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四朝高僧传(全5册)电子书

弘一、印光、星云、南怀瑾等历代大师和学者轮番力荐

售       价:¥

纸质售价:¥117.80购买纸书

4586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7.8

作       者:慧皎,道宣,赞宁,如惺

出  版  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01

字       数:100.3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宗教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本书收全四部佛学界一致认可的僧传经典,是所有佛家弟子和佛学爱好者都有必要反复阅读的门书! 全书生动沉着地记述了佛教传中国以来1300位高僧的生平事迹和言行思想。每天静心读一传,您都将收获一次充满感动和喜悦、受益匪浅的修行。 对于一般的佛学爱好者来说,佛教典籍实在过于繁浩。而这套生动易读、系统详实的历代高僧传记全集,是您了解中国佛教历史和常识的上佳读物。 全书所收四部僧传分别是《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大明高僧传》,选取权威的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所收版本为底本。整理过程中,我们将原书断句改为现行新式标,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酌改了原书中的个别明显有误的错字。即保留了原版的风貌,又使原书变得简易好读。   其中《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是初次以简体横排的形式出版,《大明高僧传》是初次整理校,以简体横排、现代标的形式出版。<br/>【推荐语】<br/>    ◆中国佛教史上只此一套系统全面、详实有趣的高僧传记全集。 ◆佛学界的“二十四史”,一套书看明白中国佛教的起源和流变。 ◆初次简体横排、现代标全套完整出版,正宗“大正藏”版。 ◆佛教十三宗,从东汉到明朝,1300位高僧修行觉悟全纪录。师父全来了! ◆每天静心读一传,您都将收获一次充满感动和喜悦、受益匪浅的修行。 ◆弘一法师:看他们怎样行,我也怎样行。 ◆学习高僧大德,弘一、印光、星云……都读这一套! ◆佛家弟子修行,佛学爱好者门!<br/>【作者】<br/>慧皎(497-554年) 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俗姓陈,南朝梁代高僧。 他学通内外,善讲经律。曾经住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 “春夏弘法,秋冬著述”。早期著有《涅槃经义疏》十卷,《梵网经疏》三卷等。 晚年所著《高僧传》,取材精审、义例明确、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成为后世编写僧传的典范。 唐朝道宣著《续高僧传》、宋朝赞宁著《宋高僧传》、明朝如惺著《明高僧传》,均参照了慧皎所定的体例和结构。四部僧传并称为《四朝高僧传》。   道宣(596-667年) 原籍吴兴(今属浙江),生于长安。俗姓钱,字法遍。唐代高僧,南山律宗山祖师。 他九岁就能吟诗作赋,十五岁厌倦世典,始研诵佛典,十六岁落发出家。他“外博九流,内精三学,戒香芬洁,定水澄齐,存护法城,著述无辍”。 参照慧皎创的僧传体例和结构所著的《续高僧传》,分科严谨、文辞优美,成为佛学界的经典名著。   赞宁(919-1001年) 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俗姓高,北宋高僧。 他在杭州祥符寺出家。先学四分律,精研三藏。后习南山律,旁通儒、道二家。文辞颇善,与人谈论,辞辩纵横,虽东方朔、张茂先亦不能过,人称“律虎”。 曾受宋太祖赐赠紫衣,后受赐号“通慧大师”。端拱元年(989年),仿慧皎《高僧传》体例,编写成《宋高僧传》三十卷。由弟子显宗和智轮上呈宋太宗,上命僧录司编大藏流通。   如惺(生卒年不详)     明朝僧人,号幻为。为天台宗真清的弟子,复从千松得禅师习禅宗。曾住天台山慈云寺及嘉兴楞严寺。 明朝万历年间参照慧皎《高僧传》体例,编写成《大明高僧传》。<br/>
目录展开

总目录

第一册·高僧传

目录

出版说明

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摄摩腾一

竺法兰二

安清三

支楼迦谶四

昙柯迦罗五

康僧会六

维祇难七

竺昙摩罗刹八

帛远九

帛尸梨密十

僧伽跋澄十一

昙摩难提十二

僧伽提婆十三

竺佛念十四

昙摩耶舍十五

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

鸠摩罗什一

弗若多罗二

昙摩流支三

卑摩罗叉四

佛陀耶舍五

佛驮跋陀罗六

昙无谶第七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释法显一

释昙无竭二

佛驮什三

浮陀跋摩四

释智严五

释宝云六

求那跋摩七

僧伽跋摩八

昙摩密多九

释智猛十

畺良耶舍十一

求那跋陀罗十二

求那毗地十三

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一

朱士行一

支孝龙二

康僧渊三

竺法雅四

康法朗五

竺法乘六

竺潜深七

支道林八

于法兰九

于法开十

于道邃十一

竺法崇十二

竺法义十三

竺僧度十四

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二

释道安一

释法和二

竺僧朗三

竺法汰四

释僧先五

竺僧辅六

竺僧敷七

释昙翼八

释法遇九

释昙徽十

释道立十一

释昙戒十二

竺法旷十三

释道壹十四

释慧虔十五

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三

释慧远一

释慧持二

释慧永三

释僧济四

释法安五

释昙邕六

释道祖七

释僧八

释道融九

释昙影十

释僧叡十一

释道恒十二

释僧肇十三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

竺道生一

释慧叡二

释慧严三

释慧观四

释慧义五

释道渊六

释僧弼七

释慧静八

释僧苞九

释僧诠十

释昙鉴十一

释慧安十二

释昙无成十三

释僧含十四

释僧彻十五

释昙谛十六

释僧导十七

释道汪十八

释慧静十九

释法愍二十

释道亮二十一

释梵敏二十二

释道温二十三

释昙斌二十四

释慧亮二十五

释僧镜二十六

释僧瑾二十七

释道猛二十八

释超进二十九

释法瑶三十

释道猷三十一

释慧通三十二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僧渊一

释昙度二

释道慧三

释僧四

释道盛五

释弘充六

释智林七

释法瑗八

释玄畅九

释僧远十

释僧慧十一

释僧柔十二

释慧基十三

释慧次十四

释慧隆十五

释僧宗十六

释法安十七

释僧印十八

释法度十九

释智秀二十

释慧球二十一

释僧盛二十二

释智顺二十三

释宝亮二十四

释法通二十五

释慧集二十六

释昙斐二十七

高僧传卷第九

神异上

竺佛图澄一

单道开二

竺佛调三

耆域四

高僧传卷第十

神异下

揵陀勒一

诃罗竭二

竺法慧三

安慧则四

涉公五

释昙霍六

史宗七

杯度八

释昙始九

释法朗十

邵硕十一

释慧安十二

释法匮十三

释僧慧十四

释慧通十五

释保誌十六

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二十一人)

竺僧显一

帛僧光二

竺昙猷三

释慧嵬四

释贤护五

释支昙兰六

释法绪七

释玄高八

释僧周九

释慧通十

释净度十一

释僧从十二

释法成十三

释慧览十四

释法期十五

释道法十六

释普恒十七

释法晤十八

释僧审十九

释昙超二十

释慧明二十一

明律(十三人)

释慧猷一

释僧业二

释慧询三

释僧璩四

释道俨五

释僧隐六

释道房七

释道营八

释志道九

释法颖十

释法琳十一

释智称十二

释僧祐十三

高僧传卷第十二

亡身(十一人)

