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新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学习

新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

读书堂
0
2.90 原价¥2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品德的心理结构不同于品德内容。品德的具体内容是一定的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它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品德内容。我国古代孔丘把“仁”作为的道德原则,围绕“仁”这个核心,他提出了“智”、“仁”、“勇”三德。孟轲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仁、义、礼、智四德。荀况还把节操作为道德品质的主要内容。到了宋明时代,统治阶级特别强调上下尊卑,忠孝节义等品德,更把节操提到突出的地位。近代孙中山在致力于推翻清代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又提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品德要求。在西方,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也提出不同的品德内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则以克己、勇敢、正直、虔诚、聪明、节制作为品德内容,系统地论证了聪明、勇敢、节制和正直等四种基本德性,这就是后人叫做的“希腊四大德性”。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在宣传人道主义的同时,也把仁爱、仁慈作为主要品德内容。历史上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在世世代代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品德,主要表现为:勤劳、刻苦、俭朴、善良、诚实、勇敢、团结和互助等品德。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几乎可以说,人们有多少实践活动领域,就有多少品德的内容。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