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灵光”的消逝 : 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第二版)电子书

著名学者梁鸿重磅文学评论集,系统研读现当代中国文学史。 鲁迅的绍兴、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阎连科的耙耧山脉、毕飞宇的王家庄、王安忆的上海胡同……梁鸿悉心梳理中国文学史中由灵光组成的文学故乡。 与“梁庄”非虚构系列一脉相承的文学观,既关注大地上沉重的现实,也向往天空中非凡的诗性。 重返学理与历史的空间维度,以文学之“灵光”,一扇复杂、喧嚣、矛盾与爱共生的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之门。

售       价:¥

纸质售价:¥48.70购买纸书

36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梁鸿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10-01

字       数:21.6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文学理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是学者梁鸿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论文集。本雅明在论及传统艺术的价值时,使用了一个理论术语——“灵光”(aura),梁鸿敏感地把握到“灵光”在中国当代文学语境中的意义,她采用历史化和整体化的批评研究方式,深刻而准确地捕捉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的转变,也看文学所关注的那个更为广阔的复杂、喧嚣、矛盾与爱共生的当代现实。<br/>【推荐语】<br/>★ 著名学者梁鸿重磅文学评论集,系统研读现当代中国文学史。 ★ 鲁迅的绍兴、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阎连科的耙耧山脉、毕飞宇的王家庄、王安忆的上海弄堂……梁鸿悉心梳理中国文学史中由灵光组成的文学故乡。 ★ 与“梁庄”非虚构系列一脉相承的文学观,既关注大地上沉重的现实,也向往天空中非凡的诗性。 ★ 重返学理与历史的空间维度,以文学之“灵光”,一扇复杂、喧嚣、矛盾与爱共生的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之门。 ★ 全新升级版封面,采用烫银工艺,简洁大方,文艺雅致。<br/>【作者】<br/>梁鸿,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出版非虚构文学作品《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短篇小说集《神圣家族》,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四象》。也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关系研究。出版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1990年代的文学与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等多个奖项。<br/>
目录展开

梁鸿:行走在现实与学理之间

第一辑 重回历史维度

“重返现实主义思潮”与当代文学理论的转向

一、原因与背景

二、考古与探源

三、问题与误区

当代文学批判主义历史观的简单化倾向

一、华丽的“陈旧”

二、简单化的批判主义

三、二元对立的历史观

四、恢复对“中国”的爱

对“常识”的必要反对:当代文学“历史意识”的匮乏与美学误区

一、当代文学“常识”的话语性

二、“历史意识”的匮乏

三、回到“自我的生活实感”

第二辑 家族主题的嬗变与现代性追寻

家族苦难史与新的革命话语、民族叙事的建构

一、回溯:现代文学家族主题的基本特征

二、《苦菜花》:家/国的再次重合与新的民族叙事的合法性

三、革命大“家”的建立与小“家”的被拆解

回家·审父·文化寻根

一、《活动变人形》:对“父”的审视与反思

二、《白鹿原》:文化家族的再次阐释

解构·恋祖·寓言:“家”的象征叙事

一、《敌人》:解构家族与历史的惶惑

二、《红高粱家族》:“恋祖”情结与酒神精神

三、“家”的文学叙事

性与族权:《白鹿原》中的性文化意蕴

一、性与家族权力

二、权力情结:鹿子霖的祖根文化悲剧

三、心理性无能者白孝文、黑娃

四、性对权力的反控能力

第三辑 女性身份的叙事

女性书写中“男性”角色的转换与象征: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困境

一、女性的“方舟”

二、“不谈爱情”

三、“一个人的战争”

四、欲望手枪

从性的成长史看女性的命运:李昂小说中的性意识

女性存在的赞美诗:重读“三恋”兼谈王安忆的写作理念

一、生命存在的诗性描述

二、“生活世界”中的生命存在

三、身体之于生命存在的意义

王安忆的“布尔乔亚”:论《长恨歌》女性叙事的空间隐喻

悲天悯人的“撒旦”

陈染、林白作品中的性世界

第四辑 当代乡土叙事的美学裂变

“灵光”消逝后的乡村叙事:从《石榴树上结樱桃》看乡土小说的美学裂变

一、“世俗”的,而非“灵光”的乡村

二、“后现代拼贴”式的新乡村叙事

三、问题与困惑

文学视野中的“村庄”困境:从阎连科、莫言、李锐的小说世界谈起

一、耙耧山脉:封闭与对立

二、高密东北乡:语言的盛宴与感官世界

三、吕梁山脉:口语与独白

妥协的方言与沉默的世界:论阎连科小说语言兼谈一种写作精神

一、想象一种方言与民间生活

二、妥协的方言

三、以方言进入“沉默世界”的可能性

通往“底层”之路:对“底层写作”概念及批评倾向的反思

一、“底层”概念的辨析

二、何谓“底层文学”?

三、对“底层写作”左翼倾向的反思

第五辑 “个体时代”的来临

“狂欢”话语考:大众文化的兴起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发生

一、大众文化与90年代的文学场

二、被不断构造的“狂欢”叙事

三、“身体狂欢”的僭越与困境

理性乌托邦与中产阶级化审美:20世纪60年代出生作家的美学思想

一、智性书写

二、理性的乌托邦主义

三、成长叙事

四、中产阶级化的审美观

小城镇叙事、泛意识形态写作与不及物性:20世纪70年代出生作家的美学考察

一、身体写作与新都市意象

二、小城镇叙事

三、“唯美”“温暖”与泛意识形态化的写作

四、寻找及物点

暧昧的“民间”:“断裂问卷”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转向

一、“民间形象”“民间立场”的建构

二、感性写作与“个人生活”的兴起

三、“民间”“个人”与“历史”的可辨析性

四、余论:作为“行为艺术”的“断裂问卷”

王朔:从“黑马”到“白马”的嬗变

毕飞宇:“温暖”美学及其可能性

一、“温暖”美学

二、以“世态人情”为起点

三、“背景”的必要性

理性与“灵光”

文学批评的有效性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