释僧群一

释昙称二

释法进三

释僧富四

释法羽五

释慧绍六

释僧瑜七

释慧益八

释僧庆九

释法光十

释昙弘十一

诵经(二十一人)

释昙邃一

释法相二

竺法纯三

释僧生四

释法宗五

释道冏六

释慧庆七

释普明八

释法庄九

释慧果十

释法恭十一

释僧覆十二

释慧进十三

释弘明十四

释慧豫十五

释道嵩十六

释超辩十七

释法慧十八

释僧侯十九

释慧弥二十

释道琳二十一

高僧传卷第十三

兴福(十四人)

释慧达一

释慧元二

释慧力三

释慧受四

释僧慧五

释僧翼六

释僧洪七

释僧亮八

释法意九

释慧敬十

释法献十一

释法献十二

释僧护十三

释法悦十四

经师

帛法桥一

支昙籥二

释法平三

释僧饶四

释道慧五

释智宗六

释昙迁七

释昙智八

释僧辩九

释昙凭十

释慧忍十一

唱导

释道照一

释昙颖二

释慧璩三

释昙宗四

释昙光五

释慧芬六

释道儒七

释慧重八

释法愿九

释法镜十

高僧传序录卷第十四

第二册·续高僧传(上)

目录

续高僧传序

续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初 本传六人 附见二十七人

梁扬都正观寺扶南沙门僧伽婆罗传一(曼陀罗 木道贤 僧法 道命)

梁扬都庄严寺金陵沙门释宝唱传二(梁武帝 僧朗 梁简文 僧昭)

魏北台石窟寺恒安沙门释昙曜传三(昙靖)

魏南台永宁寺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传四(常景 李廓 宝意觉定 法场 智希 杨衒之 昙显 智贤 法希 藏称)

陈南海郡西天竺沙门拘那罗陀传五(高空 德贤 善吉)

陈扬都金陵沙门释法泰传六(智恺 曹毗 智敫 道尼)

续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二 本传四人 附见八人

隋西京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那连耶舍传一(万天懿)

隋西京大兴善寺北贤豆沙门阇那崛多传二(僧就 法智)

隋东都洛滨上林园翻经馆南贤豆沙门达摩笈多传三(侯君素徐同卿 刘凭 费长房)

隋东都上林园翻经馆沙门释彦琮传四(行矩)

续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篇三 本传三人

唐京师胜光寺中天竺沙门波颇传一

唐京师清禅寺沙门释慧赜传二

唐京师纪国寺沙门释慧净传三

续高僧传卷第四

译经篇四 本传二人

京大慈恩寺释玄奘传一

京大慈恩寺梵僧那提传二

续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初 本传十二 附见一十九

梁杨都安乐寺沙门释法申传一(道达 慧命)

梁杨都建元寺沙门释僧韶传二(法朗 法亮)

梁杨都建元寺沙门释法护传三(智远 僧达)

梁钟山宋熙寺沙门释智欣传四

梁吴郡虎丘山沙门释僧若传五(僧令 法度 慧梵 慧朗)

梁杨都宣武寺沙门释法宠传六(智果 僧淑)

梁杨都灵根寺沙门释僧迁传七

梁杨都庄严寺沙门释僧旻传八(道超)

梁杨都光宅寺沙门释法云传九

梁南海随喜寺沙门释慧澄传十(慧朗 慧略 法生 慧武)

梁钟山上定林寺沙门释法令传十一(慧泰 慧纂)

梁钟山开善寺沙门释智藏传十二

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正传二十一 附见一十六

梁大僧正南涧寺沙门释慧超传一

梁国师草堂寺智者释慧约传二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释昙峦传三

梁蜀郡龙渊寺释慧韶传四

梁会稽嘉祥寺释慧皎传五

魏洛阳释道辩传六(昙永 亡名)

魏恒州报德寺释道登传七

梁杨都庄严寺释僧密传八

梁杨都湘宫寺释昙准传九(智深)

梁杨都灵基寺释道超传十(慧安)

梁杨都龙光寺释僧乔传十一(慧生 僧整 慧济)

梁杨都彭城寺释慧开传十二(昙俊)

梁杨都建初寺释明彻传十三

梁余杭西寺释法开传十四

梁杨都瓦官寺释道宗传十五(法敞)

魏洛下广德寺释法贞传十六(僧建 慧聪 道寂)

梁益州罗天宫寺释宝渊传十七(法文 法度 法护 本阙)

梁杨都治城寺释僧询传十八(道遂 道摽 本阙)

梁杨都灵根寺释慧超传十九(本阙)

齐邺中天平寺释真玉传二十

后梁荆大僧正释僧迁传二十一

续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三 正纪十 附见四

陈杨都宣武寺释洪偃传一

陈杨都兴皇寺释法朗传二

陈杨都不禅众寺释慧勇传三

陈杨都大彭城寺释宝琼传四(明解)

陈杨都白马寺释警韶传五

陈钟山耆阇寺释安廪传六

陈摄山栖霞寺释慧布传七(僧诠 玄辩)

周渭滨沙门释亡名传八(僧琨)

魏邺下沙门释道宠传九

齐彭城沙门释慧嵩传十

续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篇四 正纪十四 附见二

齐邺东大觉寺释僧范传一

齐邺中释昙遵传二

齐邺下总持寺释慧顺传三

齐邺西宝山寺释道凭传四

齐并州僧统释灵询传五

齐大统合水寺释法上传六(法存)

齐邺下定国寺释道慎传七

周蒲州仁寿寺释僧妙传八

周长安崇华寺释慧善传九

周潼州光兴寺释宝彖传十

齐洺州沙门释昙衍传十一

陈杨都庄严寺释慧荣传十二

隋京师延兴寺释昙延传十三

隋京师净影寺释慧远传十四(僧猛)

续高僧传卷第九

义解篇五 正纪十四 附见六

周益州谢镇寺释宝海传一

隋益州龙渊寺释智方传二

隋荆州龙泉寺释罗云传三

隋荆州等界寺释法安传四

隋襄州龙泉寺释慧哲传五(道琼 洪哲 慧向 慧嵩)

隋江表徐方中寺释慧暅传六

隋常州安国寺释慧弼传七

隋相州演空寺释灵裕传八

隋西京空观道场释慧藏传九

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智脱传十

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法澄传十一

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道庄传十二

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法论传十三

隋京师大兴善道场释僧粲传十四(僧鸾 僧凤)

续高僧传卷第十

义解篇六 正传十七 附见五

隋彭城崇圣道场释靖嵩传一

隋西京大禅定道场释靖玄传二(明则)

隋襄阳沙门释智闰传三

隋吴郡虎丘山释智聚传四

隋丹阳聂山释慧旷传五

隋丹阳仁孝道场释智琳传六

隋西京宝刹道场释净愿传七

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智凝传八(灵觉 道卓)

隋西京真寂道场释法彦传九

隋西京海觉道场释法总传十

隋西京大兴善道场释僧昙传十一(慧重)

隋西京大禅定道场释灵璨传十二

隋西京胜光道场释法瓒传十三

隋西京净影道场释宝儒传十四

隋西京光明道场释慧最传十五

隋西京禅定道场释僧朗传十六

隋西京净影道场释慧畅传十七(僧温)

续高僧传卷第十一

义解篇七 正纪十二 附见五

隋渤海沙门释志念传一

隋西京日严道场释智矩传二(慧感 慧赜)

隋西京静法道场释慧海传三

隋西京日严道场释辩义传四

隋西京日严道场释明舜传五(慧相)

