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终极亲密

终极亲密

伊万·克里玛
0
14.92 原价¥14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克里玛创作于1996年的《终极亲密》可视为其小说《爱情与垃圾》(1987)的变奏,延续了他一贯的创作主题:围绕人与人之间关系,寻找永恒之爱,展现人在群体中的被抛弃感、 孤独感。小说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捷克变革后的社会现状为背景,描写有家室的福音派牧师丹尼尔·维德拉遭遇危机,感觉灵魂迷失,无力走近他人,产生信任关系,始重新审视自己从事至今的牧灵活动的意义;当他爱上另一个女人芭拉,以前平静安全的世界顷刻间坍塌,因为禁忌的婚外情的罪恶感,面对妻子和孩子们的内疚和挫败感。为了掩饰自己的秘密,他被迫过着双重的生活。事实上,男女主人公的恋情折射出人们对上帝和信仰的寻求及其丧失的潜台词,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维度,表达了怀疑、抑郁、对死亡的恐慌和原有的安全感崩溃时寻找支撑的努力和探讨,*终是丹尼尔面对两个他不再属于或者不曾属于的精神和世俗世界,陷无法解决的矛盾境地。小说还范围广泛地跟踪了捷克革命后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私有财产归还,国家安全部门合作线人名单,贩毒,宗教派别等主题。小说以大量独白、日记和信件凸显了当今时代*迫切的追问:我们是否依然有希望给予生命有意义的秩序,拥有爱的权利?是否依然有信心面对生活,面对死亡。
【推荐语】
著名东欧作家伊凡·克里玛与哈维尔、昆德拉并称为捷克文坛“三驾马车”,“卡夫卡奖”首位捷克籍获奖者。 围绕人与人之间关系,寻找永恒之爱,展现人在群体中的被抛弃感、孤独感。凸显了当今时代*迫切的追问:我们是否依然有希望给予生命有意义的秩序,拥有爱的权利?是否依然有信心面对生活,面对死亡。 作者匠心独运,精心设置了呈对立的写作体系。首先为主题的对立,即体现在主人公丹尼尔和芭拉身上的危机和困惑:找到信仰及信仰的逐渐失去;其次是构架的对立: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与**人称的日记和书信相交叠。  
【作者】
伊凡·克里玛,当代捷克著名作家。一九三一年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十岁随父母被关纳粹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三年。一九五六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语言文学院,曾先后在多家杂志或出版社任编辑,同时创作剧本和小说。在长达二十年内,他的作品在捷克遭到完全禁止,只能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在国内外读者中流传,广受欢迎。克里玛与哈维尔、昆德拉被并称为捷克文坛的“三驾马车”。二〇〇二年,克里玛获得捷克共和国杰出贡献奖章,此后又获得“卡夫卡奖”,成为该奖的首位捷克籍获奖者。 译者徐伟珠,女,1964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90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院语言文学专业。在捷克学习工作十余年。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捷克语专业副教授。翻译作品:《历史上的独裁者》、《绞刑架下的报告》、《洪水之后》、《严密监视的列车》等。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