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走向财政民主

走向财政民主

范毅
0
10.45 原价¥10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中国的乡村债务及其化解,先后历经前税费时代、税费时代和后税费时代,目前已人“深水区”。总体来说,对其的技术性化解已无空间,政策性化解空间有限,体制性化解相对滞后,因此,机制性化解应运而生,构建化解乡村债务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本书认为,乡村债务的机制性化解不能离政策性化解和体制性化解。化解乡村债务的长效机制是在政策性化解、机制性化解和体制性化解三个层面的良性互动中综合形成并发挥作用的。 事实上,仅从“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的财政体制完善的层面,人“省直管县”、“强县扩权”、“乡镇机构改革”等行政体制改革的层面是不够的,只有上升到“财政立宪”、“预算民主”、“税收法治”、“有限政府”的宪法法律制度及其实施的层面,乡村债务的根本解决才有终的制度保障。 本书是研究乡村债务问题的一部力作。
【推荐语】
研究乡村债务问题的一部力作!
【作者】
范毅 1955年11月生。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中国宪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江苏省法学会法理学与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合著两部。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环球法律评论》、《法学家》、《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20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等详细摘要或全文转载。相关成果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化解乡村债务长效机制研究》(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创新驱动县乡财政转型对研究》(2013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化解机制与乡村社会和谐的体制保障研究》(2007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宪政与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理论与实践》(1999年)和《乡土秩序下的乡村治理——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研究》(2000年)等项目。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