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古艺电子书

尊重工匠之道 守住技艺之魂 厚植文化之根 保护民间文化遗产 就是保护 我们的DNA 从20世纪90年代起,冯骥才先生就率先关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为此,数十年奔波在路上,调查中的种种经历、感动、痛心、希望又都通过文字的形式被如实记录了下来。阅读这些文字,就好像在亲身经历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个过程,初起的艰辛,经历的坎坷,以及对未来的期冀,都历历在目。但是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不应只是少数高瞻远瞩的学者、文化人在关注,更应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并投身其中,唯有这样,才能保护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才能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用随笔散文这种更易于读者受的形式,传播文化保护的理念,则产生深广的影响。

售       价:¥

纸质售价:¥39.00购买纸书

2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4

作       者:冯骥才

出  版  社:浙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06-01

字       数:10.4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随笔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是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冯骥才数十年来从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结晶。全书共收录25篇文章,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真实记录。阐释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面对的困境、文化遗产保护调查的展、取得的保护成果以及需要继续致力的地方。 在现代化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冲下,人们与传统日渐疏离,冯骥才强烈关切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主动承担起发掘、保护、传承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重担,承担起对全社会呼吁、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通过几十年风雨兼程在非遗大地上的实实在在的工作,致力于让人民真正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认识的过程中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古艺》一书即是为延续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创作的具有创新性、创性的系列文学作品,更是写给每一位中国人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指南,对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民素养、提升文化软实力都有着非凡意义。<br/>【推荐语】<br/>尊重工匠之道 守住技艺之魂 厚植文化之根   保护民间文化遗产 就是保护 我们的DNA 从20世纪90年代起,冯骥才先生就率先关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为此,数十年奔波在路上,调查中的种种经历、感动、痛心、希望又都通过文字的形式被如实记录了下来。阅读这些文字,就好像在亲身经历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个过程,初起的艰辛,经历的坎坷,以及对未来的期冀,都历历在目。但是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不应只是少数高瞻远瞩的学者、文化人在关注,更应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并投身其中,唯有这样,才能保护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才能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用随笔散文这种更易于读者受的形式,传播文化保护的理念,则产生深广的影响。<br/>【作者】<br/>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单筒望远镜》《艺术家们》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五十余种。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br/>
目录展开

南乡问画记

探访缸鱼

武强屋顶秘藏古画版发掘记

大理心得记

家·反排·郎德

王老赏

内丘神码

追寻盘王图

细雨探花瑶——隆回手记之二

手抄竹纸——隆回手记之三

邂逅苗画

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

执意的打捞——《消逝的花样·进宝斋伊德元剪纸》序

绵山彩塑记——《绵山文化遗产·绵山造像》序

活着的木乃伊——《绵山文化遗产·绵山包骨真身像》序

天后宫剪纸——为一种复兴的民间艺术叫好

东丰台年画

杨家埠的画儿

四访杨家埠

废墟里钻出的绿枝

豫北古画乡探访记

三地年画目击记

贺兰人的唱灯影子

倒提金灯曲

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