗教信仰

二、佛教

三、道教

第二节 西夏文化

一、语言和文字

二、文学、艺术

三、教育与科举

第三节 西夏科技

一、天文历法

二、冶金与纺织

三、医药卫生

第四节 西夏的风俗习惯与精神风貌

一、衣、食、住、行

二、婚姻与丧葬

三、社会精神风貌

第十五章 西夏与周边王朝及民族的关系

第一节 西夏与宋朝的关系

一、西夏王朝建立前李继迁、李德明与宋朝的关系

二、景宗、毅宗时期与宋朝的关系

三、惠宗、崇宗时期与宋朝的关系

四、西夏与南宋的关系

第二节 西夏与辽朝的关系

一、西夏王朝建立前李继迁、李德明与辽朝的关系

二、景宗、毅宗时期与辽朝的关系

三、惠宗、崇宗时期与辽朝的关系

第三节 西夏与金朝的关系

一、崇宗、仁宗时期与金朝的关系

二、桓宗至西夏国亡时与金朝的关系

第四节 西夏与吐蕃、回鹘、蒙古的关系

一、西夏与吐蕃的关系

二、西夏与回鹘的关系

三、西夏与蒙古的关系

附录一 辽金大事年表

附录二 西夏大事年表

元史

序言

第一章 蒙古族的起源

第一节 历史上的东胡诸部族

东胡

乌桓、鲜卑

室韦

第二节 蒙古部的西迁

第三节 辽金统治时期的蒙古草原

辽对蒙古草原的统治

金代的蒙古草原诸部

金朝对蒙古草原诸部的控制

第二章 12—13世纪初蒙古诸部的社会状况

第一节 经济生活

畜牧

狩猎

手工业

商业交换

农业

第二节 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

家庭

氏族、部落

部落联盟

第三节 阶级分化

草原氏族贵族

奴隶与属民(bo′ol孛斡勒)

平民

第四节 文化习俗

第三章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与大蒙古国的建立

第一节 成吉思汗的兴起

也速该之死与铁木真的童年

与札木合的联盟及十三翼之战

斡里扎河之战与泰亦赤兀部的败亡

阙奕坛之战与东蒙诸部的平定

班朱尼河之盟与克烈部的败亡

乃蛮的灭亡与蒙古草原的统一

第二节 大蒙古国的建立

一、国家制度的建立

千户授封制度

护卫军制度

法律的颁行与司法机关的建立

文字的创制

二、国家的扩展与巩固

西北邻部的降附

与旧氏族残余势力的斗争

第三节 对外侵掠

一、第一阶段(1205—1218年)

征西夏

侵金

西辽的灭亡

二、第二阶段(1218—1224年)

成吉思汗西征

木华黎经略华北

三、第三阶段(1224—1227年)

伐金

西夏的灭亡与成吉思汗之死

第四节 兀鲁思的分授与继承

第四章 蒙古国的继续扩张与发展

第一节 窝阔台合罕时期

一、窝阔台即位与汗权的发展

二、征服与扩张的继续(上)——灭金

灭亡金朝

与南宋的和战

征高丽

三、征服与扩张的继续(下)——拔都西征

不里阿耳(Bulghar)的残灭

斡罗思(Orus)的征服

进掠波兰与匈牙利

四、蒙古在北部中国和中、西亚地区的统治

对北部中国的统治

对中、西亚地区的统治与经略

五、贵由汗的短暂统治

贵由即位与黄金氏族内部矛盾的加剧

招徕吐蕃

第二节 蒙哥汗时期

一、汗位的争夺

蒙哥即位

叛乱的镇压

二、统治措施

中央政权的强化

行省的设置与亲王出镇

括户、治赋与分封

宗教的利用与宗教辩论大会的举行

三、忽必烈对汉地的经略

崇儒揽士

并大理

军政设施

营建开平府

与蒙哥的矛盾

四、第三次大规模的西征——旭烈兀西征

灭亦思马因

阿拔斯王朝的灭亡

入侵叙利亚

五、蒙哥的南侵和他的死

第三节 蒙古国时期草原社会的变化

第五章 元朝的建立

第一节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及李璮叛乱的平定

一、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

即位开平

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战

阿里不哥的败降

二、诸汗国的分立

三、李璮的叛乱

第二节 封建专制王权的建立

汉法的采行

蒙汉杂糅的政治制度及其实质

八思巴蒙古字的创制

第三节 大都的营建

大都的兴建

两都制度与上都概况

第四节 社会经济的恢复

奖励发展生产

严禁侵民伤稼

广兴屯田

第五节 蒙、汉、色目官僚集团的倾轧与斗争

蒙、汉、色目官僚集团的形成与矛盾

阿合马的攫权征利与官僚集团间的斗争

第六章 全国的统一

第一节 灭亡南宋

伐宋的准备

攻占临安

闽广川蜀的平定

第二节 与西北、东北诸叛王的斗争

海都的叛乱与窝阔台汗国的兴起

昔里吉之叛

乃颜之乱

第三节 为巩固全国大统一的诸措施

一、巩固统一的诸政治措施

地方统治机构的完备

民族压迫政策的新发展

制历与纂修《一统志》

驿站制度的发展

二、军事镇戍

三、经济政策

四、大统一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至元中后期朝政的升沉

一、阿合马擅权

阿合马的苛政

大都暴动

二、真金预政和他的死

真金预政

卢世荣主政失败与真金之死

三、桑哥执政与皇位继承

桑哥与尚书省的复设

完泽任相与皇位继承人的确定

第五节 对外侵掠战争

高丽

日本

安南

缅国

占城

爪哇

第六节 至元中后期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宋被灭期间人民的反抗斗争

至元后期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七章 统治制度(上)

