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精)
¥27.60
近世为通行的古代散文选本《古文观止》,由清初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定,选目独到,取材广泛。选编了上自先秦下至明朝的二百二十篇古文精品,分十二卷,以散文为主,兼收骈文经典,大体反映了古代散文发展的主要面貌。篇幅适中,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便于诵读。本书以权威底本核校原文,进行明白晓畅的翻译,每个对开页的左边排文言、右边排译文,是方便读者阅读的《古文观止》版本。
椿树峁
¥27.60
五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大风将尘土和几个中学毕业生,卷到黄土高原的椿树峁。在这里,他们掏地,荒,修梯田,办乡学,给娃娃们讲“古朝”,借衣服给后生娶婆姨;他们学会了炒洋芋,做酸汤,爱上了喝烧酒,吃臊子面;他们在雨里读巴尔扎克,在窑洞中研讨物理假说……这些经历给他们饥饿、寒冷、迷茫的苦难岁月以慰藉和希望。乡民的善良真朴,动了怀揣不同梦想的知识青年;知识青年也在对高原的敬畏中,理解了渺小与永存。 作者运用了纯正地道的陕北方言,既显示了与那一方水土无法割舍的情感关联,也很好地再现了陕北地区的风情生活画卷。
后沙:记
¥27.60
“人类大脑记忆存储的容量有多少?”“大脑怎么存储20年前的记忆?”记忆是人们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人们一直需求增长的能力。为了“记忆”,人们学会了“结绳记事”,而后或画或写,“处心积虑”地记下当时发生的事情。《后沙·记》用一个父亲给儿子的书信、一个保姆的日记以及过去人们为了让对方“不忘却”所赠予的某种个人史和日常生活史。
洗尘
¥27.74
《洗尘》主要收录了梁衡先生在《觅渡》之后发表的散文和随笔,沿袭《觅渡》的体例,分为“大情大理”、“青史如镜”、“山川如我”、“哲理人生”、“为官为政”、“为艺为文”等六个部分,文章继承了梁氏散文的一贯风格,说大事、大情、大理,在恬淡、悠远中透露出一种至情至性、悲天悯人的情怀。
花果小品(精)
¥27.78
《花果小品》,顾名思义,是有关花果的随笔,但在郑氏笔下却别具一格:形态、名目,种植经验、各地见闻,典故、诗文,更有其亲身所历的众多民国时期文人雅士的赏花逸事,娓娓道来。周瘦鹃读后说:“每一把诵,似赏名花而啖珍果,醰醰有余味。”朱天目则赞:“文字隽永,考证精详。”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27.86
从业18年以来,精神科医师清水研始终负责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他记录下动他的与临终患者的谈话、一线咨询的经验与沉思,并发现:早早地意识到死亡会到来,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我们会因为知道一切终将消失,而更敏锐地感受生命本身的存在和光华;了解到生命有限,给了我们活着的动力。 因此,他将本书命名为——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作者将癌症看作思考自我、思考生死的契机,从心理学、临床医学、个人经验等层面为我们上了一堂直抵人心的死亡课。并向所有人发问:倘若无常宣判,我们下来会选择怎样的生活??
花里·生活
¥27.99
《花里·生活》是初学花艺的朋友及花艺爱好者的引路之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同时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DIY 花艺书,书中所有制作架构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随手可得,学习者可以按照步骤学习制作。本书涉及适宜餐桌、壁挂、客厅等空间装饰的中小型花艺作品制作,运用了编织、粘贴、组合、铺陈等花艺技法。将东方式插花的线条美融作品制作中。作品用材简单,简捷易上手。
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每日电讯报》“20部永恒的至佳游记”,洛瑞?李“自传三部曲”No.2,中文版首次面世!)
