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最新版上下五千年电子书

      《上下五千年》是少儿社的经典品牌读物,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市场考验,销量长盛不衰,得到了几代读者的信赖和认同。这次推出的《*版上下五千年》,延续了老版以故事讲历史的经典形式,按时间顺序编排了370多个历史故事,脉络清晰,通俗易懂。       为了满足小读者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需求,*版在老版的基础上增补了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历史,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专家与各大高校的教授、学者执笔,叙史客观,又不乏新意。同时,书中的插图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补了20幅。

售       价:¥

纸质售价:¥32.50购买纸书

1.0万人正在读 | 7人评论 7.6

作       者:林汉达等

出  版  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2-08

字       数:61.3万

所属分类: 童书 > 儿童文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0条)
       《上下五千年》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优秀历史读物,自问世以来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次推出的《*版上下五千年》,将全书内容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将篇目从早期的262篇扩充到372篇,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经济、艺术、民族、法律、外交、教育等诸多方面,讲述了从盘古天辟地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中华五千年历史。这里不仅有斑斓瑰丽的上古创世神话,有斗智斗勇的春秋战国谋略故事,也有天下一统的秦汉雄风和战事纷扰的三国故事,有气势恢弘、文采精华的唐宋故事和跌宕起伏的元明清朝代更替,还有近代史上的受辱与抗争,以及浴火重生的新中国的建立。       捧读这本经典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画卷顿时在你眼前徐徐展……<br/>【推荐语】<br/>      《上下五千年》是少儿社的经典品牌读物,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市场考验,销量长盛不衰,得到了几代读者的信赖和认同。这次推出的《*版上下五千年》,延续了老版以故事讲历史的经典形式,按时间顺序编排了370多个历史故事,脉络清晰,通俗易懂。       为了满足小读者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需求,*版在老版的基础上增补了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历史,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专家与各大高校的教授、学者执笔,叙史客观,又不乏新意。同时,书中的插图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补了20幅。       作为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版上下五千年》举重若轻,用一个个小故事将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重大事件展现出来,让读者在倾听历史回声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历史,并且产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br/>【作者】<br/>      林汉达,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从20世纪20年代始,林汉达先生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颇丰,涉及面广,影响了一大批读者。除了教育类和文字改革类专著,林汉达先生著名的作品可能就是他撰写的通俗历史读物,如《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上下五千年》等。其中*盛名、影响*的就是《上下五千年》。<br/>
目录展开

出版前言

001 盘古开天地

002 神农尝百草

003 涿鹿大战

004 尧舜禅位

005 大禹治水

006 后羿夺权

007 商汤讨伐夏桀

008 盘庚迁都到殷

009 奴隶为相

010 姜尚钓鱼

011 武王伐纣

012 周公辅助成王

013 共和行政

014 骊山烽火

015 鲍叔牙荐管仲

016 一鼓作气

017 老马识途

018 唇亡齿寒

019 秦穆公广招人才

020 宋襄公愚不可及

021 重耳流亡异乡

022 退避三舍

023 商人弦高救国

024 崤山大战

025 楚庄王一鸣惊人

026 搜孤救孤

027 晏子出使楚国

028 伍子胥过昭关

029 孙武严格治军

030 孔丘周游列国

031 仲尼授徒兴学

032 子贡生财有道

033 老子留下五千言

034 卧薪尝胆

035 属镂宝剑杀功臣

036 墨子主张兼爱

037 三家分晋

038 西门豹破除迷信

039 扁鹊起死回生

040 商鞅立木

041 孙膑智斗庞涓

042 孟轲讲“仁”