第一节 宫阃制度与贵族特权组织

忽里台制度

分封投下制度

斡耳朵制度

怯薛制度

第二节 民族压迫政策

第三节 官 制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基层设置

官吏的选举和铨叙

第四节 户籍、赋役与财经制度

户籍制度

赋税差役制度

徭役

经理与助役

课程

钞币制度

第八章 统治制度(下)

第一节 军事制度

军户与奥鲁

宿卫军制度

镇戍军制度

屯田

第二节 驿站制度

第三节 刑法制度

第四节 儒学的利用

第九章 社会经济

第一节 大统一、多民族经济、文化共同体系的发展与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一、民族杂居

二、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人口

赋入

文化教育

第二节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概况

一、农业

荒地的开垦

排水造田与水利灌溉方面的成绩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工具、耕作技术和作物品种的交流与推广

二、畜牧业

三、手工业

丝织业

棉纺织业

印染业

毡罽业

武器

印刷术

瓷器业

酿造

四、商业交通

交通

商业和城市

国外贸易与交通

第十章 社会阶级与结构

第一节 社会阶级关系

一、系官田土

二、地主阶级

蒙古贵族地主

北方汉人地主

南人地主

寺观地主

三、商人与高利贷者

四、农民

五、手工匠

六、驱奴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

一、宗族

二、家庭

三、婚姻

第十一章 中期的政治概况

第一节 成宗铁穆耳统治时期

成宗之立

朝政概况

与察合台、窝阔台汗国的战争

用兵西南

第二节 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剌统治时期

成武授受之变

武宗朝的政治

仁宗的政治兴革

英宗之立与南坡之变

第三节 从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到顺帝妥懽帖睦尔的初年

泰定帝的统治

两都争战与明宗之死

文宗统治时期

顺帝初年的政治概况

第四节 人民的反抗斗争

刘季起义

陈空崖起义

段丑厮起义

阿失歹儿起义

蔡五九反抗

园明和尚起义

赵丑厮、郭菩萨谋反

朱光卿、聂秀卿起义

棒胡起义

彭莹玉、周子旺起义

范孟谋反

盐徒郭火你赤起义

第十二章 元末人民大起义

第一节 元末社会总危机的形成

一、统治机制的总溃烂

二、人民反抗斗争的蜂起

三、白莲教的发展与传播

四、河防工程与大起义的引发

第二节 人民大起义的爆发 [1440]

一、起义军的蜂起

刘福通领导的东系红巾军

芝麻李领导的徐州红巾军

徐寿辉领导的西系红巾军

起义在襄、邓地区的南、北琐红巾军

张士诚起义泰州

方国珍起义浙东

二、元军的围剿与镇压

第三节 起义军的发展与刘福通北伐

一、诸部起义军的再起与发展

龙凤政权的建立

天完政权的再起

大周政权的发展

朱元璋进据集庆

二、刘福通的北伐与失败

定都汴梁

西路

东路

中路

龙凤政权的溃败

三、陈友谅建大汉政权

四、明玉珍据四川

五、从大周政权到东吴的演变

六、方国珍在浙东的割据

七、陈友定据八闽

八、朱元璋西吴政权的发展

第四节 在人民大起义冲击下的元朝

一、妥懽帖睦尔政权的腐朽与内部倾轧

朝廷的腐朽与竭蹶

内争与倾轧

二、地方军阀的壮大与混争

人民大起义中地主阶级的动向与地主武装的发展

朝廷的党争与地方军阀的混战

第五节 朱元璋统一诸部与元朝的灭亡

一、并陈友谅

二、平张士诚

三、北伐与元朝的灭亡

四、平定浙、闽、两广及四川

平定方国珍

平定陈友定

平定两广

灭夏

第十三章 文 化

第一节 哲学思想

一、理学的北传及其在全国统治地位的确立

金代的儒学简况

理学的北传

理学在全国的广泛传播

程朱理学在全国学术思想领域内统治地位的确立

文庙规制的确定

二、理学的派衍与朱陆调和

许衡及其以躬行践履为准的正统派

北方的理学别派刘因

南方理学及其巨擘吴澄

陆学的流传与朱陆和会的发展

第二节 宗 教

一、佛教

喇嘛教

禅宗

白云宗

糠禅(头陀教)

