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解:诗为心声,词乃情物电子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拿掉《红楼梦》,中国文化的一双眼睛就没有了;拿掉唐诗宋词,中国文化的一张美丽面孔就没有了;拿掉先秦诸子,中国文化就不成立了。今天,剥落什么,就重生什么,中国的思想文化资源需重新整合。 重返唐诗宋词,一言以蔽之:诗为心声,词乃情物。 诗言者,心声也,自《诗经》始。唐诗*为可观之处,就在于如何从初唐气壮如牛的言志,演变成晚唐温柔婉约的抒情。无情,则无词。北宋之词,情盛,所以有如水草丰茂;南宋之词,两安之后,日渐枯萎。一部《人间词话》,*令人感慨的致命伤在于,不知词为情物。 就唐诗宋词阅读的审美观念之改观而言,本著只是了个小小的口子。雾霾尚未清除,世人还须努力。(封面图画: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br/>【推荐语】<br/>拿掉唐诗宋词,中国文化的一张美丽面孔就没有了。继“奇书!天书!”《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之后,又一“清扫雾霾”的认知奇著问世。颠覆千年定论,别一种唐诗宋词的方式,一本地球引力拽不住的奇书,复兴被历史掩埋的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 ★“不从俗不势利,纵横捭阖的批评得罪了不少人”(陈村) 不论是王国维、陈寅恪、胡适之,还是龙榆生、施蛰存、钱钟书,都要拿来严苛审视一番。 如王国维不明情物,陈寅恪不懂红楼,钱钟书有学问无洞见……无不角度新颖,见解独到,在思想文化界独树一帜。 ★“一个和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同一量级的学者,正在向我们走来”(高尔泰) 写诗在李白不过是业余爱好,韩愈配不上“文起八代之衰”,杜牧骨子里是个食色动物,苏轼词风并非豪放而是任性,豪放派鼻祖另有其人……对文学史定论的颠覆令人震撼,揭示出别一种人文承传和文化景观。 ★“他是中国文学和文化批评界一个马拉多纳式的人物”(李洁非) 《唐诗宋词解》中的李劼,笔锋犀利,激昂难止,想常人所不能想,言常人所不敢言。 “诗为心声”、“词乃情物”是李劼的审美宗旨,个人的亲历、个人的感怀,才是意境的由来,才是审美的底蕴所在。<br/>【作者】<br/>有人说李劼是中国知识界的一个异数,有人说是洪荒之音,甚至你无须认同他的具体观,但又无法回避他的出现而造成的刺激。李劼说,倘若说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始自北宋,那么其轨迹的大致标画便是,从柳永到曹雪芹。从审美情趣上说,柳永词作乃是《红楼梦》的一个预告。 李劼,作家,思想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本名陆伟民,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并在该系执教十多年。1998年赴美,现居纽约。80年代至今,发表大量文章,在海内外出版有文学评论集《个性·自我·创造》,专著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中国文化冷风景》、《百年风雨》、《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木心论》等;以及历史小说《吴越春秋》、《商周春秋》、《汉末党锢之谜》,长篇小说《丽娃河》、《上海往事》、《星河流转》等。 <br/>
目录展开
自序
上卷
第一编 唐诗大观
引言
一 初唐:每一个诗人,都是一部传奇
二 盛唐: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花
三 中唐:元白主流,柳刘双璧,李贺最耀眼
四 晚唐:明星辈出,并非余响
第二编 宋词纵览
一 北宋景观,对长亭晚
二 是官宦词家,也是文人墨客
三 五代小令,犹有余响
四 有宋士大夫词,自东坡始
五 情词如潺潺之水,如泣如诉
六 承柳词之婉约,变为和雅
七 南宋以降,词人如倦客思家
八 美成余脉,精致有加,大气不足
九 稼轩以降,辛词不再
下卷
第三编 评说唐诗诸大家
一 王勃如彗星划过
二 诗才盖世刘希夷
三 王维像牛车走过
四 无厘头李太白
五 向日葵杜工部
六 妄人韩退之
七 骚辞鬼唱见昌谷
八 俗诗天王白居易
九 宜春苑外温飞卿
十 日射风撼李商隐
十一 明日池塘说韩
第四编 话说后主及宋词家
一 后主词绝人更绝
二 宋词首席大家柳三变
三 舞低杨柳小晏情
四 东坡未了佛道缘
五 孤馆春寒少游词
六 拂水飘绵美成曲
七 晚晴寒透李清照
八 壮志难酬稼轩悲
九 数峰清苦,白石自度
十 梦窗沉香,垂柳系舟
十一 玉田浅醉,怕听啼鹃
附录 诗话词论
一 闲话唐诗论宋词
二 中国古代诗论、文论流变概说
累计评论(22条)
3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