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内容提要
第一章 WTO给中国法律带来的冲击波
一、初探WTO
二、WTO能否坐上世界组织头把交椅?
1.WTO的宗旨与职能
2.WTO的法律地位
三、WTO的法力有多大
1.最惠国待遇原则和互惠待遇原则
2.国民待遇原则
3.关税减让和取消一般数量限制原则
4.反倾销原则和反补贴原则
5.透明度原则
6.保障措施和原则例外
7.区域性贸易安排
8.鼓励各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促进世界自由贸易
9.争端协商解决问题
四、行政立法观念转变迎接入世挑战
1.观念的更新
2.中国入世的法律借鉴
五、地方法制工作如何应对入世
1.关注法律的国际性
2.树立国家责任观念
3.强化“立法捍卫国家利益”观念
4.打破“涉外”与不“涉外”的界限,给予所有市场主体以平等待遇
第二章 狼来了,法律全球化改革
一、进出口体制率先迈开改革步伐
1.1979~1987年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2.1988~1991年进口体制的深化改革
3.1992~1994年中国加快了进口体制改革的步伐
4.1994年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的自主改革
二、我国外汇体制改革
1.1979~1991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
2.1994年以来外汇体制改革
三、关税体制改革
1.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变革的国际化趋势
2.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变革的法治化趋势
3.关税还要降多少
4.大幅降低关税是否会造成洋货冲击
四、入世影响劳动法
五、市场推入机制改革,带来勃勃生机
1.货物贸易市场的开放
2.服务贸易的开放
3.贸易体制和规则问题
4.市场开放,中国仍需改革
六、入世快递
1.中国将加快制定入世后相关法律
2.经济“入世”与法律“入世”
3.中国加紧修改外经贸法律法规
4.中国将创造完备的法制环境
第三章 反倾销战火正旺
一、揭开倾销的面纱
1.何谓倾销
2.倾销的特征
二、反倾销国际规则
1.反倾销国际规则的制定
2.反倾销法不再是发达的国家的专利
3.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反倾销协议》的主要内容
4.对倾销的补救措施
三、国际竞争有法可依
1.WTO倾销行动守则
2.监督并限制执法任意性的程序性规则
3.微量不计规则
4.公共利益条款
5.落日条款
6.监督执法的透明度原则
7.实体规则中有宽有严
8.解决争端条款
9.“反规避”悬案
四、反倾销救济措施
1.反倾销救济措施
2.价格承诺
3.中止协议
4.反规避措施
五、中国一直是最大受害者
1.我国一直是发达国家倾销的对象
2.中国企业反倾销迫在眉睫
六、中国反倾销对策
1.反倾销立法应时而生
2.中国反倾销法尚需完善
七、倾销的兄弟
1.认识“补贴”
2.《协议》的基本结构
八、WTO反补贴法律制度
1.补贴的种类
2.补贴的国际救济
3.其他有关制度
4.补贴的国内救济
第四章 WTO争端解决迫在眉捷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概述
1.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渊源
2.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宗旨
3.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职能
4.WTO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范围
5.参与争端解决的机构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有章有法
1.结论形成程序
2.争端解决的执行程序
三、WTO争端解决机制按原则办事
1.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内容
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在国际组织中的发展
四、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一般原则
1.继续遵守1947年关贸总协定管理争端解决活动的各项原则
2.解决争端而非通过争端解决过程制定新的法律规则
3.谨慎、善意地使用争端解决机制
4.尊重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排他性
五、WTO争端解决机制仍需完善
1.发展取向问题
2.主权限制问题
3.发展中成员问题
六、中国如何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1.做必要的配套性准备
2.若干问题注意事项
3.发挥律师的作用
七、案例分析与实践
1.汽油立法案
2.税收规定案
3.期刊进口措施案
第五章 WTO与中国服务贸易
一、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成果—《服务贸易总协定》
1.《服务贸易总协定》法律框架内容
2.《服务贸易总协定》仍需完善
二、总协定对我国的影响
1.遵守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则
2.《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我国服务业的总体影晌
3.《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我国服务业的具体影响
三、我国有关服务贸易法律之现状
1.我国法律对外商投资服务业的规范与限制
2.我国成功入世服务贸易业的法制需进一步完善发展
第六章 入世后,中国坐以待“壁”?
