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在大清帝国的航行:英国人眼中的乾隆盛世

在大清帝国的航行:英国人眼中的乾隆盛世

(英)爱尼斯·安德逊(Aeneas Anderson)
0
11.25 原价¥11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访华使团于1792年9月至1794年9月访问中国期间及往返途中的见闻记录。作者对使节的公活动行了较为忠实的叙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社会状况。他亦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圆明园的宫殿、万里长城的情况行诸笔墨,还描述了使团成员逗留清廷时的种种感受,笔触充满异样情味。而其中对18世纪中国的人文风貌、宫廷生活的描绘和对两国迥异风俗的对比观察,尤其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
【推荐语】
    本书*初的出版,满足了当时全世界迫切想知道**个访华使团情况的愿望。作者并非使团中的重要角色,没有获取有关外交成绩的**手信息,却意外成就了一本有价值的“中国百科全书”,是我们体会到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首次碰撞和适应的有趣现象。*终,访华使团的任务以失败告终,但本书启了西方出版有关中国的游记的先河。
【作者】
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以为乾隆祝寿为名,派使团访问中国。这是西欧各国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本书作者是使团所乘“狮子号”轮船副船长,负责护送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晋见中国皇帝,期间写下日记,不带政治偏见地记录了乾隆时代真实的中国形象。 译者简介: 费振东(1902-1975年),江苏吴江人,费孝通之兄。早年曾在南洋公学学习,并加中国国民党。后因从事革命运动,于1926年逃亡至荷属东印度,从事新闻、文教等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前往苏门答腊,参与成立华侨总会并曾任秘书长。后又担任中国民主同盟执委。1949年作为华侨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届全体会议。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文教宣传司司长,北京华侨补习学校校长,全国华侨联合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届全国人大代表、届全国政协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其后经历文革劫难,坎坷二十年。1975年在北京逝世。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