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非人的诗学:论保罗.策兰和勒内.夏尔构现代著名德国诗人策兰和著名法国诗人夏尔。)(试读本)

非人的诗学:论保罗.策兰和勒内.夏尔构现代著名德国诗…

周理农
0
39.79 原价¥39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非人的诗学》分为两部分,用诗歌批评的方法,分别解构现代著名德国诗人保罗策兰(1920—1970)和著名法国诗人勒内夏尔(1907—1988)。     诗歌中主权话语的声音,从未受到世界的邀请,它也丝毫不欠人类,而这就是人类自我奠基的言论。缺少这样的言论,诗就只不过是一个还未的语言的皱折,或者说,它像一只未充气的气球,还处在一个不可观察的位置上。     诗歌终究表达出的是按照真实本身来生活的意愿,但我们只能让词语去过那种生活,是吧?诗歌作为一种被言说的生活,那就是词语的机会:“用一只从未露面的手,扑灭火灾,扶起/太阳,重建情人。无物宣告这一如此强悍的存在。”(《闪电的胜利》)     终,这个世界到底能从诗人那里得到什么?——它要求诗人看到的世界因他的眼光而得救,这就是夏尔说诗人是一个“*的职业”的原因。如果在人类灾难之地旁边必有一个凯旋之地,那么在今天这个一切东西都遭到贬值的世界里,上帝、人与事物将会怎样显露出它们的“后一手”?
【推荐语】
《非人的诗学》分为两部分,用诗歌批评的方法,分别解构现代著名德国诗人保罗策兰(1920—1970)和著名法国诗人勒内夏尔(1907—1988)。 编辑推荐1.评论家认为,周理农的作品“那体味的切肤里,思辨的伤筋动骨,低眉抽心而天地洞”。 编辑推荐2.周理农的清醒和智慧,让他的文字显得深刻而隽永,读来非常精彩。 编辑推荐3.从荷尔德林以来的德国诗歌传统,*后在保罗策兰这里终结于一种罪责的不可命名性。在今天,尽管诗歌还在不断地写出,但在诗歌的内部,只是有着一个不再为任何东西所动的语言的废墟。在策兰的诗里,这个废墟仅仅作为一个艺术的证明而成为作品,或者说,一种言说的不可能性*后变成了身体的处境。一个无从引领的盲目的身体既是在*边缘的地方,但也是在诗歌的内部,终结了一个伟大的“诗人的时代”。 而在另一个诗歌传统中,法国诗人勒内夏尔通过迎“一个朴素的早晨”的到来,抵御着一切主体必有的谵妄。在我们这个时代,主体并没有被取消,而是处在了一个谵妄的位置上。在这里,勒内夏尔的诗歌仍然是作为大地把我们的脚跟紧紧吸住的秘密、作为一团古老的火的谜题和格言,它表明我们人性真正得到修复的**标志只是在于一种清醒意识的语言,这就是夏尔的诗歌能够触及我们的方式。
【作者】
周理农,1963年出生于南京,现仍居此地。目前为自由撰稿人、社会理论工作者和诗歌批评实践者。著有《被诅咒的诗人》。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