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智梵传六

隋终南山至相道场释渊传七

唐京师胜光寺释道宗传八

唐京师慈门寺释普旷传九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保恭传十

唐京师大兴善寺释法侃传十一(道抚)

唐京师延兴寺释吉藏传十二(慧远)

续高僧传卷第十二

义解篇八 本传十五 附见四

隋丹阳彭城寺释慧隆传一

隋江都安乐寺释慧海传二

隋江都慧日道场释慧觉传三

隋终南山龙池道场释道判传四

隋终南山悟真寺释净业传五

隋西京大禅定道场释童真传六

隋西京大禅定道场释灵干传七(灵辩)

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敬脱传八

唐京师净影寺释善胄传九(慧威)

唐京师胜光寺释辩相传十

唐京师大总持寺释宝袭传十一(昙恭 明洪)

唐京师大总持寺释慧迁传十二

唐并州武德寺释慧觉传十三

唐常州建安寺释智琚传十四

唐常州弘业寺释道庆传十五

续高僧传卷第十三

义解篇九 本传十七 附见七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慧因传一

唐安州方等寺释慧皓传二

唐同州大兴国寺释法祥传三

唐终南山玉泉寺释静藏传四(道删)

唐新罗国皇隆寺释圆光传五(圆安)

唐蒲州仁寿寺释海顺传六(行友)

唐京师普光寺释昙藏传七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神迥传八(玄究)

唐京师定水寺释僧凤传九(法位)

唐京师普光寺释道岳传十(明旷 明略)

唐汴州慧福寺释功迥传十一

唐汴州安业寺释神照传十二

唐蒲州栖岩寺释道杰传十三

唐蒲州栖岩寺释神素传十四

唐东都天宫寺释法护传十五

唐蜀都寺释玄续传十六

唐苏州法流水寺释慧壁传十七

续高僧传卷第十四

义解篇十 本纪十四 附见五

唐苏州武丘山释智琰传一

唐益州福成寺释道基传二(慧景 宝暹)

唐蒲州仁寿寺释道逊传三(道谦)

唐京师崇义寺释慧頵传四

唐同州大兴国寺释道宗传五

唐京师灵化寺释三慧传六

唐苏州通玄寺释慧頵传七

唐苏州武丘山释法恭传八

唐终南山至相寺释智正传九(智现)

唐襄州紫金寺释慧棱传十

唐襄州常济寺释智拔传十一(法长)

唐荆州玉泉寺释慧瑜传十二

唐越州弘道寺释慧持传十三

唐越州嘉祥寺释智凯传十四

续高僧传卷第十五

义解篇十一 正纪十五 附见四

唐越州静林寺释法敏传一

唐襄州光福寺释慧璇传二

唐襄州神足寺释慧眺传三

唐绵州隆寂寺释灵睿传四

唐京师弘福寺释僧辩传五

唐京师普光寺释法常传六

唐泽州清化寺释智徽传七

唐泽州清化寺释玄鉴传八

唐京师弘福寺释玄会传九

唐京师慈悲寺释行等传十

唐蒲州仁寿寺释志宽传十一

唐相州慈润寺释慧休传十二(昙元 灵范)

唐京师弘福寺释灵润传十三(净元 智衍)

唐京师慈恩寺释道洪传十四

唐京师慈恩寺释义褒传十五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正传二十三 附见十五

梁钟定林寺释僧副传一

梁钟山延贤寺释慧胜传二(慧初)

梁江州庐山释道珍传三(法归 慧景)

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四

齐邺下南天竺僧菩提达摩传五(道宵)

齐邺中释僧可传六(向居士 化公 廖公 和公 法林 僧那 慧满)

齐林虑山洪谷寺释僧达传七

齐邺西龙山云门寺释僧稠传八

后梁南雍州襄阳景空寺释法聪传九

陈钟山开善寺释智远传十

后梁荆州覆船山释法常传十一

后梁荆州长沙寺释法京传十二

后梁荆州玉泉山释法懔传十三

后梁荆州支江禅慧寺释惠成传十四

后梁荆州玉泉山释法忍传十五

周京师大追远寺释僧实传十六

周京师天宝寺释僧玮传十七

周京师大福田寺释昙相传十八

隋沧州兰若沙门释道正传十九

隋怀州柏尖山寺释昙询传二十

隋江州庐山化城寺释法充传二十一

隋京师真寂寺释信行传二十二(裴玄证)

隋襄州景空寺释慧意传二十三(法永 岑阇梨 智晓)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

习禅篇之二 本传十一人 附见九人

周湎阳仙城山善光寺释慧命传一(戴逵 慧朗 慧晓)

陈南岳衡山释慧思传二

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传三

隋京师清禅寺释昙崇传四

隋慧日内道场释慧越传五

隋蒋州履道寺释慧实传六

隋文成郡马头山释僧善传七(僧袭 僧集)

隋相州邺下释玄景传八(玄觉)

隋赵郡障洪山释智舜传九(智赞)

隋九江庐山大林寺释智锴传十

隋天台山国清寺释智越传十一(波若 法彦)

第三册·续高僧传(下)

目录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

习禅三 本传十三 附见四

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昙迁传一

隋蜀郡福缘道场释僧渊传二

隋河东栖岩道场释真慧传三

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慧瓒传四

隋西京净住道场释法纯传五(慧昂)

隋益州响应山道场释法进传六

隋西京大禅定道场释静端传七

隋泽州羊头山释道舜传八

隋西京大禅定道场释慧欢传九

隋河东栖岩道场释智通传十

隋西京慈门道场释本济传十一(善智 道训 道树)

隋终南山神田道场释僧照传十二

唐并州大兴国寺释洪林传十三

续高僧传卷第十九

习禅四 本传十四 附见二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僧定传一

唐同州大兴国寺释道林传二

唐京师清禅寺释法应传三

唐南武州沙门释智周传四

唐终南山紫盖沙门释法藏传五

唐并州大兴国寺释慧超传六

唐台州国清寺释智晞传七

唐并州义兴寺释智满传八

唐京师化度寺释僧邕传九

唐天台山国清寺释灌顶传十(智晞 光英)

唐天台山国清寺释智璪传十一

唐天台山国清寺释普明传十二

唐终南山丰德寺释智藏传十三

唐雍州津梁寺释法喜传十四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

习禅五 本传十四 附见五

唐相州寒陵山寺释道昂传一(灵智)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道哲传二(道成 静安)

唐潞州法住寺释昙荣传三

唐京师弘法寺释静琳传四

唐京师弘福寺释慧斌传五

唐汾州光严寺释志超传六

唐蔚州五台寺释昙韵传七

唐箕州箕山沙门释慧思传八

唐并州玄中寺释道绰传九(道抚)

唐密州茂胜寺释明净传十(慧融)

唐益州空慧寺释慧熙传十一

唐绵州大施寺释世瑜传十二

唐润州摄山栖霞寺释智聪传十三

唐蒲州孤介山陷泉寺释僧彻传十四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习禅六 本传十三人 附见一人

唐邓州宁国寺释惠祥传一

京师大庄严寺释昙伦传二

蒲州仁寿寺释普明传三

蒲州柏梯寺释昙献传四

秦州永宁寺释无碍传五

江州东林寺释道暀传六

荆州四层寺释法显传七

荆州神山寺释玄爽传八(惠普)

