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

刘守刚
0
23.99 原价¥23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民族富强之路的财政逻辑   刘守刚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上中国的延续,那么历史上王朝兴衰背后的财政原因是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那么两千年帝国国家治理的智慧与教训有哪些?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一书,不以传统的史料堆积为主要内容,也不以简单的时空框架为安排形式,而致力于运用财政政治学理论来重新阐释自商周直至当代的财政史料,从而以财政的视角揭示中华国家的发展规律,通过将财政思想演变与财政制度实践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揭示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财政工具治理国家的秘密以及向现代转型的艰难路径。 在周代初期分封制的基础上,自战国起逐步成长起来的中华帝国,构建出家财型财政来实施国家治理、维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繁荣。这一财政类型,其基础在于君主拥有天下所有土地与财富的产权形式,以“税地”为核心来获取正式财政收,在管理上分离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以军费支出、官俸支出与再分配支出来履行国家职能。 两千年财政发展的脉络大致如下: *帝国时期(两汉),限于管理能力,财政上不得不“舍地而税人”并以对暴利性资源垄断来获取补充性收; 第二帝国时期(唐宋),财政上探索以“税地”为核心构建帝国制度(两税法改革),同时以来源于工商业的收作为重要弹性收; 到第三帝国时期(明清),财政上建立起成熟的以“税地”为核心的正式收体系,并以非正式收体系作为补充以获得收弹性。 清代中期的财政取得了中华帝国时期的成就,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内部无法克服的紧张关系,并因此构成帝国财政向现代转型的内因。在外部冲下,这样的内因转化为引导帝国制度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财政动因。 在制度变迁的叙述过程中,这本书对历史上的关键事件与重要人物行了重的探讨,告诉读者商鞅、桑弘羊、杨炎、王安石、张居正,这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他们当时对于运用财政治国工具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本书还特别交代了在近现代,有哪些思想主导了帝国财政的转型,民众行动对于财政转型乃至国家转型有何意义。 阅读这本书,您将会知道: 维持中华帝国长期发展与有效治理的财政机制是什么? 主导帝国成长及其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财政机理是什么? 从财政上看,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的道路与西方相比有什么独特性? 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财政动因是什么?
【推荐语】
   *讲 导论 第二讲 概念与理论 第三讲 从城邦到帝国程中的财政国家 第四讲 家财型财政在*帝国的成形 第五讲 帝国初兴时期财政理论的反思 第六讲 *帝国的衰亡与财政救治 第七讲 “税地”财政在第二帝国的实现 第八讲 国家生存竞争下第二帝国的财政创新与失败 第九讲 帝国成长时期财政思想的争论 第十讲 第三帝国成熟而低弹性的财政收体系 第十一讲 第三帝国消极主义职能观支配下的财政支出体系 第十二讲 第三帝国不断集权却难以理性化的财政管理体系 第十三讲 晚清财政转型与工具性国家变革 第十四讲 目的性国家的变化与财政转型在民国时期的失败 第十五讲 新中国现代财政构建与国家转型的展 第十六讲 中国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 参考文献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