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55.70购买纸书

6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刘青海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8-07-01

字       数:26.8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鉴赏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刘青海著。本书将“温李新声”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概念提出,并将其放在晚唐文学变局的大背景下,研究温李诗词创作中的新变因素,试图比较完整地、多层次地还原温李诗风的本相。<br/>【作者】<br/>刘青海,1976年生,湖南华容人。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李白研究会理事、 中国刘禹锡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评委、央视科教频道“中国诗词大会”题目策划专家。主要从事中古诗歌史和中古文学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所讲“文史典籍”课程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14)。已出版《比较诗学结构:中西文论研究的三种视角》(译著)、《李白诗选》(合著)、《诗词写作常识》(合著)等著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理论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br/>
目录展开

文前辅文

绪论:晚唐文学的变局

一、骈体的复兴与古文的衰落

二、古体与近体的消长

三、词体的兴起

四、本书简介

上编:古文和骈文

第一章 李商隐创作从古文到骈文的转变[1]

第一节 李商隐早年学习古文的经历

第二节 李商隐对韩愈文道论的承与变

第三节 李商隐对元结文道思想的汲取

第四节 李商隐从古文到今体的转向

第五节 李商隐对今体和古文的复杂心态

第二章 李商隐的骈文理论与创作实践

第一节 “四六”名义源流考

第二节 “四六”形式的流变与李商隐的“四六”观

第三节 李商隐有关“好对切事”的论述与实践

第四节 李商隐四六以散济骈的艺术倾向

第三章 温庭筠的骈文创作

第一节 “三十六”名义源流考

第二节 温庭筠启与李商隐状的比较

第三节 后期“惟以哀矜为主”的风格特征

第四节 温庭筠四六的对仗和用典

中编:古体和近体

第一章 温李诸人学长吉体及其得失

第一节 李贺在中晚唐之际诗坛上的定位

第二节 温李学长吉体的得失

第二章 杜牧冶游七绝研究

第一节 晚唐绮艳风尚背景下杜牧冶游七绝的独特个性

第二节 杜牧早年的浪迹生活与冶游七绝“风流自赏”的特质

第三节 杜牧冶游七绝的寄托性质与对六朝风流的向慕

第三章 李商隐艳情诗研究

第一节 “艳”体溯源

第二节 李商隐艳情诗的风格类型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质

第四章 温李诗歌中的南朝主题[1]

第一节 初盛唐诗歌中对“南朝”的追慕与想象

第二节 安史乱后咏史怀古诗中的南朝主题

第三节 李商隐诗歌中南朝主题的三个面向

第四节 温庭筠诗歌中的南朝主题

第五节 杜牧诗歌中的南朝主题

下编:乐府和词

第一章 温庭筠乐府诗的艺术渊源

第一节 温庭筠乐府与六朝乐府的渊源关系

第二节 温庭筠乐府的比兴引喻和双关手法

第三节 温庭筠乐府对太白的取法

第二章 温庭筠乐府与词的关系

第一节 温庭筠乐府与温词的浮艳风格

第二节 中晚唐浮艳风格在乐府体的渊源与发展

第三章 温庭筠风花词研究

第一节 “风花词”概念的提出和内涵

第二节 柔媚温丽的词风

第三节 风花词的浮艳风格与“风人体”

结语

参考书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