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修心要修“菩提心”
修心七要:口传千年的修心秘法
编者序 让“心”做个深呼吸
第一章 心入止境 转化烦恼的修心七要
什么是修心 佛教修心的定义
为什么要修心 转化烦恼,完善人生
修心的目标 大乘佛教的菩提心
怎样修心 自他相换的修心法
《修心七要》 最普遍、最确切的修心法门
《修心七要》的来源 阿底峡尊者
《修心七要》的传承 藏传佛教各派的重要修法
第二章 正行法(一) 重新认识眼前的世界
无我的智慧 胜义菩提心
正修的开始 皈依与发心
七支供法(1) 顶礼与供养
七支供法(2) 忏悔罪业和随喜
七支供法(3) 请求传法、请佛不入涅槃和回向
诸法如梦 从迷妄中脱身
心性无生 重新认识我们的心
对治亦自解 认识万法的本性
道体住赖耶 走出心的“误区”
万法空性 让世界在眼前清晰展现
第三章 正行法(二) 获得博爱的力量
无上菩提的发心 世俗菩提心
摒除外境烦恼 修出离心
七支因果 修世俗菩提心的先决条件
修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
自他平等 亲友、敌人和陌生人
发菩提心 追求圆满的佛境
思维我执 一切过失都是内心的自私造成
思维他执 关爱他人拥有广博的力量
自他相换 破除我执的利器
三毒 修行道上的拦路虎
乘风息法 在呼吸之间取舍
第四章 转恶缘为菩提道 在困境中觉醒
恶缘转觉道 困境中不可放弃修行
放下执著 以世俗菩提心转恶缘为菩提道
恶缘也有好处 恶缘可激发修行的动力
苦与乐的辨证 乐不可喜苦可喜
于众修大恩 感受众生之恩
用智慧充实生命 以胜义菩提心转恶缘为菩提道
乱境观四身 看清妄念的本质
痛苦是空 痛苦是心的幻象
观想空性 转化你的内外烦恼
转化恶缘 逆境是修行的无价之宝
日常修行(1) 积累资粮
日常修行(2) 净除罪障
日常修行(3) 布施魔鬼
日常修行(4) 供养护法
凡事皆可用以修行 在困境中走上觉醒之路
第五章 终生的修持 五种改变生命的力
五力修持 常保菩提心的修行
引发力 念念在心,保持警觉
娴熟力 让修行成为一种习惯
善种力 埋下善业的种子
破斥力 破除痛苦之因
发愿力 时常有美好的愿望
中阴五力 临终时的五力修持
中阴善种力 断除对所有的执著
中阴发愿力 临终时的两个“愿”
中阴破斥力 与痛苦绝缘
中阴引发力 时刻不离菩提心
中阴串习力 忆念一生的修持
保持修行之力 从生到死的修持
第六章 修心的成果 衡量修行进步的标准
四种标准 修行进步的基本标准
诸法归一 一切修行都是为了断除我执
两种进步的证明 自心的见证最可贵
常怀欢喜心 顺境或逆境都持欢喜之心
乱中取正 心在散乱中保持正念
第七章 修心三昧耶 一生遵守的戒律
戒律 修心的承诺
恒学三总义(1) 不能违背修心的诺言
恒学三总义(2) 不能过分的放纵
恒学三总义(3) 不能持双重标准
稳重自持 韬光养晦,改变内心
莫思他人事 不要妄自评判他人
先去除重的烦恼 对治烦恼从重下手
断一切欲求 不为善果种善因
清净的修心 夹杂我执的修行像吃下有毒的果子
不可讲情意 不要意气用事
勿俟于狭路 不可口出恶语,不可挟私报复
莫刺要害处 不要攻击别人的弱点
犏载莫移牛 不要推诿责任
不争强好胜 不要事事以己为先
断除诸邪命 断除一切邪见、邪修、邪行
恭敬诸佛 不要把佛修成魔
不要幸灾乐祸 不要从别人的痛苦中求乐
第八章 修心学处 修行的要点
日常行为准则 一言一行,保持美好的愿望
一药医百病 困境中突围
早修和晚修 常修菩提心
顺境和逆境 安忍的力量
两种戒律 比生命还宝贵的承诺
勤学三难 转化烦恼的三个难点
三主要因 修心的三种善缘
三退失与三舍离 保持正念,清净三密
心中深种菩提 不偏不倚,修至心灵深处
面对修行的阻力 要保持恒久的修持
杜绝外境干扰 修心不因外缘流转
修心要有重点 找到最适合、最有意义的修法
远离六颠倒 修心要有正确的认知
修行永不停 修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两种观察 寻找对治烦恼和疑惑之法
不自说功德 不要吹嘘修心的成就
断除暴躁易怒 受辱也不发怒
不喜怒无常 心情不要像多变的天气
不要执著声誉 不要因他人赞扬而窃喜
附录 《大乘修心七义论贯注》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