蒲州救苦寺释惠仙传九

益州净惠寺释惠宽传十

卫州霖落泉释僧伦传十一

京师西明寺释静之传十二

丹阳沙门释智岩传十三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习禅六之余 本传七人 附见二人

唐衡岳沙门释善伏传十四

代州照果寺释解脱传十五(普明 僧奣)

润州牛头沙门释法融传十六

卫州霖落泉释惠方传十七

扬州海陵正见寺释法向传十八

蕲州双峰山释道信传十九

江汉沙门释惠明传二十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正传十五 附见十二

梁杨都天竺寺释法超传一

梁钟山云居寺释道禅传二

齐邺下大觉寺释慧光传三(道云 道晖 冯居士)

齐邺东大衍寺释昙隐传四(洪理 道乐)

陈杨都光宅寺释昙瑗传五

陈杨都奉诚寺大律都释智文传六

隋大兴国寺释法愿传七(道龛 道行)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灵藏传八

隋西京延兴寺释通幽传九

隋蒋州奉诚寺释道成传十

隋西京大兴善寺释洪遵传十一(道洪 法胜 洪渊)

隋西京大禅定道场释觉朗传十二(海藏 法锵)

唐始州香林寺释慧主传十三

唐京师胜光寺释智保传十四

唐益州龙居寺释慧诜传十五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明律下 正传九 附见七

唐京师弘福寺释智首传一

唐京师普光寺释慧琎传二(满德 真懿 善智 敬道)

唐相州日光寺释法砺传三

唐京师普光寺释玄琬传四

唐蒲州仁寿寺释慧萧传五

唐京师普光寺释慧满传六

唐箕山沙门慧进传七

唐并州义兴寺释道亮传八(道胄)

唐苏州通玄寺释慧旻传九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明律下之余 正传四人 无传二人

京师延兴寺释道胄传

益州福胜寺释道兴传

洛州天宫寺释明导传

洛州敬爱寺释昙光传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护法上 本传六 附见四

魏洛都融觉寺释昙无最传一

齐逸沙门释昙显传二

周终南山避世峰释静蔼传三(慧宣)

周京师大中兴寺释道安传四(慧俊 慧影 宝贵)

周新州愿果寺释僧勔传五

隋京师云花寺释僧猛传六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护法下 正传五 附见五

唐终南山智炬寺释明赡传一

唐京师胜光寺释慧乘传二(道璋)

唐京师大总持寺释智实传三(普应 法行)

唐终南山龙田寺释法琳传四(慧序)

唐新罗国大僧统释慈藏传五(圆胜)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正传三十三 附见三

魏洛京永宁寺天竺僧勒那漫提传一

魏荥阳沙门释超达传二

魏文成沙门释慧达传三

魏常山衡唐精舍释道泰传四

梁九江东林寺释僧融传五

魏末鲁郡沙门释法力传六

梁蜀土青城山寺释植相传七

梁蜀土潼州沙门释僧林传八

梁荆州沙门释慧简传九

魏凉州沙门释僧朗传十

魏太山朗公谷山寺释僧意传十一

魏太山丹岭寺释僧照传十二

齐相州鼓山释道丰传十三

齐邺下大庄严寺释圆通传十四

齐太原沙门释慧宝传十五

齐邺下宝明寺释僧云传十六

齐梁州薛寺释僧远传十七

周上党元开府寺释慧瑱传十八

隋相州大慈寺释洪献传十九

隋东川沙门释慧云传二十(傅大士)

隋鄂州沙门释法朗传二十一

隋蜀部灌口山竹林寺释道仙传二十二

陈摄山栖霞寺释慧峰传二十三

隋苏州重玄寺释慧岩传二十四

隋东都宝杨道场释法安传二十五(法济)

隋蒋州大归善寺释慧侃传二十六

唐京化度寺释转明传二十七

唐安州沙门贾逸传二十八

唐雍州义善寺释法顺传二十九(智俨)

唐蒲州普济寺释道英传三十

唐雍州梁山沙门释又德传三十一

唐京师辩才寺释智则传三十二

唐京师律藏寺释通达传三十三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本传三十九人 附见四人

齐赵州头陀沙门释僧安传一

周益州青城山飞赴寺香阇梨传二

益州多宝寺猷禅师传三

益州沙门释僧度传四

益州野安寺卫元嵩传五

前梁益州沙门释尚圆传六

后梁荆州玉泉山释法行传七

荆州神山释道穆传八

隋初荆州四望山开圣寺释智旷传九

涪州相思寺释无相传十

滤州等行寺释童进传十一

益州沙门释富上传十二

郑州会善寺释明恭传十三

益州长阳山释法进传十四

代州耆阇寺释道幽传十五

襄州禅居寺岑阇梨传十六

丹阳天保寺通阇梨传十七

京师凝观寺释法庆传十八(单道琮)

益州天敕山释德山传十九(旭上)

荆州青溪山释道悦传二十

荆州内华寺释慧耀传二十一

东岳沙门释道辩传二十二(神辩)

益州建明寺释慧琳传二十三

京师救度寺释洪满传二十四

唐益州福化寺释慧聪传二十五

京师法海寺释法通传二十六

荆州开圣寺释慧因传二十七

巴陵显安寺释法施传二十八

初蜀川沙门释慧岸传二十九

初荆州开圣寺释法运传三十

幽州北狄帝示阶沙门传三十一

箕州护明寺释智显传三十二

苏州常乐寺释法聪传三十三

代州昭果寺释僧明传三十四

代州五台山释明隐传三十五

代州五台山释法空传三十六

京师定水寺释明浚传三十七

京师普光寺释明解传三十八(宋尚礼)

兖州法集寺释法冲传三十九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正传四十五 附见二人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道密传一

隋京师经藏寺释智隐传二

隋中天竺国沙门阇提斯那传三

隋京师胜光寺释明诞传四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明璨传五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慧重传六

隋京师胜光寺释宝积传七

隋京师仁法寺释道端传八

隋京师胜光寺释道粲传九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明芬传十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僧盖传十一

隋京师日严寺释昙瑎传十二

隋京师随法寺释道贵传十三

隋京师玄法寺释僧顺传十四

隋京师沙门寺释法显传十五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僧世传十六

隋京师静觉寺释法周传十七(景晖)

隋京师延兴寺释慧诞传十八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智光传十九

隋京师弘善寺释智教传二十

隋京师沙门释圆超传二十一

隋京师光明寺释慧藏传二十二(法顺)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宝宪传二十三

隋京师胜光寺释法朗传二十四

隋京师真寂寺释昙遂传二十五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昙观传二十六

隋京师延兴寺释灵达传二十七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僧昕传二十八

隋京师空观寺释玄镜传二十九

隋京师弘济寺释智揆传三十

隋京师胜光寺释僧范传三十一

隋京师净影寺释宝安传三十二

隋京师仁觉寺释宝岩传三十三

隋京师无漏寺释明驭传三十四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道生传三十五

隋京师胜光寺释法性传三十六

隋京师沙门释辩寂传三十七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静凝传三十八

隋京师扬化寺释法楷传三十九

隋京师转轮寺释智能传四十

隋京师真寂寺释昙良传四十一

隋京师沙门释道嵩传四十二

隋京师静法寺释智嶷传四十三

隋京师净影寺释道颜传四十四

隋京师净影寺释净辩传四十五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遗身篇第七 正传十二 附见二

南齐蜀部会州寺沙门释法凝传一

周益部沙门释僧崖传二

周雍州逸沙门释普圆传三

隋终南山沙门释普济传四(又普济)

