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今庸临床用方辑粹
¥17.00
《李今庸临床用方集粹》收集荟萃了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临床医疗数十年的经验用方。包括有经方运用、时方运用、经方化裁运用、时方化裁运用;有单方运用、验方运用;也有自拟方运用。涉及临床病证伤寒、中风、偏枯、历节痛、浮肿、痰饮、疟疾、黄疸、胸痹、心痛、癫狂痫、眩晕、头痛、血证、紫斑、肺痈、肠痈;崩漏、经闭、月经不调、白带、经期杂病、妊娠病证、产后综合征;小儿急慢惊风、小儿麻疹、小儿痄腮;口舌糜烂、生疮、耳鸣耳聋、聍耳流脓、鼻渊、鼻痔;瘾疹、带状疱疹、瘰疬、疔疮、对口疮(脑疽)等在内的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140余种病证的治疗。其中,有一方用于多种病证治疗,也有一种病证治疗采用多方合治;有一病单治用方,也有多病合治用方。可谓病证治疗广泛,用方经验多样。是书为李今庸教授临床医疗经验用方之总结,用于实践,具有效验,实用性强,可供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医道中和: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心法要诀
¥27.00
名老中医脉案处方,*为珍贵。《医道中和--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心法要诀》作者曹柏龙、杨建宇自 2012年8月成为国医大师孙光荣学术经验传承人以来,伺诊孙老左右。孙老因病处方、辨证施药,如调兵遣将,其脉案真迹,妙趣不可尽言。凡处方之中,扶正、祛邪、辅助用药,皆以三味中药鼎足成型,形成三联药组,又称三联药对、角药、对药。处方列阵,君臣佐使分明、补引纠和俱全,同道之师友,若能娴熟于心,临证之时胸有成竹,真能起死回生也!作者不忍独享,特辑录成册,以供同道研习。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
¥29.00
崔敏、刘爱军、王国辉、韦红霞主编的《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韦绪性教授,躬身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6年的疼痛学术研究心得和临证经验集萃,也是对其主编的《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所构建的中医疼痛学诊疗体系的具体运用。 本书有三大特: ①理论特色鲜明,完善了中医疼痛学的理论框架,其中痛证病机五论、痛证论治步骤、类病一主证一主方诊疗模式、中医疼痛靶向疗法等均系首创。 ②临床经验独到,韦绪性长于类病同治,所创制的30余首笑痛系列方剂,泛治诸多痛证,且以病赅证,病证结合,研究深。 ③实用性强,书中“术”“案”结合,以“术” 类“案”,以“案”明“术”,融临证思维、学术观、医案于一体,便于运用。 本书内容丰富,颇多创新,堪称是一部继承、发扬并举,整理、提高结合,具有较高学术、实用价值的专*,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和中医药院校学生阅读参考。
杨廉方临证传薪录
¥19.00
杨廉方(1944—),系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000年被评为重庆市名中医,2012年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4年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至今已从事中医医疗工作50余年。本书从医家小传、医论传道、专病论治、验方解读、诊余漫话及年谱六个部分行总结,重突出医论传道、专病论治部分。书中所搜集材料,或为杨老临证验案,或为杨老平日临证心得整理,其临证运用,屡获佳效,可读性与实用性强,临床参考价值较高。适用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是中医药经验传承的重要核心价值及宝贵财富。
兵学与中医学
¥21.36
兵学与中医药学同为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本书试将二者融合起来,对兵学与中医学共同的形成发展背景、哲学思想源流等行了梳理,探讨了兵学战略战术同中医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回顾了古代名医借鉴兵学思想拓展中医学思想的历程;并以徐大椿《用药如用兵论》为纲,通过临床举例来说明“用药如同用兵”之道,还对高度凝炼兵学思想精髓的《三十六计》在中医学的运用重工以饰。综观全书,兵学与中医学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兵法医学,追求的是思想交融,讲究的是战略战术,冀望藉此书之述,使兵学与中医学之联系具体化,更易为读者所受。
老医甲子医验:朱炼之六十年学术经验集
¥21.36
朱炼之(1925—2011),生前是海宁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中医师。1952年发起创建“硖石中西医联合诊所”(后扩建为海宁市中医院),从医60多年,悉心探索中西医结合之路,传承中医精华,为海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9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名中医”称号。擅长治疗时证与内科各类慢性病,在慢性病中长于“肝胆脾胃”的证治。朱炼之积累数十年实践体会,曾在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老医甲子医验--朱炼之六十年学术经验集》主要整理了朱炼之先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以及20 世纪70年代钱菁跟随朱炼之先生学习时的医案,体现出了老一辈中医人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
儿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
¥32.50
