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电子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一段惊心动魄的香港回归较量史,一部鲜为人知的中欧外交风云录! ·1984年,中英达成解决香港问题的协议,但英国并不甘心撤出香港—— 90年代初英方修建香港新机场,是想留给未来特区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 回归前夕,英方加紧推行香港政改方案,意欲何为? ·回归之后的特区治理,毫无先例可循,各种困难与麻烦不断—— 亚洲金融风暴香港遭遇重大冲,香港如何在中央支持下走出困境? 中央驻港工作机构面临多方面压力,如何在风浪中站稳脚跟? 居港权引起重大政治风波,如何平息? 围绕香港问题,我国与英国行了漫长的正面交锋和暗战,其中的艰难和惊险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中欧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几十年来也可谓惊心动魄,颠簸前行,经历了很多不为大众所知的博弈和较量。 资深外交家姜恩柱就是中英关系以及整个中欧关系发展的直参与者,甚至是塑造者。从西欧司司长,到驻英国大使,再到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他亲历了中欧之间的诸多重大事件,主导了无数次交涉和谈判。在《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中,他将自己几十年的对欧外交工作细说从头,围绕中欧关系、中英关系、香港回归等重大事件,对历史事件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行了揭秘和解读,尤其是对香港回归前中英两国尖锐而复杂的外交斗争行了详尽的记录。 真实生动的谈判场景还原,简练清晰的来龙去脉解析,以及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体现出一个外交家的智慧和深刻洞见。这对外交工作者来说是一部可贵的历史参考书,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本难得的外交风云录。<br/>【推荐语】<br/>关于97香港回归,中英谈判内幕是怎样的?其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激烈斗争和较量?香港回归前夕,对于英国的蓄意破坏,我国如何应对才*终确保平稳过渡?回归后即遭遇亚洲金融危机,政府如何助力重创下的香港走出困境?《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一段惊心动魄的香港回归较量史,一部鲜为人知的中欧外交风云录。 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原主任姜恩柱,潜心四年之作《大国较量》!一手史料公,历史隐情解读!以亲历者揭秘香港回归前中英两国尖锐而复杂的外交斗争! 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原副部长曾建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原所长宋明江 作序!<br/>【作者】<br/>姜恩柱,1938年12月生于江苏高邮。中学就读于上海。1960~1964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 毕业后外交部,先后在我国驻英国代办处、大使馆和部内西欧司工作。1984年起任西欧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1991~1995年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分管西欧和港澳事务。随后历任我国驻英国大使、中央驻香港工作机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全国人大大会新闻发言人。 20世纪80年代初曾为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布鲁金斯学会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国际问题研究。 作者为第十五届中共中央委员,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br/>
目录展开
序言一 戴秉国
序言二 曾建徽
序言三 宋明江
第一章 中欧关系艰难岁月
从封锁禁运到建交高潮
邓小平同志谈我国战略调整和对欧政策
80年代末风云突变
芬兰不参加反华大合唱
南欧国家对华态度务实
李鹏总理欧洲破冰之行
解决澳门过渡期有关问题
几百年难得的历史机遇
第二章 反对法兰西等国干涉我国内政
奥斯陆上演指鹿为马的闹剧
反对法国向台湾出售武器
荷兰再掀出售潜艇风波
第三章 德国统一和中德关系的恢复
改变欧洲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是少数一贯支持德国统一的国家
邓小平对德国的忠告
在波浪中颠簸前进
在西欧对华关系上一马当先
第四章 中英关系跌宕起伏
人生转折
在西方的重要阵地
昔日帝国的外交战略调整
洪流冲走“台湾地位未定论”
终于走上正常化轨道
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五章 香港回归前的激烈较量
修建香港新机场问题
推行代议政治体制的图谋
对抗与谈判
第六章 出使英国
英国政治和外交体制
中英关系乍暖还寒
工党对华政策取向
英国金融实力
伦敦的变与不变
第七章 香港回归祖国后的初期阶段
历史性时刻
香港是一本深奥的书
站稳脚跟
香港经济形势
回归后的挑战和机遇
第八章 适应历史性转折
内地官员首次参选港区人大代表
居港权引发重大法律问题
根据香港情况循序渐进地发展民主制度
中央领导人访港
“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离任
今后的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第九章 议会外交:交锋与交流
同美国国会的对话和交锋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和中俄议会交流
审议边界条约
新闻发布会的台前幕后
结语
后记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