隋京师郊南逸僧释普安传五

隋九江庐山沙门释大志传六

唐伪郑沙门释知命传七

唐京师弘福寺释玄览传八

唐京师弘善寺释法旷传九

唐终南豹林谷沙门释会通传十

唐梓州沙门绍阇梨传十一

唐雍州新丰福缘寺释道休传十二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读诵篇第八 正纪十四人 附见七人

魏泰岳人头山衔草寺释志湛传一

魏益州五层寺释法建传二

益州招提寺释慧恭传三

眉州隆山鼎鼻山释法泰传四

唐终南山蓝谷悟真寺释慧超传五

伯济国达拿山寺释慧显传六

唐益州福成寺释道积传七(洪远 僧思 智晔)

唐益州福寿寺释宝琼传八

唐骊山津梁寺释善慧传九

唐终南山悟真寺释法诚传十

唐京师会昌寺释空藏传十一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慧铨传十二(智证 宋公)

唐雍州醴泉沙门释遗俗传十三(史担 玄秀)

唐京师罗汉寺释宝相传十四(法达)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兴福篇第九 正纪十二人 附见五人

梁蜀部沙门释明达传一

周鄜州大像寺释僧明传二(僧护)

隋天台山瀑布寺释慧达传三

唐绵州振向寺释僧晃传四

唐杨州长乐寺释住力传五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智兴传六(善因)

唐蒲州普救寺释道积传七

唐京师会昌寺释德美传八(静默 昙献)

唐京师清禅寺释慧胄传九(法素)

唐梓州牛头山寺释智通传十

唐梓州通泉寺释慧震传十一

唐京师弘福寺释慧云传十二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 正传十二 附见八

陈杨都光宅寺释慧明传一

高齐邺下沙门释道纪传二

隋京师定水寺释法称传三(智云)

隋杭州灵隐山天竺寺释真观传四

隋苏州栖霞寺释法韵传五

隋东都慧日道场释立身传六(慧宁 广寿)

隋西京日严道场释善权传七(法纲)

隋东都慧日道场释智果传八(玄应 智骞)

唐京师玄法寺释法琰传九

隋京师日严道场释慧常传十(道英 神爽)

唐京师定水寺释智凯传十一

唐京师法海寺释宝岩传十二

第四册·宋高僧传(上)

目录

进高僧传表

批答

宋高僧传序

宋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之一(正传三人附见一人)

唐京兆大荐福寺义净传

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

唐京兆大兴善寺不空传(慧朗)

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正传十五人附见八人)

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传(达摩掬多)

唐洛京智慧传

唐玉华寺玄觉传

唐益州多宝寺道因传(嵩公 宝暹)

唐波凌国智贤传(会宁)

唐洛京白马寺觉救传

唐五台山佛陀波利传(顺贞)

唐尊法传

唐西京慧日寺无极高传(阿难律木叉师 迦叶师)

唐广州制止寺极量传

唐洛京大遍空寺实叉难陀传

周西京广福寺日照传

周洛京魏国东寺天智传

周洛京佛授记寺慧智传(明佺)

周洛京寂友传

宋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篇第一之三(正传十四人附见三人)

唐京师总持寺智通传

唐京师奉恩寺智严传

唐洛京天竺寺宝思惟传

唐洛京长寿寺菩提流志传

唐罗浮山石楼寺怀迪传(般若力善部末摩)

唐京兆慈恩寺寂默传

唐丘慈国莲华寺莲华精进传

唐北庭龙兴寺戒法传

唐莲华传

唐大圣千福寺飞锡传

唐京师大安国寺子邻传

唐醴泉寺般若传

唐上都章敬寺悟空传

唐京师满月传(智慧轮)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七人)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

唐京师西明寺道世传

唐京兆大慈恩寺普光传

唐京兆大慈恩寺法宝传(胜庄)

唐京师西明寺圆测传(薄尘 灵辩)

唐京师安国寺元康传

唐简州福聚寺靖迈传

唐新罗国顺璟传

唐京兆大慈恩寺嘉尚传

唐淄州慧沼传(大愿 尘外)

唐京兆大慈恩寺彦悰传

唐新罗国义湘传

唐京兆大慈恩寺义忠传

唐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传(大安)

周京兆崇福寺神楷传(明恂)

周京兆广福寺会隐传

周虎丘山寺僧瑗传

唐会稽山妙喜寺印宗传

唐太原府崇福寺宗哲传

唐洛京佛授记寺德感传

唐太原崇福寺浮丘传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正传十四人附见五人)

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大仪)

唐荆州玉泉寺恒景传

唐中岳嵩阳寺一行传

唐京兆西崇福寺智升传

唐中大云寺圆晖传(怀远 崇廙)

唐京兆华严寺玄逸传

唐长安青龙寺道氤传

唐京师安国寺良贲传

唐越州礼宗传

唐钱塘天竺寺法诜传

唐京师兴善寺潜真传(道超)

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

唐京师西明寺良秀传(谈筵)

唐京师西明寺慧琳传

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正传十四人附见六人)

唐京师崇福寺惟悫传一(慧震 弘沇)

唐京师千福寺怀感传

唐吴兴法海传

唐洛京佛授记寺慧苑传

唐处州法华寺智威传(慧威)

唐台州国清寺湛然传

唐苏州开元寺元浩传

唐越州暨阳杭乌山智藏传

唐梓州慧义寺神清传(义将)

唐京师大安国寺端甫传

唐圭峰草堂寺宗密传(圆禅师 照禅师)

唐京师西明寺乘恩传

唐彭州丹景山知玄传

唐京兆大安国寺僧彻传

宋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第二之四(正传二十三人附见四人)

唐五台山华严寺志远传(元堪)

唐越州应天山寺希圆传

唐绛州龙兴寺木塔院玄约传

梁滑州明福寺彦晖传

梁东京相国寺归屿传

后唐洛阳长水令传

后唐定州开元寺贞辩传

后唐会稽郡大善寺虚受传

后唐杭州龙兴寺可周传

后唐东京相国寺贞诲传

后唐洛京长寿寺可止传

汉太原崇福寺巨岷传

汉棣州开元寺恒超传

汉洛京法林院僧照传

汉洛阳天宫寺从隐传(梦江)

汉杭州龙兴寺宗季传

周魏府观音院智佺传

宋秀州灵光寺皓端传

宋东京天清寺傅章传

宋并州崇福寺佛山院继伦传

宋齐州开元寺义楚传(修进 省伦)

宋杭州慈光院晤恩传

宋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义寂传

宋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唐蕲州东山弘忍传

唐韶州今南华寺慧能传

唐荆州当阳山度门寺神秀传

唐袁州蒙山慧明传

唐洛京荷泽寺神会传

唐润州竹林寺昙璀传

唐金陵延祚寺法持传

唐越州云门寺道亮传

唐荆州碧涧寺道俊传

唐温州龙兴寺玄觉传

唐金陵天保寺智威传(本净)

唐睦州龙兴寺慧朗传(辩公)

唐郓州安国院巨方传(智封)

唐郢州大佛山香育传

唐兖州东岳降魔藏师传

宋高僧传卷第九

习禅篇第三之二(正传十四人附见四人)

唐京兆慈恩寺义福传(行思)

唐京师兴唐寺普寂传

唐南岳观音台怀让传

唐京师大安国寺楞伽院灵著传(法翫)