二、道教

全真教

真大道教

太一教

正一教

三、伊斯兰教的传播

四、基督教的传播

五、三教归一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史 学

辽、金、宋三史的修撰

《元朝秘史》

胡三省的《资治通鉴注》与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第四节 文学艺术

一、元曲

散曲

杂剧

南戏

二、散文诗词

三、绘画书法

第五节 科学技术

一、农学

二、医学

三、天文历数

四、地理勘测

五、机械制造

六、水利工程

七、数学

第十四章 与外国的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

第一节 与宗藩之国的关系

与察合台汗国的关系

与伊利汗国的关系

与钦察汗国的关系

第二节 与毗邻诸国的关系

高丽

安南

第三节 与海外诸国的关系

日本

占城、真腊

南海诸国

第四节 与欧洲、非洲国家的交通

加宾尼与鲁不鲁乞的出使蒙古

马可·波罗来华

罗马天主教士在中国

斡多里克的旅华报告

与非洲的交通及伊本·拔都他游记

附录:元大事年表

明史(上、下)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目录

明史(上)

《明史》序

第一章 元末农民大起义和明朝的建立

第一节 元朝后期的腐朽统治和严重的社会危机

一、剧烈的土地兼并和农民的沉重负担

二、民族压迫政策

三、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政治的腐朽

第二节 大起义的爆发

一、大起义的前奏——赵丑厮、郭菩萨和棒胡、彭和尚等的起义

二、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和龙凤政权的建立

三、彭莹玉、徐寿辉领导的蕲黄红巾军和天完政权的建立

四、李二、赵均用、彭大红巾军的起义

五、张士诚和方国珍的起义

六、韩林儿、刘福通红巾军的北伐

第三节 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和建立明朝

一、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和江南政权的建立

二、江南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三、江南政权所推行的政策

四、并吞陈友谅、张士诚和平定方国珍

五、南平闽广和北伐中原

六、明王朝的建立和元末农民起义的意义

第二章 明初全国统一的完成明太祖的治国政策

第一节 全国统一的完成

一、山西、陕西等地的平定

二、对蒙古的用兵

三、平定四川

四、平定云南

五、对东北地区的统一

第二节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

一、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

二、创建卫所和军制

三、荐举、学校和科举

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五、《明律》和《大诰》的制定

六、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七、限制和迁徙旧豪族地主

第三节 洪武时期的经济政策

一、户籍和赋役制度的建立

二、奖励开荒、实行屯田和兴修水利

三、工商业政策和大明宝钞的发行

第三章 从永乐到宣德治国政策的演变

一、靖难之役

二、削除藩王兵权和继续垦荒屯田

三、兴修水利和治理运河

四、迁都北京

五、“仁宣之治”

第四章 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民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第一节 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农业

二、手工业

第二节 明初农民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一、农民的痛苦生活

二、广东、广西和福建的农民起义

三、江西、湖广地区的农民起义

四、四川、陕西的农民起义

五、山东唐赛儿起义

第五章 明初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经营和管理

一、与蒙古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的关系

二、西北卫所的设置

三、对西藏的管理

四、对东北地区的经营和管理

第六章 明初的中外关系和郑和远航亚非各国

一、与日本的友好关系

二、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交往

三、对安南的战争

四、与中亚帖木儿帝国的关系

五、郑和远航亚非各国

第七章 明中期的政治(上)

第一节 王振专权和“土木之败”

一、王振专权

二、麓川用兵

三、瓦剌的兴起及其南扰

四、土木之败

第二节 于谦和北京保卫战

一、刷新内政,加强战备

二、北京保卫战

三、继续整饬武备和朱祁镇南归

第三节 英宗复辟和曹石之变

一、更换皇太子

二、英宗复辟和于谦被害

三、曹吉祥、石亨的专权乱政

第四节 成化年间宦官势力的继续发展

一、成化以前宦官权势的逐步增长

二、成化时期的宦官权势

第八章 明中期的政治(中)

第一节 弘治“中兴”

一、斥逐奸邪,任用贤能

二、广开言路

三、改良政治

四、政治改良的局限性

第二节 明武宗的腐朽统治

一、刘瑾专权和寘鐇之乱

二、除掉刘瑾后的明武宗

三、朱宸濠之乱和明武宗之死

第三节 从正统到正德年间的农民起义

一、剧烈的土地兼并和残酷的封建剥削

二、几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

第九章 明中期的政治(下)

第一节 社会矛盾继续发展的嘉隆时期

一、嘉靖初年的锐意求治

二、大礼议

三、爱方术,好祥瑞

四、刚愎自用的明世宗和嘉靖朝的首辅

五、严重的财政危机

六、人民的反抗斗争和兵变

七、隆庆时期的政治

第二节 从嘉靖中期到万历初年的改革活动

一、嘉靖中、后期的改革活动

二、海瑞、高拱等人的改革活动

三、张居正出任首辅

四、张居正改革

五、张居正改革的作用

第十章 明朝中期的民族关系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明朝中期的民族关系

一、明朝政府与蒙古族的关系

二、西藏与内地的茶马贸易及黄教的兴起

三、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第二节 中国人民反抗倭寇、葡萄牙殖民者的斗争

一、倭寇的侵扰及抗倭战争的胜利

二、抗击葡萄牙殖民者的斗争

第十一章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一、注意综合经营

二、兴修水利工程

三、改革工具提高技术

四、粮食作物品种增多

五、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的空前提高

一、棉纺织业继续前进

二、丝织业达到新高度

三、陶瓷业产品精美,名家辈出

四、造纸业的进步

五、印刷工艺的改进

六、矿冶业成就突出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繁荣

一、商品生产的扩大

二、各地的商业往来和商业中心区的广泛出现

三、城市的繁荣和市镇的兴起

四、集市庙会贸易

五、商业资本的活跃

六、商品种类众多

七、对外贸易的发展

八、以银为主、铜币为辅的货币制度的形成

九、商品经济发达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及其出现的标志

二、明中叶以前偶发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单位

三、明代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四、明代中、后期各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

