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首页
书房
账户
购物车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关闭
海外中国学理论前沿:中国与世界
乔兆红
0
¥
15.70
抢
秒
原价¥15
¥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秒
剩余
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
抢
此商品限时抢购中,剩余
1
天
12
小时
31
分
23
秒
减
折
满80元折上8折
N件折
满2件折上8折
N元场
已选1件,再选1件即可享8折
领券
查看对应纸书
25.2
详情
目录
评论(
0
)
内容简介
乔兆红编著的《中国与世界——海外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书稿,改革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海外高度关注,也带动了海外中国研究的一步兴盛。以研究“中国文化,中国事物,中国现象,中国问题”为对象的海外中国学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学术界中增长*快的“显学”。而中国国内对海外汉学和中国学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在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教育部关于深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重工作》中,都明确把“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列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抓手和重工作之一。 随着世界对中国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不同学科领域内的中国研究呈现爆炸式增长,在现行的西式学术分科框架内,已无法对其动因、内涵和走向行总体把握。“世界中国学”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优势,有助于破文化、国界和学科的多重壁垒,沟通古今中外,抓住海外理解和阐释中国的核心议题、概念工具和话语逻辑。从海外中国研究发展轨迹来看,在以现当代中国为社会科学分析对象、以地区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美国中国研究崛起后,中国学(China Studies)和植根于欧洲东方学的传统汉学没有有效衔,造成了当今西方世界中存在“两个中国”的现象,即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历史中国”与一个不合乎西方现代规律的、迅速崛起的“当代中国”,在割裂而互不联系的方向上展。中国本土的中国学研究恰恰可以“他者”立场介西方学术场域,通“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研究区隔,从一个连续文明体的存续和更新的角度,重塑一个完整的“中国形象”。 因此,以“中国学”学术研究牵引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和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探究,是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必要工作。
【作者】
乔兆红,女,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史、中国近现代史、海外中国学。代表性学术著作有《复兴与增长:共容性组织推动的经济制度变迁 1921-2011 》(2011,合著)、《中国商民运动的历史命运》(2010,独著)、《百年演绎: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嬗变》(2009,独著)、《“一切始于世博会”:博览效应与社会发展》(2008,独著)、《走向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从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到上海》(2011,合著)等。
展开
作者
乔兆红
出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分类
出版物 >
政治/军事 >
政治
大家都在看
换一批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再版)
金一南
大趋势:中国下一步
郑永年
邓小平的最后岁月
余玮,吴志菲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
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第三版)
沈志华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
叶永烈
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国际关系精要:第七版
(美)卡伦·明斯特,(美)伊万·阿雷奎恩-托夫特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大家都在看
换一批
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
本书编写组
简明《资本论》
卡尔·马克思
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
杨念群
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
张士义
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金冲及
之江新语
习近平
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
刘统
决战:1948—1949
李赟(主编)
习近平讲故事
人民日报评论部
购物车
购买
免费试读
加入购物车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
升级VIP,6万精品免费读。
快来当当读书app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