中医药在儿童医疗保健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应用,加强中医药服务在儿童保健领域的应用,发挥中医药在儿童疾病防治领域的优势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群众就医负担,促家庭社会和谐。妇幼保健机构是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为推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健康服务司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为做好中医医疗技术规范操作和中成药合理应用培训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专家编写了《儿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 针对儿科诊疗特,编写专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疗技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中,筛选出部分对儿科疾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医疗技术,从技术的概述、常用器具、基本操作方法、禁忌证、注意事项及适应病种等方面行了详细描述。针对儿科的中药用药特,编写专家筛选出部分儿科疾病常用中成药,根据疾病临床表现对相应中成药的用药时间、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行了详细描述。简便、易懂、便于查询是本书编写的基本原则,本书以现代医学的疾病分类作为主线,症状描述中尽量将西医医师不善于理解的中医术语转变为现代医学的表达方式,同时按照现代医学疾病的分期、分型等与中医辨证分型行对应,对中医各证型的症状要行提炼总结,使西医医师能够比较准确地根据症状要素分辨出所对应的中医证型,并依据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医医疗技术方法或中成药。 本书编写力求达到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中的首次尝试,请各有关单位及专家在应用本书过程中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
儒家文化与中医学
¥25.73
《儒家文化与中医学》分为5章,首章为源流概述,第2章从儒学的“道中庸”、“谨孝道”、施“仁术”、“乐从和”与“以致用”诸方面探讨其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第3章从 “太极图说”“遏欲存理”“气化”理论和“格物致知”等角度谈儒学与中医理论的关系;第4章在儒医考辨基础上介绍了历史上著名的49位儒医;第5章从清代朴学的今古文之争探析近代中西医汇通的背景;*后,从当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展望了中医学的传承与创新愿景。
国医大家钟一棠
¥19.00
本书为国医大家钟一棠传记,记述了钟一棠不平凡的百年人生。书中以时间为顺序,分“儿少时期的欢乐与悲苦”“沪上求学”“艰难时世的悬壶”“抗日时期的另一种济世情怀”“时光,让一个中医师的情怀回正”“殇”“组建宁波市中医院”“名老中医钟一棠”“'钟益寿堂'庄重立世”“'钟一棠传承工作室':抢救国医”“百岁名老中医的生命奥秘”十一部分,把名老中医的光辉传奇人生体现得淋漓尽致。
饮食文化与中医学
¥21.36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中医学素有“医食同源”之说,饮食文化与中医学息息相关,相互促,共同发展。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饮食文化和中医学的关系,介绍了饮食文化与中医学的源流、儒释道饮食观与中医学、《黄帝内经》与饮食文化,民俗、二十四节气、饮食文化与中医学,以及食品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与中医学,并重介绍了中医食疗学,遴选出了经典实用的中医食疗食谱。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既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支持;又具有实用价值,提供了简单易行的益寿延年、防病治病之食疗方法;更具有文化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意义重大。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适合社会各阶层人士阅读选用,特别可供从事饮食文化与中医学研究的人士阅读参考。
博雅大医耿鉴庭
¥21.36
耿鉴庭先生为*名中医学家,扬州耿氏喉科六代 传人,他衷中参西,内、外、喉科皆擅,学验俱丰, 独树一帜,医名远播;他还是一位响当当的博物学家 、文史学家、训诂目录学家,涉猎广泛,功底深厚, 成果斐然。 耿引循编*的《博雅大医耿鉴庭》作为耿鉴庭先 生百年诞辰的纪念之*,分“冰心玉壶”“纵横古今 ”“书山有径”“桃李芬芳”“峥嵘岁月”“深情怀 念”“*述、论文题录”“诗文摘选”和“生平年表 ”等九个方面,具体、生动地记述了耿老先生心境致 远、气韵坦荡、通达博雅的一生,展现了一位真正中 医大家的别样风采,值得每一位中医人学习、研读。
中医医政史略
¥25.29
医政,即医疗行政管理,所谓医疗行政就是贯彻、执行、督促、检查医疗法规执行。本书以中国古代预防保健政策和医政法规形成的历史为脉络,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展现中医医政从先秦到当代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对我们研究、制定中医预防保健和医疗政策法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为作者承担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医药预防保健(治未病)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为学术性的研究报告,比较系统地梳理中医医政史及其主要特色。 本稿分隋代以前医政、隋唐两宋时期医政、金元时期医政、明代医政、清代医政、民国时期中医医政、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医政、中国历代医政对当代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启示八章对我国中医医政历史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了其特色和历史启示。
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
¥30.08
李乐愚主编的这本《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糖尿病的基本认识、诊断与分型、中西医治疗方法,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治疗,近现代中医名家治疗糖尿病经验汇总,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调养与护理,以及近年来糖尿病中西医防治的新研究进展等。 本书立足临床,内容新颖,实用性强,中医特色鲜明,适合糖尿病专科医师、科研人员、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爱好者及糖尿病患者阅读参考。
妇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
¥35.00
