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未成年人保护的民法问题研究(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朱广新民法学研究系列)

未成年人保护的民法问题研究(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

朱广新
0
40.80 原价¥40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参考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立的未成年人保护思想和方法,根据我国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民法以未成年人保护为核心建构的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监护、侵权责任能力等制度,从法律规定的具体构造、相关规定之间的体系关联、未成年人保护效果等方面行了深、系统的反思性研究。它一方面详细解析了我国民法在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上的种种缺陷,另一方面为一步完善我们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提供了诸多灵感和意见。。
【推荐语】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界限设定为10岁、8岁还是6岁,如何设定更为合理?这其中会有怎样的区别?在被监护人侵权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责任分担方式才更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并公平救济受害人?在未区分亲权与监护,也未设立监护监督制度的情况下,如何借鉴域外法的经验,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为防范监护人侵害被监护人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在《儿童权利公约》颁布后,儿童权益保护理念的深刻变化,影响到法的价值选择,并终体现为立法思想、立法技术和规范模式的调整。简明的法条背后,既有立法者、法学研究者严谨、细致、缜密的价值考量、利益权衡,也有整个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驱动。本书对我国民法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一系列法律规定行了系统的反思性研究,这种扎实、深的专题研究有助于深化、拓展我国民事法律理论,也为有志于从事法律研究的年轻学者提供了一种研究范式。
【作者】
朱广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民法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信赖责任研究》《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构造》《合同法总则研究》等专著,公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理论文章20余篇。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