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Foreword
Asia
亚洲 漫步文明照耀的地方
漫步文明照耀的地方
埃及 Egypt
以色列 Israel
巴勒斯坦 Palestine
阿联酋 Arab Eirates
巴林 Bahrain
阿曼 Oman
科威特 Kuwait
沙特阿拉伯 Saudi Arabia
卡塔尔 Qatar
也门 Yemen
Oceania
大洋洲 太平洋最温暖的笑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所罗门群岛 Solomon Islands
巴布亚新几内亚 Papua New Guinea
新西兰 New Zealand
大洋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找寻地理中的美
阿克古城
迪拜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的波斯湾南岸,由7个酋长国组成。迪拜是7个酋长国之一,也是阿拉伯国家中最自由的贸易城市。迪拜同世界上其他城市相比具有两个独特之处:一是这里的景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另一个独特之处当然就是富有,用“富可敌国”来形容都显得苍白无力。
迪拜从一个昔日的小渔村、一个打捞珍珠的小码头,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有人说它是一个用金钱堆砌出来的城市,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奢华的七星级酒店,让人不禁产生身在纽约的错觉。同时,传统和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令人叹为观止的“阿拉伯硅谷”背后,是一个个头戴面纱的女人,是一条条年代久远的购物街和古老的清真寺。
来到迪拜,首先要去看看这里的标志——阿拉伯塔(即帆船酒店),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它远离迪拜城中其他争奇斗艳的建筑群,孤傲地矗立在距杰米拉海滩300米的人工岛上。阿拉伯塔最初的创意是迪拜王储阿勒马克图姆提出的,他梦想给迪拜一个类似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式的地标。融合全世界上百名设计师的精彩创意,历经5年的时间,终于在迪拜缔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建筑——阿拉伯塔。它将浓烈的伊斯兰风格、极尽奢华的装饰与高科技建筑手段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帆船酒店是阿拉伯人奢侈的象征,全部202间套房中最低的房价也要每晚900美元,25层的皇家套房则需要1.8万美元一晚。来到这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金碧辉煌。走进酒店,就像走进了阿拉丁的洞穴,只能用“满目皆金”来形容,因为在这里,连门把手、厕所的水管,甚至是一张便条都“贴”满黄金。
在沙漠里,水象征着财富。阿拉伯塔就在炎热的沙漠中缔造了水的奇观。在这里,搭乘电梯就可以欣赏到高达十几米的水族箱,还可以坐着潜水艇观赏鲜艳夺目的热带鱼。逛累了就坐在舒适的餐厅里,环顾四周由珊瑚、海鱼构成的流动风景,吃一顿惬意的晚餐。坐在阿拉伯海湾上空200米的酒店餐厅里,环视天空与海湾,可以尽情品味地中海般的享乐极限。
来到迪拜,沙漠也是不可错过的风景。骑上骆驼举目远眺,红彤彤的夕阳遥挂天际,余晖挥洒在无垠的沙漠上,满眼娴静柔和的光芒。远处连绵起伏的沙丘,无止无境。这情形,让人不禁吟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优美诗句。
当夜幕拉开的时候,阿拉伯的狂欢夜开始了:随着骤然响起的阿拉伯音乐,欣赏披着黑色轻纱的妖娆舞娘曼妙的舞姿,让舞池之外的你也耐不住寂寞,和着音乐跳起舞来,完全沉醉在这迷人的夜色之中。
在迪拜,还有一个绝佳的去处,那就是一座黄沙堆砌的古堡。古堡蜿蜒曲折的长廊,地上花纹斑斓的突尼斯地毯,厚重古朴的木门,门旁半遮半掩的艳丽绒门帘,都透着一股古老而华贵的气息。当钥匙打开门的瞬间,我们似乎穿越了历史,俨然变成童话中古城堡的主人。
在夜色中推开窗,一轮凄美的弯月遥挂苍穹。映着酒店的灯光,远处是茫茫夜色和黄色沙漠,近处则是可口的美食、醇香的红酒、柔和的音乐,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你还可以跳入海中尽情享受,沙漠绿洲中的这一片天蓝,显得如此别致。
作为阿拉伯国家,迪拜融合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也兼容并蓄了各种生活方式。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景,在现代化的办公大楼里,身着阿拉伯服装的当地人和西装革履的外国人和谐相处,显示了迪拜作为国际化都市的无穷魅力。
如果世界上有个地方值得一去,那一定就是迪拜;如果世界上有个地方可以让你充分享受沙漠的气息,那一定是在迪拜;如果世界上有个地方能够闻到诱人的海浪的味道,那一定还是在迪拜。在迪拜传统的集市中,买一盏银制的阿拉丁神灯或者骆驼风铃,让自己回到神话之中,抒写一段奇异之旅的迷人乐章吧!
