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前言
1.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理论角度
1.1.2 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文艺学的角度
1.1.3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处境角度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综合深入发展
1.2.2 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1.2.3 对文艺育德和其他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参考价值
1.3 关于“文艺育德”的研究现状综述
1.4 本书的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2.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的思想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育德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育德思想的理论基础
2.1.2 文艺育德的方式
2.1.3 文艺育德的主体
2.1.4 文艺育德的目标
2.2 列宁文艺育德思想探析
2.2.1 社会主义文艺育德的性质与文艺创作自由
2.2.2 文艺批评与思想阵地建设的重要性
2.2.3 文艺育德主体的改造路径
2.2.4 文艺育德的目标
2.2.5 文艺育德的管理
2.2.6 开掘文艺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育德思想
3.1 毛泽东的文艺育德思想
3.1.1 文艺育德的价值
3.1.2 文艺育德的方法
3.1.3 文艺育德的要素结构
3.1.4 文艺育德的目的
3.1.5 文艺育德的管理
3.2 邓小平的文艺育德思想
3.2.1 战争年代邓小平关于文艺育德的论述
3.2.2 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建立的基础
3.2.3 邓小平的文艺育德思想
3.3 江泽民的文艺育德思想
3.3.1 文艺与政治关系:文艺活动中要“讲政治”
3.3.2 社会主义文艺育德的目标和任务
3.3.3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艺育德方针
3.3.4 文艺育德同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3.3.5 文艺育德主体的地位、职责和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3.3.6 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育德事业的管理
3.4 胡锦涛的文艺育德思想
3.4.1 文艺育德的主体
3.4.2 文艺育德的内容
3.4.3 文艺育德的管理
3.5 习近平的文艺育德思想
3.5.1 文艺育德的时代性
3.5.2 文艺育德的内容
3.5.3 文艺育德的矛盾统一性
3.5.4 文艺育德的管理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文艺育德实践
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艺育德实践
4.1.1 载体的运用
4.1.2 主体的塑造
4.1.3 内容的整合
4.1.4 管理的运用
4.1.5 特殊方式——普及教育中的文艺育德
4.2 改革开放初期的文艺育德实践
4.2.1 内容的发展
4.2.2 主体的重塑
4.2.3 管理的改善
4.2.4 方法的创新
4.2.5 特殊方式——语文教育中的文艺育德
4.3 世纪之交的文艺育德实践
4.3.1 载体的创新与发展
4.3.2 “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协调发展
4.3.3 内容的更新与融合
4.3.4 自媒体环境下文艺育德的方式方法
4.3.5 特殊方式——通识教育中的文艺育德
5.中国共产党文艺育德的基本经验
5.1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5.1.1 正确理解和处理文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5.1.2 坚持创新的原则
5.1.3 “以人为本”开展文艺育德
5.1.4 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育德事业的管理
5.2 坚持正面引导为主
5.2.1 “国家—个体”的双向发展需要
5.2.2 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的心理基础
5.2.3 把握正面引导与反面教育的关系、尺度
5.3 尊重文艺育德的接受规律
5.3.1 主体的创作与客体的期待相契合
5.3.2 主、客体以载体为媒介发生互动与对话
5.3.3 情感共鸣引发思想领悟,促进行动提升
5.4 文艺育德有助于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5.4.1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氛围的构建
5.4.2 基于“服务”的主、客体双向互动关系
5.4.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艺术感染力
5.4.4 善于开掘群众身边各类先进典型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2001年徐中玉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目录及所含主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附录二 2007年徐中玉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目录及所含主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附录三 2012年徐中玉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及主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附录四 “大学语文”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