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纪德集(02):伪币制造者电子书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世纪世界文坛巨匠,萨特、加缪等人精神导师,打动木心、余华的文学大师集毕生积累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一部表现如何提炼生活、进行艺术创作的“元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单独一部小说中通过多线头、多线索的纠合来展现社会全景。 ★一部微型《人间喜剧》式的作品。

售       价:¥

纸质售价:¥24.70购买纸书

156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安德烈·纪德

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11-01

字       数:20.5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小说 > 世界名著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伪币制造者》是纪德的后一部长篇小说,又是一部侦探小说、成长小说、伦理小说、冒险小说、心理小说。通过多线头、多线索的纠合来展现当时的社会全景。描述了几个误歧途的孩子犯下使用的罪行,以及一群善于自欺又习惯于寻找理由自欺以及不自觉地安于自欺的人。以裴奈尔·普罗费当弟发现自己是私生子而离家出走始,经历一连串事件,从青涩走向成熟,以回到他父亲的身边结束。记录当时年轻人的困惑、疑问与反抗,他们在道德沉沦、价值失落的社会里不断摸索,却又不断迷失。<br/>【推荐语】<br/>★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世纪世界文坛巨匠,萨特、加缪等人精神导师,动木心、余华的文学大师集毕生积累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一部表现如何提炼生活、行艺术创作的“元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单独一部小说中通过多线头、多线索的纠合来展现社会全景。 ★一部微型《人间喜剧》式的作品。<br/>【作者】<br/>作者简介: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一生著述丰富,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小说《伪币制造者》《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的地窖》,游记《访苏归来》,自传《如果种子不死》,戏剧《俄狄浦斯》等。 译者简介:     盛澄华(1912—1970),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1935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深造。1940年回国后任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 1950年任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后调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任教。曾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著作甚多,重要的有:《论纪德》《纪德艺术与思想的演》《纪德的文艺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纪德》《新法兰西评论与法国现代文学》等。<br/>
目录展开

译本序:终极目标与“纹心”术

第一部 巴黎

一 卢森堡公园

二 普氏家庭

三 裴奈尔与俄理维

四 在巴萨房伯爵家

五 文桑在格里菲斯夫人处重见巴萨房

六 裴奈尔之觉醒

七 格里菲斯夫人与文桑

八 爱德华返巴黎与萝拉之信

爱德华日记

九 爱德华与俄理维重逢

十 裴奈尔与行李箱

十一 爱德华日记:乔治·莫里尼哀

爱德华日记

十二 爱德华日记:萝拉结婚

爱德华日记(续)

十三 爱德华日记:首次访问拉贝鲁斯

爱德华日记(续)

十四 裴奈尔与萝拉

十五 俄理维在巴萨房家

十六 文桑与格里菲斯夫人

十七 朗部耶夜话

十八 爱德华日记:再次访问拉贝鲁斯

爱德华日记

第二部 沙费

一 裴奈尔寄俄理维的信

二 爱德华日记:小波利

爱德华日记

三 爱德华发表他对小说的意见

爱德华日记

四 裴奈尔与萝拉

五 爱德华日记:与莎弗洛尼斯加谈话

爱德华日记

六 俄理维寄裴奈尔的信

七 作者对其人物之检讨

第三部 巴黎

一 爱德华日记:俄斯卡·莫里尼哀

爱德华日记

二 爱德华日记:在浮台尔家

爱德华日记(续)

三 爱德华日记:三次访问拉贝鲁斯

爱德华日记(续)

四 开学

五 裴奈尔应试毕重逢俄理维

六 爱德华日记:莫里尼哀夫人

爱德华日记

七 俄理维往访阿曼·浮台尔

八 亚各诺脱同人聚餐会

九 俄理维企图自杀

十 爱德华日记:俄理维恢复健康

爱德华日记

十一 巴萨房接待爱德华,随又斯托洛维鲁

十二 爱德华日记:爱德华接待杜维哀,随又普罗费当第

爱德华日记

十三 裴奈尔与天使

十四 裴奈尔在爱德华家

十五 爱德华日记:四次访问拉贝鲁斯,与乔治谈话

爱德华日记

十六 阿曼往访俄理维

十七 壮士同盟会

十八 小波利自杀

爱德华日记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