五、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及其发展缓慢的根源

第十三章 明代中、后期的阶级状况(上)

第一节 皇室

一、全国最大的一家地主

二、皇帝的专制独裁空前加强

三、宫女和宦官

四、生活糜烂荒淫

五、皇庄和皇店

第二节 贵族

一、诸王和公主

二、功臣和外戚

第三节 地主

一、缙绅地主

二、寺院地主

三、庶民地主

第十四章 明代中、后期的阶级状况(下)

第一节 工商业者

一、大商人

二、小商人

三、小手工业者

第二节 农民

一、自耕农

二、佃农

三、佃仆及钦赐佃户

第三节 佣工和奴婢

一、佣工

二、奴婢

明史(下)

第十五章 明朝后期的政治(上)

第一节 长期怠政与官曹空虚

一、名副其实的专制君主

二、昙花一现的励精图治

三、万历十四年以后的长期怠政

四、人滞于官与官曹空虚

第二节 压抑不住的谏诤风气及官吏中的党派纷争

一、基本情况

二、万历二十九年以前的争国本及两派斗争

三、首辅沈一贯对正直官吏的打击与乙巳京察

四、东林党与宣昆齐楚浙诸党的斗争

五、梃击案与丁巳京察

第三节 明神宗的大肆挥霍和流毒全国的矿监税使

一、挥霍浪费的主要表现

二、传索帑金

三、矿监税使的派出

四、矿监税使的搜刮手法

五、矿监税使搜刮的经济后果

六、群臣的劝谏

七、地方官与矿监税使的冲突

八、各地反对矿监税使的民变和兵变

九、万历三十三年后开矿榷税政策的变化

第四节 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和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吏治败坏

二、军队腐朽

三、财政吃紧

四、赋税加重

五、势豪骄横

六、人民群众痛苦不堪

七、反封建斗争经常发生

第十六章 明朝后期的政治(下)

第一节 泰昌、天启年间的政争和魏忠贤专权

一、光宗在位和红丸案

二、熹宗即位和移宫案

三、“众正盈朝”

四、魏忠贤集团的形成

五、杨涟怒上二十四罪疏和魏忠贤的反击

六、魏忠贤集团的黑暗统治

七、熹宗之死和魏忠贤自杀

八、人民群众的反封建起义和兵变

第二节 明思宗挽救明朝的努力及其失败

一、锐意求治的皇帝

二、急于求成和重典绳下

三、虚荣、刚愎自用与奸佞之进

四、疑心重重,重用宦官

五、士大夫的门户纠纷继续存在

六、文官武将大肆贪污

七、赋税加派重到极点

八、两极分化空前加深

第十七章 明后期中央政府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第一节 蒙古族

一、黄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

二、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兴亡和喀尔喀部归附后金

三、漠西额鲁特蒙古和《卫拉特法典》

四、和硕特部顾实汗进入西藏

第二节 宁夏哱拜的叛乱

一、哱拜的身世及叛乱经过

二、叛乱的平定

第三节 播州土司杨应龙的反叛和平定

一、播州的土司制度

二、杨应龙的叛乱

三、叛乱的平定及播州地区“改土归流”

第四节 “奢安之乱”

一、奢崇明的叛乱

二、安邦彦的叛乱和进围贵阳

三、奢安联兵及其被平定

四、奢安之乱的性质

第十八章 满族的兴起和后金的扩展(上)

第一节 满族的兴起

一、满族的先世

二、建州三卫的设置和海西四部

第二节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海西女真和后金政权的建立

一、建州左卫努尔哈赤的崛起

二、军政机构建设与后金政权的建立

三、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和萨尔浒之战

四、 熊廷弼经略辽东和辽沈失陷

五、袁崇焕和宁远保卫战

第三节 满族社会的发展

一、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

二、努尔哈赤时期满族的阶级关系

三、满族社会的封建化

第十九章 满族的兴起和后金的扩展(下)

第一节 汗位之争和皇太极即位

一、汗位之争

二、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

三、皇太极即位

四、后金政权的进一步封建化

五、满族社会的进一步封建化

第二节 明清间的和战与清兵进关

一、明清间的相持和议和

二、宁锦之役

三、袁崇焕冤死

四、皇太极称帝和清军远袭京师

五、松锦决战

六、松锦之役后的明清关系

第二十章 明后期的中外关系

第一节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和郑成功收复台湾

一、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二、荷兰殖民者对台湾人民的残酷统治

三、台湾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四、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节 华侨与东南亚人民的友谊和共同反对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一、华侨与东南亚人民的友好关系