唐润州幽栖寺玄素传

唐均州武当山慧忠传

唐太原甘泉寺志贤传

唐黄龙山惟忠传

唐南岳石头山希迁传

唐成都府净众寺神会传

唐杭州径山法钦传

唐寿春三峰山道树传

唐陕州回銮寺慧空传(元观)

唐洛京龙兴寺崇珪传(全植)

宋高僧传卷第十

习禅篇第三之三(正传十六人附见八人)

唐洪州开元寺道一传(智藏)

唐宣州灵汤泉兰若志满传

唐沂州宝真院光瑶传(道坚)

唐扬州华林寺灵坦传

唐唐州紫玉山道通传

唐雍京章敬寺怀晖传

唐京兆兴善寺惟宽传(宝修)

唐天台山佛窟岩遗则传

唐婺州五泄山灵默传(志闲)

唐荆州天皇寺道悟传(崇信)

唐邺都圆寂传(掘多)

唐袁州阳岐山甄叔传

唐新吴百丈山怀海传

唐潭州翠微院恒月传(真亮)

唐襄州夹石山思公传(昙真)

唐定州大像山定真院石藏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四人)

唐洛京伏牛山自在传(一钵和尚 南印)

唐汾州开元寺无业传

唐长沙东寺如会传

唐南阳丹霞山天然传

唐常州芙蓉山太毓传

唐南岳西园兰若昙藏传(灵彖 超岸)

唐鄂州大寂院无等传

唐天目山千顷院明觉传

唐杭州秦望山圆修传

唐池州南泉院普愿传

唐澧阳云岩寺昙晟传

唐荆州福寿寺甄公传

唐赵州东院从谂传

唐京兆华严寺智藏传

唐潭州道吾山圆智传

唐明州大梅山法常传

唐扬州慧照寺崇演传

唐杭州盐官海昌院齐安传

唐京师圣寿寺恒政传

唐大沩山灵祐传

唐黄州九井玄策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正传二十人附见四人)

唐杭州大慈山寰中传

唐洛阳韶山寰普传

唐衡山昂头峰日照传

唐朗州德山院宣鉴传

唐明州栖心寺藏奂传

唐真定府临济院义玄传

唐洛京广爱寺从谏传(鉴宗)

唐洪州洞山良价传

唐苏州藏廙传

唐福州怡山院大安传

唐长沙石霜山庆诸传(洪 令达)

唐洪州云居山道膺传

唐缙云连云院有缘传

唐福州雪峰广福院义存传

唐澧州苏溪元安传

唐明州雪窦院恒通传(招贤岑师)

唐袁州仰山慧寂传

唐天台紫凝山慧恭传

唐杭州龙泉院文喜传

唐明州伏龙山惟靖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

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唐蕲州黄岗山法普传(休静)

梁邓州香严山智闲传(大同)

梁抚州疏山光仁传(本仁 居遁)

梁福州玄沙院师备传

梁河中府栖岩山存寿传

梁台州瑞岩院师彦传

梁抚州曹山本寂传

后唐漳州罗汉院桂琛传

后唐福州长庆院慧棱传

后唐杭州龙册寺道怤传

晋会稽清化院全付传

晋永兴永安院善静传(灵照)

周金陵清凉文益传

周庐山佛手岩行因传(道潜)

宋庐山圆通院缘德传

宋天台山德韶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正传二十人附见五人)

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大慈)

唐京兆恒济寺道成传

唐京师崇圣寺文纲传(名恪)

唐京师恒济寺怀素传(宾律师)

唐光州道岸传

唐百济国金山寺真表传

唐安州十力寺秀律师传

唐京师崇圣寺灵崿传

唐京兆崇福寺满意传

唐京兆西明寺崇业传

唐越州法华山寺玄俨传(融济)

唐杭州灵智寺德秀传

唐开业寺爱同传(玄通)

唐五台山诠律师传

唐扬州龙兴寺法慎传

唐杭州华严寺道光传

唐扬州大云寺鉴真传

唐杭州天竺山灵隐寺守直传

唐洪州大明寺严峻传

唐会稽开元寺昙一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正传十九人附见三人)

唐余杭宜丰寺灵一传

唐吴郡东虎丘寺齐翰传

唐润州招隐寺朗然传

唐越州称心寺大义传

唐常州兴宁寺义宣传

唐苏州开元寺辩秀传

唐京师安国寺如净传

唐汉州开照寺鉴源传(慧观)

唐吴郡双林寺志鸿传

唐京兆安国寺乘如传

唐襄州辩觉寺清江传

唐会稽云门寺灵澈传

唐扬州慧照寺省躬传

唐吴郡包山神皓传(维亮)

唐京师安国寺藏用传

唐湖州八圣道寺真乘传

唐杭州灵隐山道标传

唐衡岳寺昙清传

唐京师西明寺圆照传(利言)

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

唐朔方龙兴寺辩才传

唐京师章信寺道澄传

唐钟陵龙兴寺清彻传

唐抚州景云寺上恒传

唐钱塘永福寺慧琳传

唐江州兴果寺神凑传

唐京兆圣寿寺慧灵传

唐吴郡破山寺常达传

唐越州开元寺丹甫传

唐吴郡嘉禾灵光寺法相传

唐天台山国清寺文举传

唐会稽开元寺允文传

梁京兆西明寺慧则传(元表)

梁苏州破山兴福寺彦偁传(寿阇黎)

后唐天台山福田寺从礼传

后唐杭州真身宝塔寺景霄传

后唐东京相国寺贞峻传

汉钱塘千佛寺希觉传

周东京相国寺澄楚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正传十八人附见一人)

唐京师大庄严寺威秀传

唐京兆大兴善寺复礼传

唐京兆魏国寺惠立传

唐洛京佛授记寺玄嶷传

唐江陵府法明传

唐润州石圯山神悟传

唐金陵钟山元崇传(璇禅师)

唐京兆大安国寺利涉传

唐越州焦山大历寺神邕传

唐朗州药山唯俨传

唐京师章信寺崇惠传

唐洛阳同德寺无名传

唐庐山归宗寺智常传

唐杭州千顷山楚南传

唐南岳七宝台寺玄泰传

唐京兆福寿寺玄畅传

后唐南岳般舟道场惟劲传

周洛京福先寺道丕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感通篇第六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后魏西凉府檀特师传

后魏晋阳河秃师传

陈新罗国玄光传

隋江都宫法喜传

隋洺州钦师传

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传(木叉 慧俨 慧岸)

唐嵩岳少林寺慧安传

唐虢州阌乡万回传

唐齐州灵岩寺道鉴传

唐武陵开元寺慧昭传

唐岸禅师传

唐会稽永欣寺后僧会传

唐京兆法海寺道英传

唐京兆法秀传

唐滑州龙兴寺普明传

第五册·宋高僧传(下)+大明高僧传

目录

宋高僧传下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唐嵩岳破灶堕传

唐嵩岳闲居寺元珪传

唐庐江灊山天柱寺惠符传

唐长安西明寺惠安传

唐西域安静传(徐果师)

唐福州钟山如一传

唐西域亡名传

唐京兆抱玉传

唐虢州阌乡阿足师传

唐天台山封干师传(木赣师 寒山子 拾得)

唐成都净众寺无相传(智诜禅师)

唐扬州西灵塔寺怀信传

唐陕府辛七师传

唐京师大安国寺和和传

唐扬州孝感寺广陵大师传

唐南岳山明瓒传

唐简州慈云寺待驾传(怀一)

