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长生电子书

1.中国科幻起步晚,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不多,还好除了刘慈欣和郝景芳外,还有吴楚。 2.、本小说是科协举办的2016年度科幻小说光年奖长篇组获奖作品。 3.本作品稍偏软科幻,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一样,走科幻哲理和人性批判路线,但又比《北京折叠》的科幻色彩更浓。 4.作者以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的长生不老为主题核心,对生命的本质行了思考。对人类文明的走向以及人性的复杂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这样的科幻小说具有人文关怀的高度。

售       价:¥

纸质售价:¥25.80购买纸书

328人正在读 | 3人评论 6.2

作       者:吴楚

出  版  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01

字       数:17.7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小说 > 社会生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条)
 人生苦短。人类在追寻长生的道路上已艰难求索了数千年。2029年,遗传学家古德在偶然中发现了一种能延缓衰老的神奇物质——“上帝分子”。人类预期平均寿命将至少超过两百岁。世界人民欢欣鼓舞,歌咏*光明伟大的长生不老正在变为现实。而少数冷静者始思考,人类的长生甚至是永生的背后可能存在的资源枯竭、阶级固化、人权平等等一系列问题。神秘的科学组织“滤镜”通过极其严谨的计算,得出了一个冰冷的答案:“上帝分子”, 这个人类*伟大的福音背后蕴藏着*可怕的危机,延续了数十万年的人类文明将有六分之一的可能因此走向灭亡! 这个所谓的“滤镜”组织,相信文明的自我毁灭概率与该文明的科技发展程度成正比,超过99.99%的文明都将在发展出足以毁灭母星的科技后自取灭亡。而长生科技的发明,令人类距离这个额程度仅一步之遥。即便是地球文明依靠惊人的运气以微乎其微的概率跨过一道有一道的鸿沟,又或者发展出星级远航科技来寻找新的家园,这样的定律依然不会破。破这个怪圈的*途径就是“过滤”,过滤掉一切危险的容易让文明走向不归之路的科技,保留相对安全的科技。这听起来有像达尔文的化论,只不过,他们把“物竞天择”变成了“物竞人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展了一张巨网。而世界上的当权者们仕途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让上层阶级垄断“长生”的特权。同时,“上帝分子”引发了领袖之间的猜疑、大国之间的争斗,整个世界暗潮汹涌,大战一触即发。 终于有一天,上帝分子的发明者和拥有者古德教授被谋杀了!一并被谋杀的,是人类刚被燃的长生希望。 谋杀者,究竟是哦扼杀人类希望的凶手,还是人类文明的守护者?<br/>【推荐语】<br/>同类好书推荐: 1.中国科幻起步晚,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不多,还好除了刘慈欣和郝景芳外,还有吴楚。 2.、本小说是科协举办的2016年度科幻小说光年奖长篇组获奖作品。 3.本作品稍偏软科幻,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一样,走科幻哲理和人性批判路线,但又比《北京折叠》的科幻色彩更浓。 4.作者以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的长生不老为主题核心,对生命的本质行了思考。对人类文明的走向以及人性的复杂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这样的科幻小说具有人文关怀的高度。 5、本作品正在筹划改编成影视作品。<br/>【作者】<br/>      吴楚,男,33岁,江苏扬州人,科幻作家、导演、电视制片人。导演的电视作品曾获得中国电视短纪录片星光奖,省级奖项多个。本作品《长生》(原名《生命的维度》)曾获科幻小说光年奖。<br/>
目录展开

自序 生命的维度

楔子 时间简史

01 曙光时代

1 上 帝

2 逃 亡

3 灾难的福音

4 史上最贵的快递

5 失联的“上帝”

6 暗潮汹涌

7 无理要求

8 财富、智慧、创意、权力

9 “上帝”之死

02 救赎时代

10 回 家

11 终极密码(1)

12 终极密码(2)

13 分 歧

14 潜 伏

15 线 索

16 “滤 镜”(1)

17 “滤 镜”(2)

18 子非鱼

19 最高指示

20 技术的原罪

21 乔恩的发现

22 不能说的秘密

23 为了青春

24 女人的直觉

03 欺诈时代

25 绝望猜想

26 长生之罪

27 史上最伟大的骗局

28 第二重真相

29 “清 洗”

30 接 管

04 黑暗时代

31 崩 塌

32 春 晚

33 长生之战

34 陨 星

35 位面之子

36 新 年

37 抉 择

38 平 等

39 审判之日

40 墨菲定律

41 船

42 南 极

43 马斯洛需求

44 食 物

结局和开端

后记

累计评论(条) 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