二、华侨和东南亚人民共同反抗西方殖民者

第三节 中朝人民的友谊和联合抗日

一、中朝人民的友谊

二、日本丰臣秀吉发动对朝鲜的侵略和中朝联合抗日

第四节 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和中西文化交流

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

二、中西文化交流

三、中国儒家典籍的西传及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推翻明朝北京中央政权的农民大起义

第一节 大起义的爆发及其初期阶段

一、大起义爆发于陕西的原因

二、大起义的酝酿和爆发

三、崇祯三、四年的战局

四、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早期活动

五、起义军活动地区的转移和初期阶段的结束

第二节 起义活动范围扩大后的双方相持

一、大起义中期的基本特点

二、转战豫楚川陕与“车箱困”

三、兵锋东指与焚皇陵

四、洪承畴关中围剿计划的失败

五、高迎祥被俘黑水峪

六、明政府对付起义军的新措施和起义低潮的出现

第三节 起义的高潮阶段

一、起义高潮阶段的到来

二、闯、献两部分战南北

三、李自成起义军在北京

第二十二章 南明政权及农民军余部的拥明抗清

第一节 弘光政权

一、福王即位于南京

二、连绵不断的内部纷争

三、“相公止爱钱,皇帝但吃酒”

四、错误的“联清灭顺”方针

五、弘光政权的覆灭

第二节 退出北京后的大顺政权

一、晋冀鲁豫地区原明朝官绅的叛变活动

二、永昌元年五六月大顺政权巩固山西的努力

三、永昌元年七月至九月的顺、清战局

四、怀庆之役、潼关失守与放弃关中

五、李自成牺牲九宫山

六、大顺政权退出北京后遭到失败的原因

第三节 公元1645年下半年至1646年冬季的明、清斗争形势

一、概述

二、浙东鲁王政权

三、福建唐王政权

四、大顺军余部拥明抗清的开始

第四节 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

一、张献忠占领四川

二、大西政权的建立

三、大西政权的几项政策

四、明朝残余势力的抵抗和反扑

五、明朝在川的残余势力更加猖狂

六、张献忠残酷报复

七、放弃成都,出走川北

八、清兵偷袭和张献忠的牺牲

第五节 公元1651年前的永历政权和大西军余部

一、公元1651年前的永历政权

二、大西军余部占据云南及秦王封爵之争

第六节 大西军余部的失败和永历政权的灭亡

一、大西军余部与清兵的激烈冲突及孙李矛盾的发展

二、到达安龙后的永历帝及李定国迁之入滇

三、孙可望叛变降清和清兵入滇

四、永历政权的覆灭和李定国之死

第七节 郑成功抗清和坚持永历年号的台湾郑氏集团

一、郑成功抗清队伍的兴起

二、拒绝招降,英勇奋斗

三、郑成功与永历帝、李定国的交往

四、郑成功之死及其后的台湾郑氏政权

第二十三章 明代的哲学、史学、地理学和宗教

第一节 哲学思想

一、明初期程朱理学的统治

二、明代心学的前驱——陈献章

三、王守仁的心学及其社会政治思想

四、“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及“泰州学派”

五、李贽的进步思想

六、罗钦顺、王廷相的反理学斗争

第二节 史学和地理学

一、官修史书

二、私家修撰的当代史书

三、私家修撰的前代史书

四、明代的地图、地理学和地方志

第三节 宗教

一、道教

二、佛教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文学艺术

第一节 诗文

一、明初诗文的师古风格和“台阁体”

二、拟古派和唐宋派

三、公安派和竟陵派

第二节 小说

一、长篇小说

二、短篇小说《三言》、《二拍》

第三节 戏曲

一、杂剧

二、南戏和元末明初的传奇

三、昆腔的兴起

四、梁辰鱼和《浣纱记》

五、汤显祖和晚明戏曲

六、朱载堉创建“新法密率”

第四节 绘画与雕塑

一、绘画

二、雕塑

第二十五章 明代的科学技术

一、建筑

二、商业数学和珠算

三、医药学

四、明朝晚期四大科学家及其著作

第二十六章 明代的图书事业

第一节 图书的刊刻和收藏

一、刻书业的发达和写本书

二、图书的收藏和流通

第二节 类书和丛书的编纂

一、卷帙空前浩繁的大类书——《永乐大典》

二、种类繁多的私修类书

三、丛书的编纂

结束语

附录:明史大事年表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清史(上、下)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目录

