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杨贵与红旗渠(修订版)

杨贵与红旗渠(修订版)

郝建生
0
10.74 原价¥10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长久以来 , 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红旗渠诞生于"文革" 时期 , 所以 , 一提起红旗渠 , 人们便觉得充溢着一种浓郁的政治色彩。但当我们用心灵与良知擦掉历史的积尘时 , 人们就会发现:红旗渠这一令世界惊叹的巨大工程 , 正是人民用生命同大自然搏斗的一次壮举 , 它源于中国农民为实际的基本生存需求 , 是解放了的中国农民自身伟大力量的真实见证。 红旗渠是一条救民于既倒的生命之渠 , 但它又不仅仅只是一条能灌溉沃野农田的渠 , 内中所凸现出来的精神光华 , 与日月同在。红旗渠精神也决不是因修渠而偶然诞生的 , 它是林州人民千百年来与天斗与地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 百折不挠 , 勇于和善于冲决一切艰难险阻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 。 红旗渠的故事之所以历久弥新 , 令人难忘 ,不仅仅由于其自然个体本身的辉煌与悲壮 , 更是因为它具备了强烈的象征性意义 , 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一个历史精彩缩影卢红旗渠的故事始而悲壮、终于辉煌的历程 , 给后来者提供了无尽的启迪和希望。 亘古至今 , 能够写历史的已经弥足珍贵 , 无论是愚公移山、西门豹治邺 , 还是李冰父子修都江堪……愚公移山毕竟是一个神话 , 后者也在滔滔而逝的历史长河中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 而杨贵带领林县人民修建的红旗渠则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段历史 , 如果不常记起 , 那么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在年轻一代人中问丢失的 , 恐怕不 仅仅是历史事件本身 , 还有贯穿于那个时代的 一种精神 。 上个世纪70年代 , 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 新中国有两大奇迹 , 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 , 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 。不同的是 , 南京长江大桥是倾全国之力而建 , 而红旗渠则是单凭林县一己之力 , 这也许正是红旗渠的真正伟大之处。 为什么要修红旗渠?红旗渠是怎样修成的? 领导修建红旗渠的是谁? 它的现状如何?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 本报记者多次前往北京、郑州、安阳、林州等地行实地考察和深采访 , 力图客观地向读者展示这条红旗渠的过去和现在,并向您讲述杨贵一一 这位修建红旗渠的功臣所经历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作者】
郝建生,1953年11月生,哲学学士,主任编辑,安阳日报社副总编辑。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地常务理事,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学会副 主席兼秘书长。专著《理气情——新闻与哲学情结》等。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