中医药在妇女医疗保健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应用,加强中医药医疗技术在妇幼保健领域的应用,发挥中医药在妇女疾病防治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妇女健康水平,降低群众就医负担,促家庭社会和谐。妇幼保健机构是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为推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规范应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健康服务司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为做好中医医疗技术规范操作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培训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专家编写了《妇科中医医疗技术和中成药用药指导》。 针对妇科诊疗技术的特,编写专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疗技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中,筛选出部分对妇科疾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医疗技术,从技术的概述、常用器具、基本操作方法、禁忌证、注意事项及适应病种等方面行了详细描述。针对妇科的中药用药特,编写专家筛选出部分妇科疾病常用中成药,根据疾病临床表现,对相应中成药的用药时间、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行了详细描述。简便、易懂、便于查询是本书编写的基本原则,本书以现代医学的疾病分类作为主线,症状描述中尽量将西医医师不善于理解的中医术语转变为现代医学的表达方式,同时按照现代医学疾病的分期、分型等与中医辨证分型行对应,对中医各证型的症状要行提炼总结,使西医医师能够比较准确地根据症状要素分辨出所对应的中医证型,并依据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医医疗技术方法或中成药。
中医九种体质实用手册
¥10.46
本书依据中医体质学的创始人王琦教授编著的《中医体质学研究与应用》一书编写而成,简述理论,注重实践,既有理论渊源的概述,也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的阐释,更强调判定标准与临床应用,旨在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方法介绍给更多的读者,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这种健康状态评价方法,用以指导预防保健和医疗实践并从中受益。
中医分析
¥20.93
《中医分析》主要探讨中医病理、药理以及中医诊治理论和技术。全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从疾病因果分析法、中医系统参量、疗效、病证、药性、方剂等方面,全面分析中医中药的原理、技术及疗效。全书结构严谨,论证合理,理论指导性强,同时配有相应的图表及公式,是一本认识和学习中医中药的实用教材。
皮肤病常用中医治疗技术
¥17.00
宋兆友、宋宁静主编夫人《皮肤病常用中医治疗技术》是根据宋兆友教授55年的临床经验,由其学生和团队共同整理而编*的一本皮肤病专*。全书共分三篇:**篇,常用治疗技术(共7章,89项);第二篇,相关研究报告(共3章,174项);第三篇,证治专题讲座(共12章)。本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中西结合为方法,内容翔实,简明实用。可供皮肤科医生、美容科医生、全科医生、医学院校师生等医务工作者学习参考,也可供科研单位、医疗器械、药品或化妆品生产单位等参阅研讨。
常青内妇科临证精华
¥29.00
?《常青内妇科临证精华》共6章,30余万字,第 一至三章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常老对内妇科重疾病病 因病机的深研究、独到见解、证治原则、常用治法 和用药特色,具体介绍了常老治疗肺炎、哮喘、中风 、胸痹、消渴、热病、崩漏、带下、不孕、恶性肿瘤 及其他疑难杂病的临证经验、心得感悟和验案,充分 体现了常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专病与专方相结合治 疗内妇科疑难病症的学术思想。第四章介绍了常老, 临证几十年来所创制的30首具有学术特色的经验方和 自拟方歌,并行了解读。第五章为常老针对亚健康 治未病领域在养生保健和颐寿延生方面的相关研究及 学术经验。第六章为传承团队的博、硕士研究生及学 术继承人的毕(结)业论文和发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 学术价值和临床参考意义。
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三卷
¥54.06
《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闽籍或在闽从事医疗活动的医家近百种存世的著作中,遴选出18部尚未整理出版的重要中医古籍行整理校勘。本卷包括《伤寒论章句方解》、《验方别录》、《鼠疫约编》、《疹症宝筏》、《删补中风论》、《奇验喉症明辨》、《四时感症》7部书。
一点一按小妙招
¥8.72
按穴位能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法是用指尖垂直作用在穴位上,通过对局部的刺激、经络的传导,起到活血止痛、消瘀散结和防病保健的一种外治方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养生文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始寻找无副作用、简便、易操作的保健治疗方法,神奇疗效的按法得到了广泛重视。 本书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图文并茂地行讲解,具有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特,可以作为中医爱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青年医师及医学生的良师益友。
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
¥52.00
《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8 卷,清代龙柏撰。该书以二十八脉之浮、沉、迟、数为纲,先言脉理,复对药食之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一一分考。全书载古方336首.药食内容取自《本草纲目》4254味,其中药物3148味,食物1106味;龙氏新增补遗291昧.药物193味.食物98味。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醒愚阁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