043 庄周逍遥自得

044 苏秦合纵联六国

045 张仪瓦解联盟

046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047 屈原投江

048 孟尝君广罗门客

049 田单巧布火牛阵

050 李冰修建都江堰

051 完璧归赵

052 负荆请罪

053 范雎远交近攻

054 赵括纸上谈兵

055 毛遂自荐

056 信陵君窃符救赵

057 甘罗十二拜上卿

058 图穷匕首见

059 韩非发愤著书

060 秦王吞并六国

061 秦始皇筑长城

062 张良博浪沙行刺

063 密谋沙丘

064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065 项梁拉起子弟兵

066 项羽破釜沉舟

067 刘邦约法三章

068 项庄鸿门宴舞剑

069 萧何月下追韩信

070 暗度陈仓

071 四面楚歌

072 高祖回家乡

073 白马盟誓

074 萧规曹随

075 周勃夺军印

076 缇萦救父

077 张释之严格执法

078 周亚夫治军

079 晁错削地

080 马邑伏击战

081 飞将军李广

082 卫青和霍去病

083 张骞探西域

084 苏武牧羊

085 董仲舒引经断案

086 桑弘羊关注盐铁

087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088 霍光受托辅政

089 昭君出塞

090 王莽复古称帝

091 绿林赤眉起义

092 昆阳大战

093 刘秀重建汉朝

094 马援老当益壮

095 “强项令”董宣

096 汉明帝天竺求佛

097 班超投笔从戎

098 王充宣扬无神论

099 王景治水显才能

100 许慎编著《说文解字》

101 蔡伦发明造纸术

102 张衡测报地震

103 梁冀连立三帝

104 宦官迫害党人

105 范滂临祸别慈母

106 “医圣”张仲景

107 黄巾军起义

108 王允巧施连环计

109 曹操煮酒论英雄

110 官渡之战

111 孙氏兄弟踞江东

112 刘备三顾茅庐

113 周瑜赤壁布火阵

114 华佗救人难救己

115 刘备夺取益州

116 关羽败走麦城

117 曹丕废汉称帝

118 陆逊火烧连营

119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120 司马懿装病篡权

121 司马昭之心

122 阿斗乐不思蜀

123 王濬楼船破东吴

124 石崇王恺斗阔

125 呆头呆脑的晋惠帝

126 贾后专权八王乱

127 李特收容流民

128 匈奴贵族称汉帝

129 祖逖闻鸡起舞

130 司马睿建东晋

131 中流击楫

132 石勒重视文化

133 陶侃搬砖头

134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

135 顾恺之画作传神

136 桓温领兵北伐

137 扪虱谈天下

138 苻坚一意孤行

139 谢安镇定自若

140 晋军淝水大捷

141 陶渊明辞官归隐

142 刘裕智摆却月阵

143 檀道济以沙代粮

144 高允实话实说

145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146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147 郦道元撰写《水经注》

148 范缜不信鬼神

149 魏孝文帝迁都改革

150 梁武帝出家为僧

151 侯景屡当叛将

152 陈后主骄奢亡国

153 隋文帝信任赵绰

154 隋炀帝修大运河

155 李密与瓦岗军

156 李渊建立唐朝

157 玄武门事变

158 魏徵直谏

159 李靖平定东突厥

160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161 玄奘西行取经

162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163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64 “药王”孙思邈

165 文采飞扬滕王阁

166 武则天当女皇帝

167 狄仁杰桃李满天下

168 请君入瓮

169 开元盛世出贤臣

170 一行测定子午线

171 李白斗酒诗百篇

172 “诗圣”杜甫

173 张旭怀素狂草齐名

174 “吴带当风”绘嘉陵

175 鉴真东渡传佛法

176 李林甫口蜜腹剑

177 安禄山发动叛乱

178 杨贵妃命丧马嵬驿

179 张巡借箭抗敌

180 李光弼大败史思明

181 刘晏巧通千里漕运

182 “茶圣”陆羽

183 颜筋柳骨

184 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185 白居易写《琵琶行》

186 浑瑊、李晟平叛

187 王叔文改革失败

188 柳宗元被贬柳州

189 李愬雪夜取蔡州

190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

191 甘露之变

192 朋党乱朝政

193 “满城尽带黄金甲”

194 朱温“全忠”不忠

195 “海龙王”睡警枕

196 耶律父子建辽

197 李存勗统一北方

198 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199 周世宗率军亲征

200 陈桥驿兵变

201 杯酒释兵权

202 李后主亡国

203 半部《论语》治天下

204 杨家将一门忠勇

205 萧太后执掌辽国

206 寇准坚决抗辽

207 元昊反宋建西夏

208 狄青假面战敌军

209 “先天下之忧而忧”

210 欧阳修提倡新文风

211 包拯铁面无私

212 王安石变法

213 沈括著《梦溪笔谈》

214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215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

216 柳永“奉旨填词”

