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IBM商业价值报告:物联网+

IBM商业价值报告:物联网+

杨红林
0
12.76 原价¥12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1915年,*四年,在这一年的混乱时局中,政客们粉墨登场,排演热闹非凡的政治戏码,民间的各路角色为争得一席之地也不遗余力地卖力演出,共同搬出了一台波谲云诡的时代大戏。在这一年,袁世凯不顾起火的“后院”准备着登基大典,日本人居心叵测地拿出了“二十一条”,昔日的革命党成了人民公敌,梅兰芳在上海唱红了京剧,新时代的女权代表卷了桃色新闻……配合着上百幅老照片,这些故事讲述的,再不是教科书中的生硬历史,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这也是近代中国留给我们的奇特记忆。
【推荐语】
《1915,中国表情》是一部由严谨的历史学者书写的通俗历史,书中使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如同通了一条时光的隧道,让我们可以一窥民国真实的模样。 中国人喜欢对历史和历史人物抱有非黑即白的观念,就像戏台上的曹操永远带着奸相的白脸,而包拯就有一副正直的黑面,人物一出,即有定论。但是这本书却在试图破这种定式,袁世凯不顾举国反对称帝,就表明他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吗?陆宗舆签了日本人的“二十一条”就是十足的卖国贼吗?推翻了帝制的革命党人在人格上就无可摘指吗?那个时候的大师们除了惺惺相惜,又是怎样互相攻伐的?中国*初的女权运动领袖又如何沦落成“政治宝贝”?……这本书也许不能提供所有的答案,却能让我们看到历史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在许多年前,是被刻意隐藏起来的。 1915年,距现在整整一百年,那一年的中国所经历的事件,那一年的中国所拥有的表情,那一年的中国人所看到的故事,虽然已经走远,却让今天的中国人感慨良多。
【作者】
杨红林,笔名南庄,历史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藏品二部历史图片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及老照片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经典影像背后的晚清社会》《经典影像背后的民国社会》《叶赫那拉家女人的私家相册》《半世繁华——民国外交家顾维钧》等。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