上编

绪论

一、要研究清代的全史

二、研究清史的意义

三、清史研究的发展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清史研究

五、关于本书的编写

第一章 满族的祖先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自然概貌

第二节 明代以前的满族先世

一、肃慎 挹娄 勿吉 靺鞨

二、辽金元时期的女真族

第三节 明代的女真

一、奴儿干都司

二、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

三、贡市和边关

四、明代女真族的社会经济形态

第二章 努尔哈赤的兴起与后金政权的建立

第一节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和后金政权的建立

一、努尔哈赤起兵

二、统一女真各部

三、创立八旗制度 建立后金政权

第二节 萨尔浒之战及辽沈地区之战

一、萨尔浒之战

二、辽沈地区的战役

三、辽东人民反抗后金的斗争

四、宁远之役和努尔哈赤之死

第三节 满族封建制的确立和发展

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三、封建主义上层建筑的建立

第三章 皇太极时期后金(清)政权的发展与强大

第一节 皇太极初期的内外政策及第一次侵朝之役

一、即位及其内外政策

二、第一次征朝鲜之役

三、与袁崇焕的议和活动

四、锦州宁远之役

第二节 皇太极对漠南蒙古的统一

第三节 松锦的军事相持与几次深入腹地的斗争

一、己巳之役及其影响

二、大凌河之役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之投降后金

三、皇太极称大清皇帝与第二次进攻朝鲜

四、丙子、戊寅再次深入内地

五、松锦之战与第一次明清议和之失败

六、第四次深入内地的壬午之役

第四节 皇太极的改革与后金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封建化

一、鼓励增殖人口与限制满洲贵族利益

二、政治方面的改革与加强中央集权

三、建立蒙古、汉军八旗

四、对藏传佛教的利用和限制

第四章 清军入关与统一中国

第一节 多尔衮与清兵入关

一、多尔衮决定入关的原因

二、范文程和清军入关的策略

三、吴三桂降清

四、迁都北京

第二节 清初的统治政策及其对汉族与其他民族的压迫

一、笼络汉族地主阶级

二、减轻人民负担,改革明朝弊政

三、剃发令的颁行

四、清初的圈地

五、投充与逃人法

第三节 清军入关后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一、北方人民的抗清斗争

二、福王在南京即位及江南人民的抗清斗争

三、鲁王、唐王政权的建立及浙、闽人民的抗清斗争

四、大顺农民军的联明抗清斗争

五、大西军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

六、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及其收复台湾

第五章 清朝入关后的制度及满洲习俗的演变

第一节 清代的统治机构

一、议政王大臣会议

二、议政王大臣会议之外的中央机构

三、地方政府机构

四、科举、特科和八股文

第二节 清代的军制

一、八旗兵

二、绿营兵

三、八旗兵和绿营兵的薪给及其腐败

第三节 入关后的八旗制度

一、上三旗的确立

二、八旗的生计

第四节 清代的内务府和宦官势力的衰落

一、包衣和内务府

二、清初宦官制度的变化

三、内务府的组成及其影响

第五节 清初满族的风俗及其特色

一、清初通婚政策

二、选秀女之制

三、渔猎

四、祭告

五、祭堂子

六、丧葬

七、殉死

八、婚嫁

九、衣冠

第六章 康熙时期的政治斗争与经济恢复

第一节 康熙时期的政治斗争

一、四大臣之辅政

二、三藩之乱的平定

三、台湾的统一

第二节 清代的各类庄田

一、内务府庄田

二、宗室庄田

三、八旗官兵庄田

第三节 清初的垦荒与治河

一、垦荒

二、治河

第七章 清初经营边疆和巩固统一的战争

第一节 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一、俄人东来

二、雅克萨之战

三、尼布楚条约

第二节 准噶尔部上层分子的叛乱及其平定

一、厄鲁特蒙古四部

二、准噶尔部的兴盛

三、噶尔丹的扩张与败亡

四、在青藏与准噶尔的战争

第三节 明末清初的耶稣会士

一、明末的耶稣会士

二、顺康时期的耶稣会士

第八章 雍正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第一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一、康熙末年皇储之废立

二、清世宗继位和储位密建法的创立

三、削弱诸王旗主的势力

四、打击“朋党”

五、军机处的设立

第二节 赋役制度的改革

一、清初的田赋和丁役

二、“摊丁入亩”

三、耗羡归公与养廉银制度

第三节 西南地区改土归流

一、清代的土司制度

二、改土归流

三、改土归流的影响

第九章 清高宗继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一节 清高宗继位及其对边疆地区的经营

一、清高宗继位

二、准部上层分子叛乱的彻底平定和伊犁将军的设置

三、对回部的战争

四、土尔扈特的回归

五、对大、小金川的用兵

六、驻藏大臣的设置和《藏内善后章程》

七、我国现有疆域的进一步奠定

第二节 清代前期边疆地区的开发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一、边疆地区的开发

二、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

第十章 清朝前期封建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第一节 封建经济的繁荣

一、农业

二、手工业

三、商业贸易

第二节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一、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

二、使用雇工进行商品生产的作坊或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三、农业生产中雇佣关系的发展

四、包买主的活跃

五、经营地主的出现

六、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和封建势力的束缚

七、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第十一章 清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第一节 社会矛盾的趋向尖锐和封建统治危机的逐渐出现