萨那
萨那城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同时又处在穿越也门山脉的主要交通线上,与非洲之角遥相呼应。红海与印度洋在此处汇聚,这一区域是古代阿拉伯人生活的心脏地区。早在公元前10世纪,萨那就在萨巴王国的管辖之下,后成为一个要塞,是商路上一个重要贸易站。
公元前6世纪时,这里曾为赫米叶尔王朝首府。公元前1世纪,这里曾建造高达100米的霍姆丹宫。萨那城堡建在古代萨巴王国之地,3世纪,在城堡外西南面又修建了著名的古丹宫。萨那城则是围绕着这些公共建筑发展起来的,先是在东面,之后向西扩展。525年~527年,埃塞俄比亚人为防范基督徒的入侵,占领了萨那和也门高地,但不久即被波斯人逐走。自628年起,伊斯兰势力逐渐渗透到阿拉伯半岛南部,萨那遂成为伊斯兰教义在利比亚到伊拉克之间广大地区的主要传播中心。630年(先知穆罕默德时期),古丹宫西侧盖建了三大清真寺。8世纪~9世纪,巴格达的阿巴斯德统治期间,在萨那北部建立了一座王宫。历经阿巴斯德王朝哈里发以及后来也门后代统治者加以改建,变得更加宏伟壮观。16世纪奥斯曼统治初期,城西建起了清真寺,城北则建起了住宅区。
从布局来看,萨那是一座横“8”字形的城市,东西长约4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周围由玄武岩和花岗岩垒砌起来的高12米的城墙环绕。横“8”字形的东侧是旧市区,有相当一部分城墙留存至今。西侧为新市区,其城墙已全部被拆毁。横“8”字交叉处是热闹的塔哈里尔广场。旧市区为东西约1500米,南北约1000米的椭圆形,道路没有铺石,两侧有石砌和砖砌的独特房屋。旧市区的城墙曾设五座门,现仅有“也门之门”,门内是市场。大清真寺即阿里·杰米·阿里·卡皮尔清真寺,坐落在旧市区市场内,是萨那的标志性建筑。老城区的高而狭窄的多层住宅和远处的清真寺尖塔构成和谐的整体。多层住宅一般为富裕人家和商人的,王宫在新老市区之间,是一座四层彩顶建筑。老城区内保存着老的风格各异的106座清真寺、12座浴场和6500余座民宅。
萨那城内星罗棋布的街道是按公私不同用途区分的,从城门到住宅街门,从主要街道到集市,避免了城市规划的杂乱无章。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石头、砖、土坯、大理石和彩色玻璃将不同的颜色、纹理和谐地显现出来。塔楼式的住宅,悦目的褐色墙面以及粉刷其上的耀眼白色,与清真寺的尖塔和圆形穹顶相映生辉。
萨那古城建筑风格是总体一致的典范,其设计和各个细节已成为经典的、独一无二的传统人类活动文化遗产,是回历初年伊斯兰教义四处传播最直接最实际的见证。
大堡礁
去澳大利亚,一定要看大堡礁。这是一处纵贯蜿蜒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全长达2011千米的巨大珊瑚礁群。每当落潮时分,海水隐退后显露出的礁体顶部,便形成了无数的珊瑚海岛。乘快艇流连其间,俯首可见清澈的海水下那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珊瑚美景。可以说,在地球上几乎没有比大堡礁水域中的海洋生物更绚丽多彩、变化多姿的景象了。1789年,随英国航船“努力”号搁浅于此的植物学家班克斯曾在日记里描述说,这里的景象真是“见所未见”,哪里是什么普通的珊瑚礁,简直就是“一堵珊瑚墙,矗立在这深不可测的海洋中”。
也正是得益于大堡礁得天独厚的壮丽景观,人们对它的自然生态保护格外重视。今天,这里依然生活着1500余种鱼类、4000余种软体动物和242种鸟类,甚至还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和巨型绿龟等濒危物种在这个喧嚣繁杂的地球上最后的栖息地之一。
大堡礁水域常露出水面的岛屿共约有600个,以绿岛、丹客岛、磁石岛、海伦岛、琳德曼岛、蜥蜴岛和芬瑟岛等较为有名。而这其中,从游客的角度而言,绿岛则是绝对不容错失的观光胜地。这里修建有较之寻常略显不同的“水族馆”,馆内不仅有为数众多的热带鱼和水生植物,更有奇异的活体珊瑚展出。这些鲜活的生命体有的悬浮在水中,静静展示着自己的美丽,有的则如茁壮的植物般仍在摇曳成长。五颜六色的珊瑚闪耀着绚丽多彩的光芒,使人禁不住想要打破展厅的约束,自由自在地和它们相拥在一起。
聪明的澳大利亚人自然不会错过这样延揽游客的商机。离开展厅,你可以租一套潜水用具,换上潜水服,戴上潜水镜,纵身入海去亲身体验大自然壮丽的奇观。如果你想到深海探险,还可以租一套专业深海潜水服,经过相关人士的快速训练,在导游的陪伴下潜入神秘未知的海底世界。当你与有着四种颜色的海葵鱼擦肩而过,目睹它们悠然自得,不为你这个“异世界”的闯入者而心存顾虑的时候,你的心里大概会产生一种恍惚的感觉,仿佛自己置身于传说中的鱼类王国,一个绝色而神奇的自由世界。
如果有较好的体力,你还可以选择步行穿过热带雨林,到海边的落潮点欣赏珊瑚礁在太阳的余晖下渐渐崭露头角,形成一片连接天空与海洋的珊瑚墙的壮丽景象。岸边有着许多旅游用品商店和供游客休闲的活动场所。你可以买上一些海洋工艺品,诸如海花、海星、贝壳之类。这里有一种用海蓝色蛋白石制作的饰品,是大堡礁所在地昆士兰州的特产。
至于位于桌山——因其山顶形状似桌而得名——的那株形状奇异的门帘树和宛如绿宝石般镶嵌在山顶“桌”面上的两个火山湖,也绝对是值得一游的好去处。而著名的旅游景点库连达村庄,首先以其隐没在密林深处的热带瀑布而闻名于世;其次它还拥有着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火车线路,连接库连达与阿瑟顿的“陆军达克”。坐上火车穿行在热带丛林的深处,目所能及,人们莫不为大自然造化的精妙与神奇而赞叹不已。
此外,库连达的古艺术品市场也是相当有名的。这里出售精美的木雕工艺品、各种材料和式样的项链等。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展馆,也坐落其间,等待你去感受一番前所未有的奇妙的视觉体验,大呼不枉此行。
鲨鱼湾
岩塔沙漠
汤加
塔希提岛
所罗门群岛
斐济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