唐福州爱同寺怀道传(智恒)

唐升州庄严寺惠忠传(圆寂)

唐洛京天宫寺惠秀传

唐成都郫县法定寺惟忠传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正传二十二人附见四人)

唐资州山北兰若处寂传

唐代州五台山华严寺无著传

唐真定府普化传

唐汉州栖贤寺大川传(法炯)

唐西域难陀传

唐寿州紫金山玄宗传

唐袁州阳岐山广敷传

唐邓州乌牙山圆震传

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

唐婺州金华山神暄传

唐澧州开元寺道行传

唐徐州安丰山怀空传

唐洛京慧林寺圆观传

唐江州庐山五老峰法藏传

唐洛阳香山寺鉴空传

唐广州罗浮山道行传

唐潞州普满传

唐江陵府些些传(食油师)

唐吴郡义师传(证智 荐福寺老僧)

唐唐州云秀山神鉴传

唐天台山国清寺清观传(物外)

唐洪州黄蘗山希运传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正传十八人附见三人)

唐五台山法华院神英传

唐五台山华严寺牛云传

唐五台山清凉寺道义传

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

唐清凉山秘魔岩常遇传

唐成都府永安传

唐衢州灵石寺慧闻传

唐朔方灵武下院无漏传

唐杭州灵隐寺宝达传

唐代州北台山隐峰传(亡名 雉鸠和尚)

唐兴元府梁山寺上座亡名传

唐太原崇福寺文爽传

唐福州保福寺本净传

唐成都府法聚寺法江传(兴善寺异僧)

唐彭州九陇茶笼山罗僧传

唐明州奉化县契此传

唐邺都开元寺智辩传

唐凤翔府宁师传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感通篇第六之五(正传十三人附见五人)

后唐韶州灵树院如敏传

后唐天台山全宰传

晋巴东怀浚传

晋阆州光国院行遵传

晋襄州亡名传

汉洛阳告成县狂僧传(曹和尚)

周伪蜀净众寺僧缄传(大慈寺亡名)

周杭州湖光院师简传

宋明州乾符寺王罗汉传

宋潭州延寿院宗合传(道因)

宋卬州大邑灵鹫山寺点点师传

宋天台山智者禅院行满传

宋魏府卯斋院法圆传(矿师 李通玄)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正传二十二人附见二人)

唐汾州僧藏传

唐汉东山光寺正寿传(慥禅师)

唐五台山善住阁院无染传

唐成都府福感寺定兰传

唐福州黄蘗山建福寺鸿休传(景先)

唐鄂州岩头院全豁传

唐吴郡嘉兴法空王寺元慧传

唐京兆菩提寺束草师传

唐南岳兰若行明传

晋太原永和三学院息尘传

晋天台山平田寺道育传

晋江州庐山香积庵景超传

晋凤翔府法门寺志通传

晋朔方灵武永福寺道舟传

汉洛京广爱寺洪真传

周钱塘报恩寺慧明传

周晋州慈云寺普静传

宋衡阳大圣寺守贤传

宋天台山般若寺师蕴传

宋杭州真身宝塔寺绍岩传

宋天台山文辇传

宋临淮普照王寺怀德传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读诵篇第八之一(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三人)

隋行坚传

隋天台山法智传

唐京兆禅定寺慧悟传

唐京兆大慈恩寺明慧传

唐太原府崇福寺慧警传

唐太原府崇福寺崇政传

唐太原府崇福寺思睿传

唐上都青龙寺法朗传

唐河东僧衒传(启芳 圆果)

唐荆州白马寺玄奘传

唐成都府灵池县兰若洪正传(守贤)

唐沙门志玄传

唐凤翔府开元寺元皎传

唐京师千福寺楚金传

唐台州涌泉寺怀玉传

唐兖州泰岳大行传

唐洛阳广爱寺亡名传

唐成都府雄俊传

唐吉州龙兴寺三刀法师传

唐湖州法华寺大光传

唐荆州天崇寺智灯传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五人)

唐并州石壁寺明度传

唐梓州慧义寺清虚传

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少康传

唐江州开元寺法正传(会宗)

唐京兆大兴善寺守素传

唐幽州华严和尚传

唐河中府柏梯山文照传

唐陕府法照传

唐蕲州广济县清着禅院慧普传

唐今东京客僧传

唐上都大温国寺灵幽传

唐荆州法性寺惟恭传(灵岿)

唐明州德润寺遂端传

唐越州诸暨保寿院神智传

梁扬州禅智寺从审传

梁温州大云寺鸿楚传

后唐温州小松山鸿莒传

后唐凤翔府道贤传

汉江州庐山若虚传(亡名僧)

周会稽郡大善寺行瑫传

宋东京开宝寺守真传(沙弥弥伽 道荫)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周京师法成传

唐五台山昭果寺业方传

唐上都青龙寺光仪传

唐镇州大悲寺自觉传

唐东京相国寺慧云传

唐杭州华严寺玄览传(慧昶 守如)

唐东阳清泰寺玄朗传

唐湖州佛川寺慧明传

唐湖州大云寺子瑀传

唐明州慈溪香山寺惟实传

唐朔方灵武龙兴寺增忍传

唐京兆荷恩寺文瓒传

唐太原府崇福寺怀玉传

唐晋州大梵寺代病师传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三人)

唐京师光宅寺僧竭传

唐成都福感寺定光传

唐吴郡嘉禾贞干传

唐苏州支硎山道遵传

唐京兆大兴善寺含光传

唐剡沃洲山禅院寂然传

唐天台山福田寺普岸传(全亮 唯约)

唐京师奉慈寺惟则传

唐长安禅定寺明准传

唐洪州宝历寺幽玄传

唐五台山智传

唐会稽吕后山文质传

唐明州国宁寺宗亮传

唐越州开元寺昙休传

唐雅州开元寺智广传

唐鄜州宝台寺法藏传

唐五台山海云传(守节)

唐五台山佛光寺法兴传

唐五台山行严传

唐五台山佛光寺愿诚传

后唐五台山王子寺诚慧传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正传十五人附见一人)

后唐洛阳中滩浴院智晖传

晋五台山真容院光嗣传

晋东京相国寺遵诲传(彦求)

晋曹州扈通院智朗传

汉东京天寿禅院师会传

周宋州广寿院智江传

周五台山真容院光屿传

宋东京观音禅院岩俊传

宋西京宝坛院从彦传

宋东京普净院常觉传

宋杭州报恩寺永安传

宋钱塘永明寺延寿传

宋西京天宫寺义庄传

宋西京广爱寺普胜传

宋东京开宝寺师律传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一(正传二十六人附见六人)

南宋钱塘灵隐寺智一传

元魏洛阳慧凝传

唐成都府法聚寺员相传

唐越州妙喜寺僧达传

唐京兆神鼎传

唐京兆泓师传

唐洛阳罔极寺慧日传(真法师)

唐越州大禹寺神迥传

唐京兆镇国寺纯陀传

唐天台山国清寺道邃传

唐怀安郡西隐山进平传

唐宁州南山二圣院道隐传

唐温州陶山道晤传

唐京兆欢喜传(无侧)

唐湖州杼山皎然传(福琳)

唐安陆定安山怀空传

唐澧州慧演传

唐荆州国昌寺行觉传(皓玉)