一、人口激增和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二、土地兼并的加剧

三、高利贷盘剥

四、政治腐败与财政拮据

五、大兴文字狱

六、禁毁图书

第二节 各族人民起义

一、山东王伦起义

二、甘肃回民起义

三、天地会和台湾林爽文起义

四、湘黔苗民起义

第十二章 封建社会日趋衰败的嘉庆、道光时期

第一节 政治经济概况

一、腐败的政治

二、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激化

三、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

四、军队腐化,国防废弛

第二节 嘉道时期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川楚陕白莲教起义

二、北方天理教起义

第十三章 对外关系

第一节 清朝与亚洲各国的关系

一、与朝鲜的关系

二、与日本的关系

三、和缅甸的关系

四、清朝和暹罗的关系

五、中越关系

六、与廓尔喀的关系

七、与南洋诸国的关系及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第二节 清朝与沙皇俄国的关系

一、中俄恰克图条约的签订

二、东正教在中国的罪恶活动

第三节 反对西欧北美殖民者的斗争

一、英、法等殖民者向中国的扩张

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三、清政府同英国的交涉和冲突

四、鸦片走私和白银外流

五、反对鸦片走私的斗争

第十四章 鸦片战争前清代的文化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

一、天文历算

二、气象学

三、农学

四、土木建筑

第二节 考据学、史学和地理学

一、考据学

二、历史编纂学

三、地理学

第三节 文学和艺术

一、小说

二、诗歌和散文

三、戏曲

四、绘画

第四节 哲学政治思想和宗教

一、地主阶级的正统哲学一一孔孟之道、程朱理学

二、清初三大思想家

三、清前期的其他进步思想家

四、清代的宗教

第五节 类书和丛书

一、类书

二、丛书

后记

新版后记

下编

第一章 道光朝后期社会的新变动

第一节 鸦片战争

一、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二、鸦片战争的经过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社会政治经济的新变动

一、一系列主权开始丧失

二、社会经济的新变化

三、广州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第三节 思想界的新动向——从“夷夏之防”到“师夷长技”的历史转变

一、传统的“夷夏之防”

二、开眼看世界思潮的涌动

三、从“夷夏之防”到“师夷长技”

第二章 咸丰朝之内忧与外患(上)

第一节 咸丰帝嗣位

一、道光帝在立储问题上举棋不定

二、皇四子师傅杜受田的谋略

三、奕詝登上皇帝宝座

第二节 咸丰朝之初政

一、下诏求言求贤

二、任用“智囊”

三、咸丰朝之两大狱

四、整顿财政

第三节 咸丰朝军事与经济制度初次变革

一、湘军崛起

二、创设厘金制度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

一、金田起义与定鼎金陵

二、太平天国的制度与政策

三、各地各族人民响应太平天国

第五节 天京内讧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一、天京内讧与太平天国形势急转直下

二、三河战役

三、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四、开辟江浙

五、救援安庆与陈玉成败亡

第三章 咸丰朝之内忧与外患(下)

第一节 英法联军之役

一、修约交涉与战争借口

二、广州之役

三、大沽口之役

四、英法联军入京与圆明园被焚掠

五、中俄交涉与中国大片领土丧失

第二节 辛酉政变与太后垂帘听政制度确立

一、宫廷矛盾与政治派别

二、辛酉政变

三、太后垂帘听政

四、太后立威诛大吏

第四章 同治中兴(上)

第一节 同治帝嗣位

一、唯一的皇子

二、咸丰帝遗诏与顾命八大臣

三、载淳登极

第二节 同治朝政府机构初次变革

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立

二、南洋通商大臣与北洋通商大臣设立

三、总税务司署成立

第三节 太平天国灭亡与各地起义平息

一、“合作政策”与“借师助剿”

二、中外“联军”攻取江浙

三、湘军攻占金陵

四、中原战火暂时停息

五、平定西南与用兵西北

第五章 同治中兴(下)

第一节 洋务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一、洋务思潮的起始阶段

二、洋务思潮的大发展阶段

三、洋务思潮的成熟阶段

第二节 近代新式军事工业兴起

一、江南制造总局

二、福州船政局

三、天津机器局

四、金陵机器局

第三节 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初步解体

一、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在一些地区初步分离

二、某些手工业部门的衰落

三、农产品商品化的有限发展

第四节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与新阶级的产生

一、投资者及其资本来源

二、官督商办企业

三、商办企业

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第五节 同治帝亲政

一、慈禧太后罢黜奕■

二、同治帝亲政

三、诛杀安德海

第六章 光绪朝社会的急剧变化与重大变革(上)

第一节 光绪帝入承大统

一、出生在醇王府

二、同治帝崩逝与载湉入承大统

三、太后再度垂帘听政与训政

四、光绪帝大婚与亲政

第二节 光绪朝边疆告警

一、东南海疆危机与台湾设省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与中俄伊犁交涉

三、“马嘉理案”与《中英烟台条约》签订

四、中日朝鲜问题交涉

第三节 中法战争

一、法国在越南建立基地及其侵华野心

二、中法战争经过

三、清廷不败而败

第四节 中日甲午战争

一、中日甲午战前之形势

二、中日甲午战争经过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与三国干涉还辽

四、中国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第五节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帝国主义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

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三、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

