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电子书

本书第二版即将问世之际,作者嘱我写篇序言,说从读者或同行的角度谈一谈书中的内容是否还有重新推出的意义即可。

售       价:¥

纸质售价:¥31.20购买纸书

7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王亚新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01

字       数:35.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法律 > 法律法规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作者在《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第二版)一书中试图用“对抗”和”判定”两个基本要素来把握、归纳渊源于西欧法律传统,并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民事诉讼所共通的深层结构。日本民事诉讼被视为体现这种结构的制度样本之一。本书就是通过对其各领域程序设计与运作的描绘分析,较完整而又具体地例示这一可称为“对抗·判定”结构的理论模型。 作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比较民事诉讼法研究所面临的一个很难做到两拿的课题是,如何既能够完整而深地把握理解作为参照的国外资料,同时又提供真正可能切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参考。本书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而在方法上做出努力:就在于构筑上述有关民事诉讼基本结构的理论模型,并试图利用此模型来对日本畏事诉讼制度做出某种整体上的统一说明。作者希望通过这种虽然间却可能发掘至深层的比较方法,为一步深把握我国民事诉讼的现状及审判方式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反思的材料或新的切视角。 本书适应于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司法实务部门的人员阅读。<br/>【作者】<br/>王亚新,1954年生于贵州省,考大学之前曾工作八年。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1985年公派赴日留学。在京都大学分别获得法学硕士与博士学位。自1991年起在日本几家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98年到清华大学工作,现任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br/>
目录展开

序章 本书的方法、内容构成及意义

第一章 日本民事诉讼案件处理流程的实例

一、诉的提起

二、被告的答辩

三、第一次口头辩论期日

四、原告的书面准备与被告的证据提出

五、用于准备的口头辩论期日

六、文书提出命令的申请

七、现场的实地查看与准备程序的继续

八、被告的准备书面与裁判所的正式释明

九、最后一次用于准备的口头辩论

十、鉴定的申请与鉴定结论

十一、第二次口头辩论期日

十二、和解期日

十三、裁判所做出判决之前的内部协议

十四、判决书

第二章 案件处理流程的程序法背景

一、诉状的记载内容

二、受理起诉的程序

三、案件系属于诉讼后的裁判所活动

四、答辩方式与第一次口头辩论的功能

五、准备程序的种类

六、审理对象的形成

七、证据的收集与证据申请

八、审查证据的方式

九、主要开庭期日与证人证言的听取

十、和解与判决

第三章 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一、“对抗·判定”的诉讼结构

1. “结构”的概念

2. “对抗·判定”

3. “诉讼竞技说”与“对抗·判定”结构

二、“对抗·判定”结构与纠纷的妥善解决

1. “对抗·判定”的反命题

2. “纠纷妥善解决”的两种状态

3. 两种纠纷解决形态的比较

三、“对抗·判定”结构下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

1. “对抗”与纠纷的解决

2. “判定”与纠纷的解决

3. “对抗·判定”结构的实体规范前提

四、“对抗·判定”结构作用的复杂性

1. “对抗·判定”结构对纠纷解决的负面影响

2. “对抗·判定”结构与“正当性”、“效率性”概念

3. 结语

第四章 审判对象的形成:程序与实体

一、审判对象形成的基本问题及一般原理

1. 问题的提出及其不同的层面

2. 原告提示的纠纷主题及其拘束作用

二、诉讼标的理论

1. 多义的诉讼标的概念

2. 诉讼标的概念的两个来源

3. 新旧诉讼标的理论之争

4. 诉讼标的理论的新潮流

三、作为审判对象的多种“案件事实”

1. “主要事实”、“间接事实”、“辅助事实”和“背景事实”