唐鄂州开元寺玄晏传

唐南岳澄心传

唐杭州天竺寺道齐传(法如)

唐金陵庄严寺慧涉传

唐京兆千福寺云邃传(清源)

唐京师保寿寺法真传

唐吕后山道场宁贲传

唐阆州长乐寺法融传

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正传十九人附见六人)

唐上都大安国寺好直传

唐天台山禅林寺广修传(高闲)

唐高丽国元表传(全清)

唐镇州龙兴寺头陀传

唐南岳山全玼传

唐越州明心院慧沐传

唐幽州南瓦窑亡名传(祝融峰禅者)

唐洪州开元寺栖隐传(宝安)

唐河东悬瓮寺金和尚传

梁四明山无作传

梁成都府东禅院贯休传(处默 昙域)

梁庐山双溪院国道者传

梁泉州智宣传

梁江陵府龙兴寺齐己传

后唐灵州广福寺无迹传

后唐明州国宁寺辩光传

晋宣州自新传

汉杭州耳相院行修传

宋宜阳柏阁山宗渊传

后序

大明高僧传

大明高僧传叙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正传一人附见二人)

元燕都庆寿寺沙门释沙啰巴传一(剌温卜 迦啰思巴)

解义篇第二之一(正传十三人附见八人)

松江兴圣寺沙门释净真传一

眉州中岩寺沙门释祖觉传二

临安上天竺沙门释若讷传三

台州白莲寺沙门释了然传四

明州宝林寺沙门释了宣传五(善荣)

元杭州上天竺沙门释性澄传六(云梦泽)

杭州下竺寺沙门释蒙润传七(古源 竹堂传)

杭州上天竺寺沙门释真净传八(无极度)

杭州慧因寺释盘谷传九

绍兴云门寺沙门释允若传十(大山恢 天岸济 我庵无)

杭州演福寺沙门释必才传十一

天台荐福寺沙门释善继传十二

明州宝云寺沙门释子文传十三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解义篇第二之二(正传十三人附见九人)

松江延庆寺沙门释融照传一

杭州普福寺沙门释弘济传二(舜田满)

四明延庆寺沙门释本无传三

天台佛陇修禅寺沙门释行可传四

五台山祐国寺沙门释文才传五(迦罗斯巴)

秦州景福寺沙门释英辩传六(柏林潭)

京都崇恩寺沙门释德谦传七

京都庆寿寺沙门释达益巴传八(绰思吉)

京都宝集寺沙门释妙文传九(大德明)

五台山普宁寺沙门释了性传十

玉山普安寺沙门释宝严传十一(大林性)

金陵天禧寺沙门释志德传十二(海闻 法照禧)

镇江普照寺沙门释普喜传十三(无念端)

大明高僧传卷第三

解义篇第二之三(正传十四人附见十四人)

苏州嘉定净信寺沙门释祖儞传一(石室瑛 竹屋净)

宁波普陀寺沙门释行丕传二

松江兴圣寺沙门释原真传三

杭州上天竺寺沙门释慧日传四(柏子庭)

杭州集庆寺沙门释士璋传五(天心莹 绝宗继)

杭州演福寺沙门释如玘传六

绍兴宝林寺沙门释大同传七(春谷 古怀肇 断江恩 晦机 天岸济 古林茂)

松江上海安国寺沙门释绍宗传八(静庵镇)

松江普照寺沙门释居敬传九(东源)

杭州龙井寺沙门释普智传十

苏州延庆寺沙门释善启传十一

广西横州寿佛寺沙门释应能传十二

隰州石室寺沙门释圆镜传十三

苏州华山沙门释祖住传十四(大章)

大明高僧传卷第四

解义篇第二之四(正传四人附见六人)

北直羊山秀峰庵沙门释明龙传一(大光)

应天栖霞寺沙门释真节传二

嘉兴东禅寺沙门释明得传三(百川海 妙峰觉)

天台慈云寺沙门释真清传四(宝珠 荆山 月溪)

大明高僧传卷第五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六人附见七人)

明州天童寺沙门释正觉传一(枯木成 丹霞淳)

燕都庆寿寺沙门释教亨传二(普照宝)

临安府径山沙门释宗杲传三

平江府虎丘沙门释绍隆传四

庆元育王山沙门释端裕传五

潭州大沩山沙门释法泰传六

天台护国寺沙门释景元传七

临安灵隐寺沙门释慧远传八(灵岩徽)

常德府文殊寺沙门释心道传九

潭州龙牙寺沙门释智才传十

温州龙翔寺沙门释士珪传十一(宗范)

建康华藏寺沙门释安民传十二

成都昭觉寺沙门释道元传十三(大别道)

平江府南峰沙门释云辩传十四(穹窿圆)

南康云居寺沙门释善悟传十五

隆兴黄龙寺沙门释法忠传十六

大明高僧传卷第六

习禅篇第三之二(正传十七人附见十人)

华亭昭庆寺沙门释法宁传一

衢州乌巨山沙门释道行传二

安吉州何山沙门释守珣传三(广鉴瑛)

眉州象耳山沙门释袁觉传四(佛性)

明州天童沙门释昙华传五

临安府灵隐寺沙门释德光传六(光化吉 月庵杲 百丈震)

眉州中岩寺沙门释祖觉传七(慧日能 南堂静)

台州钓鱼台沙门释自回传八

潼川护圣寺沙门释居静传九

泉州教忠寺沙门释弥光传十(黄蘗祥)

江州东林寺沙门释道颜传十一

福州西禅寺沙门释鼎需传十二

建宁府沙门释道谦传十三

潭州沙门释清旦传十四

天台国清寺沙门释行机传十五

澧州灵岩寺沙门释仰安传十六(表自)

临安府径山沙门释宝印传十七(智策)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正传十七人附见七人)

潭州上封寺沙门释讳才传一(海印隆)

华亭青龙庵沙门释妙普传二(雪窦持)

潭州法轮寺沙门释应端传三

隆兴府黄龙寺沙门释道震传四

天台山万年寺沙门释法一传五

庆元府天童寺沙门释普交传六

江州圆通寺沙门释道旻传七

绍兴慈氏院沙门释瑞仙传八

隆兴府云岩寺沙门释天游传九

平江府觉海寺沙门释法因传十

眉州中岩寺沙门释蕴能传十一(澄甫 崇真)

成都府信相寺沙门释宗显传十二

嘉兴报恩寺沙门释法常传十三

临安府径山沙门释智策传十四(寂室光 大圆)

临安府灵隐寺沙门释道枢传十五

上京大储庆寺沙门释海慧传十六(清慧)

常州华藏寺沙门释有权传十七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四(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

南康军云居寺沙门释德升传一(慧温)

南康军云居寺沙门释自圆传二(善能)

临安府净慈寺沙门释彦充传三

婺州智者寺沙门释真慈传四

福州鼓山沙门释安永传五(安分)

临安府净慈寺沙门释昙密传六

明州天童寺沙门释咸杰传七

夔州卧龙山沙门释祖先传八(法薰)

临安府灵隐寺沙门释崇岳传九

临安府径山沙门释师范传十

郑州普照寺沙门释道悟传十一(附白云海)

江西罗湖沙门释晓莹传十二

名山天宁寺沙门释禅惠传十三

巴川宣密院沙门释显嵩传十四(净业)

平江静济沙门释法全传十五

临安径山沙门释道冲传十六

保定兴圣寺沙门释德富传十七

累计评论(1条) 6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