¥27.99
1934年,一个明媚的仲夏清晨,洛瑞˙李只身离了英格兰的故乡。他19岁,仍然十分稚嫩,但坚信未来的好运。带着一把小提琴、一个行囊,他徒步去看海,前往伦敦拼,因一句短语远航至西班牙。海一程,山一程,浪漫惊奇之旅亦是生命的蜕变之行。然而,西班牙内战的硝烟却断了这一切……
大山深处的美食
¥27.99
乌米饭、仙人菜、新娘饼、粉蒸肉、佛手瓜……大山深处的美食桃源等你来发现,要美味,也要原生态。 《大山深处的美食》是一部美食类散文,介绍了产自闽北大山的种种鲜为人知的美味佳肴,文笔生动,描写细致,读来令人垂涎。
高职教研文章集萃(2014-2017年)
¥27.99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所谓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共同活动。教学要提高质量,离不开教学研究。就高职教学而言,因高职新生录取批次靠后,生源质量相对较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如何针对生源实际组织教学,因材施教;所用教材,如何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采用教学方法,如何体现能力本位、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兴趣。这些问题均属教研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便教学与教研紧密联系,水乳交融,进而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鉴于此,作者一直以来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研文章,以助学院职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以期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能不断提升教学与教研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现从2014—2017年间撰写的文章中精选19篇汇集成《高职教研文章集萃》一书,以供教师、教育工作者参考与借鉴。 本书内容分为职教研究、师资建设、教学实践、校史文化四个部分,具有如下特点。 ① 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依据国家关于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颁发的文件和领导的讲话,助推上级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落实与体现。如“怎样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一文,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指示精神撰写而成。 ② 联系实际,承接地气。注重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下工夫,着力联系学院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教师提高等实际,使学院领导和广大教工有所参考、有所裨益。 ③ 传播经验,引入新知。把学院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如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基地对本科高校开放等)都写入书中,加以肯定与传播,并注重引入职教界的新理念、新实践,为我所用。 ④ 重视校史,传承文化。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一文,注重对接本校历史文化,反映本校特色的办学理念,挖掘自身的文化精神;“重视校史传承,发挥校史作用”一文,具有一定的传承价值和育人作用,可供当今广大教工了解昨天、把握今天,有助于学院借鉴传统、治校理政,有助于教工传承优良办学传统,开启明天的智慧,助推学院创新发展。 敬希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职教同行,从书稿中汲取有益之处,借以提高,对不足之处,不吝指教。愿我们在教学教研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互勉互励,共同前行。
日本,一种纸上的风景
¥27.99
作者志在“知日”。曾长年旅居日本,发愿做中日文化互相理解沟通之浮桥。工读之余,行走四岛,勤学多思,并时时调整角度和距离,对日本的山川风物,世相百态乃至一花一木取景描摹,书里书外往来出入。从琵琶湖畔美的老书店,到书香社会的蔚然成风;从江户小渔村的华丽转身到浪漫时代的作家富豪榜;从邂逅黑泽明的“梦乡”到筑地鱼市的今夕沧桑……对日本文化这道风景线,作者既出入其中,给读者种种鲜活的知识和体验;又能出乎其外,从学理上阐释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繁复的人文关联,澄清了诸多误会。行文如行云流水,一以贯之,追求“知识与趣味并重,文化与情怀齐飞”的文章境界,字里行间,作者自身的文化史观与洞见力也依稀可见。 本书为读者了解日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侧面,构成一种纸上的日本风景。
中信国学大典·东坡志林
¥27.99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周易》、《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汉书》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东坡志林》是苏轼游历交谈间的所见所闻,他将一切能理解、不能理解的奇人异事都记录下来,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为晚明小品之滥觞。本版本由香港大学教授王晋光、梁树风注评,考证较为严谨,评论精当。
上河记
¥27.99
本书是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敬泽的黄河旅行图文随笔集。 2000年,漫游黄河流域。从苦水的玫瑰到河州的花儿与少年,从记忆中的萧关道到西吉寂寞的城堡,从广福寺的百灵鸟到米脂街头的堂吉诃德,李敬泽带着异乡人的眼光踏上旅途,渐渐地,黄河成为熟悉的故乡。 2019年,重返黄河,恰如久别重逢。吕梁山的夜晚,带着酒香,让人沉醉…… 十五篇文,记录下河边难忘的日夜。走过历经时光雕琢的渡口和村庄,与往昔的和此世的灵魂暗通款曲,在古老的故事与鲜活的日常经验中,遥望壮阔的文明上游,勘探这大河本真的面貌。
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上、下册)
¥27.99
