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看见电子书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售       价:¥

纸质售价:¥34.30购买纸书

1.0万人正在读 | 471人评论 8.7

作       者:柴静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字       数:22.9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随笔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755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755条)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柴静<br/>【推荐语】<br/>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3.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br/>【作者】<br/>柴静 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 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 2001年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 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公益纪录片《穹顶之下》制作人。<br/>
目录展开

序言

第一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第二章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第三章 双城的创伤

第四章 是对峙,不是对抗

第五章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第六章 沉默在尖叫

第七章 山西,山西

第八章 我只是讨厌屈服

第九章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第十章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第十一章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第十二章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 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第十三章 事实就是如此

第十四章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第十五章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第十六章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

第十七章 无能的力量

第十八章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

第十九章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第二十章 陈虻不死

后记

累计评论(755条) 149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