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首页
书房
账户
购物车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关闭
近代稀见碑拓史料丛刊
张元济 等
0
¥
190.00
抢
秒
原价¥190
¥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秒
剩余
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
抢
此商品限时抢购中,剩余
1
天
12
小时
31
分
23
秒
减
折
满80元折上8折
N件折
满2件折上8折
N元场
已选1件,再选1件即可享8折
领券
查看对应纸书
25.2
详情
目录
评论(
0
)
内容简介
本书一函五册,包括《王柏心墓志铭》、《大义桥黄氏义庄记》、《万中立墓志铭》、《文翰骅墓表》及《钱绍桢墓志铭》。前四种俱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公藏单位目录所未见,系首次影印出版,采用传统经折装形式手工制作,保存旧貌,古雅精美。并请书法家金重光先生题签、篆刻家冷君先生刻印,增添独特的文化气息。 具体而言: 1,《王柏心墓志铭》(1889年),由郭嵩焘撰文,杨守敬书丹。墓主王柏心为清代著名学者、方志学家,得到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胡林翼等人赏识,身后著作《百柱堂集》由王先谦整理刊刻。 2,《大义桥黄氏义庄记》(1891年),由吴大澂撰文并书丹,唐仁斋刻石。本册涉及黄公望后裔黄秋涛祖孙三代人物,可从中了解近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的面貌。 3,《万中立墓志铭》(1907年),由端方撰文、篆盖并书丹,唐文杰(仁斋)刻石。墓主万中立为清末著名金石学家,与潘祖荫、吴式芬、王懿荣等齐名,今藏故宫博物院的宋拓熹平石经即其旧藏。万氏身后声名寂寞,生平不详,该墓志铭的发现与影印,可填补空白。 4,《文翰骅墓表》(1931年),由陈三立撰文,罗振玉书丹并篆额,谭泽闿填年月日。墓主为清末著名人物文廷式族人,其字文素松是近代军界人物,而且在金石学界亦享有大名,有多种著作传世。该墓表原石已毁,文章未见于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及《补编》。 5,《钱绍桢墓志铭》(1931年),金兆蕃撰文,张元济书丹,邓邦述篆盖,黄慰萱刻石。墓主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钱能训之兄,其子钱泰是近代著名外交官,女婿刘承干是近代著名藏书楼嘉业堂主人。墓主与张元济关系密切,张元济全集书信卷中有多封信写给他。 此五种是编者卢康华从多年搜集的近代碑刻文献中精心选择的稀见善拓,皆出自名家之手,且多为文集未收的佚作,或文集虽已收而异文颇多者,具有很高的史料研究价值。碑刻时间涵盖辛亥革命前后时期,书法兼顾篆、隶、楷诸体;文体包括丧葬类的墓志(碑在地下)、墓表(碑在地上)及非丧葬类的义庄记;人物涉及学者、金石学家、政治家、慈善家等各个领域的一时之选。
【推荐语】
我国有着长达数千年的碑刻文化传统,褒功颂德,树碑立传,勒铭著行,永托贞石。这些碑刻,不仅直观呈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而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同时也因碑刻文本的多样性与特殊性,成为历史文献的重要载体。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近代,仍蔚然成风,名家名刻迭出不穷。而且值得指出的是,近代碑刻文献与艺术,可谓中国碑刻文化传统的“回光返照期”,既迸射出灿烂的光芒,却又无可奈何地日趋黯淡,乃至消亡。现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从根基上动摇了碑刻文化的传承脉络。虽然现代中国仍多有树碑刻字的行为举动,乃至近些年一度呈现勃然重兴的势头,但从文章火候、书法水准到镌刻工艺诸端,皆已与传统断裂,元气难复。正是有鉴于此,近代碑刻作为中国千年碑刻传统的*后辉煌时段,值得专业的研究者与广大读者给以格外的重视,让这些尚未被真正经典化的近代碑刻文献,成为续汉魏隋唐名碑巨作的后起典范。《近代稀见碑刻史料丛刊》(*辑)即是朝这一学术目标迈的小小一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界的重镇所在,张元济先生则是商务印书馆的灵魂人物,今年我馆已创建121周年,又适逢张元济先生诞辰151周年,本辑收张公书丹墓志一种,作为真诚纪念。该志为一厘米见方小端楷,沉厚庄严,秀逸劲挺,笔笔精到。张公墨迹所见多为行草信札、公文等,即对联、中堂等作,亦多信手而书,给人墨气淋漓、老辣苍茫之感,呈现的是另一种风格。而此志工楷,静穆端庄,可以代表张公全神贯注精心结撰的水准,令人叹为观止。此拓本的影印出版,有助于读者更为全面而真切地感受先贤的书法艺术与背后的人格魅力。
【作者】
本辑碑拓撰文、书丹、篆盖作者包括郭嵩焘、杨守敬、吴大澂、端方、陈三立、罗振玉、谭泽闿、金兆蕃、张元济、邓邦述等人,俱近代政治、学术、文学、书法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张元济先生更是在近代出版界享有盛名,是商务印书馆的灵魂人物。 编者介绍: 卢康华,浙江淳安人,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兼及近代碑刻文献与印学研究,发表《资料·思想·方法——评〈历代文话〉的学术价值》《重塑正统:宋初二帝时期祠庙碑文与帝国君臣心态》《把经典刻在石上:邓石如对欧、苏文赋的一次膜拜》《俞樾与诂经精舍》《“袖珍碑刻”:明清以来印章边款的文学性及其文学史料价值探讨》《“夜雨”何来:印章世界中的嗜古癖与考据学》等论文,校整理《浙西水利书》《蟫庐日记(外五种)》,翻译美国汉学家何肯(Charles Holcombe)著作《在汉帝国的阴影下:南朝初期的士人思想和社会》,另有英译唐代文学理论研究论文数篇。
展开
作者
张元济 等
出版
商务印书馆
分类
出版物 >
历史 >
历史典籍
大家都在看
换一批
资治通鉴(第一卷)
司马光
史记(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司马迁
长城边的中国
唐小明
资治通鉴(第三卷)
司马光
资治通鉴(第五卷)
司马光
资治通鉴(第八卷)
司马光
资治通鉴(第七卷)
司马光
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 王秀莉
资治通鉴(第二卷)
司马光
大家都在看
换一批
资治通鉴(第一卷)
司马光
史记(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司马迁
长城边的中国
唐小明
资治通鉴(第三卷)
司马光
资治通鉴(第五卷)
司马光
资治通鉴(第八卷)
司马光
资治通鉴(第七卷)
司马光
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 王秀莉
资治通鉴(第二卷)
司马光
购物车
购买
免费试读
加入购物车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
升级VIP,6万精品免费读。
快来当当读书app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