上述利息将被平均分成五等份,按照以下方式行分配:[……]其中一份将被授予在文学领域某一理想方向创作出Z杰出作品的人。——引自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 -《巴黎评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你是什么反应? -谢默斯·希尼(1995年诺奖得主):有儿像遭遇了一场大体温和的雪崩。 《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美国老牌文学季刊,由美国作家乔治·普林顿、彼得·马修森等人于一九五三年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自创刊之日起,《巴黎评论》一直坚持刊发世界顶级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并成功发掘推介了众多文学新人,著名作家如诺曼·梅勒、菲利普·罗斯等人的写作生涯正是从这里起步。 “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四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其中就包括三十四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巴黎评论》创刊七十周年之际,经《巴黎评论》独家授权,我们将这三十四篇诺奖作家访谈归总一处,补充作家生平及获奖信息,分上、下两册迻译出版。这些访谈是《巴黎评论》与身处世界文学之巅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持续对话的产物,展现了当代文学世界最具启迪和创见的思想。作为一份能够定义我们写作生命之精髓的记录,这些访谈本身亦足以成为当代文学经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巨鲸歌唱
¥27.99
《巨鲸歌唱》是著名作家周晓枫的散文代表作品,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隐秘的大海藏有怎样离奇又迷人的生物?尘封的素描簿里记录了哪些生命的片段?成长的旅途又留存了哪些无法略过的节?在这本充满成长印记与个人经验的文集中,作者敞行囊,将一路走来收藏的星星铺展来,与我们安静而克制地分享:既讲述隐秘的大海和离奇迷人的生物,从自然生命的速写中阐发哲学性沉思;也从更内向化的个人经验出发,传达对于衰老、死亡、嫉妒、缺失等生命体验的情感与心境……作品以小说的笔法结构、戏剧与电影式的画面布局,以及诗歌的想象和语言,拓展了散文表达的边界。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28.00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徐志摩是一个传奇,他短暂的一生给中国文学增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也给读者们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长期以来,人们提到徐志摩,只会联想到他的诗,他的新月社,他的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其实,在文学造诣上,他的散文毫不亚于诗歌。文坛前辈梁实秋曾这样评价徐志摩:“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叶公超也曾说:“我觉得志摩的散文是在他的诗之上。”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法国大文豪让·雅克·卢梭临终遗作)
¥28.00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法国大文豪让雅克卢梭临终遗作,是他在生命后的日子里,在“再没有兄弟、邻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的悲凄境况下,坦然展露的思想和感情。书中收录了十篇漫步遐想,表达了卢梭推崇感情、赞扬自我、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怀。
蔓草缀珠
¥28.00
作者的散文写作,记事怀人,属学者散文,文笔好,见识高,特别是记叙了曾有长期、深交往的冯雪峰、韦君宜等一批文坛著名人物,留下了珍贵史料。文章多发表于《中国语》、《当代》、《中华散文》、《新文学史料》、《散文》、《理论与创作》等报刊,2005年曾结集《蔓草缀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次重新修订、改正错漏、增补新篇,是一个增订升级版。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28.00
人家问我说,你的家在哪里,我一下答不上来。不是地理上的,我说,我的家乡,是中国传统文化。我觉得海内外中国人*需要的,是在二○一九年即“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前,有一个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个“文艺复兴”必须是重新发掘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精髓,然后续上现代世界的新文化,在此基础上完成中国文化重建或重构的工作。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一场新的“五四”运动。——白先勇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之际的一部白先勇散文集,主要收录关于文学、艺术活动的文章。《白先勇与青年朋友谈小说》,谈小说的创作经验;《十年辛苦不寻常》,谈昆曲的美学价值;《抢救尤三姐的贞操》,谈《红楼梦》的版本优劣;《现在是文化复兴的好时光》,谈文化经典的保存与流传,以及如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文章的时间跨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直至如今,可见,实现我们的“文艺复兴”,是白先勇多年来心中悲愿。白先勇曾经说过,我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我们的“文艺复兴”。如果从“文艺复兴”这个维度去看白先勇的文学、艺术人生,就会发现,从青年时代直至现在,他所有的文学、艺术活动,都贯穿着一条力图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线索——回顾既往,无论是他的文学创作,还是他的文学、文化实践(办文学刊物、推广昆曲、宣传《红楼梦》),冥冥之中,仿佛都是他“文艺复兴”理想的具体呈现。而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正体现了白先勇个人色彩的“文艺复兴”的历史轨迹和基本面貌。
中 慎德堂:新碶陈氏家族
¥28.00
中 慎德堂:新碶陈氏家族
大美可追:余秋雨的文化美学【余秋雨数十年的美学沉思首度完整呈现!】
¥28.00
余秋雨先生早年即以美学为研究专业,曾任复旦大学美学博士答辩委员会主席,他的美学思考贯通中西、纵横古今,形成了独创、完整的文化美学体系。 在这个美学体系中,既有对艺术发展的鸟瞰,又有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审美赏析;既有对文学、书法、昆曲、普洱茶以及自然山水和人文山水的倾心品察,又有对美的本质、特征的宏观把握;既有对艺术创造细致微的审视,又有对审美公德、生态美化和人格美学的终极关怀。这些思维成果,都用充满文采的感性语言来表述,一扫一般理论的灰色沉闷之气,处处青山绿水,生机盎然,对于艺术欣赏和创造以及美化人生、美化人格,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