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作者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章的缘起与特性
一、文章的概念与缘起
二、书面语传播的文化意义
三、文章的特性
四、重文传统与文、道关系
第二节 文章的功能与类型
一、文章的表现对象
二、文章的功能用途
三、文体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文章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文章学研究的对象
二、文章学研究中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问题
三、辩证与兼容,有利于学科发展
四、走向文运亨通的新时代
第二章 文道论
第一节 传统文道论的现代审思
一、传统的文道关系论
二、文道论中的平衡思想
三、伦理本位观的失误
第二节 文章写作的基本原理
一、通变原理
二、达意原理
三、异合原理
四、密值原理
第三节 文章生长及运演条件
一、经济技术条件
二、社会政治条件
三、文体化生条件
第三章 文传论
第一节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一、文章传播属于广义信息传播
二、文章中的主、客体双向建构
三、主体在文章写作中的角色化
第二节 载体中的要素构成
一、载体是文章的形式
二、载体形式的构成
三、汉字以形知义的功能
第三节 文章阅读中的接收效应
一、受体的能动效应
二、接收中的错位现象
三、影响接收的心理效应
第四章 文风论
第一节 文风的特征及相关问题
一、文风的概念与特征
二、文风与风格、语体、笔调的区分
三、“八股文”问题不完全是文风问题
四、优良文风的主要表现形式
五、为文之道,坚持“四不”
第二节 不良文风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蛮横与虚假
二、空洞与僵化
三、绮靡与怪诞
四、谋利与剽窃
第三节 文学“真实性”级次辨析
一、传统文论强调真实性
二、真实性问题上的混乱
三、文章涉及的四对“真实”类型
四、文学真实性级次
五、与真实性级次相应的文学类型
第五章 文气论
第一节 传统文论中的“气”与“文气论”
一、自然元气论
二、气论的精神化
三、文章学中的性气与养气
四、“气盛言宜”说
五、文气论中的“神气音节”说
第二节 “文气论”的文章学意义
一、对先天禀赋的认识
二、内养与外阅的互动
三、虚静:身心的调整
四、气盛:方可带来“文胜”
第三节 现代文章写作需要讲究“文气”
一、格调与风格的异同
二、作文教学中对文气学说的借鉴
三、传统文气论在网络时代的意义
第六章 文体论
第一节 文体分类的历史运演
一、分类是文章繁荣的必然结果
二、文体分类的历史阶段
三、古代文体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文体分类的原则与方式
一、文体与其他文章要素的关系
二、文体的名称形成
三、文体分类的原则
四、文体分类的依据
五、网络文学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体分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文章的可分类性
二、两种形态:文学与非文学
三、文章分类的相对性
四、分类为的是学习与使用的方便
第七章 文用论
第一节 传统文化视界中的文章功用观
一、文章的小“用”与大“用”
二、文“用”的四个切入视角
三、儒、道、墨、法四家的文用观
第二节 文章功能的四大分野
一、认知功能
二、应用功能
三、论辩功能
四、审美功能
第三节 文章功能的生态化构成
一、文章的两大追求:求真与趋益
二、文章功能的互动与转化
三、文章情感的生态化
第八章 文者论
第一节 作者的整体素养
一、生活素养
二、知识素养
三、思想素养
四、审美素养
第二节 作者的能力构成与个性特征
一、文章作者的三大能力
二、作者气性与文章风格
三、作者写作中的“苦”与“乐”
第三节 文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文、人关系中不对应的现象
二、文、人关系中的外力牵引现象
三、文、人关系中的价值导向
四、知人论世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 文意论
第一节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一、文以意为主
二、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
三、主题的统帅作用
四、立意的求新
第二节 主题的生成与表现
一、“主题”来由及含义
二、明确主题与模糊主题
三、主题的多重表现
四、主题概念的使用
第三节 文意中的情感因素
一、“情”是“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情真,是文学的生命
三、原生情感与艺术情感
四、“以礼节情”的意义
第十章 文思论
第一节 文章制作中的思维转换
一、文章是主体思维转换的产物
二、思维转换中的具体任务
三、虚拟的物象世界
第二节 常用的思维方法
一、思维中的两种取向
二、常用的思维形式
三、常用的思维方法
四、对文思的要求
第三节 文学构思中的“神与物游”
一、文学构思与直觉体验
二、文学构思的艺术结晶——意境
三、美感来自心物的合媾
四、禅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 文序论
第一节 文序组织的常态构成
一、文序通过结构表现出来
二、文章结构的有机整体性
三、“首—中—尾”的常态构架
四、起承转合模式运用
第二节 文本序次的符号表示
一、符号刻画在章法研究中的意义
二、篇章层次的表示
三、段意关系的表示
四、叙述方式的表示
五、符号刻画不能机械化
第三节 文章的“有序”与“序参量”
一、“有序”是文章的基本要求
二、文章序化的依据:自然序与心理序
三、外在文采与内在肌理
四、“序参量”是一种功能量
五、“结构序”中的相关性
第十二章 行文论
第一节 材料的收集
一、集材的重要性
二、集材的方式
三、材料的选取
第二节 草拟和修改
一、草拟前的准备
二、提纲与草拟
三、修改定稿
四、文稿的“热处理”与“冷处理”
第三节 行文中的语言表达
一、表达方式
二、说明与描写的区别
三、人称问题
四、议论中常见的失误
第十三章 文辞论
第一节 言辞的意义及言意关系构成
一、言辞是文章的细胞
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三、言与意之间的复杂关系
四、文辞锤炼与以辞达意
第二节 语言的类型与风格
一、语言的几种类型划分
二、语言的风格
第三节 文辞的庄谐、文质与繁简
一、文辞的庄与谐
二、文辞的文与质
三、文辞的简与繁
第十四章 文法论
第一节 文章写作的“有法”与“无法”
一、文法指的是什么
二、传统文论在文法问题上的三种意见
三、“活法”在文章学中的意义
四、文贵曲折变化
第二节 文章表达中常用的几种技法
第三节 常用的对立手法
一、虚与实
二、正与反
三、明与暗
四、情与理
五、博与一
六、开与合
第十五章 文评论
第一节 文章价值的构成类型
一、文章的四大价值类型
二、“五经”的文章价值
三、传统的载道论与功用论
第二节 文章价值的表现特征
一、价值实现是文章的最终目的
二、文章的价值不等于载体的价格
三、文章价值特征
第三节 评文的标准与途径
一、文章价值的标准
二、文章价值评判的途径
三、文章评价结论的相对性
四、文章评价不能局限于功利
第四节 剖判、调整以对抗异化现象
一、文章写作、传播中存在价值异化现象
二、评析、研究有利于文章价值的发挥
三、现代文章研究所需要的四种观念
参考文献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