一、非关税壁垒内容简述
1.海关任意估价
2.进出口数量限制
3.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4.外汇管制
5.倾销和友倾销措施
6.补贴与反补贴措施
7.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8.技术贸易壁垒
9.装运前检验
10.原产地规则
11.卫生及动植物检疫措施
二、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1.对进口国的影响
2.对出口国的影响
三、WTO关于非关税壁垒的法律约束制度
1.关于贸易技术壁垒的认识
2.技术法规的制定、通过与实施
3.与技术条例和标准作规定的一致性问题
4.技术信息通报与技术援助
5.对发展中国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6.技术标准化的发展及对我国的挑战
7.标准化活动中的技术贸易壁垒
8.GATT下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
9.区域标准化运动脚步的方向
四、中国准备好了
1.积极开展产品与企业质量体系的认证工作
2.结合实际,切实开展国内标准化运动
3.建立完善的标准化机构,努力提高监督、管理和服务水平
4.与国际标准化机构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5.努力维护国家利益,争取合法正当的保护
6.采取有效策略,突破技术贸易壁垒
五、进出口许可证的法律制度
1.进口许可证手续的一般规则
2.自动进口许可证手续规则
3.非自动进口许可证手续规则
4.对进口许可证制度的管理
六、装运前检验规则
1.装运前检验国的义务
2.出口缔约国的义务
3.装运前检验的有关程序
七、原产地规则
1.过渡时期的安排
2.过渡时期后的规则
3.原产地规则的协调
八、海关估价制度
1.海关估价的方法
2.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特殊待遇
九、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尚需添枝加叶
1.改善我国立法现状刻不容缓
2.我国应注重提高立法质量
3.WTO,要求我国司法锦上添花
第七章 WTO打响知识产权新一轮保护战
一、乌拉圭回合牵扯进一个全新议题
1.一个全新的议题
2.胜利的果实
二、管窥《协议》真面目
1.协议的结构
2.基本原则和目标
3.对知识产权范围的界定
三、新《协议》的鞭子有多长?
1.对专利权的保护
2.对商标权的保护
3.对版权的保护
4.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5.对其他形式知识产权的保护
四、中国知识产权法与世界接轨
1.中国知识产权法以变应变
五、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应时而变
1.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定
2.广告法的制定
3.产品质量法的制定与修改
六、其他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定)
1.新修订的《刑法》
2.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制定
第八章 金融法以何面目亲密接触WTO
一、金融一体化、势在必行
1.国际金融一体化
2.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表现
二、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对成员国法律制度的要求
三、金融服务法律制度概述
1.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2.业务范围
3.金融服务附件的主要内容
4.《对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
5.《全球金融服务协议》内容介绍
四、中国金融法制仍需打造
1.在过渡期内需要修订的金融法律
2.加入WTO以后应修订的法律
3.WTO给我国金融业监管带来的挑战
第九章 涉外仲裁导述
一、仲裁及涉外仲裁
1.仲裁的一般概念
二、涉外商事仲裁
三、涉外仲裁的构成因素
四、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区别
1.仲裁机构不同
2.受理的案件不同
3.适用法律不同
4.对于证据促使的规定有所不同
5.裁决的审查与执行不同
6.时效的规定不同
五、与涉外仲裁全面接触
1.涉外仲裁的类型
2.涉外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3.涉外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
六、涉外仲裁协议的内容
1.仲裁协议的内容
2.仲裁裁决的效力
七、涉外仲裁协议的有效与无效
八、我国涉外仲裁机构
1.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2.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3.自愿原则
4.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5.仲裁依法独立进行原则
6.不公开原则
7.开庭审理与书面审理相结合原则
8.参照国际惯例原则
九、世界常设仲裁机构简介
1.国际性常设仲裁机构
2.地区性常设仲裁机构
3.国别性常设仲裁机构
十、涉外经济贸易仲裁程序
1.仲裁的申请与受理
2.仲裁庭的组成及仲裁员的回避
3.涉外仲裁的审理
4.涉外仲裁中的财产保全
十一、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
1.仲裁裁决执行的概念
2.裁定不予执行的情形
第十章 WTO下的国际投资
一、WTO贸易体制与国际投资法
1.国际投资法
二、WTO多边贸易体制与国际投资法的关系
三、WTO多边贸易体制对国际投资法的影响
四、TRIMS协议随WTO出台
1.什么是投资措施?
2.《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五、《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法律意义
1.大大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的法律体制的完善
2.实现了投资领域国际立法的重大突破
3.促进了各国外资立法的统一性、公开性
4.加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进程
5.完善了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法律机制
六、《TRIMS协议》缺陷评析
1.《TRIMS协议》的调整范围过于狭窄
2.《TRIMS协议》不少条文含义模糊,缺乏必要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3.《TRIMS协议》存在较多的灰色区域,有损于其整体功效
4.《TRIMS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投资领域国际立法不平衡性
七、外商投资名目繁多
1.外资企业的法律制度
2.我国对外资企业的监督管理
3.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终止和清算
八、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l.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概述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
3.投资比例与出资方式
九、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概述
2.合作企业的性质和组织形式
3.期限和解散
十、BOT投资法律制度
1.BOT投资方式的概念和特征
2.BOT的法律特征
3.BOT投资方式的性质和作用
4.BOT投资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十一、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制度
1.概念与性质
2.特征与作用
3.外资股份公司的相关法律适用
4.外资并购的概念
5.外资并购的特点
6.外资并购的利弊
十二、外资并购的主要方式及其法律问题
1.外资资产并购
2.外资股份并购
十三、补偿贸易的法律制度
1.补偿贸易的概念和特征
2.补偿贸易的形式
3.我国对补偿贸易的规定
十四、完善相关法制,为引资保驾护航
1.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制度的现状难掩弊端
十五、完善外商投资法制刻不容缓
1.WTO有关投资的协议及其影响
2.WTO有关投资的协议的影响
3.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的完善方案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