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读书
艺术之美

艺术之美

朱良志
0
59.80 原价¥59 开通租阅权,免费读此书
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评论 赠一得一 收藏 分享
此书籍暂不支持在移动端购买和阅读

内容简介

  《艺术之美》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朱良志对中国传统艺术等解析与品读。 作者将36个艺术意象归纳为三个单元:情怀、趣味、法则。 《情怀》包含十二篇文字,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中国艺术的一个基本道理:为艺者,要在为人;有一等之心胸,方有一等之艺术。《一根金色的芦苇》,说艺术的理想;《花间一壶酒》,说沉醉高蹈的精神;《木樨花了》,说人内在创造力的引发;《钟起寒山寺》,说历史的纵深感对艺术创造的重要性;《万壑松风》,说与世界融为一体的生命态度;《山静自有日月长》,说归根曰静的道理;《那个雪溪中的夜晚》,说真实的生命感动;《到台上玩月》,说与世界做游戏的阔达胸襟;《一期一会》,说珍视当下此在的生命体验;《气韵不可学》,说境界提升的重要性;《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说“品”的培植;《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说瞬间永恒的道理。 《趣味》的十篇文章,论述中国艺术中的一些独特趣味。《月影上芭蕉》,清莹的意象,包含沉重的生命内涵;《美丽的无秩序》,说萧散之谓美的趣味;《假山是假的山吗》, 通过假山来说真幻的道理;《苍古中的韶秀》,将当下的鲜活糅往古的幽深中去;《枯槁之美》,将“娉婷”的追求寓于古拙的境界中;《落叶不扫待知音》,说“不 扫”与真性之间的关系;《让世界活泼》,说于死寂中追 求活泼的微妙;《不可一日无此君》,说竹的清姿和永在 ;《更持红烛赏残花》,说摩挲残花挚爱生命的感念;《真水无香》,说突破表象追求本真的逻辑。 《法则》则用十四篇文章解读潜藏在文化深层的中国艺术法则。《一朵在篱墙边的小花》,说 “小中现大”的智慧;《笔尖寒树瘦》,说“瘦”中蕴含的微妙情志 ;《老树枯藤古藓香》,说枯藤老树中绵延的生机;《假山与枯山水》,从一个角度说中日园林的差异和相通;《缺月挂疏桐》,说残缺如何成为一种美;《苔痕梦影》,由苔痕历历,走生命的烟雾中;《到园中听香去》,说以形写神的通则;《月到风来》,说与世界舒卷的感会;《空则灵气往来》,谈空灵的美感;《无色而具五色之绚烂》,由水墨画说超越色彩的观念;《小园自有好风情》,由园林的壶天勺地,说心灵的拓展;《赏石 中的包浆》,由包浆体会“生生”的妙理;《雾敛寒江》,说艺术中“涩”的美感;《匪夷所思的美》,由瓷器片等说巧夺天工的智慧。
【推荐语】
  ★ 赏析传统艺术中的36个意象,从情怀、趣味、法则等方面品读艺术中的美学智慧。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知名美学专家朱良志多年研究成果,详细梳理、倾情制作。 ★ 名家美育课系列之一,面向大众的美学普及系列读本。从传统绘画、艺术哲学、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等细分领域行美学解读,全面提高审美素养。
【作者】
  朱良志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曾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研究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艺术关系的研究,出版研究著作二十余种。出版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获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石涛研究》获*第五届科学研究奖(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类一等奖,《南画十六观》选首届“中国好书”,并获首届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学术成就奖、吴玉章优秀学术成果奖。
展开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大家都在看换一批
领取优惠券

温馨提示:

您已领取的礼券,请到【个人中心】-【资产】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