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研究:以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为中心

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研究:以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为中心

李长健
0
10.45 原价¥10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中国是农业大国。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弱质产业地位导致了农民收增长乏力、农业振兴基础不稳和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的“三农”问题,并且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不断国际化、放性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加WT0,这使得中国的农业成为放式的产业,使得中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并存,目前中国农业补贴的背景主要有五个方面: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农业现代化、社会转型、工业反哺农业。本书的研究就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展的。 生存和发展问题是人类自身基本的问题。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对农业行反哺支持,给予大量国内支持的通行做法是行大量的农业补贴,从而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但是,面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国内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不平等的既成现实,要实现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已有的对等性权利义务对于解决不平等事实已无多大裨益,只有探求一整套互补性权利义务和互补性权利义务规则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同时,马克思认为“社会的本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总和”。在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研究中,还要从利益与利益机制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农业补贴制度行透视,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在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实践中,贯穿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围绕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这一中心行补贴利益合理、倾斜性的分配。在此基础上,本书基于中国国情和国力的考察,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致力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构建一套以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为中心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体系。 本书在研究上运用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指导,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实证分析法等方法,着力于以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为中心构建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体系的研究。 全书共分为六章对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行论述,分述如下: 章,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对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行简要阐述。 第二章,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研究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农业补贴概念和本质的基本分析,并运用法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农业产业理论和政治学理论对农业补贴制度行深分析,创新性地提出利益与利益机制、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两个研究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新逻辑。 第三章,WT0框架下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历史发展及比较分析研究。主要对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行回顾,系统研究WT0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特别是对《农业协议》中的农业补贴相关规则行了深分析。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基本规则、特征及制度差异的原因的分析研究,归结出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第四章,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历史、现状及发展研究。主要对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源起与发展、中国现行农业补贴法律制度行具体分析,总结出中国现行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构想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在立法理念、制度体系以及我国的运用与完善。 第五章,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研究。对于传统的“黄箱”、“蓝箱”和“绿箱”农业补贴行以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为中心的具体制度设计;基于农业补贴制度本身和农业发展现状的要求,对农业补贴制度行创新,创新性地大胆提出新设“白箱”农业补贴制度。 第六章,中国在农业补贴制度上的国际立场与行动选择的研究。主要对中国农业补贴面临的国际环境与国际立场行阐述,明确中国在农业补贴制度上的行动原则和立场,而提出中国农业补贴制度的行动对策。 综上所述,本书对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研究注重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研究基,以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为中心,建立起农业补贴与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在WT0框架下,通过与其他国家农业补贴制度的对比,依据中国发展现状,试图重构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并对国际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产生实质性影响,终实现不同国家之间、国内不同群体之间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平等。
【推荐语】
“三农研究学术文库”以中国国情为依托,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中心,以中国“三农”问题为研究重,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制度文明,反思中国古代农业得与抶,在借鉴和反思中,推动中国向着繁荣农业、和谐农村、富裕农民的方向迈。 ——编辑推荐 在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历史、现状与发展考察中,本书不仅回顾了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而以发展的眼光提出了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立法理念发展和整个体系的发展性建构。其中,大量的**手调查资料和数据显示是极为宝贵的研究资料和政策依据,“以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为中心,保护农民权益”“以利益机制为逻辑起,实现利益的正当分配”、“以可持续性公平为目标,保障利益实现”三大法理念是对当下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升华和发展。 ——余劲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
李长健,湖南省泸溪县人,苗族,法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法学系主任,法学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经济法学方向博士毕业,湖北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核心专家,华中农业大学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民权益保护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