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2007中国年度散文(试读本)

2007中国年度散文(试读本)

王剑冰
0
34.79 原价¥34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余秋雨写殷墟和甲骨文,写数千年前中国的祖先以甲骨记事,写甲骨文在偶然中的被发现,写文化学者为保存和研究甲骨文的种种困苦,文章颇有厚度与力度(余秋雨《问卜中华——苦旅余稿》)。瞿秋白在长汀被捕、就义。他的精神是一个革命者的精神,同样也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守护着灵魂上路,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瞿秋白,一个外表柔弱,却大义凛然的瞿秋白(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作者去近聋哑人,通过他们的手势,深他们的内心,通过他们的表情,感知他们的情感(范曾《寂静的世界》)。房子越来越贵,越来越远,越来越高,一个人的生活全部好像都是为房子而奋斗。拼命地奔跑,拼命地挤车,拼命工作,拼命地还贷,而终奋斗来的那个房子无非是夜晚回去的一个盒子(王岭《一个房奴的精神大字报》)…… 于丹,余秋雨,范曾,李国文,陈忠实,舒婷,二月河,毕淑敏,张丽钧……73位作家,71篇佳作,或着眼现实,关注民生,或回眸历史,再现人物,无论慷慨悲歌,激扬文字,还是一咏三叹,情思绵绵,在高扬人文旗帜,贴近生活方面,都有直心灵的震撼力。 由中国散文界权威选家选编的2007年度散文,是从全国上百种方学报刊当年发表的数以万篇数千万字的散文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散文。
【推荐语】
漓江版年选;一年一度的文学盛宴;源自十一年如一日的品质守护;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有一天想要往墙上挂一幅画,就忙忙叨叨地找来锤子和钉子。当他把钉子钉墙后,却发现这个钉子根本挂不住这幅画。怎么办呢?他说,那就只能往墙里楔一个小木楔子,然后再钉钉子。 他去找木头。找到木头发现太大,又去找斧子。找到斧子,发现对付木头不顺手,又去找锯子。锯子有了,又发现锯条断了,又去找锯条。这样一件一件东西找下来,等到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凑齐了,他已经不知道要干什么了。他早就忘记了那幅画了。 其实这很像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在走,我们在奔波,我们终日忙忙碌碌,但是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于丹《感悟与超越》 就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半年之后,八国联军攻北京。 王懿荣,这位大学者这时又担负着北京的防卫职务。他头上多了一个官衔:“京师团练大臣”……他知道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自己越不应该离职守,但又不能以中国首都防卫官员的身份束手就擒,于是,**的选择是自杀殉国。 他自杀的过程非常惨烈。 先是吞金。金块无毒,只是凭着特殊的重量破坏肠胃系统,过程缓慢,千万的痛苦可想而知。但是,揔许久仍然没有死亡。于是喝毒药。在已经被破坏的肠胃系统中落剧毒,感觉必定是撕肝裂胆,但居然还是没有死。 *后,他采取了第三项更彻底的措施,爬到了井边,投井而死。从吞金、饮毒到投井,他硬是把官员的自杀方式、市民的自杀方式和农人的自杀方式全部轮了一遍,等于以三度誓词、三条道路走向了灭绝,真正是义无反顾。 他投井之后,他的妻子和儿媳妇也随之投井。 ——余秋雨《问卜中华》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