217 才华横溢的苏轼

218 色彩缤纷说画坛

219 宋江方腊起义

220 阿骨打反辽建金

221 李纲坚守东京

222 徽钦两帝当俘虏

223 李清照词才闪耀

224 韩世忠抗击金兵

225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226 秦桧陷害忠良

227 书生智勇退敌兵

228 朱熹理学集大成

229 陆游临终《示儿》

230 辛弃疾壮志难酬

231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232 耶律楚材改革立法

233 忽必烈建立元朝

234 文天祥正气浩然

235 张世杰厓山遇难

236 元世祖重用读书人

237 郭守敬编订《授时历》

238 纺织家黄道婆

239 马可·波罗游中国

240 赵孟頫与黄公望

241 《窦娥冤》泣鬼神

242 “曲状元”马致远

243 情深意浓《西厢记》

244 贾鲁修复黄河

245 红巾军高举义旗

246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247 朱元璋大战鄱阳湖

248 神机军师刘伯温

249 明太祖滥杀功臣

250 朱棣兴兵夺皇位

251 解缙修《永乐大典》

252 明成祖迁都北京

253 郑和下西洋

254 况钟治理苏州府

255 土木堡英宗被俘

256 于谦保卫北京城

257 王阳明创立“心学”

258 杨继盛铁骨铮铮

259 海瑞冒死谏皇帝

260 秀美江南多文士

261 戚继光痛剿倭寇

262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263 张居正改革朝政

264 汤显祖连作“四梦”

265 朱载堉苦研乐律

266 李贽离经叛道

267 葛成痛打税使

268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269 明军兵败萨尔浒

270 徐光启译《几何原本》

271 魏忠贤迫害东林党

272 袁崇焕宁远大捷

273 皇太极反间明君臣

274 徐霞客壮游神州

275 宋应星编《天工开物》

276 李闯王造反

277 张献忠声西击东

278 卢象昇巨鹿殉国

279 崇祯帝煤山自尽

280 吴三桂开关迎敌

281 史可法血战扬州

282 少年英雄夏完淳

283 郑成功收复台湾岛

284 李定国坚持抗清

285 康熙平“三藩”

286 雅克萨清军告捷

287 三战噶尔丹

288 八大山人冷眼观世

28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90 蒲松龄说狐聊鬼

291 清廷大兴文字狱

292 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

293 土尔扈特东归祖国

294 郑板桥扬州卖画

295 寓禁于修的《四库全书》

296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297 乾隆帝六下江南

298 和珅贪得无厌

299 林则徐虎门销烟

300 第一次鸦片战争

301 “我劝天公重抖擞”

302 洪秀全金田起义

303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04 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305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306 李鸿章主管洋务

307 死婴引发天津教案

308 首批留学生赴美

309 左宗棠收复新疆

310 曾纪泽收回伊犁

311 刘铭传击退法舰

312 冯子材大败法军

313 张之洞创办实业

314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315 《马关条约》丧权辱国

316 公车上书

317 康梁推动变法维新

318 六君子血溅菜市口

319 英国强占“新界”

320 租界变成国中之国

321 严复翻译《天演论》

322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

323 张謇经营纺织业

324 义和团扶清灭洋

325 詹天佑修铁路

326 康有为宣扬保皇

327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328 章太炎与《苏报》案

329 黄兴策动长沙起义

330 秋瑾就义轩亭口

33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332 武昌起义的炮声

333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34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35 弃文从理的苏步青

336 袁世凯称帝

337 张勋复辟

338 五四运动

339 抵制日货运动

340 中国共产党成立

341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342 瞿秋白与《国际歌》的传播

34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344 五卅惨案

345 中山舰事件

346 北伐战争

347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348 四一二政变

349 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350 挺进井冈山

351 平民教育家陶行知

352 “民族魂”鲁迅

353 九一八事变

354 一·二八事变

355 扭转局面的遵义会议

356 一二·九运动

357 七君子事件

358 两将军“兵谏”蒋介石

359 卢沟桥事变

360 八一三事变

361 平型关大捷

362 南京大屠杀

363 台儿庄大捷

364 郑振铎“抢救”古籍珍品

365 《黄河大合唱》与冼星海

366 日本投降了

367 毛泽东勇赴“重庆谈判”

368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69 三大战役

370 百万雄师过大江

371 国旗、国歌、国徽的由来

372 开国大典

本书历史大事年表

后记

累计评论(10条) 9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