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电子书

★清末民初一场众声喧哗的大众科学实验,究竟是蛊惑人心的“异端邪说”,还是来自西洋的“精神科学”? ★展现一代人对精神世界与科学新知的另类探索。启蒙理性之外,国人也通过“无意识”的心理体验来形塑现代自我。 ★破精英与大众的边界,改变传统科学史的精英视角,“普通人”不仅是科学知识的受者,也是参与者与塑造者。 ★破科学与玄学的边界,揭示“科学”概念变动不居的意涵及其在不同层面的流通途径。

售       价:¥

纸质售价:¥37.40购买纸书

7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张邦彦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01

字       数:16.1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民族/民俗文化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缓解病痛、戒断烟瘾、感化罪犯、特务侦查……百年前,催眠术曾席卷中国上下,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疗、科技、实业、教育、政治等各领域,不仅是供人娱乐的奇观,还被赋予更多时代任务。 在这个世纪转换的动荡年代,西方催眠术经由日本传中国并在各个阶层传播来,师生、警察、军人、商人、职员、心理专家等各色人物积极实践,主动参与催眠知识的建构,学院与民间的声音相互竞逐,呈现对“科学”的多元解释,也形塑了当时的科学文化氛围。作者指出,时人对催眠术的理解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后华人社会的心理学、精神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历史、语言、制度和知识的准备;同时,在晚清救亡图存的背景下,国人通过催眠术形塑自我,想象符合时代所需的理想新人。<br/>【推荐语】<br/>★清末民初一场众声喧哗的大众科学实验,究竟是蛊惑人心的“异端邪说”,还是来自西洋的“精神科学”? ★展现一代人对精神世界与科学新知的另类探索。启蒙理性之外,国人也通过“无意识”的心理体验来形塑现代自我。 ★破精英与大众的边界,改变传统科学史的精英视角,“普通人”不仅是科学知识的受者,也是参与者与塑造者。 ★破科学与玄学的边界,揭示“科学”概念变动不居的意涵及其在不同层面的流通途径。<br/>【作者】<br/>张邦彦,毕业于台湾阳明大学医学系、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曾为台大医院住院医师,现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心理科学史、医疗史、东亚近现代史、科学哲学、科技与社会研究等。<br/>
目录展开

序一 复调视野下的催眠术

序二 精神与科学的另类史

第一章 导论

一、楔子

二、什么“科学”?谁的“科学”?

三、大众科学史的视野

四、大众科学意义下的西方催眠术

五、催眠术与近代东亚

六、全书安排

第二章 惊奇与忧惧日常生活中的催眠术

一、电磁化身体观的浮现

二、新式出版物中的催眠术

三、催眠术的展演

四、讲习所的设立与政府的压制

五、思想性的线索:群众心理学和“暗示”观念的兴起

六、经验性的线索:犯罪事件的指证与文学的再现

七、历史性的线索:失魂与附身的恐慌

八、小结

第三章 机构的发展催眠学会活动中的商业、政治与科学

一、前言

二、精神疗法的兴起

三、催眠学会简史

四、催眠学会的市场经营

五、催眠学会的政治操作

六、催眠函授中的“商业交易”与“互惠交换”

七、规范下的人与物

八、小结

第四章 心理知识的分化催眠学会、灵学会与学院心理学

一、前言

二、催眠学会的灵学主张:“生机论”与“机械论”的思维

三、灵学领域的竞争者们

四、回到早年Psychological与Psychical的孪生关系

五、学院心理学与灵学的冲突

六、一场《新青年》上的直接对话

七、从科玄论战思考“精神”与“科学”的关系

八、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谱写近代中国科学史的复调

二、界限划分、知识分化与自我的形塑

三、过去与未来

后记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