2. 实体法规范与作为“要件事实”的主要事实

3. 要件事实的主张责任及其分配

四、辩论主义原则与案件事实的分类

1. 关于辩论主义原则适用范围的判例

2. 对按照主要事实决定辩论主义原则适用范围的疑问

五、案件“实体形成”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1. 关于其他案件事实的信息提供

2. 本章内容的总结

第五章 一审程序的展开过程

一、程序进行样式的分类及意义

1. 程序样式的重要意义

2. 两类不同的诉讼行为

3. 诉讼行为的书面与口头方式

二、口头主义原则与开庭审理的口头辩论期日

1. “口头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根据

2. 作为宪法原则的口头主义

3. 日本民事诉讼口头辩论程序的特征

三、早期终结的案件流程及其程序进行样式

1. 原告撤诉及当事人承认或放弃请求的场合

2. 有关缺席判决的程序设计

四、日本民事诉讼程序进行样式存在的问题与改善的努力

1. 诉讼的拖延现象及其病理

2. 导致问题局面形成的多种原因

3. 改善诉讼拖延现象的动向

五、新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进行样式

1. 作为诉讼法修改重点之一的程序进行样式

2. 三种准备程序

3. 加快程序进行的措施与几种典型的程序展开进路

六、程序的职权进行主义原则与法官裁量的限界

1. 程序进行的灵活性与对法官裁量的限制

2. 职权进行主义的沿革和演化趋势

第六章 证据制度与证明

一、理论视角与基本概念

1. 证据的双重性质

2. 有关证据的基本概念

3. 证据的层次与证明的阶段性

二、关于收集证据的制度

1. 当事人对证据的支配

2. 帮助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程序

3. 书证的取得与文书提出命令

4. 取得证据的其他方法与违法收集证据问题

三、证据的提出与审查证据的法定程序

1. 证据的提出与审查的一般结构

2. 申请证人作证与对证人证言的审查

3. 书证与物证的申请及审查程序

四、作为法官心证形成过程的证明

1. 证明与法官的认识过程

2. 证明归属于法官认识作用的含义

3. 自由心证原则与证明的结构

4. 上诉审对法官心证的制约作用

五、证明度与举证责任

1. 什么是“证明度”

2. 对证明度的法律及实务上调整

3. 举证责任的概念

4. 举证责任的分配

第七章 调解制度与诉讼上的和解

一、日本调解制度的一般情况

1. 调解制度的沿革

2. 家事调解与民事调解

3. 民事调解法的内容构成

二、民事调解制度的位置及其程序特征

1. 调解的申请与调解委员会

2. 调解优先原则与调解的强制性因素

3. 调解与诉讼在程序上的区别

三、“调审分离”的制度设计与职权调解

1. 通过职权调解制度实现的调审分离

2. 纠纷类型与调解的适合性

3. 选择调解的程序基准

四、调解与诉讼上和解的关系

1. 调解与诉讼上和解的选择

2. 诉讼上和解的两个方面

3. 诉讼上和解的选择与法官介入的程度

五、诉讼与调解及诉讼上和解在规范适用上的差异

1. 调解与诉讼上和解的合法性问题

2. 民事实体规范的种类

3. 调解及诉讼上和解应遵循的规范

4. 审判规范与调解规范的区别及联系

第八章 判定的形式:判决书与判例制度

一、作为“判定”的判决

1. “裁判”概念与判决的种类

2. 考察判决的理论视角

3. 为什么需要判决书

4. 一审判决书的样式结构

二、判决书内容的分析

1. 一般的记载事项

2. 案件事实的记载

3. 判决理由

三、日本民事判决书的新动向

四、判决书与上诉制度

1. 日本民事上诉制度的概况

2. 上诉制度的当事人救济作用

3. 上诉审“统一法令”的功能

五、上告审判决书与判例制度

1. 上告审的限制性上诉理由

2. 作为判例的上告审判决书:一个实例

3. 判决书的公布与判例的编纂

六、附:判决书样本(长期以来通用的传统样式)

第九章 判定的终局性:既判力与再审

一、有关判定终局性的概念

1. 司法判断的不可变性质

2. 判决不可撤回的自缚性

3. 判决的确定与对当事人发生的效力

二、既判力

1. 既判力的概念及其意义

2. 既判力的本质论

3. 理解既判力的另一种路径

4. 对既判力的功能性说明

三、判决终局性的程序基础与既判力根据论

1. 程序保障与判决不可变的性质

2. 既判力根据论的展开

四、判决的终局性与再审制度

1. 日本民事再审制度的概况

2. 再审事由与“错误判决”

3. 从再审的角度看到的判决终局性

五、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1. 既判力作用范围的问题

2. 既判力客观范围与判决终局性

3. 围绕既判力客观范围的争论

4. 有关既判力客观范围的多种学说

六、结语

第十章 少额诉讼制度

一、少额、简易程序的概念与功能

1. 大量处理日常性纠纷的需要与方便民众接近司法的课题

2. 诉讼审判制度的一般对应

3. 少额程序的概念与日本有关制度的沿革

二、两种思路与不同少额、简易程序的比较

1. 美国各州的少额诉讼制度

2. 英国的少额诉讼程序

3.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少额、简易程序

4. 少额、简易程序的制度设计上的问题

三、日本的新少额诉讼程序

1. 引进新少额程序的背景与有关法律规定

2. 新少额程序的一般流程及特征

四、结语

参 考 文 献

一、日文文献

1. 著作

2. 论文

3. 判例集及其他

二、中文文献

三、英文文献

第二版后记

累计评论(条) 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