第六节 瓜分狂潮的余波

一、日俄战争与战后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二、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与《中英续订藏印条约》签订

三、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深

第七章 光绪朝社会的急剧变化与重大变革(中)

第一节 光绪朝政府机构重大变革

一、外务部

二、农工商部

三、学部

四、民政部

五、度支部

六、邮传部

七、法部

八、大理院

九、修订法律馆

十、陆军部

十一、海军部

十二、军咨府

十三、理藩部

十四、会议政务处

十五、典礼院

十六、宪政编查馆

十七、新内阁

第二节 光绪朝军事制度重大变革

一、勇营改防军

二、新式陆军

三、新式海军

四、军制的重大变革与编练新军

第三节 光绪朝学制重大变革

一、废除科举制度

二、壬寅学制

三、癸卯学制

第四节 光绪朝司法制度重大变革与法律的制定

一、司法制度重大变革

二、刑律

三、民律

四、商律

第五节 光绪朝经济发展状况

一、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二、民营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三、银行业兴起

四、房地产业肇兴与旅游的发展

第八章 光绪朝社会的急剧变化与重大变革(下)

第一节 维新思潮发生与发展

一、维新思潮的酝酿

二、维新思潮的产生

第二节 戊戌变法

一、维新运动的发端

二、维新运动的高涨

三、百日维新

四、戊戌政变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

一、反洋教运动不断高涨

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政府宣战

四、京津军民抗击八国联军

五、义和团运动失败

六、《辛丑条约》与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 革命思潮发生与发展

一、革命思潮萌发

二、革命思潮勃兴

第五节 辛亥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广大群众的反抗斗争与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二、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三、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四、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五、同盟会领导及其影响下的武装起义

第六节 社会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慈善事业

二、衣食住行的变革

三、妇女解放的呼声与婚姻家庭变革

第九章 同治、光绪朝的中外关系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

一、帝国主义对清政府的控制及对中国政治的干涉

二、中外贸易

第二节 外交

一、中外互设使馆

二、中外互设领事馆

第三节 宗教与教育

一、外国传教士在华的传教活动

二、教会在华开办学校

三、著名教会大学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新闻出版

一、晚清外人编著与翻译出版的主要科学技术著作

二、外国人在华的创办报刊活动

三、外人在华创办的主要出版机构

第五节 医药卫生与慈善事业

一、传教士举办医疗卫生事业

二、传教士举办慈幼事业

三、教会救济事业

第十章 宣统朝之穷途末路

第一节 宣统帝嗣位

一、醇王府的第二位皇帝

二、荣禄的外孙

三、三岁孩提登极的闹剧

第二节 宣统朝之对外政策

一、对日妥协

二、美日俄在中国东北的争夺与清政府试图“联美制日”

三、借款与出卖利权

第三节 立宪运动与迟到的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加速

一、清政府预备立宪与立宪派形成

二、谘议局与资政院设立

三、开展地方自治

四、国会请愿运动

五、合法政党之建立

六、资政院开议

七、《重大信条十九条》制定

第四节 辛亥革命高潮与清王朝灭亡

一、黄花岗起义与广大群众反抗斗争高潮

二、保路风潮

三、武昌起义与湖北军政府成立

四、全国各地响应

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与中国半封建社会形成

六、南北议和与袁世凯窃国

七、袁世凯逼宫与清帝退位

第十一章 晚清文化(上)

第一节 晚清文化概论

一、晚清文化从古代走向近代的动因

二、晚清文化从古代走向近代的历程

三、晚清文化之特点

四、晚清文化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 教育与学校

一、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时期的教育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三、维新派的教育改革

四、革命派的教育改革

五、留学生运动

六、晚清中国自办的著名大学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

一、近代数学

二、近代天文学

三、近代物理学

四、近代化学

五、近代地学

六、近代生物学

七、近代技术科学

八、晚清著名科学家

九、科学团体

第四节 哲学、伦理学、佛学与诸子学

一、哲学

二、伦理学

三、佛学

四、诸子学

第五节 经济学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

二、太平天国时期的经济思想

三、洋务运动时期的经济思想

四、维新运动时期的经济思想

五、辛亥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

六、“五四”前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

第六节 历史学与考古学

一、历史学

二、有关史料

三、考古学

第七节 舆地学与方志学

一、舆地学

二、方志学

第十二章 晚清文化(下)

第一节 文学与艺术

一、诗歌

二、词

三、散文

四、诗集、词集与散文集

五、小说

六、音乐

七、绘画与书法

八、近代建筑艺术的引进与发展

九、戏曲与电影

十、文艺理论著作

第二节 新闻与出版

一、中国人自办的主要报刊

二、通讯社

三、中国人创办的出版与发行机构

第三节 图书、档案与博物

一、图书馆学与目录学

二、晚清所建重要图书馆

三、清代档案

四、晚清创建的主要博物馆

第四节 医药卫生与体育

一、晚清中医药学的研究

二、晚清临证医学

三、晚清医药学方剂学的成就

四、医药卫生事业

五、体育

六、体育团体

第五节 丛书、类书与工具书

一、丛书

二、类书

三、工具书

后记

新版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